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中山后人如今在哪?孙辈大都移居国外,继承先生思想胸怀大爱

孙中山后人如今在哪?孙辈大都移居国外,继承先生思想胸怀大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386 更新时间:2024/3/7 8:15:36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也是一个烽烟迭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有着众多的英雄人物,他们在中国的各个领域奔走宣传新的思想,新的看法,新的学说。但是国破山河在,在中国百废待兴之际,孙中山先生毅然决然的掀起了共和运动,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辛亥运动,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翻了满清朝。也是由他创立了国民党这一抗日战争中的坚实力量,他的一生和中国许多重要的历史时间也相互融合,说他是近现代中国的第一人,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孙中山先生一直为中国的救亡图存奔走相告,呼吁大家进行自救,始终相信民族独立迫在眉睫,而且他也始终把民族发展为己任,这样的品质令人敬佩。孙中山先生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留下的值得我们学习,永远的烙在中国人的血肉里。孙中山先生,不但严于律己,而且对待子女也是非常的严格,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儿女们树立了榜样。孙中山的后代大都移民海外,但是受他们父亲的影响,都时刻牵挂着祖国母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孙中山先生的精神。

孙中山先生出生于广东,一个生活环境相对不错的农民家庭。孙中山先生在读私塾的时候就非常的聪明,还很勤奋用功,每当听老人们经常讲一些起义的故事,孙中山的心中也对此充满了憧憬和期待,这为后来他发动起义奠定了基础。后来随着兄长到美国开垦荒地,经营农场,家境得到改善,这个时候他跟随母亲来到美国,小小的孙中山得以学习美国的思想,在这里他深刻的感受到了中西方化的碰撞。

但是当时的中国很落后,国家形态也还处于封建时代,经济军事文化都十分不发达,能够被列强随意的凌辱,孙中山看这些人们在生死线上挣扎,深深地感到中国的无力,想要救助中国。他放弃学医转而投身于革命的事业中,先后创立兴中会和同盟会,提出了革命纲领,虽然在其中有多次的失败,但是最后成功了。他领导了多次起义,在1911年的时候辛亥革命彻底爆发,从而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很可惜,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最终在革命尚未成功之际,孙中山先生便与世长辞,但是他为国为民的精神却始终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更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子女后辈心中。。而孙中山先生的儿女也是个个为了中国的繁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孙中山先生一生共有四个孩子,除了一位定居日本与孙家并无联系之外,其他三位都是由孙先生的发妻卢慕贞所生,但因为所受教育和理念不同,卢慕贞早早地便选择了和孙先生离,最终成全了孙中山和宋庆龄的爱情。孙先生膝下一共一儿两女,大儿子一直跟随父亲进行革命,在革命结束,新中国成立之后选择辞去一切职务旅居海外,但这一生他都没有更改过国籍,一直都是中国人。长女虽然聪慧成绩优异,但是由于自小身体虚弱,最终英年早逝,没有留下后代。此人则是拒绝了台湾的邀约,最终定居澳门,一生都在为了中台关系而奔走奋斗。

除此之外,尽管不是身在国内还是身处异乡,孙中山先生的儿孙们也为了祖国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力量。每年的与辛亥革命有关的重大活动他们都会积极的回国参加,像是代替孙中山先生见证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应许多地方的愿望,他们还世界各地捐赠了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两百多座,就像孙先生从未离开过他们一样,孙家的几代人都同时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影响,用开阔的西方视野看着他们的祖国,同时也时刻想用自己的力量来建设正在发展中的中国。

结语

孙中山先生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最终也传承到了他的子子孙孙身上,即使这些后代大多因为种种原因而定居在了国外,又或者港澳台地区,但无论身在何方,对于祖国的热爱始终像孙先生留下来的那样没有半分改变,他们的心一直都在中国,无论国籍是哪里,也无论身在何方,他们的内心一直是一颗红彤彤的赤子心、爱国心,就像千千万万为了中国发展而奋斗的中国青年一样。

参考资料《中国百年人物》《中国发展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列强侵华签订条款,为何指定必须要李鸿章谈判?以公谋私民族败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颠峰时期的经济又如何呢?清朝经济的颠峰时期应该是在乾隆早中期,经历了康熙和雍正的励精图治,乾隆只要捡现成的就可以了,清朝鼎盛时期GDP占全球的四分之一,这在欧洲国家看来,绝对是一个不能惹的庞然大物。但是清朝末年,腐朽、陈旧、内乱等彻底葬送了这个曾经的世界霸主,英国做了一个吃螃蟹的人,用大炮轰开了

  • “大清忠臣,国家罪人“:李鸿章罪人或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随着了解的更多,就越能明白李鸿章签订条约的行为。作为清朝的臣子,他竭尽所能,挽大厦于倾颓,慈禧称赞他为"再造玄黄(注:再整河山的意思)"之人。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李鸿章却没有敢于与列强殊死搏斗来保全国家的决心和勇气,这与他对列强的了解分不开。本期视频,就为大家说说李鸿章这个人。与另一位晚清重臣左

