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背景、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背景、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086 更新时间:2023/12/21 16:55:22

一、签订背景

1.苏联的外交政策

1922年苏联成立后,面对孤立和敌对态势,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政策以缓解国际压力。

尤其是斯大林上台后,苏联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试图打破孤立状态。

2.德国的扩政策

纳粹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备和扩张计划。

德国认为其需要扩张领土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并且希望成为一个霸权国家。

3.国际形势的紧张

1930年代的国际形势非紧张,欧洲各国之间存在许多纷争和矛盾。

英法等西方国家不断加强军备,东欧国家也在不断扩充军备。这种紧张的形势加剧了苏联和德国之间的互信危机。

二、条约内容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共有十条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苏德双方承认彼此的国家领土和互不干涉彼此的内政。

2.苏德双方同意在相互关心的问题上保持政治和外交协商。

3.苏德双方同意不与任其他国家结成对抗条约。

4.苏德双方同意在经济和贸易方面互相合作。

5.条约有效期为10年,并可以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延长。

三、影响

1.划定了苏联和德国之间的势力范围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规定了苏德之间的势力范围,苏联将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德国则将其他地区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意味着苏联承认德国对波兰等国家的控制,并将这些国家划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内,这对波兰等国家的主权造成了威胁。

2.为德国的侵略提供了便利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德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交环境,使德国可以在西方国家没有干涉的情况下实施侵略行动。

事实上,在苏德签订条约后不到两周,德国侵略了波兰,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3.导致苏联的国际形象受损

苏联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苏联的国际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西方国家和苏联的盟友都对苏联的行为感到震惊和失望,认为苏联放弃了对波兰等国家的支持,也放弃了与西方国家合作的机会。

苏联的国际地位因此进一步下降。

4.加速了苏德战争的爆发

虽然苏联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德国仍然在进行军备和扩张计划,而苏联也在加强自己的军备。

双方之间的矛盾和互不信任依然存在,这最终导致了苏德战争的爆发。

5.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

(1)造成了国内的政治争议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在苏联国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议。

一些共产党员认为,签订这份条约是出于战略考虑,可以为苏联争取时间并避免战争。

但是,其他的共产党员则认为,这份条约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背叛了苏联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承诺。

(2)建立了德苏经济关系

虽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不久,德国侵略了波兰,但在此之前,德国和苏联之间的贸易往来仍然得到了发展。

德国苏联出口了一些技术和设备,而苏联则向德国出口了一些天然气和原材料。

(3)建立了苏联在波兰等国家的势力范围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将波兰等国家划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使苏联可以在这些国家施加影响。

这一点在苏联参与战争后尤为明显,苏联把波兰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在战后成立了波兰人民共和国,控制了该国的政治和经济。

(4)使得苏联在战争中占据优势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在战争爆发前得到了一段时间的缓冲。这使得苏联可以在军事上有所准备,充分调整自己的战略。在战争爆发后,苏联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扩充自己的武装力量和军备,增强自己的战斗能力。

(5)加速了战争爆发的进程

尽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和德国都保持了暂时的和平,但是这份和平却只是暂时的。

德国在波兰侵略后,苏联也开始着手进攻波兰。

由此可以看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加速了战争爆发的进程。

虽然条约本身并没有直接导致战争,但是它确实为德国提供了空间,加速了战争爆发的进程。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该条约虽然暂时缓和了苏德之间的关系,但同时也为德国的侵略提供了便利,并且使苏联的国际形象受损。

在历史的镜头下,这份条约的签订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训,提醒人们不断地反思历史,防止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

更多文章

  • 西周的动员能力如何?周公东征需要多少时间赶赴叛乱地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公东征

    周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军事制度,包括了选贤任能、官职等级制度、官员培训和选拔制度,以及较为完善的军备制度。周朝的军队实行选贤任能的制度,官员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才干担任相应职务,能力强的人可以担任更高级别的职务。同时,周朝设立了六卿、卿士、大夫、士等官职等级,以及儒家的九品中正制,以保证了官员们的责任和义

