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15岁入宫,四个月内即封皇后,她才是比慈禧厉害的狠角色

她15岁入宫,四个月内即封皇后,她才是比慈禧厉害的狠角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752 更新时间:2024/2/8 15:07:08

首先呢,我们先来看下这个慈安的简历:慈安,满洲镶黄旗钮祜禄氏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阳阿之女。16岁就被选入宫封为嫔,并且在4个月之内就被封为皇后。就以火箭速度登上皇后宝座。这几乎破了整个清代的嫔妃升职记录。因为她的家族十分的雄厚——钮祜禄家族,上三旗的背景,而这个家族也曾经诞生过历史上很多优秀的皇后,而正是因为有了家族的撑腰,慈安才能在后宫中脱颖而出。这里可以看出真实的慈安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才能拥有母仪天下的高修养高素质条件,说慈安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是完全没有依据的。

慈安孝贞显皇后(1837-1881)入宫时的封号为“贞”,据清内务府《鸿称通用》之中记载的“贞”对应的满文词是“贞节”,在汉语里引申为“正”。

不说大家也是略懂——“正”乃“正宫”或“老大”之意。也就是说无论慈禧使出何等手段,也无法得到“贞”的封号。

很多地方可以体现慈安是个了不起的角色,她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大清的命运可能会改变!我们一起来看下以下几点:

慈安是具有管理才能的,作为皇后母仪天下,后宫聚集的众多的上品女人,要管理好这一群特殊人物谈何容易?慈安嫁给咸丰帝几十年都没能生下子女,虽然没有子嗣却一直能笑到最后当皇太后,还把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可见慈安无论容貌气质还是人品修养都是出类拔萃的,实在是一个厉害的狠角色!

慈安在垂帘听政发挥的作用极大:由于咸丰帝的早逝,同治登基以后,咸丰的八大顾命大臣专擅而傲慢,不听摆布,根本不把两宫皇太后当摆设,于是慈安和慈禧联合奕訢,发动了一场你死我活的“辛酉政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以再远、端华、肃顺为首的八大臣集团,从而拉开了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序幕。那慈安在垂帘听政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呢?据《清宫遗闻》记载:“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咨访利弊。”换句话说,在同治时期的垂帘听政中,慈禧是那个前台苦逼干活的,慈安才是幕后拿大主意的。嫡庶有别,东宫地位明显高于西宫,虽然慈禧很厉害,可是当时她见了慈安还是老实听话的。

慈安胸怀大度,大局为重,识大体,按照清朝规矩,妃嫔的儿子一旦被选为皇太子,那就必须过继给皇后,交由皇后抚养。照这个规矩,年幼的同治帝该由慈安抚养,而生母慈禧则无权抚养,甚至连随便看一眼都不行。 然而慈安却打破规矩,请慈禧和自己同居养心殿共同抚养6岁的同治帝,她这样做其实是为了两宫太后两宫太后同居一处坦诚相待、团结一体,打下垂帘听政的坚实基础。

慈安重用能臣,据史料记载,诛杀临阵脱逃的两江总督何桂清、赐死骄奢贪淫的胜保,朝内倚重奕訢、文祥、倭仁等贤臣,封疆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优秀汉将,都是出自慈安的意思。

以上种种都可以看出慈安是个大智若愚、胸怀大度、有谋略的太后,但是光绪七年(1881年)3月处10日戌时,慈安崩逝于钟粹宫,享年45岁。慈安猝死的原因还是个谜,据说是吃了慈禧送去的一个糕点而猝死,她死后对慈禧就没有了牵绊,对慈禧最为有利,慈安猝死,对清王朝无疑是致命的的影响,慈禧从此大权独揽,慈禧作为最高权力责任者,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庚子事变后中国面临辛丑和约的巨额赔款时,其奢靡之风仍未见明显收敛,使晚清已捉襟见肘的财政问题更加恶化,民生凋闭。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假如慈安不死,或许清王朝命运可能被改写。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中山离世后为何有四口棺材?其中一口棺材里为何躺着梅兰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就在大家都认为,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中国革命会一步步走向胜利,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时,他却从中华民国的总统上退位,将这个位子拱手让给了袁世凯。后来的孙中山先生就逐渐淡出了政坛。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的孙中山已经不接触政治,但他仍暗中接触爱国友好人士,为中国革命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一次,在孙中山因

  • 先前是恩人,后来是敌人,放过还是放倒?民国蔡锷,情义英雄从不做这样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蔡锷简介个人资料,蔡锷将军电视剧46集,蔡锷儿子蔡端

    这是种啥感觉?李宗仁说,真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感。因为死在英年,因为智斗乱世枭雄袁世凯,因为与小凤仙情深话别——蔡将军的确像是位纵马历史长河,一闪而逝的白衣豪侠。聊蔡将军,今天咱不聊铁血,只聊情义。读历史,一类人教会咱们怎么做,而另一类人教会咱们的是怎么活。咱觉得蔡将军更属于后者。晚清民国的历

