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母子含冤而死,卫子夫、西夏皇后、萧观音,谁最惨?看看吧

历史上母子含冤而死,卫子夫、西夏皇后、萧观音,谁最惨?看看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90 更新时间:2024/1/25 10:23:03

在这四对母子中,笔者认为卫子夫是冤枉的,太子刘据江充“巫蛊之乱”所陷害,此时汉武帝被迷信蒙蔽了双眼,毫无亲情可言,刘据即使不反,也会被江充先斩后奏含冤而死,刘据起兵并不是为了夺取皇位,而是面陈汉武帝,汉武帝久不露面,作为太子的刘据担心父皇有不测,才率军勤王,谁知在小人的谗言下,父子君臣两不见,再见亦是阴阳两隔。

卫子夫之所以悬梁自尽,一个是为了殉情,毕竟她是汉武帝创业期间最大的贤内助,另一原因就是自己儿子孙子都被满门抄斩,生无可恋,只能共赴黄泉;如果说汉武帝“金屋藏娇”娶陈阿娇而获得皇位,那么卫子夫给汉武帝带来的是大汉伟业,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这两位帝国战神为汉武帝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卫子夫在后位38年之久,低调谨慎,不争风吃醋,更无害人之心,只能在背后统领后宫,为武帝分忧解难,所以说,卫子夫和刘据一家被满门诛杀,其命运是最悲惨的。

西夏皇后野利氏,笔者认为对她来说是“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野利氏是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第一位皇后,她是李元昊第三个妃子,能坐上皇后的位置,其手段之狠毒不次于武则天;武则天亲手掐死自己女儿然后嫁祸给皇后,成功上位的;李元昊嫡妻卫慕氏受到外戚叛乱而受到牵连,后因怀孕后而免一死,谁知野利氏落井下石散播谣言说卫慕氏的小王子是野种,李元昊一怒之下赐死嫡妻和小王子。

正当野利氏在皇后位置上无限风光得意之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她不知道她只是一只“螳螂而已”,真正的黄雀是没藏氏皇后和没藏讹庞国相,他们想立没藏氏皇后儿子为太子,野害怕宁令哥即位后对他们动手,于是怂恿宁令哥去刺杀李元昊,让他们父子残杀,无论谁胜谁负,没藏氏都稳坐收渔翁之利;此时的宁令哥被父亲李元昊夺妻废母之恨冲昏了头脑,竟然没看出这个连环计,结果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李元昊被砍断鼻子失血过多而死,野利氏和宁令哥被没藏氏杀害。

野利氏和宁令哥能有这样的下场,与他们缺乏谋略,目光短浅有关,更与李元昊迷恋酒色,不顾人伦,荒芜朝政有关;李元昊与后梁的朱温,后唐李存勖如出一辙,前半生是雄才大略豪杰,后半生荒淫无道的魔鬼,这也注定了李元昊被嗜杀的命运。

提起契丹萧太后,知名度比较高有“断腕皇后”述律平,与杨家将对战的萧燕燕(萧绰),契丹萧太后大多都是武能征战沙场,统帅军队,文能治国,为丈夫筹谋划策,但在性格上大多都是英爽有余,温柔不足,毕竟契丹是一个崇武的游牧民族;然而契丹有两个以才女佳人著称皇后和妃子,她们的命运有极其相似,都是母子被陷害而死,其悲惨程度不相上下;这两位分别是萧观音和萧瑟瑟。

萧观音是契丹史少有的佳人才女,不仅美貌冠绝天下,其诗词歌赋很有造诣,她与皇帝耶律洪基为青梅竹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契丹第一才女,生下皇子后更是深得皇帝宠爱,萧观音知识渊博,精通史书,深知汉王朝兴衰经验和教训,她见到皇帝怠于朝政,时常劝谏,时间久了,皇帝厌烦其唠叨,就逐渐冷落她。

当年陈阿娇“千金买赋”也没能挽回汉武帝回心转意;萧观音作了十首颇具才华《回心院》也依然没有打动耶律洪基,却将自己推向了绝路;在为《回心院》谱曲的过程中,萧观音和宫廷乐师赵唯一简直就是音乐上的知己,在吟诗作赋之时,萧观音为赵唯一写一首诗,被诬陷为“藏头诗”,在大臣耶律乙辛和宫女单登谣言中伤下,赵唯一被全族满门抄斩,萧观音被耶律洪基赐死,随后太子和太子妃被耶律乙辛冤杀。萧观音即没偷情,太子即没造反,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冤杀,实在是飞来横祸。

萧瑟瑟是天祚帝耶律延禧妃子,她跟萧观音非常相似,自幼工文墨,善诗书,聪颖贤惠,其性格稳重温婉倒像江山水乡的大家闺秀,她是因为一首《咏史》诗被皇帝冷落失宠的;她也许吸取了萧观音的教训,也许早已知道契丹皇帝不懂诗情画意,默默接受了这一切,没有抗争,也没有辩解。

萧瑟瑟退而求其次,培养自己的儿子敖卢斡,她把希望全部都寄托到儿子身上,望子成龙,通过儿子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树欲静而风不止,远离权力中心的萧瑟瑟,却忽视了皇权争夺的残酷性,最终立储之争中被奸人诬蔑造反,萧瑟瑟和太子都被耶律延禧赐死。

卫子夫、萧瑟瑟都是被诬蔑为造反而死,卫子夫和刘据确实率兵勤王,所以萧瑟瑟比卫子夫要冤枉,要悲惨。

野利氏和宁令哥中计杀了皇帝李元昊,被皇后和大臣借故杀死,不算太冤枉,萧观音因为一首莫须有的“藏头诗”被皇帝赐死,比野利氏要冤枉多,命运要悲惨的多;至于到底谁最惨,卫子夫、萧瑟瑟、萧观音,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交流!

