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一捕快,拾金不昧救了一个丫鬟,多年后丫鬟救他一命

明朝一捕快,拾金不昧救了一个丫鬟,多年后丫鬟救他一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475 更新时间:2024/2/15 3:29:45

第一则:书生买了只烧鹅,后来因此成为大富翁

明朝万历皇帝在位的时候,在杭州发生了一件奇事,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话说在杭州繁华的市面上,有一座酒楼。这座酒楼不仅卖酒,还在临街的铺位上卖烧鹅,由于该酒楼烧鹅的味道很棒,因此回头客极多,生意很好。

这一天,酒楼的酒保又将烧鹅悬挂在架子上,吆喝着招徕过往的人们,前来买他们家的烧鹅。这时路上有一个三十多岁的书生路过,书生闻到了烧鹅的香气,不由自主地咽了一口口水,然后转身酒楼走来。

书生来到烧鹅架子前面之后,看到架子上只有两只烧鹅了,刚想询问价钱,忽然看见其中一只烧鹅的的肚子爬出一只小花蛇,酒保却没有留意。书生知道这种蛇是有毒的,担心蛇毒将烧鹅污染,万一给人吃了,就会让人中毒而死。于是就掏钱将两只烧鹅全部买了下来。然后借了酒家一个铁锹,在附近找了一个地方挖坑,准备将烧鹅给埋起来,唯恐再被乞丐捡到吃掉。

酒保附近的人看到书生买了烧鹅不吃,却将烧鹅埋掉,都认为书生是读书读傻了,暗暗嘲笑书生的迂腐。书生也顾不上众人的嘲笑,很快就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没想到坑里面居然有一个坛子。书生打开坛子,发现里面藏着满满一坛子白银,怕是有上千两之多。

书生大喜,刚想找人运回家,这时候,围观的酒保和临近的商家都围了过来,对书生说:“这银子我们也看见了,你不能独吞,必须和我们几个均分,否则你一块也别想拿走。”书生自然不愿意,于是众人争吵起来,最后居然闹到了杭州知府那里。

杭州知府在仔细审讯之后,搞清楚了个中缘由,于是他将酒保和其他的商家一通臭骂:“书生为了救人,花钱买了两只烧鹅,又担心被人误食,所以才挖坑埋烧鹅,这是多么善良无私的举动。他能够发现这坛银子,就是上天给他救人的奖赏。你们怎么能违背上天的意愿,和书生争这坛银子呢!”

说完之后,杭州知府判决将酒保和商家各打二十大板,然后命人将一坛银子送到了书生家,书生由此发家致富,成为当地的大富翁。

第二则:捕快救了丫鬟,多年后被丫鬟所救

这件事也发生在明朝万历皇帝在位的时候,只是地方换成了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当时吉州有一个叫做明的人,李明是一个捕快,他为人正直善良,乐善好施,虽然他家只有几亩薄田,但是却喜欢资助有困难的人,并且乐此不疲。

有一次李明饭后在桥上散步,无意中捡到一枚形制精巧的金钗。李明一眼就看出金钗是高手匠人打造的,价值不菲。但是他并没有拿起金钗赶紧回家,而是留在原地等失主到来。

不一会儿,一个年轻的丫鬟神色仓皇的跑了过来,看样子丫鬟是想要跳桥投水自尽。李明赶紧上去拦住,询问丫鬟为要寻短见?丫鬟哭着回答说:“我家主母让我把她借别人的金钗还给别人,谁知道我在半路上把金钗给丢失了。这金钗非贵重,我回去后一定会被主母责打至死。与其被主母打死,倒不如我自己跳河死了痛快。”

李明听了,问明白了丫鬟金钗的形状大小,然后从怀里摸出金钗,对丫鬟说:“你丢的金钗在我这里,我还给你,你赶紧拿金钗去复命吧。”丫鬟见李明拾金不昧,感动得涕泪交流,想要对李明下跪道谢,李明却不肯接受。

几年后,丫鬟嫁给了一个在梅林渡口的船夫做老婆,李明对此并不知情。有一次上司派李明到外地去送公,李明来到了梅林渡口坐渡船,正好遇见了已经做了船妇的丫鬟。丫鬟见到恩人李明,大喜过望,一把将李明拉下渡船,非得留李明在家吃饭。李明本来想推脱,可是丫鬟夫妇非常热情,说:“您对我们有救命之恩,如果连我们的一顿饭都不吃,我们夫妻俩一辈子都内疚。”

李明见盛情难却,只好留在丫鬟家吃饭。正在吃饭的时候,忽然听见外面有人喧哗说:“哎呀,不好了,刚才起航的两艘渡船遇到风浪,沉船了。船上的人一个都没有活成。”李明听了,拍着脑门暗自庆幸,如果不是丫鬟为了报恩,强行把他拉下船,留他在家吃饭,此时的李明怕是已经喂鱼了。这真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啊!

