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统一过程中卫国因太过弱小反而得以存国,秦二世才将其灭掉

秦国统一过程中卫国因太过弱小反而得以存国,秦二世才将其灭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245 更新时间:2024/1/17 10:59:08

不过卫国在战国末期只不过是一个小国,别说是秦国,就连战国七雄中最为弱小的韩国也能轻易灭了卫国,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并没有对卫国加以侵害,一直到最后病崩,秦始皇始终都默认了卫国的存在,那么秦始皇既然连山东六国都灭了,又为何要单独留下卫国呢?

主要原因是卫国太过弱小,因此得以存国。并且在秦始皇攻灭六国之前,卫国仅存的濮阳城被秦国攻占,最后一任卫国君主卫君角也是由秦始皇任命的,卫国已经沦为秦国的附庸。虽然表面上来看并未灭国,但实际上已是名存实亡,仅有野王一城用来祭祀先祖。

除了弱小主因之外,秦始皇留下卫国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接下来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卫国。

卫国的由来

卫国曾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濮阳古称)、野王,范围大致为现今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卫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武王姬发一母同胞的九弟康叔封。

周武王打败殷商后,为了安抚商朝遗民,于是让纣王之子武庚管理商朝旧地,继续统治商民,位同诸侯。不过武庚并没有完全顺从,周武王担心他会作乱,便封三弟管叔鲜、五弟蔡叔度和八弟霍叔处在朝歌附近建立国家,一起监督商纣王之子武庚,共同治理商朝遗民,史称“三监”。

[var1]

三监之乱示意图

不久后,周武王病崩,由于武王之子成王还年幼,武王的四弟周公旦便暂时代替成王处理国家大事。但此举引起了管叔、蔡叔、霍叔的不满,三人怀疑周公旦篡权夺位,便开始到处散布流言,之后三人又联合武庚和东夷部族发动了叛乱,史称为“三监之乱”(武庚之乱)。

于是周公乃奉周成王之命举兵东征,顺利平定了三监叛乱,最终管叔和武庚被杀、蔡叔流放、霍叔被贬为庶民。九弟康叔因参与平定了叛乱有功,于是周公旦在叛乱平息后,以周成王之名改封小弟弟康叔于朝歌、建立卫国,故称为“卫康叔”。

由于卫康叔统治有方,卫国一度成为西周初期最大的诸侯国。在第八任国君时,因卫顷侯用重金厚赂周夷王,使卫国的伯爵身为侯爵。到十一位国君卫武公时,因勤王有功,又从侯爵升为公爵。虽然卫国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衰弱,但一直延续到秦二世胡亥时期才彻底灭亡。

秦始皇为什么独留卫国?

卫国虽然在西周初期是个强大的诸侯国,但到了东周时期,随着周边大国崛起,卫国又屡遭戎狄袭扰,再加上内乱频繁,卫国开始不断衰弱,最终成为一个夹缝中求生存的弱国、小国。而秦国作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连六国都灭了,要想消灭卫国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但秦始皇并没有这么做,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名存实亡

卫国在春秋时期已经从原先的第一大国降为中等诸侯国,战国时期更加衰微,卫国的君主称号也是一贬再贬,在卫成侯时因国小势弱自贬为侯(同时间商鞅刚入秦国不久),后来到卫嗣君时,又自贬称号为君,卫国的辖地也仅剩一座濮阳城,早已沦为魏国的藩属。

[var1]

秦始皇

在秦王政继位六年后,卫国与韩、魏、赵、楚四国攻打秦国,于是秦国出兵攻占了卫国仅剩的濮阳城,废黜了国君卫元君,并将新立的卫君角和他的亲属迁徙到秦国治下的野王县。《史记》记载:“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秦出兵,五国兵罢。拔卫,迫东郡,其君角率其支属徙居野王。”卫国虽然名义上还存在,但实际上和灭亡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仅有的一座濮阳城也合并成为秦国东郡治下的濮阳县。

