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64年在英俄的帮助下,阿古柏建立“洪福汗国”,新疆告急,李鸿章准备放弃,左宗棠却坚持收回......

1864年在英俄的帮助下,阿古柏建立“洪福汗国”,新疆告急,李鸿章准备放弃,左宗棠却坚持收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603 更新时间:2023/12/23 2:36:34

“新疆丢了对国家元气有损伤,不要也罢!”李鸿章说道,左宗棠跳脚:166万平方公里!你说不要就不要了?寸土不让!慈禧:我支持左公,不惜一切代价,必须保住新疆!

1864年,在英国和沙俄的帮助下,古柏的“洪福汗国”顺利建国,并很快地就实打实地控制了西起喀什噶尔,东达吐鲁番一线的广袤土地.

至于阿古柏本人,那更是一个春风得意的人。

但他这一春风得意,却是愁坏了原本就驻守在新疆精河古城巴里坤一线的一众士兵及将领。

后者盯着地图瞧了半夜,却是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得派快马,把“新疆防线防备压力过重,或有失守可能”的消息送回了京城。

京城方面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对此同样也是非常重视。

满朝的文武百官吵吵闹闹地商量了半天,觉得不能就这么放着阿古柏不管。

然后便推举出了景廉和左宗棠二人,打算让他俩去解决新疆的问题。

其中景廉此处暂且不表,年近花甲的左宗棠在接到这份任命之后,却是眉头都没皱一下。

当天就收拾行装,赶到了酒泉武威一线,筹备起了对抗“洪福汗国”的西征军。

可眼看西征军即将筹备完毕的时候,正坐在大帐中处理公务的左宗棠却冷不丁地听到手下传来一个消息:

京城有人反对收复新疆,还向慈禧上书,打算全面裁撤西征军。

他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顿时是被气得须发皆张。

安排完手里积压的一应事务之后,左宗棠二话不说,直接就领着自己的亲兵快马赶回了京城。

换好朝服,他冲进皇宫,找到了慈禧。

但当时正在慈禧宫内的大臣不止他一个,他的老对头李鸿章也在屋里。并且看起来已经跟太后聊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后者见左宗棠气势汹汹地走进门来,却只是稍微侧头瞟了他一眼,就又继续跟慈禧说起了自己的盘算。

李鸿章觉得,新疆那块地本来就是一个“赔钱货”。

就算是以前不打仗的时候,中央也得每年往里边贴300多万两白银,现在打仗了,说那边是个“无底洞”也不过分。

如果非要跟阿古柏死磕,那一年还不知道要损失多少白花花的银子。

再一方面,新疆周围还有沙俄和英属印度这两个庞然大物盯着,就算是真的不惜一切代价把新疆抢回来,那肯定也守不长久。

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又会被人抢走,到时候浪费的还是国家的银子。

在这种不管怎么着都是亏的情况下,还不如直接跟着英国走,裁撤西征军,承认阿古柏的“洪福汗国”政权。

大不了日后再纳“洪福汗国”为属国,让他们每年给大清上贡就行了。

如此一来,国家财政不仅能省下不少钱,这些钱还能被用在更加要紧的地方。

就比如说是加强国家东南沿海的海防,抵抗已经“火烧眉”、打到眼前的欧洲列强,以及一直贼心不死的倭国等等。

末了,他还不忘对慈禧补了一句:

“新疆丢了对国家元气又没损伤,不要也罢!可海防要是不管,那可就要变成心腹大患了。这二者孰轻孰重,明事理的人一定能分辨出来。”

而左宗棠听到这儿,却已经是连脸都气白了。

他一拍桌子,当场就跳起来指着李鸿章的鼻子骂道:“166万平方公里,你说不要就不要了?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是吧?”

接着,他便讲了他的看法:

海防局势火烧眉毛是确有此事吗?试问天下谁不知道英国人和法国人来中国要的是中国的通商特权,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中国倾销商品,攫取大清的白银。

现在条约已经签了,他们比大清更希望沿海平稳,短时间内断不可能动兵。

这一番话说完,饶是权倾朝野的李鸿章也不禁有些发愣,俨然是一副被左宗棠给说懵了的神情。

而左宗棠见自己的开场白达到预定效果,便又接着之前的话头,一步步道出了自己的构想。

他认为,陕甘之乱初定,国内局势未稳。

这个时候放弃新疆,阿古柏势必会威逼河西走廊,届时陕甘就是下一个新疆,华夏千年基业自此殆已。

再者,就算朝廷真的裁撤西征军,那他也腾不出来多少钱去补贴海防。

毕竟内地各省每年给他凑的协饷根本就不够数,他现在还欠着兵士们11个月的工资呢。

要是真的把西征军裁撤了,他李鸿章现在就得把这笔债给还上。

更何况,如果真承认了阿古柏政权,清朝就得在精河古城巴里坤哈密一线永久布防。

但这几个地方土地贫瘠,驻兵完全无法自给自足,彼时还是得中央大把往里贴钱,就这还不一定能守多久。

这么着还不如更进一步,直接拿下相对丰饶一些的乌鲁木齐。

如此一来,不仅能把阿古柏堵在南疆,清军也有了自给自足的能力。

省钱不说,朝廷也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余地。

在这个基础上,再稍微加点钱,收复整个新疆根本不是问题。

话毕,一直坐在旁边从头听到尾的李鸿章已经是面如死灰了,他几次想要出言反驳,却都在一番嗫喏之后闭上了嘴。

而反观慈禧,她的脸上此刻倒是露出了几分前所未有的振奋神色。

后者一拍桌子,当即说道:“我支持左公,不惜一切代价,我们必须保住新疆。”

又过了几天,圣旨到达,朝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一应事务。

而左宗棠也不负所望,扭转了历史的车轮,替数万万华夏儿女保住了这片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