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先前是恩人,后来是敌人,放过还是放倒?民国蔡锷,情义英雄从不做这样选择!

先前是恩人,后来是敌人,放过还是放倒?民国蔡锷,情义英雄从不做这样选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863 更新时间:2023/12/9 11:40:18

这是种啥感觉?

李宗仁说,真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感。

因为死在英年,因为智斗乱世枭雄袁世凯,因为与小凤仙情深话别——蔡将军的确像是位纵马历史长河,一闪而逝的白衣豪侠。

聊蔡将军,今天咱不聊铁血,只聊情义。

读历史,一类人教会咱们怎么做,而另一类人教会咱们的是怎么活。

咱觉得蔡将军更属于后者。

晚清民国的历史,有些瞬间、有些人是很有先秦古风的,简单说就是君子风。

蔡锷的人生就是被这君子风吹起的,历史有时候总那么意味深长,为蔡锷送上这人生第一缕君子风的不是别人,却是他日后要反的人,乱世枭雄袁世凯。

据梁超回忆,蔡锷日本留学之前,手里没钱,从长沙出来只借到两毛钱,到了武汉,才从亲戚手里借到了六块大洋。用那六块大洋到了北京后,机缘巧合让袁世凯看见了,枭雄的眼光很毒,看出此人是个人才,于是慷慨相助,而且一出手就是一千大洋。

有这一千大洋,蔡锷顺利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并由此成了“中国士官三杰”之一。

蔡锷很有才,更幸运。

刚从日本学成归来,他的人生大贵人就立马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这位蔡锷的贵人正是咱们今天要聊的这段历史中的另一主角。

此人叫李经羲,李鸿章之弟李鹤章的第三子,清末最后一任云贵总督,只是当时,他还是广西巡抚。

在李经羲的提携下,蔡锷年纪轻轻就干上了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习官,这个总教习官的权力很大,广西当时几乎所有的军事院校这就都归了蔡锷管,也正是有这一段历史,才有了李宗仁、白崇禧等一批将领皆出自其门下的佳话。

然而随着蔡锷名声渐起,嫉妒也随之而来,更尴尬的是,蔡锷素来有藏而不露的修为,如此一来,广西的革命党人一度认为这位蔡将军是异路人。

风起云涌的年代,异路往往意味着杀伐。

因为遭受革命党人的误会排挤,蔡锷在广西待不下去了,这时候,升任云贵总督的李经羲又一次向蔡锷伸出了大手。

来云南。

结果蔡锷到了云南,李大人顶住压力直接给蔡锷弄了个旅长干起。

可就在随后不久,风云见血,云南革命了。

李总督不亏是李鸿章的贤侄,此人不仅有眼光识时务,更有君子操守。

一方面他理解革命党,另一方面他却不叛朝廷。

落到蔡锷头上,李总督是接到检举揭发不仅不声张,相反提醒帮其避险。

而当蔡锷动员他一起干的时候,李总督却又不为所动。

这样一来,一个现实的难题也是道德的难题就摆在了蔡锷面前。

先前是恩人,即将成敌人,怎么办?

蔡锷的选择是不纠结、不选择、尽君子而为。

在攻打总督府前,蔡锷先是送去了密信,他请李总督先行到法国领事馆避难。

总督府攻下后,蔡锷又登门力劝李总督出来主持大局。

结果是李总督誓不背叛,蔡将军呢,绝不勉强。

这一幕让咱觉得,两人都是君子。

很幸运,枪炮并没有让君子变形。见云南没法再待下去了,蔡锷亲送李总督离开。

这里有个细节要格外说一说,护送李总督去车站的路上,李总督坐轿,蔡锷一直徒步紧随。

将总督送上车后,为了防止路上风险,蔡锷又特派了一连士兵随车护送。

聊到这里,你或许觉得这很平淡无奇,但身临其境后再去品味一番,其中细节咱觉得却是很扎人心。

当一个人被枪炮包裹的时候,人与枪炮一样容易擦枪走火,做君子已难,做手握枪炮的君子更难。

再说到蔡锷,真君子真英雄,从不做是恩人是敌人的选择,也不做是恩人是敌人的折中,即便手握杀器,更是如此。

更多文章

  • 听闻李鸿章去世,慈禧大发感慨:大局未定,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听闻李鸿章死讯,慈禧对李鸿章有多好,李鸿章死得早还是慈禧死得早

    而后病逝北京,诏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清代汉族官员京师建祠仅此一人,享年79岁。慈禧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来,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在李鸿章去世

  • 乾隆对叔叔说你以后见朕不用跪拜!叔叔死前后悔我不该当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对叔叔们怎么样,乾隆需要跪拜嘉庆么,乾隆的皇叔上朝跪拜吗

    允礼作为康熙的第十七子,康熙驾崩时,他才25岁,资历尚浅,无任何爵位。再加上他的母亲出自汉军旗,康熙生前他的母亲被的位份仅仅是嫔(勤嫔),因此允礼的存在,很容易被人忽略。正是因此这样,允礼从小就知道皇位与自己无缘,便饱读诗书,修身克己,形成了谨慎的性格。允礼属于做事认真,话语不多的郡王,雍正交代他的

