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最有权利的一个机构,此位置是所有太监的梦想,结局往往凄惨

明朝最有权利的一个机构,此位置是所有太监的梦想,结局往往凄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14 更新时间:2024/2/3 13:01:34

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宰相权利过大而威胁到天子的情况,如:东汉末年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这就导致古代帝王大都对于宰相设有防备,并不能完全信任的情况出现。随着朝代的变更和时间的推移,宰相一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宰相一职在明代被彻底废黜,明朝初期,朝廷中的职位配置和历朝历代差别不大,宰相一职仍然存在。但是,在明朝政权稳定成型后,朱元璋的想法开始转变,他认为,宰相的权利太大,会威胁到自己的独裁统治。于是,朱元璋运用统治者们惯用的手段,对自己的宰相进行栽赃陷害,以此,收回宰相手中的权利。

宰相废黜后,朱元璋便将宰相的权利分散到六部当中,这种肢解后的权利不再对朱元璋产生威胁,朝堂当中,再没有能制约帝王权利的存在。宰相废黜后,帝王的权利虽然得到稳固,但是,很多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了出来。国家政事的处理平均分给六部,这致使六部在政事处理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然而,压力的增加的同时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权利下放,六部对于政事的处理明显是力不从心。皇帝不给予权利下放,很多事情的处理都要上报皇帝,即使是千古明君,也不可能在处理政事上面面俱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皇帝就需要心腹来辅助处理政事。

皇帝收回的权利自然不会轻易外放,这就否定了朝廷重臣帮忙理事的方案,而平时伺候皇帝起居生活的太监就成了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不二人选,所以,“司礼太监”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司礼监,官署名,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

即:各部公文奏议交司礼监分类后,拣选其要呈送皇帝,皇帝或亲批,或由秉笔口述大要而皇帝口决,秉笔代为“批红”,发还内阁与各部依据批红撰写正式诏书执行。其实,司礼太监的出现,对于皇权的稳固并没有起到积极的效果。

皇帝处理不过来的政务都要司礼太监帮助处理,很多权柄在这个时期落入到这些司礼太监的手中。到了后期,司礼太监掌握的权利甚至超出曾经宰相拥有的权利。可以说,明朝后期的没落,和这些司礼太监的存在是分不开的。

明朝最有名的司礼太监是魏忠贤,其鼎盛时期的权利甚至盖过当朝的帝王。当时,魏忠贤掌管着东厂,这个机构就类似于当今的国家监管部门,但是,魏忠贤却将东厂的权利无限的放大,以至于,整个朝堂对于东厂的人员都是闻风丧胆。

可以说,东厂在魏忠贤管理时期无恶不作,朝廷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彻底走向末路。

在魏忠贤统治时期,朝堂中大小事宜完全是他一人决定。为了稳固自身的权利,魏忠贤在全国散布无数的密探为自己服务。这些密探四处搜寻反对魏忠贤统治的人员,一经发现,必定是严刑拷打、残忍处死。由于当时全国的政治一片混乱,这就给许多不法之徒提供了可乘之机。很多流氓无赖开始扯着魏忠贤的虎皮假冒密探在全国招摇撞骗、勒索敲诈。

在明朝后期,甚至,出现冒充西厂提督汪直的人。这个假冒汪直的人在许多省市敲诈勒索,使用那无须有的权利对朝廷命官栽赃陷害,一时间弄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虽然,后期被朝廷官员识破,但是,还是给朝廷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嘉靖年间,锦衣卫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很多地痞无赖靠着冒充锦衣卫大发横财。很多官员都惨遭其害,这些事情使朝廷官员们对于锦衣卫的身份十分不信任。每当有锦衣卫奉旨办事的时候,官员们都会倍加小心,曾将出现过官员们将真正的锦衣卫抓进大牢的乌龙情况。

官员们对于这些朝廷派遣之人有着一定的辨识能力,然而,百姓却没有。当时,很多骗子打着朝廷要员的幌子,对黎民百姓进行诈骗,最终,这些诈骗百姓钱财的人给朝廷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尤其是在明朝后期,冒充厂卫的人员极多,当时百姓的生活十分惨淡。

然而,如果这个职位上的人被政敌斗倒,那么下场将会极为凄惨,因为如果下台,奏折不归自己管,自己的罪状将会十恶不赦也是正常的。明朝在司礼太监的干预下走向末路,最终,这个传承十六代的王朝最终被满清政权所取代。

但是,在满清时期,冒充朝廷官员招摇撞骗的事情仍然存在。其实,这些事情的出现,和统治者的昏庸无道是分不开的,宰相本没有错,司礼太监也没有错,帝王治国能力的不足才是这些事情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

『《明朝那些事》、《司礼监掌印太监》』

更多文章

  • 靖康之难,她2度被凌辱被要求裸身执行仪式,成了唯一殉节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靖康之耻太后被百人羞辱,靖康宫女被俘事件,靖康之变后宫廷女人们的悲惨下场

    作者:月小妆靖康之难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无法抹去的屈辱和伤痛,在靖康之难中,大批的女子如牲口般被赶往金国。她们备受凌辱,被当成营妓一样遭受金兵凌虐,像猪狗一样被参观展览。这里面有皇后、嫔妃、公主,都是曾经非常高贵的女子。靖康之难完整的诠释了在国破家亡之际,女子所承受的耻辱,是我们汉人永生都不该忘记的耻辱

