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灭周:周朝灭亡

秦灭周:周朝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736 更新时间:2023/12/29 17:45:58

前因:

邯郸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59年至公元前257年间。当时,秦朝军队发动了一次进攻,目标是赵国的都城邯郸,即今天河北省的邯郸市。在这场战争中,赵国与魏国、楚国结成联盟,共同合力击败了秦军。

在公元前256年,秦国发动了对西周公国的进攻,导致周赧去世。随着这一事件的发生,西周公国的百姓纷纷逃往东周公国。秦国将九鼎夺取,并未立即设立新的君主,从而宣告了周朝的终结。

然而,实际上,周朝早已名存实亡。在110多年前,当周显王位时,周天子已经失去了自己的领土。那个时候,原本属于周朝王城周围千里地域的王畿被划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公国。而只有成周(现在位于河南洛阳)作为东部公国境内的一座城市仍然是属于周天子统治下的。

不久之后,秦国的武王(公元前310年至公元前307年在位)决定挑战周赧王,他派遣使者试探周赧王的态度。然而,周赧王坚决拒绝了这个要求,使得使者非常不满。于是,使者将周赧王驱逐出成周,并迁居到西周公国的王城(位于今天的河南洛阳市王城公园附近)。从那时起,周天子失去了一切土地,开始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随着秦国向东扩张,周赧王越来越感到自己国家面临灭亡的威胁。尽管邯郸之战对秦国造成了一些挫折,但它仍然具有无与伦比的实力。面对这样的局势,周赧王并不想坐以待毙。然而,他所依靠的东、西二周公国加起来也只是微不足道,并没有能力与秦国对抗。

幸运的是,在这个时候楚国已经与三晋(即赵、魏、韩)结成同盟共同对抗秦国。楚考烈王建议周赧王以天子的名义召集各国出兵伐秦,周赧王接受了这个建议。

为了在西周公国内组建一支军队,周赧王不得不向富豪们借债,并承诺战争胜利后用战利品来偿还。经过艰苦努力,周赧王终于凑齐了一笔军费,并让西周文公组建了一个由五六千人组成的军队。随后,周赧王发布诏令要求各国出兵伐秦,并约定在伊阙(今天的河南洛阳龙门)会合。

在古代的一段历史中,西周文公率领军队准时到达了伊阙(现今河南洛阳龙门),但其他国家的军队却迟迟未至。只有楚国和燕国派出了一些象征性的部队来观察情况,然而他们看到局势不妙后便退回了。

当时,秦国正在攻打韩国的阳城(现今河南登封地区)等地,正好西周文公到达伊阙切断了秦国与阳城之间的联系。秦王得知西周文公带领联军来攻打自己非常愤怒,立即派遣大将摎率领军队进攻西周公国。

面对已无法进行联合抗秦的局面,西周文公无奈放弃了进攻秦国,并亲自前往秦国向秦王谢罪,并献上了西周公国36个城邑和三万名平民。秦王接受了这一请求,并贬低了西周文公的称号为“西周君”,从而导致了西周公国的灭亡。

而与此同时,周赧王陷入更加困境。在失败后,许多富豪们纷纷前来讨债,周赧王甚至被逼到王宫后面的高台上躲避。不久之后,周赧王郁郁而终。同一年,秦国接收了位于王城的九鼎,这象征着王权的象征,也意味着周朝正式灭亡。

7年后,东周公国的统治者再次与其他各国密谋联手发动一场伐秦行动。然而,这次秦王却派遣了丞相吕不韦率领军队进攻东周公国,最终导致东周公国的覆灭。从此以后,周朝的祭祀活动彻底中断,不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后果:

河外大战:时间回到公元前247年,当时魏国的信陵君无忌带领着魏、赵、韩、楚和燕等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的河外地区(即今天的河南西部),以一场胜利击败了强大的秦军。

结论:

秦国的胜利不仅意味着东西二周公国的灭亡,更象征着近800年的周王朝将告一段落。这场战争加速了秦统一六国的进程,并为即将到来的秦朝帝国奠定了基础。

标签: 秦灭周周朝灭亡

更多文章

  • 邯郸之战:信陵君窃符救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邯郸之战,信陵君窃符救赵

    前因:范雎成为秦国相位:公元前266年,秦王废除了魏冉的相位,并任命范雎为新的相位,还封他为应侯。长平战役: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秦国出兵进攻赵国,目标是争夺上党地区(即今天的山西长治上党区)。双方在赵国境内的长平地区(即今天的山西高平市西北)展开对峙和激烈交战。最终,秦军取得了胜利,赵军

