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玉成大战太湖的那场战役,最终结局是什么?

陈玉成大战太湖的那场战役,最终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28 更新时间:2023/12/30 19:34:46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陈玉成的故事。

1859年,陈玉成、杨辅清封锁长江,阻止韦俊投靠李秀成,挑起和州兵变,双方武装冲突。韦俊走投无路,只好选择向湖北巡抚胡林翼投降,这是太平天国第一位投降的高级将领,影响相当恶劣。接着,李昭寿、薛之元叛变,江北基地纷纷陷落,天京处境危急。

为扭转颓势,陈玉成、李秀成再次联手,攻打李昭寿、薛之元,并歼灭总兵周天培部清军,收复部分失地。太平军东线有了进展,胡林翼则执行“东征计划”,率湘军杀入安徽,直取太湖,威胁西线安全。此时,李秀成受困浦口,李世贤兵力不足,只能守住皖南,24岁陈玉成只好独自增援太湖,与湘军主力决战。

1859年12月,陈玉成兵分三路,攻打天堂镇,试图直接解围,遭湘军强力反击,作战失利。湘军主力云集,曾国藩、胡林翼、多隆阿、鲍超、唐训方、李续焘、赵克彰、蒋凝学、朱品隆等悉数出动,总计兵马4万余,声势十分浩大。

反攻天堂镇失利,陈玉成料想太湖必定有一场恶仗。此时,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自顾不暇,陈玉成独木难支,只好请求张乐行、龚德树等“捻军”首领帮忙,聚集7万兵马,号称20万,准备与湘军主力在太湖进行决战。如此,太湖之战注定非常激烈。

7万大军在手,精锐部队也有三四万,算是一支劲旅。考虑到粮草、弹药不足,且太平军连续作战,十分疲惫,陈玉成决定回到安庆休整月余,然后再决战。期间,胡林翼继续推进,并抽调200兵马北上防守寿州,以防陈玉成攻打皖北,窥伺中原。

1860年1月,陈玉成从安庆增援太湖,“连营三十余里,筑垒一百余座”,直接威胁湘军,太湖守军士气高涨。对此,胡林翼命令鲍超率“霆军”驻守小池驿,兵马4000;蒋凝学部驻守龙家凉亭,兵马2000;多隆阿驻守新仓,兵马6000左右,其中八旗马队冲击力强悍,是一支劲旅。

为防止太湖军队出击,曾国藩派总兵朱品隆、李榕等率6000兵马增援唐训方,列阵西北,壮大声势。8日,太平军从城内杀出,试图与陈玉成夹击湘军,中途遭遇唐训方埋伏,阵亡数百人,只能退回城内死守。守军出不来,英王陈玉成只好前进扎营,直逼胡林翼防线,大战即将开始。

13日,多隆阿、鲍超主动出击,攻打太平军地灵港大营,陈玉成出兵反击,另派一支部队绕道偷袭“霆军”大营,迫使鲍超撤兵回援。接着,太平军连续夜袭,采取“车轮战术”,分五部轮番袭扰,“昼夜不息,未敢休息片刻”,鲍超非常无奈。

14日,胡林翼决定三路出兵,主动进攻,谁知陈玉成提前一个时辰采取行动,猛攻湘军,“层层排列,漫山遍野,多彪悍之徒”。多隆阿率兵从东路、中路抵御,与太平军厮杀,鲍超则率部绕道西路,妄图背后夹击。考虑鲍超兵力不足,多隆阿派八旗马队增援西路,协助作战。

湘军绕道偷袭,陈玉成早有防备,太平军后路设伏,迎战清军。鲍超所部“霆军”彪悍无比,太平军拼力作战,死伤惨重。陈玉成下令放弃部分村庄,让清军劫掠,然后掉头反杀,双方再次血战,“自己至酉,血战纵横”,战斗异常惨烈。

战斗中,副都统西林布、喀尔库等悍将被击毙,八旗马队阵亡1300余人,可谓损失惨重。副都统,八旗系统武将二把手,相当于总兵,也就是省级战区司令员,地位非常高。鲍超呢?队友损失过大,难以独自作战,只好撤兵回营。