此时的卫国已经不能再用弱小来形容,在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废黜的卫元君被秦人所杀,可以说卫国只是空有一个国名罢了,国君的称号也只是“君”,虽然和诸侯国的封君相似,但地位上却不如秦国的商君商鞅、武安君白起等封君人物,卫国之名虽在,但和亡国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卫国是像山东六国一样的大国,无论是否归属秦国,秦始皇都会下令攻灭卫国,就比如韩国和魏国早已向秦国俯首称臣,但还是难逃被秦攻灭的结果。尽管战国后期的韩国、魏国和秦国有很大的差距,但毕竟也是大国,他们的存在会阻碍秦国的统一,而弱小的卫国对秦国而言,并不足为虑。

卫国也正因为太过于弱小得以存国。对秦始皇而言,消灭卫国不过是举手之劳,不过灭掉卫国对秦国并没有任何好处,卫国仅有的濮阳城也已归秦国所有,卫国君主也是秦始皇所任命,但留着卫国却比消灭他有更大的价值。

政治价值

在秦始皇攻灭六国之前,卫国已经并无实际辖地,卫国君主子南角(卫君角)也不过只是寄居在秦国的野王,并无实际统治权,秦始皇若想消灭卫国,只需要一道诏书即可。对秦国而言,已经没有必要消灭卫国,既然如此,何不用卫国做一番文章,发挥更多的作用和价值。

秦始皇

秦始皇可以用卫国充当门面,在中原大地上树立起一个“典型”,不仅能彰显秦始皇的大度,还能表明秦国的善意,以此换来天下人的信服,减少六国百姓对秦国的敌意,从而减少秦国的损耗,更快地完成统一大业。同时也能促进与西南部族等民族的融合,留下卫国,能给秦国带来正面舆论,而这是武力无法做到的。

而且商鞅、吕不韦原本都是卫国人,但它们对秦国有大功,吕不韦又是秦始皇的“仲父”,或许留下卫国,也是秦始皇以及秦国对他们的恩遇。于是乎,秦始皇消灭六国后也没有对卫国加以侵害,直到病崩在巡游途中,秦始皇终其一生都默许了卫国的存在。

直到秦二世胡亥继位后,废黜最后一任卫国君主卫君角,将其贬为庶人,《史记》记载:“君角九年,秦并天下,立为始皇帝。二十一年,二世废君角为庶人,卫绝祀。”立国900余年的卫国才彻底灭亡。

卫国地处中原地带,且地邻戎狄,周围强国环伺,是一个典型的四战之地,和韩国比较类似,因此阻碍了他的发展,加上卫国内乱不止,因此在春秋战国这个乱世,卫国逐渐衰弱,彻底沦为一个弱国、小国。

在战国后期卫国已经名存实亡,对秦国而言,弱小的卫国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卫国也正因为弱小得以幸存。而且消灭卫国还会给秦始皇以及秦国带来负面舆论,而留着卫国有更大的政治价值,这是靠武力无法得到的。

更多文章

  • 易中天:母亲是总理妻子的闺蜜,祖先是明朝忠良,为何富不过三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易中天简历,易中天母亲是干什么的,易中天说明朝完整版

    但是有些人甚至没有被命运赐予进入比赛的资格,原生家庭的苦难让他们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生活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就连吃饱穿暖都是巨大的奢求。在众人的眼中,百家讲坛的易中天老师,似乎一直以来,都属于那种幸运的、一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的人。比起在凡尘世间庸庸碌碌的普通人,他有着显赫的家世与数

  • 靖难之役,建文帝一家下场可怜,皇后自焚而死,皇子被软禁五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仁静建文,建文皇帝下落之谜,建文皇帝朱允炆

    影视剧中的建文帝朱允炆马氏(1381年—1402年),名恩慧,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光禄少卿马全,公元1396年(洪武二十八年),马氏嫁给太孙朱允炆,成为太孙妃,同年生下长子朱文奎,据说朱文奎出生后,明太祖朱元璋说:“日月皆终,大凶之象。”,不知是否预料到后面要发生的事。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

  • 朱允炆不是朱元璋嫡长孙,却以皇太孙身份继位,因此朱棣不服气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封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儿子还是孙子,朱元璋为何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并不是朱标的嫡长子,因此也不是朱元璋的嫡长孙,朱允炆的母亲吕氏并不是朱标的原配,朱标的原配是常遇春的长女,因为常遇春是开国元勋,因此和朱元璋结为了儿女亲家,而且当时的常氏生下一个嫡长子叫朱雄英。这也就是说,即使朱标崩逝,继承皇位也应该朱雄英继承,而不是朱允炆,然而朱雄英在八岁的时候夭折,常氏受

