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最后一个“战略大师”杨嗣昌十面埋伏囚闯王

明朝最后一个“战略大师”杨嗣昌十面埋伏囚闯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099 更新时间:2024/1/15 5:00:12

崇祯朝的历史,最绕不过的一个话题人物就是杨嗣昌,他是湖南德人,中国明末重臣。

很多人说杨嗣昌是一个误国误民的权奸,杨嗣昌是很嚣张,骂他的口水,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然而无论怎么弹劾,就是不倒。就算他明明干错了事,却依然支持他,哪怕打了败仗,别人都受处分,他还能升官。也有很多人认为杨嗣昌是崇祯年间唯一能拯救危局的人,如果当时还有一个人能拯救危局,那么这个人只可能是杨嗣昌。

杨嗣昌才华横溢,机敏便捷,对历史掌故了如指掌,又一工于笔札,富有辩才。杨嗣昌所阐明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方针,向皇帝保证:下三个月死功夫,了结十年不结之局。朱由检激动得拍案叫绝,叹道:悔恨用你太晚了!

那么,他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四正,就是陕西、河南、湖广、凤阳四个正面战场,这四个地方的巡抚,以围剿为主以防御为辅。所谓六隅,就是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六个侧面战场,这六个地方的巡抚,以防御为主以围剿为辅。把四正与六隅加起来,十个罗网,所以叫做十面张网。假如流寇在陕西,那么陕西、四川、湖广、河南、延绥、山西的巡抚必须共同张网,六面合围,总理入关和总督联合围剿;假如流寇在河南,那么湖广、凤阳、应天、山西、山东、河南的巡抚必须共同张网,六面合围,总督出关和总理联合围剿;假如流寇在湖广,那么河南、陕西、四川、应天、凤阳、江西的巡抚必须共同张网,六面合围,总督、总理都前往湖广联合围剿。总之,总督、总理是随敌剿杀,各地巡抚是四面合围,不论主战场在哪里,都要围成一个罗网,这就是十面张网的意图

崇祯十三年(1640)十二月,被“十面张网”围得筋疲力尽的张献忠偷偷进入湖广,得知消息的杨嗣昌心急火燎地往回赶,赶到半路,消息出来,出事了,襄阳被攻陷,襄被杀。

朱翊铭,襄王,万历皇帝的名字,是朱翊钧,光看名字就知道,他跟万历兄是同辈的,换句话说,他算是崇祯皇帝的爷爷。但这位仁兄实在没有骨气,明明是皇帝的爷爷,见到了张献忠,竟然大喊:千岁爷爷饶命。在杀死襄王的时,张献忠说:如果没有你的脑袋,杨嗣昌是死不了的。

当他得知襄王被杀时,他非常愧疚,愧疚于自己没有能够尽到责任,没有能够报答一个知己的信任。一个身患重病的人,是经不起歉疚的,所以几天之后,他就死了,病重而亡。

杨嗣昌死了,崇祯很悲痛,连他爷爷辈的亲戚(襄王)死了,他都没这么悲痛,非但没追究责任,还追认了一品头衔,抚恤金养老金,一个都没少。他终究没能完成自己的承诺,他做得或许不够好,却已足够多。

标签: 埋伏明朝闯王

更多文章

  • 南方红巾军的再次勃兴与张士诚军抢占中华帝国财税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华,帝国,财税

    从龙凤政权的东征、西征和三路北伐以及刘福通挺进宋朝旧都汴梁等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来看,北方红巾军几乎已经横扫了整个北中国,吸住了元朝的有生力量,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南方红巾军的发展与壮大。自至正十五年、治平五年(1355)徐寿辉手下大将倪文俊在鸡鸣汊打败元威顺王宽彻普化水军后,士气大振的天完军连连出击,先

  • 《纲纪修明:说说永宣之治那些事》序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修明,序言,纲纪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明王朝共统治了中国历史276年。这近300年间,有着金戈铁马、王朝霸业、令人热血沸腾的场面;有着永乐盛世、仁宣之治这样的盛世传奇;有着荒淫奢豪、阉宦横行的乱世萎靡……明王朝将中国封建帝

  • 明代的疆域发展:向内收缩性格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代,王朝,疆域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明。8月,明朝的军队攻占大都(今北京),元朝皇帝向北方的草原逃窜,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灭亡。明朝军队经过一系列征战,除了蒙古高原和西北地区被蒙古的残余势力统治之外,基本上继承了元朝的疆域。不过,明朝是一个具有向内收缩性格的王朝,从疆域的发展情况来看,它有

  • 明清“午门斩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之谜,午门,明清

    “午门斩首”早为人们熟悉,描写明清时代故事的影视片中常出现“推出午门斩首”这句台词,以前的民间说书也常有“午门斩首”的故事情节。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明清时代真的有在午门执行死刑的做法吗?从天安门进入故宫,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午门。

  • 明朝最有想法的太监,还想反抗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最有,还想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太监人数最多的王朝。这是因为明朝的特殊制度,太监可以参与政治,而且有着不小的地位。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明朝近三百年来,出现了特别多的又有名的太监,而在这些人中,想法最大的那个太监就是曹吉祥。曹吉祥是河北省唐山人。他最初作为太监进入宫殿,在王震的手下工作,所以他也是的一个党。王震是明朝

  • 五、奸臣当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奸臣,当道

    由于明武宗荒淫无度死时年仅三十一岁也没有任何子嗣,而他的父亲孝宗则是一生钟情于张皇后,只有武宗单传一个儿子,所以孝宗一脉随着武宗的驾崩也就断了香火,于是大臣们决定从最近的皇族旁支中中选出皇位继承。于是孝宗的弟弟,成化皇帝的第二个儿子兴王朱佑沅被认定为最近支的皇室,此时时兴王也已经去世,所以理应由他的

  • 杨家将中说的八贤王真的存在吗?“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说,奸臣,昏君

    千百年来,中国民众的理想政治是什么?那就是“贤人美政”:圣人或者最次也是君子执政,一个国家就会政通人和,百业兴旺。事实真的如此吗?“贤人美政”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过?那些贤人的真实面目又是如何呢?对中国百姓来说,八贤王是个家喻户晓的贤者、大好人。世无八贤王,遍地萧冯道八贤王的造型,来自明代白

  • 明代地方诸司衙门的《责任条例》及政务记录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代,衙门,记录簿

    在官员被任命到岗那一刻起就给划定一个职责范围,用今天话来讲,就是官场行政工作所必须做到的“死”规定。规定是“死”的,可人是活的,即使你皇帝老子规定了,我可不执行,你又不能一天到晚盯在我屁股后面。对于这样的情况,朱元璋有何良策呢?洪武二十三年(1390)

  • 第一节 承业曲折,历尽艰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曲折,艰险

    仁宗朱高炽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十五日登基,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十二日病逝于钦安殿,享年48岁。明史说他“东宫监国,朝无废事”,“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由此可见,仁宗在位

  • 明代朝贡体系之兴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体系,兴衰,明代

    【关键词】明代;朝贡贸易中图分类号:K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91-02“朝贡”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卷一百下:“汉兴柔远,与尔剖符……修奉朝贡,各以其职。”这种朝贡形态在商周时代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