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亲手缔造大唐盛世,却因误用三人,使帝国陷入万劫不复深渊

唐玄宗亲手缔造大唐盛世,却因误用三人,使帝国陷入万劫不复深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73 更新时间:2024/1/27 12:14:09

唐玄宗即位之初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任用名臣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韩休等人为相,针对武则天晚年及中宗、睿宗两朝的弊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历经十余年的努力,终于再造盛世,因这段时期的年号为开元,故被史家称之为“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的成色到底有多足,可以从经济和人口两方面进行考察。众所周知,盛世的第一要义便是财力的富足,这不仅包括国家财政的丰盈,更包括民间财富的充足。玄宗时期的唐朝到底有多富?对此“诗圣”杜甫有诗可为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国库之丰盈、百姓之富足,由此可见一斑。

唐玄宗孜孜求治,亲手缔造大唐盛世

人口数量的多寡,直接反映王朝实力的强弱,更是检验“盛世”成色的“试金石”。历经隋末的战火劫难,唐初人口锐减,即使到了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时(639年),也才缓慢地恢复到1235万人。然而到了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全国人口总数竟攀升至5288万,这净值中绝大多数,正是“开元盛世”的功劳。

其载,户部计今年见管州县户口:管郡总三百二十一,县一千五百三十八,乡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户九百六十一万九千二百五十四...口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见《旧唐书·本纪第九》。

然而这仅仅是官方的统计数据,考虑到大量的佃农、隐户、奴仆、士兵、僧道、外族等不纳入户口统计,其人口总数将远超官方数据。现代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不低于7000万,最高可达1.4亿(日本学者日野开三郎的观点)。

唐玄宗前期疆域图

玄宗时期,随着回纥、渤海、南诏等国的崛起,较之于高宗时期,唐朝的疆域有了不小程度的“缩水”,但汉族聚居的主体部分却并未丢失。并且,因为有雄厚的财力做后盾,唐玄宗大力发展军事,在实现战略收缩的前提下,反而使唐军变得更加强大。

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唐军在名将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等人的率领下,驰骋于东亚、中亚和漠北战场,屡战屡胜,破国无数,真正具备“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的能力。彼时国人扬眉吐气,自豪之情跟今日的美国人别无二致。

李白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人物

当然,“开元盛世”的成色并不仅限于财富丰盈、人口攀升和军力强大,在文化方面自然也不遑多让。唐朝的文化以诗代表,而玄宗时期恰恰是唐诗产量最高、内容最丰富、风格最多样的时期,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等诗坛巨擘层出不穷,成果斐然,把盛唐装饰成一个无比绚烂、无法复制的文化盛世,直到今天仍为国人所津津乐道。

然而“人无千般好,花无百日红”,正当唐朝国力达到顶峰之际,却因为唐玄宗接连误用三个人,使得帝国形势渐转而下,最终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这三位“害国精”,便是宰相李林甫、杨国忠及节度使安禄山。

李林甫执政19年,致使安禄山尾大不掉

李林甫出身宗室(唐高祖堂弟长平王李叔良的曾孙),因攀结玄宗宠妃武惠妃而平步青云,担任宰相职务长达19年时间,直到病死于任上,是玄宗朝执政最久的宰相。李林甫执政期间,对上邀宠固位、迷惑皇帝,对下则排斥良善、蔽塞言路,导致纲纪紊乱、朝政混乱。更要命的是,李林甫还大力提拔重用胡人掌兵,致使安禄山尾大难掉,最终成为盛唐的“终结者”。

杨国忠祸国殃民,并逼反安禄山

杨国忠是武则天男宠张易之的外甥,杨贵妃的族兄,早年间穷困落魄,后因族妹得宠而飞黄腾达,最终竟能接替李林甫执政,成为权倾朝野的宰相。然而杨国忠庸鄙无能,执政期间只知独揽大权、妒贤嫉能,却丝毫没有革除弊政的本领。更加要命的是,杨国忠在明知安禄山手握重兵、尾大不掉的情况下,竟然一再对他进行挑衅,在公开场合要求玄宗铲除安禄山,结果可想而知。

安禄山出身杂种胡人,因当兵时骁勇善战,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收为义子,不断地予以提携,37岁时便出任平卢兵马使。安禄山善于逢迎,好邀宠固位,竟逐渐做到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高位,深得玄宗及杨贵妃宠信。可安禄山虽然深荷圣恩,但既然手握百万雄兵,又眼见内地防守空虚、朝政紊乱,加之与权臣杨国忠不和,最终于755年举兵叛乱,揭开“安史之乱”的序幕。

安禄山起兵反唐,使帝国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使得大唐江山千疮百孔,盛世难现。为迅速平息叛乱,唐庭都不得不默视地方割据武装的兴起,从而演化为持续200余年的藩镇之乱,而大唐便在这藩镇之乱期间走向灭亡。

史料来源:《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史上极疯狂盗墓贼,几乎挖遍唐朝皇陵,却为何不敢动武则天的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皇陵的资料,武则天盗墓事件,武则天的皇陵被挖了吗

    绝大多数帝王都有厚葬的传统,陵墓中往往埋有大批稀世珍宝,而与此相伴随的,自然是层出不穷的盗墓行为。在和平时期,针对帝王陵墓的盗掘,还只是小偷小摸的民间行为,而且一旦被破获,盗墓者所受惩罚必将极重。但在战乱时期,盗掘帝王陵墓的行为则成为普遍现象,不仅盛行于民间,就连个别官府和军方也会参与其中,而且规模