  • 高晓松称“郑成功是如假包换的大倭寇“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言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高晓松为了证实这个观念,确实还摆出了几点理由。首先,郑成功是中日混血儿,他的生母是一个日本人。我想,大约高晓松弄错了"倭寇"的概念。倭寇是指13世纪到16世纪期间,对中国部分沿海地区和朝鲜有着侵略行径的海盗集团。日本人不直接等于倭寇,相反,倭寇之中还有诸多江浙地区的流民。而郑成功的母亲并非是倭寇的子

  • 北苑贡茶为何会盛行于宋代?深入探讨其中的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代北苑贡茶福建,北苑贡茶距今多少年,宋代北苑贡茶多为什么

    究其能够在两宋时期盛行的原因,除了其生长的独特地理环境和精良的制作工艺外,宋代自皇室到民间对茶饮文化的推崇以及文人士大夫平远清淡的价值追求都为北苑贡茶登上宋代茶饮艺术的巅峰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一、 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北苑贡茶产于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凤凰山,这里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而

  • 她是徐皇后之妹,朱棣要把她也纳入后宫,她却削发为尼也不嫁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正史的朱棣和徐皇后,朱棣在徐皇后死后宠爱谁,朱棣徐皇后有几个孩子

    影视剧《郑和下西洋》中的明成祖朱棣徐妙锦(1380年-1440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第三女,明成祖朱棣徐皇后异母妹,比徐皇后小18岁,自幼天生丽质,精通琴棋书画,有人甚至说她比姐姐徐皇后更加青出于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婚姻,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钦点的,有一次他把徐达找来,说

  • 男子簪花在宋朝是一个独特的标志,为何宋代会盛行男子簪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男子为什么要簪花,宋朝人簪花,宋代男子簪花复原

    那为什么在宋代如此盛行男子簪花呢?下面总结分析了宋代男子簪花盛行的几点社会心理因素,希望可以使大家了解宋代的男子簪花。一、领袖主导:受统治者影响而盛行的男子簪花宋代男子簪花风靡一时,成为一种独特的、全民的文化活动,这并不是偶然,它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在宋代之前的唐朝就有过关于男子簪花的记载了,唐朝每逢

  •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为啥连自己亲妈都不认?朱棣生母之谜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和朱棣的后代,朱棣皇后徐妙云死在朱棣前还是后,朱棣的皇后在朱棣多少岁时死的

    朱棣影视形象朱棣发动完“靖难之役”后登基称帝,对自己的亲生母亲只字不提,反而声称自己是朱元璋原配马皇后的亲生儿子,虽然明朝官方史料上记载朱棣生母是马皇后,可是历史都是当时史官在皇帝的要求下写的,是给后人看的,到了现在,朱棣生母是马皇后的说法遭到了质疑,经过现代对朱棣生母的考证,最终普遍认为朱棣的生母

  • 宋徽宗,在金国哪些地方生活过?依兰和伯都讷都曾称为五国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徽宗在五国城的生活,金国五国城简介,依兰为什么叫五国城

    徽宗二帝在汴京(河南开封)被押后,先是被囚禁在燕京(北京),途径中京(现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住在契丹的原相国府中,这个住宿的待遇,在东北地区也算是上乘了。之后到金国首都上京(哈尔滨市阿城区)在完颜阿骨打庙宇,完成了屈辱的“牵羊之礼”受降仪式,徽宗二帝分别被封为“昏德公”正二品官员,“昏德侯”正三品

  • 她是明朝最悲剧的皇后,死后被废了皇后之位不说,连陵寝都被毁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十大最惨皇后,明朝哪位皇后死得最惨,明朝死得最惨的皇后和妃子

    影视剧中的明代宗朱祁钰大明王朝在北京保卫战大获全胜后,统治转危为安,政局回归稳定,当时,在明代宗朱祁钰临危受命,登基为帝时,立了异母兄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公元1452年(景泰三年),明代宗想废朱见深,改立自己和杭贵妃的长子朱见济为太子,当时明代宗的汪皇后性格刚烈,坚决反对明代宗此举,并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