  • 听闻李鸿章去世,慈禧大发感慨:大局未定,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听闻李鸿章死讯,慈禧对李鸿章有多好,李鸿章死得早还是慈禧死得早

    而后病逝北京,诏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清代汉族官员京师建祠仅此一人,享年79岁。慈禧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来,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在李鸿章去世

  • 乾隆对叔叔说你以后见朕不用跪拜!叔叔死前后悔我不该当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对叔叔们怎么样,乾隆需要跪拜嘉庆么,乾隆的皇叔上朝跪拜吗

    允礼作为康熙的第十七子,康熙驾崩时,他才25岁,资历尚浅,无任何爵位。再加上他的母亲出自汉军旗,康熙生前他的母亲被的位份仅仅是嫔(勤嫔),因此允礼的存在,很容易被人忽略。正是因此这样,允礼从小就知道皇位与自己无缘,便饱读诗书,修身克己,形成了谨慎的性格。允礼属于做事认真,话语不多的郡王,雍正交代他的

  • 她13岁嫁给道光,连生三胎,却因为和皇后争宠,被降级死在宫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道光皇后个人资料,道光最宠爱的嫔妃,皇后与道光的关系

    祥妃,钮祜禄氏,父亲是郎中久福,郎中在清朝时期属于六部部属官员,为正五品,生于嘉庆十三年,在道光元年参加了选秀,当时年仅13岁,比道光皇帝小26岁,钮祜禄氏姿色绝伦,在秀女中脱颖而出,被册封为祥贵人。道光三年十一月,钮祜禄氏被晋封为祥嫔,当时的她年仅16岁,两年后,在道光五年,18岁的她生下了道光帝

  • 活了102岁的民国才女,用半辈子骂鲁迅,离婚后孤独一生无儿无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身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民国,她的一生完完全全演绎了这个时代特色。她是不幸的,坎坷的求学之路,拥有着新思想却不能摆脱封建社会的蚕食,向往着自由婚姻到头来却不得不服从父母所谓的“父母命,媒妁言”,还是无奈地选择了包办婚姻。也就是这样的无可奈何的经历,造就了她这样的性格,而她所经历的,或许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

  • 她是一大户人家的丫鬟,生出两位国母,亲手缔造了民国第一豪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宋庆龄俗话说,一个成功丈夫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同时,一群优秀儿女的背后也必然会有一个了不起的母亲。今天和大家聊得这位母亲,她是民国时期著名宋氏三姐妹的母亲倪桂珍女士。她共有六个孩子,三男三女,子女在民国时期混得都很牛。长女宋霭龄嫁给了家财万贯的孔祥熙,二女宋庆龄、三女宋美龄分别嫁给了孙中山

  • 遇到纠纷,对手得理难缠开价太高怎么办?李鸿章的手段老道实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咱们今天就来聊一桩这样子的事,瞧瞧李鸿章李中堂是怎么对付难缠又强势的主的。作为慈禧口中“再造玄黄”的中兴能臣,李鸿章大人的办事能力那是毋容置疑的,从一个角度讲,李大人的一生似乎都是在和各种各样的人在周旋,而且周旋的结果往往还不错,至于说到那些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说实在的,那多是扣在李大人头上的脏帽子,

  • 不积家财左宗棠何等忠介?慈禧感动做一事,朝臣抨击李鸿章差太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鸿章和左宗棠,慈禧有多么重视左宗棠,左宗棠和李鸿章谁对中国更有功

    社稷凋敝,有力挽狂澜之功的一代中兴名臣,之所以欲用这两个字为自己盖棺定论,一方面是因为清廷有规定,一般情况下,只有被点翰林或授大学士的朝廷重臣方可获谥“文”,左宗棠只是个举人,因此不敢奢望身后获谥那一个“文”字;另一方面,左宗棠认为其一生的品格气节可落在一个“介”字上。何为“介”字?在左宗棠身上,其

  • 大清灭亡之后,清朝皇族子孙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清灭亡后14万皇族去哪了,清朝灭亡后皇族去向,大清时满族都是皇族吗

    一个皇朝的灭亡,使得当时的皇族贵族们从此跌下神坛,这里的皇族不仅仅是指爱新觉罗本身,因为爱新觉罗大多和满洲贵族联姻,因此和爱新觉罗联姻的家族也算皇族,那大清灭亡后,曾经的贵族皇族后裔子孙去了哪里呢?爱新觉罗等皇族们虽然在清朝时期,享尽富贵荣华,然而清朝灭亡后,就处在备受歧视的舆论环境中,甚至在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