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辽建立后双方一度都想与对方大规模作战但却始终未发生大战事

西辽建立后双方一度都想与对方大规模作战但却始终未发生大战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04 更新时间:2024/1/25 6:08:56

(1124年

,西辽开国皇帝耶律大石认为辽天祚帝无法完成复兴辽国的大业,又害怕天祚帝会杀他,于是他便杀掉了天祚帝派去监视他的两员大将萧乙薛和坡里括,其后他自立为王,决心单干。

当时,辽军基本上被打得全军覆没,辽国的富庶领土已基本都被金军攻占,耶律大石环顾四周后,发现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去,那就是漠北草原。

于是在同年,耶律大石便率领两百铁骑出奔大漠。直奔漠北的可敦城。

据《辽史

记载,辽朝开国初期曾经在漠北草原设立了三个州:维州、防州、镇州(其中的镇州就是可敦城),并在此三州驻军,监视草原部落。

设立此三州之初,辽国皇帝即言明,不论国家到了什么地步,三州的驻军不许南下。

因此,当耶律大石率领两百多人及六百多匹马抵达可敦城时,他便如天上掉馅饼一般的获得了可敦城的两万辽军精锐铁骑。

耶律大石

估计也是耶律大石命中有当皇帝的运,就在他刚刚获得可敦城辽军的指挥权时,突然从南方传来消息,天祚帝被金军俘虏,辽国灭亡。他和西北路招讨司的几万辽军,变成了辽国仅存的残余力量。

随即,大家拥立耶律大石为王。为了延续辽

国祚,耶律大石打算召集各路力量,联合草原部落一起抵抗金国。

对于耶律大石聚众抵抗这件事,金国大将完颜宗翰非常恼火,打算一战将他歼灭,但是由于当时金太宗下旨攻宋,金军的主力全员南下,无暇顾及草原上的辽国残余势力。因而耶律大石就躲过了一劫(完颜宗翰就是金国五大贝勒之一的“粘罕”,据说耶律大石的妻子就是被他射杀的,他们两人有血仇)

耶律大石在可敦城待了五年时间,实力有所恢复,但他认为自己还不是金国对手,便决定离开可敦城,先去新疆扩展地盘,等到实力能与金国抗衡后,再杀回来。

完颜宗翰听说耶律大石要去新疆扩地盘,当即向金太宗建议,攻打可敦城。

但是,由于当时金国的另一员大将完颜宗弼在黄天荡被南宋大将韩世忠给困住了,金太宗无暇北顾,便只给了完颜宗翰一万人,让他去打可敦城。

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的这一万人,是由燕云地区的汉人和女真人组成的杂牌部队。战斗力不强都是次要的,更关键的是这次出击,包括完颜宗翰在内的金军统帅,压根不熟悉蒙古高原的地形,没有做好后勤准备。结果大军出征后没多久,便断了后勤。还没走到可敦城,就撤了回去。

其后,完颜宗翰再次提议攻打可敦城。但是由于南宋和金国的战争规模升级,再加上成吉思汗的太爷爷合不勒汗大闹漠北草原,多次击败金军的边军,并曾一度攻取金二十七团寨,搅得金国北面一片大乱。金太宗为了避免三线作战,便只得压制完颜宗翰,禁止他没事找事(蒙古原本臣服于辽国,金灭辽后,合不勒汗在蒙古草原趁机独立,一度统一了草原)

又过了五年,耶律大石在西域站稳脚跟,兵强马壮。此时的他,决心发动反击。

绍兴四年

1134年

,耶律大石派大将萧斡里剌率七万大军七万东征金

。出征之前,耶律大石非常激动。他在漠北草原和西域征战了十年时间,就是为了等今天的这一刻。只要能打败金军,他就能回归故里。

然而,辽军的这次行动的结果,跟五年前完颜宗翰的那次一模一样。萧斡里剌带着七万大军在大漠里转悠了几个月,牛马多死,再继续前进怕是要全军覆没。于是,这次东征便以辽军主动撤退而不了了之。

