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戚继光厉害,她的老婆更厉害,敢给倭寇摆一道“空城计”

戚继光厉害,她的老婆更厉害,敢给倭寇摆一道“空城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916 更新时间:2024/1/4 4:21:18

然而,对于这位为国有功的将军来说,我们对他最最熟知的除了他驱逐倭寇的英雄事迹,更还有的就是他的夫人了。早年间的戚继光本来是个穷酸小子,在元朝蒙古人的统治下只能心含发怒,却也无可奈何。但是,幸运的是,戚继光偶然间得到了当时的家小姐的欣赏,还因此成就了一段好姻缘。

而这王家也并非什么普通人家,王家的老爷,也就是王家小姐的父亲是朝廷的官员。这,可是一个大官。我们也许会羡慕戚继光得到如如此的花美眷。的确,这王家小姐容貌俊美,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同时,这王家小姐也十分足智多谋。

历史的变迁里,早已经遗失了这位王家小姐的名字。如今我们称呼她多以“王夫人”为称呼。当然,这丝毫没有改变我们对于这位夫人的尊重。

戚继光的好朋友汪道昆撰写的《孟诸戚公墓志铭》里记载,有一次,当时戚继光率领士兵出城去了,台州城里只留下少数的兵马,还有王夫人以及其余将士的家眷。恰逢此时,倭寇大批人马集结在台州城外,虎视眈眈的企图攻城。原来,这倭寇得到了情报,知道了戚继光今日不在城内,想要乘着今日到台州城中好好掳掠一番。

面对敌军已然兵临城下的危难时刻,众人忧心忡忡。因为若是此时前去找戚继光,恐怕一来一回间,台州早已经是一座空城了。当时的王夫人临危不乱,当即指挥那些将士家眷换上军士的衣服,排列在城墙之上,大开城门,自己也到了城头上,凌视敌人。

原本兴奋的倭寇看到在城墙上站立了这么多士兵,以为是自己得到的情报有误,心中虽然仍有几分疑惑,但是看到王夫人有恃无恐的样子,倒也不敢贸然进攻,思索间,就撤退了。此事后来为人所传颂,世人多叹于王夫人的足智多谋和临危不乱。这一曲“空城计”着实是个险招,就算是许多征战多年的老将怕是也不敢轻易而为。但是王夫人用她的胆大心细成功击退了敌人,为台州城迎来了一段时间的宁静。

然而,纵是这样一位让人敬佩的巾帼枭雄,为世人所敬拜,但她最后还是落得个凄凉的下场。而她的下场也和我们所诟病的封建礼教脱不开关系。

在戚继光和王夫人所处的明朝初期,当时的中国子民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而其中就有这样一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这一条,正是王夫人和戚继光之间的罅隙。原本,王夫人和戚继光就是一对恩爱的患难夫妻。若说这样相敬如宾的一辈子也是好的,但是事实上,这对夫妻之间也有一个问题。

史书里曾经记载着王夫人和戚继光之间有一个女儿。但是,在古人眼里女儿终究是要嫁出去的,并不能算是“后”,故此想必戚继光心中也是十分忧愁的吧。两人成亲多年,始终没有生下一个男孩。最终年过三十五的戚继光终于还是顶不住无后的压力纳了第一个妾室。

此后三年间,戚继光一共纳了两个妾室,也生下了三个男孩。但是,对于王夫人来说最坏的却不在此。王夫人虽为一代巾帼枭雄,但是也不得不屈服于封建礼教。但是她的噩梦却不是丈夫所纳的这两个妾室。她的噩梦在于自己的丈夫在纳了这两个妾室之后,并没有停止再纳妾。

而这位女英雄面对丈夫无止境的纳妾终究被伤了心。最后,在丈夫纳了第四个妾室的时候,终究还是忍不住了。对于朝夕相对数十年的丈夫,王夫人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要求和丈夫彻底分开。

这位让世人称颂了一辈子的传奇女子,终究在那让人压抑的封建礼教之下埋没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江山

更多文章

  • 为何说锦衣卫是双刃剑,暗杀敌人却也沾满功臣的鲜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锦衣卫的历史教训,锦衣卫历史真相大揭秘,真正的锦衣卫到底有多厉害

    为何很多人如此害怕锦衣卫呢?原来,锦衣卫制度是明朝的一大特色组织,这个组织被皇帝赋予了很多特权,甚至有些特权是大大超过了明朝的司法部门。例如,一个地方官员,甚至是封疆大吏,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之下,只要皇帝认为此人有胡作非为,居心叵测,甚至是谋逆造反的嫌疑,只要皇帝同意,锦衣卫就可以对其秘密进行逮捕、审

  • 皇帝无能累死三军,松锦之战明清兵力相当,都怪崇祯急于求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松锦之战后明朝还剩哪些将领,松锦决战,明朝松锦大战txt

