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新中国两名少将受到苏联人蛊惑,带着6万边民叛逃苏联。此事很快就上报到了党中央,毛主席之后却当即下令:放行!这是为何呢?
自1581年沙俄翻越乌拉尔山征服西伯利亚汗国后,就对中国的新疆虎视眈眈。想尽各种办法向南扩张。尤其是清朝末年,沙俄更是加强了对中国新疆的渗透,最终导致了“苏联侨民问题”的诞生。
从苏联移居到新疆的侨民不但人口众多,而且和新疆当地少数民族有着沾亲带故的联系,最终发展出了所谓的“苏侨协会”,苏联当局通过它不停的给中国公民发放所谓的“苏侨证件”,鼓动他们迁往苏联。
更过分的是,苏联人还私开学校,跟侨民和部分少数民族灌输“我们的‘祖国是苏联,‘首都是莫斯科”等错误思想。
原先苏联只是偷偷摸摸的搞,1957年莫斯科会议上中苏出现矛盾后,苏联人开始大规模的发放“苏侨证件”,1960年开始,更是疯狂鼓动中国公民前往苏联。
比如,当局恢复了1950年就撤销的,位于哈萨克斯坦的对新疆维语广播,宣扬苏联多么多么富饶,多么多么美好等。
除了在边民中做文章,苏联人还开始对中国的将军进行拉拢。
这两个被拉拢的将军,就是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和祖农·太也夫。
实话实说,以两人对革命的贡献而言是不足以评为少将的,他们甚至直到建国后才加入的中国共产党。但为了民族团结,中央还是给了他们很高的荣誉。
然而,这两人不但不感激,反而心向苏联,那滥觞的“苏侨证件”就是两人做出的“贡献”。
1961年,新疆军区副参谋长马尔果夫和祖农被派去了苏联学习,在苏期间,苏联人对他们大加拉拢,最终让两人坚定了叛逃苏联的决心。
回国之后,马尔果夫二人时不时的就会“深入牧场作调查”,实际上是走村串户的煽动边民跟着他们去苏联。
1962年,在两个人的蛊惑下,前前后后共有6万7千边民携家带口的冲击边境口岸,这滚滚的人潮边防军人根本就拦不住。
另一边,苏联人也趁机落井下石,大白天的用巨大的广播指引边民叛逃方向,晚上了也会专门安排探照灯,据说那光柱能深入我国境内足足几公里。
当时,有两个县跑的只剩下了几百个人。
眼见目的达成了,马尔果夫和祖农也决定摊牌,直接跟中央打报告要求去苏联。面对这种装都不愿意装的行为,毛主席说道:
“人家都把手伸到我们军队中来了,我看愿意走就不要硬留了,我们不但放行,还要欢送他们!我就不信那边是天堂,我就不信他们这么做是马克思主义!”
周总理对毛主席的这番话很赞同,说:“究竟谁是谁非,现在谁也说不清楚,等20年、30年也许大家会明白的嘛。”
事实证明,两位领导人的眼光是十分准确的。苏联人之所以招募这些边民就是为了补充劳动力,毕竟第2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口损失实在太大了。
边民到了苏联后才发现,苏联当地人其实并不欢迎他们,当官的更是一心予以压榨。
也正因此,当80年代末中苏关系缓和后,很多边民想要回国,结果被告知:“回国探亲可以,定居不行。”
1991年,周总理预言的30年甚至还没到,苏联就解体了,6万边民立马成了没有国籍的黑户,过上了更加凄惨的日子。
祖农·太也夫和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也没有过上自以为的幸福生活,最终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