更多文章

  • 宋代秘书的工作关乎“万人之政“,他们的选拔多严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代秘书选拔,宋代秘书入职难度,分析宋代秘书工作流程

    到了宋朝,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秘书选拔制度,在这个重文轻武的时代,"秘书"可谓是文人最想得到的官职。而宋代的"秘书"可以说都是精英,他们的入职难度堪比科举,不过一旦考中就衣食无忧了。一、万里挑一——秘书选拔制度1.秘书选拔方式宋代的秘书选拔制度基本沿用了隋唐时期的选拔制度,

  • 郑成功是“如假包换的大倭寇”?那取决于你从什么人的视角来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这句话在网上可谓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一时众说纷纭。毕竟人家高晓松先生在网络上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尤其是他的节目《晓说》拥有广大的收视受众,比起我们这些草根自媒体从业者,高先生才是不折不扣的意见领袖。因此那段节目播出之后,这句话在网络上很快就流传开来,而且围绕这句话展开的众多讨论可谓是有褒有贬,赞同者

  • 宋朝女子出嫁的嫁妆为何如此丰厚?聊聊厚奁与士子攀比心态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嫁妆,宋朝为什么要嫁妆,宋朝有嫁妆说法吗

    一、宋朝奁的特点据史料记载,宋朝嫁妆非常丰厚,甚至女子的嫁妆远超男子的彩礼钱。历史上就有这么一则关于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的故事,苏辙一门三苏,苏辙、苏轼、苏洵,可以说这一家极富盛名,自然也称的上是半个豪门,可是这样一个豪门,也因嫁妆而头疼。苏辙为了苏小妹的嫁妆,卖掉一块良田才凑齐六千四百贯的嫁妆。九千

  • 《清明上河图》:商家鳞次栉比,如何脱颖而出?全靠“广而告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明上河图的商业特征,清明上河图中商铺,清明上河图上有哪些商业气息

    清明上河图宋代重文抑武的政策导致军事实力的下降,皇帝不想和国家周边的少数民族发生战争,想使用金钱向他们进贡获得国家的和平,那么钱从哪里来?自然要从百姓,所以要做的事情就是让百姓富起来。商业的快速发展,当时宋代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宋代竟不发展国力,反而还以进贡的方式换取和平,真是令人唏

  • 重文轻武的宋朝,如何给军人“安全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重文抑武的利弊,宋朝轻武全过程,宋朝为什么重文不重武

    一路从最底层拼杀出来的宋太祖赵匡胤,深知武官势力强盛会威胁到国家的安宁。为了让自己一手缔造的大宋王朝不再重蹈前朝覆辙,他先是杯酒释兵权,再制定由文人主导的分权制度管理国家。近百年的武官凌驾于文官之上的局面被彻底颠覆。虽则如此,军人始终是强盛国家的坚实力量。为了安抚军人,大宋朝廷为他们开出丰厚的薪水,

  • 明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35岁纵欲过度而死,后世却评价他是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最差的十个皇帝,明朝存在感最低的一位皇帝,真实存在的明朝皇帝

    大明穆宗庄皇帝朱载垕明穆宗朱载垕(hòu)(1537年-1572年),年号“隆庆”,是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第三子,明朝第12位皇帝,年幼时因生母杜康妃失宠,明世宗变得很少关心他,明穆宗十多岁的时候封裕王,离开京城前往封地,他当藩王期间,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对他日后治国影响非常大。本来明穆宗就失

  • 宋朝不同颜色的官服,都有何区别?皇帝如何辨别文官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官服颜色等级,宋朝官服的特征,宋朝官服有哪几种

    人多嘴杂,再加上皇上日理万机,那应该如何区分每位大臣的品级,以及所属职能的不同呢?原来,古代官员面见皇上或是参加重大典礼时,皆会身穿官服。官员们品级不同,相应的官服样式也就不同。宋朝也有其独特的官服制度,从颜色来看,宋代官服共分为四种颜色。分别为紫色、绯色、绿色和青色,那这四种颜色的官服,彼此之间有

  • 宋朝太学的“教师”是如何管理的,也需要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学教师需要教师资格证吗,古代教师资格考点分析,各朝代教师资格

    太学,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古代的最高等的一种学府,在宋朝的教育制度当中,太学也是其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当时,不仅仅是太学的学生需要一定的制度来进行管理,教师也是需要进行管理的。很多人会产生一种疑问,宋朝的太学教师上岗需要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吗?他们的考核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即使是古代没有教师资格证考试,太学的

  • “既不是文、也不是武”,谈谈北宋宦官参预军事的社会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文官与宦官,北宋历史政治军事资料,北宋军事制度

    宦官北宋,是一个重文抑武的朝代,在此种背景下,文官参与军事,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在这文官与武官之外,宦官其实是最受统治者的受用的,而且在北宋时期,宦官参预军事的现象十分严重。虽然如此,北宋的宦官参预军事的现象达到顶峰,但却没有发生明朝的“宦祸”,是有着一定原因的。北宋宦官参预军事现象,在中国历史上都

  • 宋朝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为什么全都坚持要南下攻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耶律洪基南下侵宋,蒙古大军南下灭宋视频,宋朝南下路线

    宋朝拥有着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拥有着极其灿烂繁盛的文化思想。在整个宋朝的历史上,也并不缺乏向岳飞、孟拱这样的军事奇才。但即使宋朝已经无数次成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入侵,但却始终无法打消他们的念头,无法让边境线和国内得到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宋朝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为什么全都坚持要南下攻宋呢?想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