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初期为何无敌?三步走占据武备优势,清军也终于被逼进步

太平天国初期为何无敌?三步走占据武备优势,清军也终于被逼进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163 更新时间:2024/1/23 16:00:15

第一步:自产自研

金田起义之前,初创的太平军也没有啥好武器,和清军一样,以大刀、长矛为主,以一少部分自制的热兵器为辅。这些热兵器就包括抬炮、五子炮、母子炮等。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己造的。据清军方面的《平贼纪略》记载,金田起义之前,在广西金田、白沙、紫荆山区等地,遍布着太平军很多小型兵工厂。这些兵工厂白天做农具,晚上造兵器,也算是加班加点了。这其中不乏一些有手艺的工匠,可以制作土制铳枪,甚至还能制造火炮。 定都天京后,太平军尝到了热兵器的甜头,开始为制造热兵器设立了专门的部门,由专门的官员负责生产。比如“督铳炮”这个官职,就是专门负责制造枪的;铸铜炮一职,就是专门负责制造铜炮的;另外还有督造战船的、造铅弹的、制造火药的,不一而足。此外,太平军还在自己的统辖区内设立了各种兵工厂,如兴国子药厂;湖口火药局、铸炮局;吉安的船炮局;安庆的船炮厂;武昌的铸炮局、火药局等。甚至为了更好的生产武器,太平军还请洋人工程师来担任顾问,其武器的性能开始形成了优势。

当然,太平军的武器自产自研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主要还是得益于此时的武器还比较简单,不需要以大工业环境为基础。但是相比清军几百年的裹足不前,太平军的大规模军事生产已经足以造成武器优势。想想康熙皇帝曾经为了压制连珠火枪的推广,将其发明者戴梓流放异乡,我们不得不感叹一句,洪秀全一个不及地的秀才,在对军事科技的重视上,远超过了清朝那些庙堂上的高官和皇帝,这的确是一种悲哀。

第二步:缴获

金田起义后,清军在太平军面前迅速溃败,将大量的武器装备留给了对手,太平军的武器装备迅速升级。据《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记载,1852年12月,太平军攻克湖南岳州,缴获了大量清军武器,仅大炮就有280余尊,甚至连吴三桂当年使用过的大炮都“重新上岗”。这一仗让太平军变得阔气了,不用再担心武器不够使。他们一路沿长江东下,连破数城,武器和人员却越打越多,进军速度也越来越快。从岳州直接打到了南京,太平军只用了四个月。

1853年3月29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并将此地改称为天京。

这期间,太平军缴获的武器越来越多,武器的精良程度也越来越高。在靖港、吴城、镇江、青蒲等战役中,太平军大量地缴获了清军的先进武器。仅仅吴城一战,就缴获了大小炮700余尊。 太平军可不是迂腐的清军,天天抱着大刀长矛弓箭,喊着“祖制”裹足不前。据记载,清朝的绿营兵也是以冷兵器为主,热兵器使用率极为低下,很多武器在被缴获之前,还是存放在仓库里的。太平军可不是这样,他们缴获了武器就是要来用的,所以不管武器数量大不大,只要对战斗有利,就给我推上前线!

缴获越来越多,太平军的热兵器占比也越来越大;据《向荣奏稿》记载,太平军攻打武昌时,“至两湖、安徽及江宁镇扬三府,大小炮位,以及抬鸟枪尽为贼有,遍布城上及各贼营,我兵每次接仗,贼中枪炮如雨……”;“各营火炮极多,声震如雷,子密如雨”。很难相信,这是一只官军对“反贼”武器的描述。想想秦末陈胜吴广的“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隋末杨玄感起义时部下的赤手空拳,太平军还真是给农民起义长了脸。

第三步:购买

随着战局的发展,普通的生产和缴获已经不能满足太平军的需要。在攻占南京之后,太平天国开始出台各项利于海外贸易的政策,其最终希望达成的交易物品就是武器!这一时期,经常看到太平军军官用旗子招来往的外国舰船.向船上的洋人表示:“如有大炮、火药,可来销售!”而且价格优厚,绝对不让对方吃亏。靠着这种主动求购的举动,太平军从洋人手中购买了数量非常巨大的武器。而且,工业化生产的武器也比手工制造的好用,太平军开始了又一次的装备升级。