更多文章

  • 此人被逼上梁山,在宋江死后不但不报仇反而说:苍天有眼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江怎么被逼上梁山的,宋江被逼上梁山的全部过程,宋江被逼上梁山的原因50字

    但他居然能在人才济济的梁山上排名第十二,位居统领步兵的鲁智深、武松之前。这个排名与他马军八骠骑中老六的职务是很不相称的,就连这个职务,也有注水之嫌,至少骑兵系统的史进孙立,情报系统的石秀燕青,武功都不在他之下。古人早就说过,梁山群盗揭竿造反,忠字已经是说不得,只能在孝义上面做文章,所以不仅首领是孝义

  •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宋仁宗听信谗言将其排斥朝廷之外至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仁宗与范仲淹,范仲淹千古佳句,宋仁宗对范仲淹的态度

    在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有一些人出于对社会危机发展的忧虑,对当时死气沉沉的官僚政治提出了批评,提出了改革弊政的主张。长期担任宰相的吕夷简则指责这些不满统治现状的官员是“朋党”,对他们加以排斥。在对时政不满,要求有所改革的官员中,核心人物是范仲淹。庆历三年九月,宋仁宗一再以手诏敦促范仲淹、富弼等人尽心国事

  • 南宋百姓抓了几名“盗贼”,满心欢喜送进衙门,结果自己却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宋灭亡有多惨,南宋泉州惨案,南宋诡事

    当时宋金交战,国库空虚,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朝廷在各州府都建起国营酒厂,低价生产,高价卖出,从中获取暴利。同时还关闭了所有民营酒厂,并严禁老百姓私自酿酒,胆敢自酿,就是违法,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垄断必然抬高价格、降低品质,这个经济规律在南宋得到了完美体现:“今酒官皆先禁私酒,次造劣酒,盖私酒绝,则官酒虽

  • 明朝选驸马程序很严格,经过层层筛选,选出坑公主一生的驸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历代驸马表,明朝最有气节驸马,明朝选驸马的程序

    不过,公主的婚事到明朝有了不小的变化。朱元璋时期,公侯们还有迎娶公主的机会,朱棣登基后,公主的择偶条件便有了户籍限制,其中以北京户口最优越。到了明朝中晚期,明廷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威胁朱家王朝的统治,索性让公主与平民或中下级官员家的子弟联姻,但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驸马都是皇家不熟悉的人,如何保证

  • 明朝功臣王弼,被太祖赐死,而其后代却害死太祖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定远侯王弼,凤阳武店定远侯王弼墓,河上公王弼

    大家想起皇帝,都觉得当皇帝非常好,可以有最高的权利,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天天都可以享受生活。但又有谁想过皇帝打江山的时候有多艰辛,那些一战终成万骨枯的悲凉战场,这也说明如果皇帝身边没有忠臣良将,那就休想当上皇帝。出身贫寒,却演绎传奇一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我们都知道,没当上皇帝之前就是一个放牛的,

  • 故事:宋江的阵亡名单,揭开林冲之死,病死是假金蝉脱壳是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林冲之死宋江哭了,关于林冲和宋江的故事,宋江林冲事件简介

    半月中间,宋江携梁山27将入正阳门,进宫面圣。金阶之前珠玑之下,众人俯身二十四拜,山呼万岁。朝中诸人见昔日一百单八将,而今归来却只有区区二十七人,皆磋叹不已。宋江涕泪横流悲不能胜,“昔臣聚义一百八人,登五台发愿,谁想十损其八,谨录人数,俯赐圣鉴”,报上了收缴江南的阵亡名单,为死去的兄弟表功。在宋江提

  • 打着“清君侧”的口号南下,朱棣却被济南城将领吓回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绕过济南,朱棣南下西洋图片,朱棣南下用多长时间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让长孙朱允炆继位,花了不少心思安排,但朱允炆成功登基后,就开始进行削藩,导致燕王朱棣不满,率领手下的数十万大军发动“靖难之役”,但他打到山东济南城时,却久攻不下,于是朱棣调集大炮,准备猛轰济南城,但大炮才刚摆好,守城将领铁铉竟然挂出朱元璋的神主牌和画像,朱棣见状立刻收兵回北平。朱允炆

  • 原创原创晋王朱㭎之子朱济熿,生性残忍被朱元璋所厌恶,最后下场也是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王朱济熺为什么埋在临汾,明晋王朱棡7个儿子,2010年晋王朱济熺墓

    最后,晋王朱㭎的爵位被其世子朱济熺继承。然而其弟平阳王朱济熿却对此多有不服。这个平阳王朱济熿自幼就是嚣张跋扈,为人处事很是霸道,不要说其他人,就是他的父亲朱㭎也对他颇为反感。并且,这个朱济熿的讨厌程度是人尽皆知的。当年太祖在世的时候,曾经特地把燕王朱棣之子朱高煦,朱济熿和周王的世子三人纷纷叫到京城来

  • 嫡孙不立立庶孙,朱允熥太憋屈!朱元璋的偏执同样害惨了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同样是皇孙为啥朱元璋不立朱允熥,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嫡长孙吗,朱元璋如何把皇位传给朱允炆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与宗法制度不符,朱允熥才是合法继承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因风寒病逝,年仅37岁。朱元璋苦心培养数十年的接班人英年早逝让他悲痛不已,与此同时,皇储之位的空缺成了年过花甲的朱元璋最担忧的问题。按照朱元璋主持编撰的《皇明祖训》,里面对于皇位传承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朕惟帝

  • 明朝的皇帝朱元璋姓朱,那么杀猪行业是如何规避皇家忌讳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朱元璋为什么杀猪,朱元璋是不是姓朱的皇帝,朱元璋忌讳杀猪吗

    经过筚路蓝缕的创业,朱元璋终于当上了皇帝。我们都知道,在封建社会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森严,皇帝的名字是要避讳的。比如,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为了避讳“邦”,很多书籍中将“邦”改为“国”。唐朝时候,唐太宗叫李世民,为了避讳,大臣王世充把“世”删掉,改名叫王充。可见,在封建社会,避讳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