  • 明玉珍称帝,建立夏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玉珍,称帝,夏政权

    1362年,明玉珍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国号大夏,以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为号召,建元大统,都重庆。明玉珍立妻彭氏为皇后,子明升为太子。效周制,设六卿,以刘桢为宗伯,分蜀地为共八道,更置府州县官名。1366年,明玉珍病故,享年38岁。遗嘱臣下固守渝川地区,勿进取中原。谥号钦文昭武皇帝,庙号太祖。同年九月,

  • 南海九小岛事件:中法日之间的交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海九小岛事件,中法日

    南海九小岛事件是指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法日三国在南海争夺钓鱼岛(日本称钓鱼岛,中国称钓鱼屿)及其周边九座小岛(包括黄尾屿、赤尾屿、黑尾屿、北小岛、南小岛、中小岛、大东屿、小东屿、南屿)的过程,该事件在当时引起了中、法、日三国之间的外交矛盾和冲突,对今天南海局势的发展和影响也具有重要意义。一、事件

  • 正德元年,六部九卿大臣联名弹劾以刘瑾为首的“八虎”宦官势力,结果被反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瑾,八虎,宦官势力

    正德元年,由内阁领导,六部九卿大臣联名弹劾以刘瑾为首的“八虎”宦官势力,结果朱厚照偏袒刘瑾等人,刘健,谢迁等一众大臣只能告老还乡,就只剩下李东阳一人苦苦支撑局面,朝中几乎没人敢再和“八虎”作对,刘瑾权势更甚。朱厚照升任刘瑾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作为司礼监秉

  • 张士诚十八条扁担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士诚

    张士诚原名张九四。是元末位于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1321年出生于泰州兴化白驹场,今盐城大丰的一个穷苦的"亭民"之家。兄弟四人都以撑船运盐为生。为了养家糊口,张士诚从十岁开始就跟乡亲们一起,在白驹场的官盐船上"操舟运盐",依靠卖苦力赚来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少年时的张士诚"少有膂力,负

  • 1900年清政府围攻东交民巷使馆是中西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是如何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交民巷使馆,清政府,代化进程

    探讨1900年清政府围攻东交民巷使馆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这个事件对中西关系的影响和启示。这个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中西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中西关系的发展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背景1898年,中国遭受了来自八国联军的入侵和掠夺,这次入侵导致了中国的国

  • 张士诚降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士诚

    张士诚树大招风,1354年元朝的丞相脱脱率百万大军来攻,把高邮团团围住,当时的张士诚,叫天不灵,呼地不应,悔得肠子都青了,连扇自己嘴巴怪自己招摇惹事。最惨的是,他想投降都不行,脱脱铁定了心攻下高邮后要尽屠当地兵民,以在江南树威示警。人算不如天算,脱脱遭朝中奸臣算计,元顺帝一纸诏书把他就地解职押往吐蕃

  • 丹佛——美国科罗拉多州州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丹佛,科罗拉多州

    丹佛是美国科罗拉多州首府,新兴能源城市。在州境中北部、落基山脉东麓、密苏里河支流南普拉特河和切里河汇合处附近。丹佛位置丹佛海拔1英里,故有“英里城”之称。最热月和最冷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4℃和0℃,一年中有300天晴空万里,阳光普照。1858年发现金矿,随着“淘金热

  • 靖难之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与他的四弟朱棣的儿子建文帝之间的一场皇位争夺战。该事件始于1402年,朱棣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起义之后成功夺取了皇位,成为永乐皇帝。而建文帝则被迫流亡,他试图通过起义夺回皇位,最终导致了靖难之役的爆发。以下是对靖难之役的详细描述。一、靖难之役的背景永乐皇帝朱棣是明朝第三任皇帝

  • 贞观之治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贞观之治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王朝之一,其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治世,一个是贞观之治,另一个是开元盛世。本文将围绕贞观之治进行阐述。一、贞观之治的背景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他在617年起义推翻隋朝,建立唐朝。然而唐朝建立初期,国内外形势均比较严峻。国内,各地都有自立的势力,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生活困苦,社会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