事后,耶律大石仰天大哭,心情低落,对杀回老家不再抱有任何幻想。随即,他便改革发展策略,全心全意向中亚发展。

耶律大石

不过耶律大石还是不甘心,他认为既然大军出击不现实,那派出小规模部队骚扰金国还是没问题的嘛。

于是他便在蒙古高原的大沙漠边缘,派出小股骑兵出没,不为攻城略地,只是单纯的告诉蒙古高原各部落,自己还是他们的大汗。

对于西辽在蒙古高原的行为,金熙宗非常不满(金太宗病死),他派完颜宗翰去沙漠里搜寻西辽主力,予以歼灭。

当时,由于皇帝由金太宗变成金熙宗,熙宗不喜欢完颜宗翰,故意把他架空。因而完颜宗翰对金熙宗这次让他带兵出征的命令,非常的感激,认为这是自己咸鱼翻身的大好机会,喜滋滋的就出征了。

然而最后的结果跟上次是一模一样,金军在沙漠里转了几圈,根本没找到辽军,反倒被辽军打了几次伏击,吃了好几次亏。后来金军士气低落,一支数量有几千人的契丹伪军部队还成建制的叛逃到了西辽。几千人的叛逃,基本上可以说,这场仗是没办法继续打下去了。完颜宗翰就此大败而去。

回国之后,完颜宗翰灰头土脸,被金熙宗一顿讥讽。他本来就是愤恨金熙宗,再加上金熙宗又继续故意整他,以贪赃罪为由,接连诛杀了他的数名心腹。生性暴躁的宗翰,坐视心腹亲信被杀,无能为力,未及一月便愤懑而死,终年58岁。

完颜宗弼

他死后,完颜宗弼开始掌权,宗弼发誓要灭了南宋,于是金国开始大举进攻宋朝,没人再提打西辽的事了(完颜宗弼就是著名的“金兀术”,他对南宋极度仇恨,一心只想踏平江南,对建立在茫茫荒漠上的西辽没兴趣)

不过懂点历史的人也知道,完颜宗弼跟岳飞交战,他就没赢过。因此尽管后来宋高宗处死岳飞,拿他的人头给金国纳了投名状,但完颜宗弼一刻都没有放松警惕,死死盯住南面,一刻也不忘南征雪耻。

绍兴十三年

1143年

,耶律大石病崩。由于西辽的第二代跟金国的第二代一样,都对当年的契丹和女真的仇恨没兴趣,因此西辽在进入萧塔不烟和耶律夷列时代后,对反攻金国,杀回老家也就没什么兴趣了(萧

不烟是耶律大石的老婆,耶律夷哥是他们的儿子)

此后的三十年时间,西辽和金国都是各自的地盘发展经济。期间发生了两次小插曲,但双方都没有跟对方撕破脸。

第一次是金国派使者出访西辽,由于使者盛气凌人,激怒了西辽摄政太后萧

不烟,于是

萧塔不烟

便斩了使者。金国听说使者被斩的消息后,选择忍气吞声,没有报复。

完颜亮

第二次是金国海陵王征宋失败,当时契丹人趁机会起义,但最终被镇压。在整个起义和镇压过程中,西辽没有任何动作,既没有趁机攻打金国,也没派人接应契丹同胞。

一直到

淳熙二年

(1175年

,由于草原上的乃蛮人归顺金国,双方才撕破脸皮(乃蛮人原本是西辽的附庸部落,以帮助西辽在东北抵御金国而存在)

面对乃蛮的背叛,西辽上下非常愤怒,金国上下则非常高兴。当时的金国正好是金世宗在位时期,国力强盛,西辽惹不起,因此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西辽当时还是对付花剌子模,确实无力报复)

再此之后,无论西辽还是金

,都开始走下坡路,再也没有远征对方的能力。一直到

开禧二年

1206年

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后,蒙古人崛起,把它们俩都给收拾了。

更多文章

  • 袁崇焕的性格缺陷和对君臣关系处理的不当导致被明思宗冤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袁崇焕到底死得冤不冤,崇祯为什么杀袁崇焕,袁崇焕死于崇祯几年

    其实在天启年间,袁崇焕已经展现出了自己立体的性格特征。当初还在福建当知县期间,袁崇焕就喜欢讨论兵法,并且从一些退伍老兵老兵那里了解了不少边塞的状况。天启二年(1622年),他进京觐见朱由校,被欣赏自己的御史侯恂破格提拔进兵部,从此算是弃文从武了。不久后,后金势头渐盛,朝廷正讨论镇守山海关的人选。袁崇

