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和孔子不公平的待遇,这是知识分子的胜利

秦始皇和孔子不公平的待遇,这是知识分子的胜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847 更新时间:2024/2/10 0:58:33

秦始皇孔子都是中华明历史上非常耀眼的符号,但是相比于孔夫子而言,秦始皇的风评并没有那么好,孔夫子的地位真的是那么无可撼动吗?我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始皇更胜一筹。

如果没有始皇,孔子的言论是不是就是一堆空话?

[var1]

在1964年伟人曾经说过一句话:

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认为应该讲一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夫子伟大得多……

孔夫子在中国的地位非常之高,被称为: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夫子的形象在中国人的眼中,一直都是高大上的,文人对于孔夫子的描述都是极尽溢美之词。反观对于秦始皇态度却是大相径庭,关于秦始皇的描述,在史书上的描写,基本上都逃不开“暴君”这个字眼,虽然现在有部分人对秦始皇的印象有所改观。

[var1]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是因为编写史书的人都是文人,没有谁能保持一直的公平公正,在创作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带入到自己的情绪。

孔夫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门下弟子无数,并且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占据了绝对的领导地位,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之多,多少个朝代,想要出人头地,首先要做的就是熟读儒家经典?

基本上都是孔夫子的徒子徒孙,有几个人会说自己老师不堪?这不是在对自己进行自我否定吗?

而记录历史人基本上都是这些人,他们会不可避免的忽略一些能影响自身发展的因素,并且会“适当”的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趋利避害这是人类的天性。

对于自己发展有影响的,他们会怎么做?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判,去谴责,将对方放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然后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var1]

秦始皇干了什么事情,杀了一些人,烧了一些书,这种事情历代君谁没有做过?但是这明显的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他将某些人的社会地位降到了最低点,如果儒家没有翻身的话,可能秦始皇的在历史上的评价可能还会好一点。

在我认为,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要比孔子大很多,毕竟没有秦始皇的话,孔子的思想可能就不会得到传播。

秦始皇统一六国,让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奠定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嬴政干的都是一些实事,而孔夫子的思想说白了就是一些空话,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他这些东西能实现吗?

[var1]

但是你没有办法,笔在人家手上,最后人家赢了,所以就算你有天大的功劳,也会被说成黑的。如果当时你处于那个时代,你该如何处理?秦国崛起之间没有见到儒家的身影,反而处处针对秦国,等秦国强势了,还站出来批判,但是你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先例,你让别人如何相信?在当权者看来这就是在叛乱,对刚刚稳定的社会秩序而言极为不利,对于这种情况你采取的措施可能比秦始皇更加残忍。

[var1]

历史就像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活到最后的人才有发言权,菜是原罪,明朝的思想家贽就曾评价过秦始皇,给秦始皇翻案,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就是大逆不道的宣言,他所留下来的资料被当时的人所销毁,这就是儒家吗?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var1]

焚书坑儒的秦始皇,遭到当时的知识分子抵制,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这些人的嘴里就更没有什么好话,连康熙之流都能在儒生的口中都能变成大帝,秦始皇却只能变成“暴君”,这不是很可笑吗?

更多文章

  • 母亲一碗水端不平,“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出处——春秋初期郑国内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不义必自毙历史典故,不义必自毙,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来源

    [var1] 称呼"郑伯",是讥刺郑庄公没有教育好弟弟;直接称呼"段",是批评共叔段没有做到弟弟的本分;用"克"这个字,说明当时的内乱犹如两个君主的战争。而导致郑庄公和共叔段相争,郑国险些举国中分的人,正是郑庄公和共叔段的母亲武姜。这是一个母亲偏爱小儿子导致的家庭纠纷。 武姜对共叔段的偏爱 [var

  • 此人乃东周名将,不下于孙武、吴起,中原大战获胜,却籍籍无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武与吴起谁厉害,孙武吴起古今武功第一人,吴起孙武

    [var1] 晋文公的大臣先轸说,扶困救难,立威称霸,就在此一举了。晋文公深表同意,于是决定救援宋国。 狐偃说,曹国和卫国都是楚国的附属国,我们只要讨伐曹卫,引诱楚国来救,就可以不战而解宋国之围。 狐偃的这条计策非常高明。因为楚国距离宋国近,而晋国离得远,如果直接救援宋国,在形势上对于晋国是不利的。

