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鄢郢之战:秦国吞噬楚国的重要进展

鄢郢之战:秦国吞噬楚国的重要进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194 更新时间:2023/12/22 20:37:12

前因:

渑池盛事:在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与身边的杰出大臣蔺相如一同亲临渑池(今天的河南渑池西部),迎接了来自秦国的昭襄王。这次重要会面成为了历史上一段令人激动的篇章。

公元前279年至公元前278年,白起带领秦国强大的军队对楚国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征战。在这次殊死搏斗中,白起不仅大败楚军,还成功攻破了楚国重要城市鄢和郢。

秦国之所以能够如此有准备地进攻楚国,原因不胜枚举。

首先,在外交方面,秦国与东面的赵、魏、韩三个诸侯国达成了盟约。尽管秦国并未完全遵守规则,并对盟友采取过强硬手段,但通过这种又打又拉拢的策略,秦国成功地将赵、魏、韩三个国家纳入了自己的控制范围。摆脱了来自东方的威胁后,秦王朝得以集中力量来对付楚国。

其次,在军事上,秦国早在鄢郢之战前一年就已经占领了楚国西部广阔的土地。这意味着白起可以借助汉江和长江两条水路迅速进攻楚国,并从多个方向对敌人进行军事打击。这种先发制人的策略为秦国带来了巨大的优势。

总体而言,白起率领的秦军通过周密的准备和出色的指挥,在攻打楚国这场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他们克敌制胜不仅彰显了秦国强盛的实力和战略才能,也为后来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王朝奠定了坚实基础。

渑池会议结束后,秦国立即展开大规模进攻楚国的行动。

秦军以分成两路进行作战,一路由勇将白起率领,顺汉江而下,直接向楚国陪都鄢(位于湖北宜城西南)迅进;另一路则由猛将张若带领,沿着长江水流攻取巫、笮、黔中三郡,使得楚国无法将精力同时分配到两个方向上。

白起所在的秦军一路进展顺利,很快就打到了鄢城。

作为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北)的重要屏障,鄢城被安排了大量兵力来守卫。而白起以杀人魔王之名闻名于世,因此他的攻势异常凶猛。然而,楚军却表现出坚强的抵抗意志,在秦军长时间的围攻下依然未能被攻破。

面对秦军孤军深入敌境这一局势,白起认为持久战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因此他计划利用夷水(即现今清江,长江支流)来淹没鄢城。

白起在距离鄢城西边约一百里处筑起一座堤坝,形成了一个大型水库。随后,他修建了一条直通鄢城的长渠。当水库蓄满水后,秦军开堤放水,将鄢城淹没。

由于这次战略举措造成的灾难性结果,鄢城数十万居民被淹死,而鄢城东北角也被洪水泡破。趁势而进的秦军顺利攻入了城内并占领了鄢城。

在鄢城的一场惨烈战役中,楚军主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数十万士兵伤亡。与此同时,由张若领导的秦军在长江上游取得了重要胜利,使楚军陷入两面夹击之中。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将部队重新整顿并补充兵员后,乘胜发起进攻。秦军首先攻占了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切断了长江交通线,并阻止楚国都城郢与西部军队的联系,随后直奔郢城。

不久之后,郢城被攻破,楚顷襄王只能匆忙逃离,并将都城迁至陈(今河南省淮阳县)。

此次战役秦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白起因其杰出的战功被封为武安君。郢城成为秦国南方的重要领地。

自此以后,楚国失去了与秦国竞争霸权地位的实力。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秦国并没有趁机将楚国推向绝境,而是选择与楚国和谈,并集中力量对付赵、魏、韩等其他敌对势力。

楚国的战败不可避免地映入眼帘。楚顷襄王荒淫无度,长期忽视国家大政。早在三四年前,楚王就曾卑躬屈膝向秦王求和,还从秦国接回女子以满足他的私欲。楚王还认为那些奸佞之徒如子兰、子椒是值得信任的,这些人收受了秦国的贿赂,并给楚顷襄王出一些颠倒黑白的主意。而像屈原、庄辛这样对国家忠心耿耿、勤政图治的臣子,则被冷落抛弃。

当郢都失陷后,楚顷襄王开始有所悔悟,并将流亡至赵国的庄辛请回来。庄辛以“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来劝谏楚顷襄王,请他改过自新。听完庄辛的劝告后,楚顷襄王承诺要痛改前非,并封庄辛为阳陵君以辅佐自己。

在庄辛的帮助下,楚顷襄王稍微改善了国家状况,甚至收复了一些失地。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楚顷襄王仍然沉浸在奢华与安逸中,对国家大事置之不理。

后果:

屈原的悲剧:在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选择了投身汨罗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结论:

鄢郢之战的结果导致楚国在西部失去了广阔的领土,国力急剧下降。自此以后,楚国逐渐衰落,沦为边缘国家。而与此同时,秦国日益壮大,对三晋诸侯(赵、魏、韩)有着强烈的野心和觊觎之心。

