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说锦衣卫是双刃剑,暗杀敌人却也沾满功臣的鲜血

为何说锦衣卫是双刃剑,暗杀敌人却也沾满功臣的鲜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942 更新时间:2024/1/17 16:42:56

为何很多人如此害怕锦衣卫呢?原来,锦衣卫制度是明朝的一大特色组织,这个组织被皇帝赋予了很多特权,甚至有些特权是大大超过了明朝的司法部门。例如,一个地方官员,甚至是封疆大吏,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之下,只要皇帝认为此人有胡作非为,居心叵测,甚至是谋逆造反的嫌疑,只要皇帝同意,锦衣卫就可以对其秘密进行逮捕、审问、用刑,甚至是秘密处决,称之为“诏狱”。因此说,锦衣卫实质上是皇帝维护其阶级统治的一种特殊工具,只不过比起司法、军队等其他工具来说,锦衣卫制度实在是过于恐怖,总是让人不寒而栗。

锦衣卫制度最开始是洪武年间组建的,为了建立这一特务组织机构,朱元璋足足经营了二十多年才初具规模。但是,据历史记载,洪武晚年,朱元璋又下了一道旨意,对好不容易建立的锦衣卫又进行了废除。例如,朱元璋下令锦衣卫所设立的牢房撤销,刑具也悉数被毁,所有一干人犯全部移送至司法衙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对锦衣卫建而又废,正是朱元璋对帝王权术的一次淋漓尽致的运用。

古人云:“共患难易,同富贵难。”历史上,很多开国之君都具有这样的特性,正所谓伴君如伴虎。打江山的时候大家可以一起吃苦,不分彼此,亲密无间。但只要一得到江山,当上了皇帝,君王常常是对于那些有功之臣大开杀戒。例如汉朝刘邦韩信,宋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等都是这方面非常典型的历史事件。所谓的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不过是一种帝王权术的深刻体验。

洪武皇帝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也不例外,并深喑这种帝王之道。为了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江山社稷,朱元璋当上皇帝不久就开始陆陆续续地处置了不少过去功名显赫的功臣。例如,30多个功高盖主的开国元勋,除徐达、常遇春、邓愈、李文忠等人因病亡故以外,其余全部功臣均惨遭朱元璋的杀害,有的甚至神秘失踪,离奇死亡,如刘伯温。这其中,锦衣卫功不可没,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

到了洪武晚期,朝廷上那些以前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大臣逐渐被他清理的差不多了,再加上锦衣卫制度给当时社会也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导致朝廷许多内外官员人心惶惶,怨声载道。朱元璋一看,差不多了,该是“鸟尽弓藏”的时候了,于是,没过多久,朱元璋便开始逐渐废除了锦衣卫制度。直到朱元璋死后,朱棣当上皇帝以后,锦衣卫制度由于当时皇帝的需要而再度死而复生。

更多文章

  • 皇帝无能累死三军,松锦之战明清兵力相当,都怪崇祯急于求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松锦之战后明朝还剩哪些将领,松锦决战,明朝松锦大战txt

    俗话说得好:“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可大家有没有听到过皇帝无能累死三军,中国历史上曾经就有过这么一个例子。 这位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朱由检,他虽然勤政爱民,但刚愎自用喜怒无常,急于求成。不能完全说他是个昏君,但庸君绝对跑不了,比起哥哥天启爷爷万历来说差太多。根本不是做皇帝的材料,硬是命运把

  • 于谦有再造明朝的大功,明英宗复辟成功后,却为何非要将他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英宗不杀于谦会怎么样,于谦为何不拥立明英宗复位,明英宗为什么选择于谦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年仅30岁的明景帝朱祁钰一病不起,越来越接近生命的终点。然而,由于独生子朱见济先前已经夭折,而储君之位空虚,一旦皇帝驾崩,江山社稷将无人可以托付。正因如此,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等人为帝国安危考虑,决定联合奏请复立朱见深(明宪宗,明英宗的长子,明景帝的

  • 成吉思汗幕被挖,接二连三出现诡异的事情,最后挖掘者被迫停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吉思汗墓被专家发现,成吉思汗墓挖没挖,成吉思汗墓打开了没有