    俗话说得好:“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可大家有没有听到过皇帝无能累死三军,中国历史上曾经就有过这么一个例子。 这位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朱由检,他虽然勤政爱民,但刚愎自用喜怒无常,急于求成。不能完全说他是个昏君,但庸君绝对跑不了,比起哥哥天启爷爷万历来说差太多。根本不是做皇帝的材料,硬是命运把

  • 于谦有再造明朝的大功,明英宗复辟成功后,却为何非要将他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英宗不杀于谦会怎么样,于谦为何不拥立明英宗复位,明英宗为什么选择于谦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年仅30岁的明景帝朱祁钰一病不起,越来越接近生命的终点。然而,由于独生子朱见济先前已经夭折,而储君之位空虚,一旦皇帝驾崩,江山社稷将无人可以托付。正因如此,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等人为帝国安危考虑,决定联合奏请复立朱见深(明宪宗,明英宗的长子,明景帝的

  • 成吉思汗幕被挖,接二连三出现诡异的事情,最后挖掘者被迫停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吉思汗墓被专家发现,成吉思汗墓挖没挖,成吉思汗墓打开了没有

    这个考古队三年以来一直在寻找成吉思汗陵墓,是由投资人克拉维兹、历史教授伍兹和几位蒙古学者组成的一支专业考古探险队。但挖掘进行了仅仅两个月,他们便终止了考察行动,撤离了当地。考察队在挖掘一处包围着墓穴的墙壁时,发现里面尽然都是毒蛇,专门攻击考古工作人员,没几天,好多人都被咬伤,甚至在甬道里还发现了很多

  • “叛徒收割机”辛弃疾杀人无数,却被朝廷多次“放鸽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辛弃疾军事资料,辛弃疾讽刺朝廷的诗句,辛弃疾杀贼

    辛弃疾出生在济南府,当时的济南正处在金国的统治下。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后方的宋朝遗民难以忍受压榨,决定反抗。当时辛弃疾一心想要报效宋朝,恰好老乡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辛弃疾见后便主动加入了耿京的队伍。当时有一名叫义端的僧人,对当今局势的变化也心存焦虑,甚至聚集了一批人马准备起

  • 明朝史上最有名的帝妃恋:她比皇帝大了整整十七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三十六帝顺序表,明朝哪位皇帝宠爱比自己大的妃子,明朝最痴情的皇帝和皇后

    万贞儿本是官员的女儿,可宣德八年,她的父亲犯了事,家产被抄没,三岁的她也没入宫中成了宫女,伺候在孙皇后身边。土木堡之变后,年仅两岁的朱见深被任为太子,而当朝的皇帝却是他的叔叔朱祁钰。这样的关系让孙太后(先皇去世,孙太后变成孙皇后)十分担心,于是派贴身婢女万贞儿来到朱见深身边服侍,一方面照顾太子的起居

  • 官员强抢民女,百姓告御状,赵匡胤说:要不就给他当老婆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匡胤部下强抢民女,恶霸强抢民女当老婆电视剧,赵匡胤私访全部视频

    只不过一般的皇帝都只管着关乎国家的大事情,那些百姓之间的小事情则交由下面的人去处理。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要皇帝亲力亲为,那他岂不是要累死。因此有些皇帝对于民间的纠纷是完全不管的,不过也有一些皇帝比较体恤民情,会亲自管辖一些百姓的案件。比如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就属于后者。一次,北方的一个节度使张美被百

  • 大明奇葩史:明宪宗的姐弟恋世所罕见,对大她17岁的女人一往情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宪宗最爱的女人,明宪宗的爱情小故事,揭秘明宪宗

    虽然朱见深执政期间做了不少有益于江山社稷的好事,但是他在位期间也做出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事情在当时或今天看起来确实是荒诞不经,匪夷所思的。这其中最吸引眼球,足以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莫过于朱见深和皇贵妃万贞儿长达三十多年的姐弟恋。历史上“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虽然不在少数,可是宪宗这位皇帝独

  • 洪武二十五年,一个男人离世,朱元璋陷入疯狂,无数功臣人头落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洪武几年朱元璋死,朱元璋死前最后的预言,朱元璋死因未解之谜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即1392年5月17日,大明京师南京城内人心惶惶。一个震惊全国的消息随即传播开来,太子朱标病死了,时年39岁。朱元璋悲痛欲绝,这年他65岁,真正体会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站在朱标的遗体前,朱元璋忘记了自己是帝王,此时他的身份是一位父亲,眼前的遗体是他寄予厚望的儿子,

  • 明朝灭亡后起义不断,对此康熙帝想了一个办法,世人对其称赞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是落得个丢了天下又丢了性命的悲惨结局罢了。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有了历史上许多王朝血淋淋的教训,到了清王朝的时候,皇室成员便不再一味以享乐为主。相反,他们学会了所谓的“节俭”,也学会了在某种程度上为天下苍生考虑。而且,从我国古代历史来看,也并不是每一个朝代的皇帝,都能为了满足一己之私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