  • 她13岁嫁给道光,连生三胎,却因为和皇后争宠,被降级死在宫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道光皇后个人资料,道光最宠爱的嫔妃,皇后与道光的关系

    祥妃,钮祜禄氏,父亲是郎中久福,郎中在清朝时期属于六部部属官员,为正五品,生于嘉庆十三年,在道光元年参加了选秀,当时年仅13岁,比道光皇帝小26岁,钮祜禄氏姿色绝伦,在秀女中脱颖而出,被册封为祥贵人。道光三年十一月,钮祜禄氏被晋封为祥嫔,当时的她年仅16岁,两年后,在道光五年,18岁的她生下了道光帝

  • 活了102岁的民国才女,用半辈子骂鲁迅,离婚后孤独一生无儿无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身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民国,她的一生完完全全演绎了这个时代特色。她是不幸的,坎坷的求学之路,拥有着新思想却不能摆脱封建社会的蚕食,向往着自由婚姻到头来却不得不服从父母所谓的“父母命,媒妁言”,还是无奈地选择了包办婚姻。也就是这样的无可奈何的经历,造就了她这样的性格,而她所经历的,或许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

  • 她是一大户人家的丫鬟,生出两位国母,亲手缔造了民国第一豪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宋庆龄俗话说,一个成功丈夫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同时,一群优秀儿女的背后也必然会有一个了不起的母亲。今天和大家聊得这位母亲,她是民国时期著名宋氏三姐妹的母亲倪桂珍女士。她共有六个孩子,三男三女,子女在民国时期混得都很牛。长女宋霭龄嫁给了家财万贯的孔祥熙,二女宋庆龄、三女宋美龄分别嫁给了孙中山

  • 遇到纠纷,对手得理难缠开价太高怎么办?李鸿章的手段老道实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咱们今天就来聊一桩这样子的事,瞧瞧李鸿章李中堂是怎么对付难缠又强势的主的。作为慈禧口中“再造玄黄”的中兴能臣,李鸿章大人的办事能力那是毋容置疑的,从一个角度讲,李大人的一生似乎都是在和各种各样的人在周旋,而且周旋的结果往往还不错,至于说到那些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说实在的,那多是扣在李大人头上的脏帽子,

  • 不积家财左宗棠何等忠介?慈禧感动做一事,朝臣抨击李鸿章差太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鸿章和左宗棠,慈禧有多么重视左宗棠,左宗棠和李鸿章谁对中国更有功

    社稷凋敝,有力挽狂澜之功的一代中兴名臣,之所以欲用这两个字为自己盖棺定论,一方面是因为清廷有规定,一般情况下,只有被点翰林或授大学士的朝廷重臣方可获谥“文”,左宗棠只是个举人,因此不敢奢望身后获谥那一个“文”字;另一方面,左宗棠认为其一生的品格气节可落在一个“介”字上。何为“介”字?在左宗棠身上,其

  • 大清灭亡之后,清朝皇族子孙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清灭亡后14万皇族去哪了,清朝灭亡后皇族去向,大清时满族都是皇族吗

    一个皇朝的灭亡,使得当时的皇族贵族们从此跌下神坛,这里的皇族不仅仅是指爱新觉罗本身,因为爱新觉罗大多和满洲贵族联姻,因此和爱新觉罗联姻的家族也算皇族,那大清灭亡后,曾经的贵族皇族后裔子孙去了哪里呢?爱新觉罗等皇族们虽然在清朝时期,享尽富贵荣华,然而清朝灭亡后,就处在备受歧视的舆论环境中,甚至在上学、

  • 周围人全在反对,件件洋务实事还是让李鸿章干成了,他怎么办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鸿章对洋务的态度,阻碍李鸿章放手办理洋务的原因,李鸿章回应洋务实事

    毫无疑问,李鸿章就是这样的高人,深陷晚清那个悲催的泥潭里,没有排除干扰、争取机会的超一流技巧,李鸿章倡导兴办的那些洋务实业恐怕都得化为泡影。咱们今天要聊的就是李鸿章兴办洋务过程中的一个小片段,李中堂排除干扰、争取机会的法子可谓是又巧又好用。光绪二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第二条铁路,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

  • 慈禧掌权48年,祸国殃民,很多人痛恨,为什么没有人能够推翻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慈禧统治中国的48年,慈禧掌权的原因,慈禧为何能统治47年之久

    晚清朝廷有那么多能人,之所以不能扳倒一个老妇人慈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慈禧统治的合法性古代人自古讲究忠君爱国,受封建思想影响,讲究从一而终,慈禧作为咸丰皇帝的懿贵妃,和同治皇帝的生母,是名正言顺的圣母皇太后,特别是慈安皇太后去世后,慈禧自然是唯一说了算的皇太后,不听她的听谁的呢,而且满族自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