标签: 鄢郢之战

更多文章

  • 渑池之会:秦赵外交纷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渑池之会,秦赵外交纷争

    前因:五国阀齐: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二十八年,燕国的君主决定聘请乐毅担任上将军。他与秦、韩、赵和魏四个国家联手,发动了一场针对齐国的伐战。这场战争以大胜告终,乐毅带领联军连续攻占了齐国的72座城池,并最终攻破了齐国都城临淄。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在上大夫蔺相如的陪同下与秦昭襄王在渑池举行了一次会

  • 五国伐齐:黄雀在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五国伐齐

    前因:苏秦的齐国任务:在公元前约300年左右(燕昭王十二年),苏秦两次踏入齐国,担负起了间谍的使命。尽管最终他完成了这项任务,然而不幸事态败露,导致苏秦遭受车裂之刑,以死谢罪。齐国灭宋国:公元前286年(宋康王四十三年),齐湣王率领军队进攻并征服了宋国,成功攻陷了宋国的首都。逃亡中的宋康王最终在魏国

  • 苏秦之死:间谍的至高境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秦之死

    前因:齐伐燕:在公元前314年(燕王哙七年)的时候,齐宣王发起了一场对燕国的进攻,最终成功攻陷了燕国。在这次战争中,不幸的是燕王哙被杀害。公元前284年,苏秦遭到齐湣王车裂惨死。此时,他已经完成了离间齐国的任务。苏秦作为燕昭王派往齐国的间谍,旨在维持燕、齐两国表面上的友好关系,实际上却通过离间齐、赵

  • 齐灭宋:螳螂捕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齐灭宋

    前因:苏秦和齐国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持续到公元前284年。苏秦曾两次被派往齐国执行间谍任务,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但不幸被敌人发现,并遭到了车裂处死的残酷命运。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率军攻灭了宋国,并攻破了其都城。宋康王逃至魏国后不久即去世,从而导致了宋国的覆灭。然而,齐国并非一次性完成对

  • 伊阙之战:秦国的东进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伊阙之战

    前因:秦与齐、楚达成友好关系:在公元前296年,秦国和齐国宣布停战,并向楚国提供粮食援助,积极展示对楚国的友好姿态。公元前293年,白起,一位英勇的秦国将领,带领着秦军在伊阙(现在的河南洛阳龙门镇)战无不胜,先后击败了韩国、魏国和东周联军。他亲手俘获了魏国的大将公孙喜,并斩首敌军24万人。这场战役为

  • 沙丘宫变:英雄一世糊涂一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沙丘宫变,赵雍,赵武灵王

    前因:公元前299年,赵雍王决定让位于他的幼子赵何,将其封为赵王。而自己则以主父的身份继续率领大军北征草原,旨在利用自己壮年之时稳固赵何的王位。这一退位决策展现了赵雍王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并且显示出他对于自身才能与经验的信心。在北征过程中,赵雍王将倾尽全力保护边疆安全和国家稳定,并确保赵何能够顺利继承

  • 孟尝君相秦:权力太大也不是好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孟尝君相秦

    前因:靖郭君的权力之路:靖郭君田婴,一个身为齐国相国的贵族,统领全国大权,并被封在薛地(今天的山东滕州)。然而,当靖郭君去世后,他最有才华的儿子田文接过了他父亲的衣钵,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发扬光大。因着卓越的表现,田文受封为孟尝君。公元前299年,秦国向孟尝君发出邀请,请他担任该国相国一职。怀着憧憬与期

  • 垂沙之战:楚国割裂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垂沙之战

    前因:张仪欺楚:公元前313年,秦国的王子惠派遣聪明才智的丞相张仪前往楚国,以精巧的辞令游说楚怀王,成功瓦解了齐、楚两国之间的合纵联盟,使得楚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公元前301年,齐国与韩国、魏国共同结成联军,发动了一场攻打楚国的战争。与此同时,秦国从另一个方向进攻楚国,以分散其注意力。最终,在垂

  • 赵灭中山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灭中山国

    前因:1.中山国的复兴:公元前380年,经历了魏国20年的统治之后,中山国重获新生。作为赵国东北部的一个独立势力,中山国成功将赵国分割成南北两个领土,成为赵国内部最棘手的敌人。在公元前377年和376年,赵国曾两次发动进攻中山国的战争,但遗憾地以失败告终。2.胡服骑射政策的实施:公元前307年,赵武

  • 胡服骑射:论服饰和称霸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胡服骑射

    前因:中山国的再生:公元前380年,经历了魏国20年的统治之后,中山国成功重返历史舞台。这个位于赵国东北部的小国,成为了赵国内外困扰的焦点之一,将赵国南北领土分割为两段。在公元前377和376年间,赵国曾多次试图攻打中山国,却以失败告终。在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推行了一项名为“胡服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