    这个考古队三年以来一直在寻找成吉思汗陵墓,是由投资人克拉维兹、历史教授伍兹和几位蒙古学者组成的一支专业考古探险队。但挖掘进行了仅仅两个月,他们便终止了考察行动,撤离了当地。考察队在挖掘一处包围着墓穴的墙壁时,发现里面尽然都是毒蛇,专门攻击考古工作人员,没几天,好多人都被咬伤,甚至在甬道里还发现了很多

  • “叛徒收割机”辛弃疾杀人无数,却被朝廷多次“放鸽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辛弃疾军事资料,辛弃疾讽刺朝廷的诗句,辛弃疾杀贼

    辛弃疾出生在济南府,当时的济南正处在金国的统治下。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后方的宋朝遗民难以忍受压榨,决定反抗。当时辛弃疾一心想要报效宋朝,恰好老乡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辛弃疾见后便主动加入了耿京的队伍。当时有一名叫义端的僧人,对当今局势的变化也心存焦虑,甚至聚集了一批人马准备起

  • 明朝史上最有名的帝妃恋:她比皇帝大了整整十七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三十六帝顺序表,明朝哪位皇帝宠爱比自己大的妃子,明朝最痴情的皇帝和皇后

    万贞儿本是官员的女儿,可宣德八年,她的父亲犯了事,家产被抄没,三岁的她也没入宫中成了宫女,伺候在孙皇后身边。土木堡之变后,年仅两岁的朱见深被任为太子,而当朝的皇帝却是他的叔叔朱祁钰。这样的关系让孙太后(先皇去世,孙太后变成孙皇后)十分担心,于是派贴身婢女万贞儿来到朱见深身边服侍,一方面照顾太子的起居

  • 官员强抢民女,百姓告御状,赵匡胤说:要不就给他当老婆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匡胤部下强抢民女,恶霸强抢民女当老婆电视剧,赵匡胤私访全部视频

    只不过一般的皇帝都只管着关乎国家的大事情,那些百姓之间的小事情则交由下面的人去处理。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要皇帝亲力亲为,那他岂不是要累死。因此有些皇帝对于民间的纠纷是完全不管的,不过也有一些皇帝比较体恤民情,会亲自管辖一些百姓的案件。比如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就属于后者。一次,北方的一个节度使张美被百

  • 大明奇葩史:明宪宗的姐弟恋世所罕见,对大她17岁的女人一往情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宪宗最爱的女人,明宪宗的爱情小故事,揭秘明宪宗

    虽然朱见深执政期间做了不少有益于江山社稷的好事,但是他在位期间也做出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事情在当时或今天看起来确实是荒诞不经,匪夷所思的。这其中最吸引眼球,足以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莫过于朱见深和皇贵妃万贞儿长达三十多年的姐弟恋。历史上“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虽然不在少数,可是宪宗这位皇帝独

  • 洪武二十五年,一个男人离世,朱元璋陷入疯狂,无数功臣人头落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洪武几年朱元璋死,朱元璋死前最后的预言,朱元璋死因未解之谜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即1392年5月17日,大明京师南京城内人心惶惶。一个震惊全国的消息随即传播开来,太子朱标病死了,时年39岁。朱元璋悲痛欲绝,这年他65岁,真正体会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站在朱标的遗体前,朱元璋忘记了自己是帝王,此时他的身份是一位父亲,眼前的遗体是他寄予厚望的儿子,

  • 明朝灭亡后起义不断,对此康熙帝想了一个办法,世人对其称赞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是落得个丢了天下又丢了性命的悲惨结局罢了。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有了历史上许多王朝血淋淋的教训,到了清王朝的时候,皇室成员便不再一味以享乐为主。相反,他们学会了所谓的“节俭”,也学会了在某种程度上为天下苍生考虑。而且,从我国古代历史来看,也并不是每一个朝代的皇帝,都能为了满足一己之私肆意

  • 朱元璋虽然嫉恶如仇,但其本身亦是恶人中的一员,嗜杀成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杀十大恶人,朱元璋残忍嗜杀,朱元璋最残酷的下场

    朱元璋晚年以后,他的思维模式愈向史上的封建帝王靠拢,认为:皇太孙朱允炆年龄尚幼,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尽一切可能替孙子扫清政治障碍,解决掉所有威胁朱明政权的隐患。为了防止地方官压榨老百姓,重现元末官逼民反的桥段,朱元璋以“剥皮实草”警示官吏;为了防止权臣觊觎皇权,挟允炆以令诸侯,朱元璋罗织四大冤案,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