  • 清朝为了吞并该国,花了两百多年时间,开疆拓土数百万公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是怎样开疆扩土的,清朝为什么没吞并越南,清朝扩张历程

    满清崛起于荒凉的黑山白水间,努尔哈赤以十三件铠甲起家,打下辽东诺大疆域,于大明分庭抗争,还屡屡占得上风;用和亲和兵威迫使满蒙臣服;后乘大明内乱,诱降吴三桂,进军关中,夺得大名天下,从历史角度来说,早期的满清的确很强。顺治后康熙继位,但是当时满清江山远不是后来的满清那么稳固,藩镇格局宛若独立的小王朝,

  • 沉没124年后,打捞的军舰中发现74颗子弹,北洋水师终于沉冤得雪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打捞北洋水师战舰,北洋水师的战舰有被打捞上来的吗,北洋水师有没沉的舰吗

    只可惜在后面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给世人展现出来的印象就是不堪一击,甚至很多人都把北洋水师当成笑话。但就在甲午战争北洋军舰沉没124年之时,后人在打捞军舰中发现的74颗子弹,让北洋水师沉冤得雪。 这艘军舰就是在我国黄海海域发现的“经远舰”,还是渔民在不经意间发现的,但由于它长时间浸泡在海水里,怕

  • 太平天国初期为何无敌?三步走占据武备优势,清军也终于被逼进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太平天国历史评价,太平天国军队总兵力,太平天国时期清军实力

    第一步:自产自研金田起义之前,初创的太平军也没有啥好武器,和清军一样,以大刀、长矛为主,以一少部分自制的热兵器为辅。这些热兵器就包括抬炮、五子炮、母子炮等。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己造的。据清军方面的《平贼纪略》记载,金田起义之前,在广西金田、白沙、紫荆山区等地,遍布着太平军很多小型兵工厂。这些兵工

  • 清朝一超级战将,却四起四落错失皇帝之位,被多尔衮视为最大威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皇太极诸多儿子中,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是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爱新觉罗·豪格是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早年时期他就跟从其父皇太极征讨蒙古董夔、察哈尔、鄂尔多斯等部,几场仗下来都有战功,被祖父努尔哈赤封为贝勒。当时努尔哈赤也是很喜欢这个孙儿,豪格17岁开始上战场,所立战功赫赫。1636年,皇太

  • 这个记者因为披露清朝卖国密约,被残酷迫害,成为第一个殉职记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晚清最厉害的记者,历史上第一位被慈禧杀的记者,历史上真实的清朝记者

    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了辽东半岛,在《马关条约》中最初有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这对沙俄在远东的扩张极为不利。于是,沙俄联合德、法两国对日本进行交涉,通过追加中国对日赔款,换取日本退还辽东半岛。在交涉中,俄国扮演了一个为中国“打抱不平”的“救星”角色,乃乘机向清政府索取“报酬”。为扩张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财

  • 清朝两位以武封公的牛人,功高震主位极人臣,结局都很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是鳌拜,爵位一等超武公。鳌拜素有满洲第一勇士之称,战功赫赫。首战就是身先士卒的攻占了毛文龙据守的皮岛(如今是朝鲜的了,椵岛),晋爵三等男,赐号“巴图鲁”(勇士)。而后又在松锦会战中率领镶黄旗护卫军纛,大战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的十三万大军,鳌拜冲锋陷阵,五战皆捷,因功晋爵一等梅勒章京。后来在明军撤退

  • 被清朝打败的两个欧洲国家,其中有一个直接被清朝舰队吓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英军远征清朝为何能打败清朝,清朝和英国打仗,清朝初期欧洲军事处于什么水平

    欧洲有两个国家堪称笑话,一个是有“欧洲陆战雄师”之称的法国,还有一个是“世界人民的开心果”意大利;如果是单独面对这两个国家,清朝还真的不慌。在1883年的时候,清朝和法国交战过,当时法国将越南侵占作为殖民地,并欲北上,割占清朝的广西和云南;战争过程中,法海陆两军虽于多数战役占上风,但均无法取得底定全

  • 清朝一皇帝屡遭欺侮,立志改革开启洋务运动,结果全被他老婆败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洋务运动史,洋务运动时期清朝皇帝,清朝开始了著名的洋务运动

    咸丰皇帝接手的是一个内外交困的国家,但是年轻的咸丰帝颇有振作之心;咸丰帝即位之后的主要措施一是清洗军机处,任用改革派官员革新弊政;二是大举提拔汉族士绅官僚,镇压太平天国叛乱。不仅道罢免了道光皇帝时期的军机大臣穆彰阿,而且还罢免了主和派的耆英等。咸丰帝罢免了道光朝的主和派大臣之后,重新安排了军机大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