  • 赵匡胤最大的愿望,刚说出口就遭赵光义的反对,不出半年一命呜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为什么斗不过赵光义,赵光义杀死赵匡胤的事件,赵匡胤与赵光义的争斗

    开宝九年(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携群臣西巡洛阳。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故地重游,洛阳是赵匡胤出生的地方,他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二是考察洛阳,为迁都做好准备。然而,洛阳之行却成为了赵匡胤最大的遗憾,以至于从洛阳回到都城开封不到半年就暴毙了。这个最大遗憾就是迁都洛阳的目标未能实现,遭到了群臣

  • 史上最惨的状元,刚当上状元20天后,朱元璋说:车裂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做了三件奇葩事,明朝历史上最惨的状元,朱元璋对状元的评价

    曾经有人研究过明朝的史料,统计出明朝的状元只有八十九人,传承数百年,而科举考试却是三年一次,从数不胜数的学子中挑出仅仅八十九人,足以可见科举考试的严苛程度了,可他们成为状元之后享受的待遇,也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平步青云,前途无量,所以每次科举考试仍然是最大型的一次人员“迁徙”活动。可在这仅有的八十九

  • 明朝极无耻的首辅,因一事致王朝覆亡,气得皇帝大骂:你死有余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十大首辅排名,明朝历史上最厉害的首辅,历史对明朝首辅的评价

    崇祯帝在位17年间,虽然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但最终却依然丢掉江山,落得自缢殉国的下场,究其原因,除了他的刚愎自用、性情急躁外,还跟他任用了一大批庸才、佞臣有关。在这些祸害明朝的罪臣中,内阁首辅陈演尤其罪大恶极。那么,陈演究竟做过哪些坏事?他最终额结局如何?陈演是四川井研人,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

  • 成吉思汗征战之时碰到了一个硬茬子,硬抗了22年还把他活活耗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吉思汗最怕谁,成吉思汗的最大对手,成吉思汗作战能力

    据其他史料记载,西夏并算不得弱小,曾经面对势不可挡的成吉思汗时,硬抗了二十二年才被灭国,这在当时可是颇为了不得的大事件。所以,这等事件不应该被正史所舍弃。如此看来,那定然是有所隐情,才导致西夏的这段历史没有进入正史。在笔者看来,这段隐情实为蒙古人故意抹去,因为,西夏人曾经让他们吃过大亏。十三世纪初,

  • 戚继光厉害,她的老婆更厉害,敢给倭寇摆一道“空城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戚继光杀了多少倭寇,戚继光在哪里打败倭寇,戚继光为平定倭寇做了什么

    然而,对于这位为国有功的将军来说,我们对他最最熟知的除了他驱逐倭寇的英雄事迹,更还有的就是他的夫人了。早年间的戚继光本来是个穷酸小子,在元朝蒙古人的统治下只能心含发怒,却也无可奈何。但是,幸运的是,戚继光偶然间得到了当时的王家小姐的欣赏,还因此成就了一段好姻缘。而这王家也并非什么普通人家,王家的老爷

  • 为何说锦衣卫是双刃剑,暗杀敌人却也沾满功臣的鲜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锦衣卫的历史教训,锦衣卫历史真相大揭秘,真正的锦衣卫到底有多厉害

    为何很多人如此害怕锦衣卫呢?原来,锦衣卫制度是明朝的一大特色组织,这个组织被皇帝赋予了很多特权,甚至有些特权是大大超过了明朝的司法部门。例如,一个地方官员,甚至是封疆大吏,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之下,只要皇帝认为此人有胡作非为,居心叵测,甚至是谋逆造反的嫌疑,只要皇帝同意,锦衣卫就可以对其秘密进行逮捕、审

  • 皇帝无能累死三军,松锦之战明清兵力相当,都怪崇祯急于求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松锦之战后明朝还剩哪些将领,松锦决战,明朝松锦大战txt

    俗话说得好:“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可大家有没有听到过皇帝无能累死三军,中国历史上曾经就有过这么一个例子。 这位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朱由检,他虽然勤政爱民,但刚愎自用喜怒无常,急于求成。不能完全说他是个昏君,但庸君绝对跑不了,比起哥哥天启爷爷万历来说差太多。根本不是做皇帝的材料,硬是命运把

  • 于谦有再造明朝的大功,明英宗复辟成功后,却为何非要将他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英宗不杀于谦会怎么样,于谦为何不拥立明英宗复位,明英宗为什么选择于谦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年仅30岁的明景帝朱祁钰一病不起,越来越接近生命的终点。然而,由于独生子朱见济先前已经夭折,而储君之位空虚,一旦皇帝驾崩,江山社稷将无人可以托付。正因如此,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等人为帝国安危考虑,决定联合奏请复立朱见深(明宪宗,明英宗的长子,明景帝的

  • 成吉思汗幕被挖,接二连三出现诡异的事情,最后挖掘者被迫停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吉思汗墓被专家发现,成吉思汗墓挖没挖,成吉思汗墓打开了没有

    这个考古队三年以来一直在寻找成吉思汗陵墓,是由投资人克拉维兹、历史教授伍兹和几位蒙古学者组成的一支专业考古探险队。但挖掘进行了仅仅两个月,他们便终止了考察行动,撤离了当地。考察队在挖掘一处包围着墓穴的墙壁时,发现里面尽然都是毒蛇,专门攻击考古工作人员,没几天,好多人都被咬伤,甚至在甬道里还发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