鲍超所部“霆军”太过彪悍,又经常偷袭太平军后路,陈玉成非常恼火,决定拿鲍超开刀,主力围攻“霆军”,以求突破。陈玉成此举,让鲍超吃尽了苦头,若不是湘军集团强大,曾国藩、胡林翼源源不断出兵攻打陈玉成侧后,且保证“霆军”粮饷供应及时到位,鲍超是难逃一死。

16日,陈玉成开始主攻小池驿,利用火炮猛攻湘军营垒,鲍超率“霆军”反击,被太平军打回原形,狼狈不堪。20日,陈玉成加大进攻力度,并采取夜袭,“更番叠进,威逼霆营”,湘军昼夜不得安宁。21日,鲍超主动出击,亲自操刀冲锋,被太平军用枪支击中左臂,鲜血直流,只能退回。

湘军处境艰难,曾国藩抽调围城的唐训方部、曾贞干部、李续焘部、赵克彰部,总计7000兵马,增援小池驿,给鲍超强有力支持。此外,多隆阿率八旗马队从东线赶来,鲍超所部士气大振,一场硬仗即将到来,双方磨刀霍霍,剑拔弩张。

湘军主力云集小池驿,胡林翼因身体不适回到武昌,前线该由谁来挂帅,负责统一指挥呢?此时,胡林翼是湖北巡抚,拥有地方实权,他提出的人选是多隆阿。原因很简单,多隆阿骁勇善战,颇具谋略,还拥有旗人身份加持,可以平衡满汉利益,封住朝廷“嘴巴”,是再合适不过了。

选择多隆阿,曾国藩不服,他想从江西调来弟弟曾国荃。结果呢?胡林翼有实权,曾国藩只有空头侍郎衔,还不是封疆大吏,影响不了大局,多隆阿成了前线主帅。也许是这原因,胡林翼死后,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俩排斥多隆阿,侵吞安庆之功。多隆阿不满,拒绝参与东征金陵,后调往西北作战,被起义军用枪支打死。

22日,多隆阿以前线主帅名义,指挥各路兵马进援小池驿。考虑“霆军”伤亡惨重,多隆阿、唐训方分别率一支劲旅采取突袭方式,冲破太平军防线,进入大营,进行“换防”。湘军生力军扎营,抵御太平军进攻,守阵地;“霆军”部分下火线,进入营内休整。多隆阿此举,堪称险棋,后果也很严重。

多隆阿、唐训方突袭,闯入营垒,陈玉成反应过来后,连续发动猛攻,不给湘军扎营之机会。太平军攻势猛烈,唐训方部招架不住,开始突围。进来容易,出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陈玉成亲自率兵拦截,突围湘军几乎全部被杀,唐训方仅带十余逃出,狼狈不堪。

唐训方所部失败,多隆阿只能继续增兵来小池驿,和陈玉成连续交战,但都被击败了。连续战败,朱品隆、蒋凝学、李榕所部采取观望态度,不敢主动出击,以免成为下一个唐训方。此时,太平军也伤亡不少,但湘军增援部队畏惧,陈玉成还是处在有力地位。

苦战多日,多隆阿、鲍超等一直被围着吊打,小池驿大营随时可能陷落。只要拿下小池驿,太平军就可以进入太湖,湘军此次“东征计划”注定流产。可惜,陈玉成没有生力军可调动,短时间内还无法消灭鲍超,给了胡林翼调兵之时间,最终扭转战局,实乃一大遗憾。

24日,曾国藩、胡林翼达成一致,抽调松子关金国琛部14营,天堂镇守将余际昌部9营,总计1万余人,攻击潜山高横岭、仰天庵,威胁陈玉成后路。

此时,安徽太平军主力都在前线,后路十分空虚。2月初,太平军粮道被金国琛截断,后路营垒悉数被摧毁,陈玉成陷入困境。

17日,各路湘军大规模反击,陈玉成亲自指挥作战。太平军失利,大营被多隆阿纵火焚烧,陈玉成只好撤兵回安庆。18日,太湖守军撤出,湘军夺取城池。

此次太湖之战,24岁英王陈玉成一直压着鲍超吊打,还斩杀清军两位副都统(战区司令),战绩不错。但是,湘军后勤优势太明显,曾国藩、胡林翼协调配合,陈玉成孤军奋战,太湖失守。由此可知,若势均力敌,单打独斗,鲍超、多隆阿不是陈玉成对手。此时,陈玉成24岁,正是名将成长中。