  • 屈原之死:魂归汨罗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屈原之死,屈原

    前因:鄢郢之战:起因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9年至公元前278年间。当时,秦国的杰出将领白起带领军队进攻楚国,并在战场上大获全胜。他们不仅击溃了楚军,还攻破了楚国的双重要地位于今天湖北宜城东南的鄢和位于湖北江陵西北的郢。这场战争堪称一次壮举,为秦国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统治基础。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 田单复国:用火牛阵,绝地反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田单复国,火牛阵

    前因:五国伐齐的背景可追溯到公元前284年,当时燕国的昭王决定任命乐毅为上将军,并与秦、韩、赵、魏四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齐国。这次战争中,乐毅带领着联军一路取得了惊人的胜利,给予了齐国沉重的打击。他们成功攻占了连续72座城池,并最终攻陷了齐国的都城临淄。在公元前279年的某一天,齐国陷入了燕军的侵略

  • 鄢郢之战:秦国吞噬楚国的重要进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鄢郢之战

    前因:渑池盛事:在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与身边的杰出大臣蔺相如一同亲临渑池(今天的河南渑池西部),迎接了来自秦国的昭襄王。这次重要会面成为了历史上一段令人激动的篇章。公元前279年至公元前278年,白起带领秦国强大的军队对楚国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征战。在这次殊死搏斗中,白起不仅大败楚军,还成功攻破

  • 渑池之会:秦赵外交纷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渑池之会,秦赵外交纷争

    前因:五国阀齐: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二十八年,燕国的君主决定聘请乐毅担任上将军。他与秦、韩、赵和魏四个国家联手,发动了一场针对齐国的伐战。这场战争以大胜告终,乐毅带领联军连续攻占了齐国的72座城池,并最终攻破了齐国都城临淄。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在上大夫蔺相如的陪同下与秦昭襄王在渑池举行了一次会

  • 五国伐齐:黄雀在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五国伐齐

    前因:苏秦的齐国任务:在公元前约300年左右(燕昭王十二年),苏秦两次踏入齐国,担负起了间谍的使命。尽管最终他完成了这项任务,然而不幸事态败露,导致苏秦遭受车裂之刑,以死谢罪。齐国灭宋国:公元前286年(宋康王四十三年),齐湣王率领军队进攻并征服了宋国,成功攻陷了宋国的首都。逃亡中的宋康王最终在魏国

  • 苏秦之死:间谍的至高境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秦之死

    前因:齐伐燕:在公元前314年(燕王哙七年)的时候,齐宣王发起了一场对燕国的进攻,最终成功攻陷了燕国。在这次战争中,不幸的是燕王哙被杀害。公元前284年,苏秦遭到齐湣王车裂惨死。此时,他已经完成了离间齐国的任务。苏秦作为燕昭王派往齐国的间谍,旨在维持燕、齐两国表面上的友好关系,实际上却通过离间齐、赵

  • 齐灭宋:螳螂捕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齐灭宋

    前因:苏秦和齐国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持续到公元前284年。苏秦曾两次被派往齐国执行间谍任务,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但不幸被敌人发现,并遭到了车裂处死的残酷命运。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率军攻灭了宋国,并攻破了其都城。宋康王逃至魏国后不久即去世,从而导致了宋国的覆灭。然而,齐国并非一次性完成对

  • 伊阙之战:秦国的东进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伊阙之战

    前因:秦与齐、楚达成友好关系:在公元前296年,秦国和齐国宣布停战,并向楚国提供粮食援助,积极展示对楚国的友好姿态。公元前293年,白起,一位英勇的秦国将领,带领着秦军在伊阙(现在的河南洛阳龙门镇)战无不胜,先后击败了韩国、魏国和东周联军。他亲手俘获了魏国的大将公孙喜,并斩首敌军24万人。这场战役为

  • 沙丘宫变:英雄一世糊涂一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沙丘宫变,赵雍,赵武灵王

    前因:公元前299年,赵雍王决定让位于他的幼子赵何,将其封为赵王。而自己则以主父的身份继续率领大军北征草原,旨在利用自己壮年之时稳固赵何的王位。这一退位决策展现了赵雍王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并且显示出他对于自身才能与经验的信心。在北征过程中,赵雍王将倾尽全力保护边疆安全和国家稳定,并确保赵何能够顺利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