  • 长孙,独孤,尉迟,隋唐时为什么那么多复姓?这些姓氏现在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尉迟复姓,长孙和独孤是一个时期的姓氏吗,姓刘的以前复姓独孤吗

    比如独孤(隋文帝皇后),宇文(隋朝重臣),长孙(长孙无忌),尉迟(尉迟恭)……这些人都是隋唐之际的风云人物,那么为什么他们这些姓氏都这么古怪?其实这个答案也很简单,就三个字:鲜卑人,隋唐之前中国正是南北朝乱世,北朝长期被鲜卑人掌控,虽然这些鲜卑人基本被汉化,但却也留下一点鲜卑痕迹,就连隋朝的皇室杨坚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已经当上太子,为何还要逼迫其父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隋唐历史的朋友都清楚,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后,已经如愿以偿地当上太子,并且执掌军国大权。然而仅仅过了两个月时间,李世民便逼迫唐高祖退位。那么,李世民为何急吼吼地逼其父退位,想来原因大概有四点:1.李世民发动政变的终极目的,是做皇帝而非太子。熟读历史的人都清楚,李世

  • 大唐有一位“神将”,68岁抗击突厥大军,对方一听名字直接吓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正史大唐第一战神,大唐灭突厥关键谋士,唐朝抗击突厥的名将都是谁

    由于小说、广播、电台的慢慢流行开来,大唐传奇将军薛仁贵的子孙们也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中,给人们留下饿了深刻印象,那么事实上,史书上真正的薛仁贵以及子孙后世们到底是什么样?他们究竟有哪些事件为人称道?接下来,我就为大家细细盘点。根据史书记载,薛仁贵本来是山西省的一个农民,由于不得重用,到了30岁的时候

  • 李渊能夺得天下,此人在关键时刻决定了大唐的命运,但却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唐李渊简介,李渊能建立大唐吗,李渊的历史事迹

    唐军势大,河南五十余州相继归降,明眼人一看,唐军有一统天下之势。到了公元620年的时候,唐军征慈涧,王世充军队则退守到了洛阳,之后,唐军切断了粮线,眼看王世充要亡了。而此时,无奈之下的王世充,则遣人向夏王窦建德求救,但是,窦建德对于此次求援,却显得有些摇摆不定。窦建德的中书侍郎刘彬,却劝他说:“现在

  • 晋朝最短命的皇帝,52岁登基8个月后忧愤而死,娶了个黑人做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晋朝立国155年,除不被正史承认的司马伦外,共有15位合法皇帝,其中在位时间最短者,非第12任皇帝-简文帝司马昱莫属,仅做了8个月皇帝便病死。虽然历史存在感很低,但简文帝的老婆和儿子却都极具传奇色彩,而他也由此得以时时被人提及。那么,简文帝为何如此短命?他的老婆和儿子到底有多传奇?01 聪慧王爷,无

  • 这个人被史书痛骂,但他却是大唐功臣,他不死,安禄山绝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安禄山如果不死能打下大唐吗,安禄山烧毁大唐皇宫,大唐十大功臣排名

    唐太宗将唐朝带向鼎盛,出现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时期,也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国家。当时有很多人来唐朝拜访唐太宗,想学习唐朝的文化技术跟资源,他们也由衷地佩服唐朝的生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朝廷中的文武百官,团结一心,共同治国,然而这一盛事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唐玄宗时期,仍然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朝

  • 南北朝头号“宫廷御用杀手”,参与过谋杀6王3相,最终结局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北朝宫廷御用杀手,南北朝所有厉害的大将,南北朝最凶残的皇族

    两晋南北朝是个超级大乱世,与政局动荡相伴随而生的,是层出不穷的奇人异士,在这些人当中,曾参与过谋杀6位王爷、3位宰相,号称南北朝头号“宫廷御用杀手”的刘桃枝,便是典型的传奇人物。那么,刘桃枝为何会杀掉这么多身份显赫的大人物?他最终的结局如何?北齐神武帝高欢虽然刘桃枝的经历极度传奇,但史家却并没有为他

  • 唐朝神秘失踪的皇后,让祖孙三代皇帝苦寻30余年,最终仍然未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十大未解之谜,唐朝哪位皇后死了迟迟不下葬,唐朝失踪皇后

    唐朝的皇后普遍具有传奇色彩,而就神秘性而论,唐代宗的睿真皇后沈氏(影视剧中称她为“沈珍珠”)尤其值得一提,因为她的离奇失踪,竟让代宗、德宗、顺宗祖孙三代皇帝苦苦寻觅三十余年,但最终依然未能发现行踪。这究竟是怎样一桩离奇的事件呢?沈氏出身于江东名门望族-吴兴沈氏,是大理正、赠太师沈易直之女,在唐代宗李

  • 武则天时代,除了武则天外还有一个女人很厉害,但是结局却不太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秘史武则天姐姐和李治,浅谈武则天晚年最荒唐的一件事,武则天晚年事迹

    新旧唐书对于上官婉儿的评价过于失实,刻意夸大了上官婉儿的污点,对后世造成误解。与此相比,其他史料还是相对公允,如:《昭客文集序》,其内便曾评价上官婉儿词意雄浑、文风优美,以女流之辈,影响一代文学,在历史上实属少见。并且,唐朝同期的名士对于上官婉儿也是赞赏有加。上官婉儿的出生伴随着神秘色彩,据说,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