后来随着战事的发展,太平军对西洋武器的需求,逼迫他们进一步放低身段求购,甚至不惜死缠烂打。太平天国戊午八年(1858年)十一月,太平军芜湖守将侯裕田,专门为了购买武器给英国舰长巴克递交了照会,其上说道:“缘乏缺洋炮火门应用,祈贤弟劳心相让若干,是为深感,谨此恭候。”巴克没有同意,给出的理由很巧妙:他不是军火贩子,船上的武器是用来自卫的,没有多余的可以销售。侯裕田却下了决心要买下点儿军火来,大炮不给,火枪总可以给点儿吧?子弹、火药总可以给点儿吧?于是一天之后,他又给巴克去了一个照会.希望对方能看在“上帝”和“耶稣”的面上,同意这笔交易。“昨弟所需者,不过恳祈麾下相赠小洋炮一千杆,洋粉(即火药)若干,洋炮火嘴十余个而已,并非要尊船大炮也。为此再行照会,望乞见赠。”由此可见,太平军购买西洋武器的态度之恳切。

各国洋人碍于清政府的面子,对太平军的需求,明面上总是保持一个拒绝的态度。可是有钱能挣谁不挣,私下里的武器交易依然进行得风生水起,太平军的武器,也因此一直保持了很好的先进性。据《避难纪略》记载:“(太平军)每十人中八人执旗,二人执鸟枪或洋炮。用铜帽子(击发枪)不用火绳者,夷人所卖也。”英国人呤喇在他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也记载:“太平军……使用的火器有轻便的火绳枪,也有欧式的滑膛枪、双铳枪或手枪。”可见,太平天国士兵手中的武器,已经和欧洲的陆战兵器相差不多了。

即使到了兵败之时,太平军的武器装备仍然让各路清军自叹弗如。我们来看看清朝湘军的记载:1854年8月.湘军与太平军在湖南岳州激战,清军缴获了15门火炮,皆为西式火炮;1856年,湘军攻占安福县城折.曾国藩描述了太平军的失利状况,“大败狂奔……我军(湘军穷追,夺获洋枪、炮械、藤牌四百余件,旗帜尤多……”;1859年,太平军将领韦志俊投降清军,曾国藩检阅此部队,发现“器械甚精。洋枪甚多”……等等记载不一而足,由此可见在太平军中,西洋武器的普及。

后记

太平军的武器发展,硬逼着保守的清王朝也走上了武器革新之路。以曾国藩的湘军为首,大量自产和购买的热兵器被不断应用。清政府运用自己的官方身份和财力优势,大量购买外国的先进武器。欧洲的军事工业自然不是太平军的土作坊能比的,后来清军逐渐在武器上再次取得优势,甚至有的地方直接雇佣外国军队。再加上太平天国后期,政权的内部斗争虚耗了实力,又被收义子、男女营这些奇葩政策弄得人心惶惶。在各方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太平天国最终失败。而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也终于认清了形势,开始让几位汉臣推进洋务运动,让苟延残喘的清朝又挣扎了几十年。

更多文章

  • 清朝一超级战将,却四起四落错失皇帝之位,被多尔衮视为最大威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皇太极诸多儿子中,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是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爱新觉罗·豪格是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早年时期他就跟从其父皇太极征讨蒙古董夔、察哈尔、鄂尔多斯等部,几场仗下来都有战功,被祖父努尔哈赤封为贝勒。当时努尔哈赤也是很喜欢这个孙儿,豪格17岁开始上战场,所立战功赫赫。1636年,皇太

  • 这个记者因为披露清朝卖国密约,被残酷迫害,成为第一个殉职记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晚清最厉害的记者,历史上第一位被慈禧杀的记者,历史上真实的清朝记者

    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了辽东半岛,在《马关条约》中最初有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这对沙俄在远东的扩张极为不利。于是,沙俄联合德、法两国对日本进行交涉,通过追加中国对日赔款,换取日本退还辽东半岛。在交涉中,俄国扮演了一个为中国“打抱不平”的“救星”角色,乃乘机向清政府索取“报酬”。为扩张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财