  • 荆轲是战国有名的剑客,必死之心刺杀秦王,一对一交战却挨8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荆轲历史人物简介,战国时期著名刺客荆轲,荆轲的人物事迹

    电影荆轲刺秦王荆轲形象引言:在世人的印象中,荆轲是一位为了国家大义可以置生死于度外的忠义之士。世人都觉得荆轲的一生是可歌可泣的一生,可是若我们仔细的考察一番却会发现,他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可悲可叹的一生呢?荆轲确实是有忠肝义胆,可是他终究成为了一位太子智商"不在线"的牺牲品。燕国面对的局势十分紧迫[va

  •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一代王者各时期的事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姓吕吗,秦始皇和吕不韦有啥关系,从客观上讲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

    对秦人而言,秦始皇确实是结束了一个旧世代,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伟大人物;但是对汉人而言,他却是代表着一段暴虐统治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是代表着启动了中国统一大门的开始。确实,他既是时代的终结者,也是时代的开创者;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眼中、口中和心中,秦始皇有着各种不同的形象,对于他的评价也是各取所需,

  • 楚国名将项燕,一个渐渐被历史和世人忽视的战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楚国项燕简介,楚国将军项燕照片,楚国名将项燕被谁打败

    [var1] 项燕保家卫国 他的家族非常显赫,他世世代代都在楚国做官,担任楚国的军事将领。关于他的出生历史没有明确的记载他出生的年月,但是他的死却是在公元前223年,距今大约有2000多年。他的祖籍是江苏的宿迁地区,在当时这里也属于楚国的势力范围,因为它的封地名字为项,所以这也成为了后来他的姓氏,他

  • 搜神故事:鲁国都城门口发生双蛇争斗异象,暗示鲁国朝政即将陷入混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图片源自网络,侵删小评:鲁严公,即鲁庄公,是鲁国的第十六任君主,与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同时代。因为要避东汉明帝刘庄的诲,所以在以汉朝为正统的部分史书里,鲁庄公又被称为鲁严公。本文蛇斗国门,历史事件的原型是鲁庄公未能处理好继承人的事情,导致自己死后,前后两任鲁国君主,被把持朝政的庆父谋害。

  • 王翦到底有多厉害?秦灭六国,有三个国家都是他消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翦的历史简介,王翦军事实力,王翦有多牛

    [var1] 在战国四大名将中,从结局上来看,白起、廉颇、李牧这三个人,都没有获得比较好的结局,比如白起是被秦昭襄王赐死,李牧是被赵王迁冤杀,而廉颇则在赵国受到排挤,从而最终客死异乡。与此相对应的是,王翦则获得了善终的结局。当然,王翦之所以能够善终的结局,不仅是因为他具有比较高的情商,敢于急流勇退,

  • 六国灭亡后,秦国是如何安置六国亡国之君的,他们最终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攻灭六国后,六国君主都成为俘虏,最后不是流放等死,就是先软禁后处死。韩国作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最后一任国君韩王安沦为俘虏,被秦国软禁于陈县,后被处死。[var1]赵国邯郸被秦军攻破后,赵王迁成为俘虏后被流放到房龄深山“颐养天年”;魏都大梁城被黄河水灌掩泡塌后,魏王假投降;之后秦军又

  • 燕国与哪几国进攻齐国?齐国是怎么反击的?杨璇是怎么对付盗贼?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燕国怎么灭齐国的,燕国和齐国之间的战争,燕国为何打不过齐国

    [var1] 齐兵乘着天黑,悄悄打开城门,点燃牛尾的布条,牛受灼热,疼痛难忍,向前狂奔,齐兵紧随其后,城中妇女老幼都上城击鼓鸣金,呐喊助威。燕兵原以为齐军就要投降,放松警惕,突然遭到进攻,惊慌失措。 火牛带着尖刀直冲燕兵大营、触及者非死即伤、燕兵见齐兵阵势以为鬼神降临,吓得四处乱逃。田单带兵猛攻,燕

  • 三国演义中,如果诸葛亮效力吴国的话,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国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吴国所有武将排名,诸葛亮是吴国的吗

    [var1]三国中最聪明的应该算是诸葛亮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时候,他的哥哥诸葛瑾曾经拉着他要他为吴国效力,被诸葛亮拒绝,今天,我们来奇思妙想一下,如果诸葛亮真的投靠吴国的话,那会怎么样呢?[var1]诸葛亮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实不是自己的能力不行,而是蜀国是在实力太小,诸葛亮用尽一生的心思也只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