标签: 太湖战役那场

更多文章

  • 李鸿章为什么要将自己22岁的女儿许配给一个41岁的罪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女儿,李鸿章,要将

    前人的事迹,留给我们后人的东西。值得我们深思、探讨。历史的奥秘,使得种种事迹有些扑朔迷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李鸿章为什么要将自己22岁的女儿许配给一个41岁的罪官?张爱玲的曾祖父张印塘(1797-1854),字雨樵,是“丰润张氏”几辈子里第一个做官的人,咸丰年间曾任安徽按察

  • 谭嗣同留下一本笔记,说出康有为和谭嗣同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一本,康有为,谭嗣同

    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拒绝了康有为让他避难日本的建议,毅然留在中国,慷慨赴死,留下了一段壮烈的传说。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这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即使过了百年,读之仍让人壮心

  • 清太宗皇太极妃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宗,太极,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是清宫后妃中有极其特殊地位的一个姓氏。话说当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他的雄心壮志引起了蒙古诸部的防范。在这样的情形下,努尔哈赤首先耀之以威:在战事中俘虏了蒙古王公;然后又示之以好:拿重礼将人送了回去。从此开始了与蒙古部分王公世代通婚的历史。这是历朝历代最成功的政治联姻,不但在当时分化了

  • 清朝第一廉吏于成龙:其破案究竟是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厉害,有多,清朝

    于成龙字北溟,清朝顺治年间的一位着名官员,生卒年为1617年9月——1684年5月,清朝时期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于成龙简介在《中国明清的官》一书中有所记载。而且于成龙简介能收录到《四库全书》中,这实在是很难得的。于成龙一生做过许多官职,比如布政使、巡抚、总督、大学士等职位。于成龙虽

  • 古文的最后辉煌:“新民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古文,新民,辉煌

    梁启超虽然,清帝国经历了前期和晚清不同的变局,但清代的诗歌和散文的成就虽不及前代,却也人才辈出,不乏精品力作。“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

  • 雍正乾隆时期大清的贪污腐败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大清,雍正

    当一个社会的腐败程度非常严重时,世人便常用“贪腐遍地”、“无官不贪”等字词来形容。这类概括性极强的词句,常常被指责为以偏概全,没有科学区分主流和支流。实际上,这类字词,不在于严谨判断,而在于发泄不满情绪。哪一个社会都不能一概而论,即使政治制度完全一样的

  • 揭秘:大清朝史上的劝降辅臣周培公因何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史上,清朝,而死

    康熙十三年(1674年)腊月,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策动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在耿精忠、王辅臣先后发动叛变后,吴三桂曾试图应援、打通与耿、王的联络,使叛乱地区联成一片,迅速压缩对清军的包围圈。康熙帝看清了吴三桂的战略意图,派出署兵部事的东阁大学士黄锡衮。与周培公一道毫不迟缓地调遣大军,从江西、

  • 大清文化科技的辉煌:市民文化的时代强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清,强音,文化

    经历了明清鼎革的阵痛后,随着旧派学者的逝世,也随着清康雍乾盛世的来临,新的文化因素从酝酿中慢慢地成长起来。从康熙朝开始,政治清明,商品经济发达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文化上的复苏趋势日益明显。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昆曲的兴迭。接续明末的风尚,昆曲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与此同时,昆曲本身也日益僵化。清初的昆曲演

  • 于成龙为什么被康熙称为清官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于成龙,康熙,清官

    清朝初年,政治上还是比较清明的,其中诞生了不少廉洁奉公的好官员。今天要说的这位,是被康熙称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龙。清廉是他的标签,但是清廉并不是他的全部。于成龙生于明朝末年,在崇祯时期就参加了科举考试。由于在乡试前,他亲眼看到太原考官收受贿赂,年轻气盛的于成龙在试卷上直抒胸臆、痛陈时弊,结

  • 着名将军爱新觉罗·尼堪短暂的一生有哪些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将军,战功,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尼堪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将军,但是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他除了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军人之外还是一位贝勒爷,他出生在皇室家庭,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他是清太祖的孙子,他出生在1610年,他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比较短暂的,因为他在一六五三年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这一年他只有四十三岁。爱新觉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