  • 清朝两位以武封公的牛人,功高震主位极人臣,结局都很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是鳌拜,爵位一等超武公。鳌拜素有满洲第一勇士之称,战功赫赫。首战就是身先士卒的攻占了毛文龙据守的皮岛(如今是朝鲜的了,椵岛),晋爵三等男,赐号“巴图鲁”(勇士)。而后又在松锦会战中率领镶黄旗护卫军纛,大战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的十三万大军,鳌拜冲锋陷阵,五战皆捷,因功晋爵一等梅勒章京。后来在明军撤退

  • 被清朝打败的两个欧洲国家,其中有一个直接被清朝舰队吓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英军远征清朝为何能打败清朝,清朝和英国打仗,清朝初期欧洲军事处于什么水平

    欧洲有两个国家堪称笑话,一个是有“欧洲陆战雄师”之称的法国,还有一个是“世界人民的开心果”意大利;如果是单独面对这两个国家,清朝还真的不慌。在1883年的时候,清朝和法国交战过,当时法国将越南侵占作为殖民地,并欲北上,割占清朝的广西和云南;战争过程中,法海陆两军虽于多数战役占上风,但均无法取得底定全

  • 清朝一皇帝屡遭欺侮,立志改革开启洋务运动,结果全被他老婆败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洋务运动史,洋务运动时期清朝皇帝,清朝开始了著名的洋务运动

    咸丰皇帝接手的是一个内外交困的国家,但是年轻的咸丰帝颇有振作之心;咸丰帝即位之后的主要措施一是清洗军机处,任用改革派官员革新弊政;二是大举提拔汉族士绅官僚,镇压太平天国叛乱。不仅道罢免了道光皇帝时期的军机大臣穆彰阿,而且还罢免了主和派的耆英等。咸丰帝罢免了道光朝的主和派大臣之后,重新安排了军机大臣的

  • 曾国藩组建湘军,为何要征调一个满人来当副将?曾国藩:一石二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打造湘军的措施,曾国藩的带兵制度,曾国藩的湘军实力

    在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半个清王朝疆土的时候,清政府派出大量正规军,但这些皆不堪一击,在此之际,清王朝统治者借鉴了汉末时期的做法,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而当时的曾国藩官至吏部左侍郎,在去江西任乡试正考官时,途中因母丧归家守孝丁丧。于是清政府命令曾国藩和湖南巡

  • 虽然和珅是千古巨贪,但是他弟弟却行事节俭,死后还要受和珅牵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知道和珅是巨贪为何不杀和珅,和珅妹妹被杀和珅报复,和珅死后谁住在和珅家里

    可以说清朝的吏治腐败到无法治理,就是从乾隆和珅开始的,将雍正好不容易用铁血手腕清理下来的官场彻底搅乱;但是和珅有一个弟弟,叫钮祜禄·和琳,和琳的母亲因难产去世,他的父亲没有死在北京而是在福建。他们二人自幼父母双亡,生活很艰难,与哥哥和珅相依为命;和珅是兄长,比和琳大一些,从小就照顾他的这个唯一的弟弟

  • 清朝第九位“铁帽子王”有多牛?雍正: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十三个铁帽子王是多大的官,雍正的铁帽子王是谁,雍正如何处置四位铁帽子王

    而唯有第九位“铁帽子王”最特殊,因为他是乾隆皇帝追封的,而且关于这位“铁帽子王”的能力和功绩等,就连对雍正皇帝很不待见的乾隆皇帝都认可,整个清朝中期,“康乾盛世”期间,唯有这位王爷获得了世袭罔替的资格,可见这位“铁帽子王”的特殊性。这位“铁帽子王”就是和硕怡亲王爱新觉罗·胤祥,胤祥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

  • 清朝早期三大军火发明家,发明改进的火炮威力比明朝大得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火炮vs西方火炮,清朝火器火炮发展史,清朝火炮有多厉害

    明朝虽然当时已经有了迅雷铳、掣电铳及火箭溜等火器,据说迅雷铳还能一气发射十八弹。但是由于制造难度实在太大,耗费太高等等原因,并不能大规模生产,当时明朝军队的主力依然是大刀长矛加鸟铳和大炮。当时明朝大军的主力大炮是红夷大炮,是欧洲在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当时明朝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

  • 在林则徐虎门销烟前,明朝末年之时,在虎门发生了第一次中英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林则徐鸦片战争资料,林则徐在虎门哪里销烟,虎门林则徐销烟精彩视频

    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