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李世民“死亡之约”:将390名死囚释放回家过年,约定到期过来问斩......

唐太宗李世民“死亡之约”:将390名死囚释放回家过年,约定到期过来问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61 更新时间:2023/12/26 10:33:11

贞观六年,临近年关,唐太宗李世民不顾群臣反对,大手一挥,私放了390名本应秋后问斩的囚犯。万万没想到,来年九月,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竟然人满为患,因着这390个罪犯,再次掀起了轩然大波。

事情要从某天夜里开始说起,那天,太宗李世民正伏案工作,看到一则卷宗时,突然眉头紧锁,面露不悦,卷宗上竟有390名囚犯要秋后问斩。

要知道,这些卷宗可是经过严格的五复奏审核过的,说明这些囚犯,那可都是穷凶极恶之徒。

李世民端着笔,微微发愣,他思索一番,立即放下笔,披上大衣,带上随从,踩着丝丝凉意,往监牢方向走去。

一到大牢,,狱卒和囚犯便乌泱泱地跪了一地,毕竟,天子的威压可不是谁都能直视的。通过与一些囚犯的深入交谈,李世民大手一挥,对着300多名囚犯说道:“我可以放你们回家,与亲人团聚告别,但是来年的九月初四,你们必须自行返狱伏法”。

此话一出,可急坏了站在皇帝身边的大理寺卿戴胄,他听后立即上前,进言道:“这些人都是罪大恶极之人,全部放出去,万一出现变故,可如何是好呀?陛下还是要三思而后行啊”。

可一向纳谏如流的李世民却坚定地摆了摆手,金口玉言,哪有收回的道理,并且看他脸上的自信满满神色,像是对此事极有把握。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九月初四,那天,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站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百姓们,大家不约而同地盯着大理寺的门口,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想看一看热闹,生怕少看了一眼,便遗漏了什么大新闻。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那些死囚们,竟然真的一个一个又一个地站在了大理寺的门口。时辰一到,数上一数,居然只有389个人!

是哪个不讲信用的卑鄙小人?竟然背信弃义,罔顾皇上的信任。不仅官员们气愤,那389名回来的囚犯,更是面色狰狞,窃窃私语,暗自咒骂,仿佛受到了奇耻大辱。

狱卒们急忙找出花名册,一查名单,原来是一个名为徐福林的囚犯,大家不自觉地看向高坐上喝茶的李世民,生怕天子一怒,后果不堪设想,没想到,李世民依然不紧不慢的端起茶杯,悠哉悠哉的喝了一口,然后下令道:“再等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众人的面色也是越来越失望。看来,这个徐福林是当真不会回来了,哎,这太宗皇帝怕是要被打脸了。

这时,不知百姓中是谁突然高喊了一句:“来了来了”,只见远处,一辆牛车吱呀吱呀的,缓缓走到了众人面前。

从牛车上下来一个蓬头垢面,面黄肌瘦的男人,此人正是徐福林,他颤颤巍巍地跪倒在地,解释自己在回京路上生病了,耽搁数日,无奈之下,只能雇辆牛车前行,没想到还是迟到了。

太宗听后面露笑意,他挥挥手,当即赦免了这390名本该身首异处的囚犯,囚犯们大喜过望,感激涕零,齐齐跪倒在地,好一顿跪拜感谢,百姓们也齐声欢呼,好不热闹。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死亡之约”的故事。太宗作为上位者,并没有带着有色眼镜看待那些囚犯,反而愿意给他们毁过的机会,因着这份信任和包容,也收获了囚犯们的反向信任与效忠,更是给他有添了一个仁义爱民的好名声,不得不说,此举真是胆大又高明。

现实社会中,职场如战场,有慧眼如炬的好领导,当然也有斤斤计较的奇葩上司,若是领导们都能学习李世民精神与方法,也许便能多一些千里马了吧。

标签: 唐太宗李世民死亡之约死囚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