  • 袁崇焕勤王却被认为是与皇太极合谋,被凌迟时百姓争相食其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袁崇焕勤王,袁崇焕对皇太极的态度,袁崇焕皇太极巅峰之战

    袁崇焕是一位英雄人物,这点确凿无疑。在面对清军主力的时候,在所有的明军将领当中,只有袁崇焕能获胜,就凭这一点,袁崇焕就是个英雄人物。可以对比其他的明军将领,无论是洪承畴、卢象升还是吴三桂等人,他们在面对清军主力的时候,谁能赢下来?每一个人能赢下来,所以当时要想击败清军,非袁崇焕不可。很多人说袁崇焕擅

  • 行省在金国已经出现,元朝正式设定,但非常混乱,明清时期才稳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行省制度元朝,元朝的驿站与行省

    早期的“省”,下方为“目”,也就是眼睛,上方类似“生”,其本意就是视察、察看。对于“省”这个字到底是怎么诞生的,目前最广泛的说法是,因为早期农民非常关心禾苗的生长情况,经常其察看情况精心管理,所以称之为“省”。在甲骨文之中,就有“王其省田”的记载,也就是商代君王视察农田的样子。作为中枢部门机构存在省

  • 蒙古最初想将西夏变为自己臣属,随后则将其彻底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蒙古灭西夏的血泪史,西夏被蒙古的哪个大汗所灭,蒙古和西夏的关系

    蒙古为什么攻夏?开禧二年(1206年),统一草原诸部的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头召开了忽里勒台(贵族会议),会上宣布建国,众贵族和萨满尊铁木真为成吉思尊位,号成吉思皇帝,俗称成吉思汗。根据《蒙古秘史》的说法,会议上成吉思汗及蒙古贵族们就制定了全面攻打世仇金国的国策。为了能削弱金国的实力,会议决定了全面攻打

  • 朱高燧受封后一度主持顺天军政,曾计划弑杀朱棣,失败后小心翼翼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高燧毒杀朱棣,朱高燧活了几年,历史上朱棣对朱高燧的评价

    明宗室制度,亲王诸子,世子外,其余年十岁即封,朱高燧长兄即燕世子朱高炽,次兄朱高煦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高阳郡王;但是朱高燧不知何故,查不到洪武年间受封郡王的资料。而建文年间,燕王已经起兵“靖难”,朝廷自然不可能再册封燕藩宗子。所以,朱高燧一直都没有爵位。朱高燧是燕王朱棣最在世最小的儿子(朱棣

  • 五代十国武将排行,看到第一不禁吐血三升,太能瞎编了!不是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十国武将实力排名,五代十国名将一览表,五代十国正史猛将排名

    来说说“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大武将惊世骇俗的功绩吧:TOP、10 葛从周葛从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北)人,祖父葛阮,父亲葛遇贤,曾被授兵部尚书之职。葛从周少年时就很豁达,而且极有智谋,最初参加了黄巢的起义军,在军中逐渐升至军校。朱温在王满渡(今河南中牟北)大败黄巢军队后,葛从周便和霍存、张归霸

  • 虽然西晋结束了三国乱世,却开启了更混乱的五胡十六国,人不如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到司马懿孙子司马炎的时候,终于忍不住了,于是就篡位自立为晋朝,司马炎早期的时候还算雄才大略;于公元279年,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完成大一统后,司马炎也是雄心勃勃想当一个千古明君。于是就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 并颁行户调式,在西晋早期的时候,由于司马炎的政策让西晋

  • 为什么汉朝打匈奴如此艰难,而唐朝打突厥如此轻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打匈奴与唐打突厥,汉朝打匈奴的真实原因,突厥匈奴谁强大

    汉朝打匈奴,从刘邦的白登之围一直打到了东汉的北伐,前后打了将近300年。而唐朝打突厥,从唐初到744年,先后灭了东突厥、西突厥和后突厥,一共只用了100多年。为什么匈奴如此难以对付?1,中原王朝首次面临统一的游牧帝国,缺乏战争的经验。而唐朝有历代留下的经验,教训可以学习。2,匈奴是一个统一的游牧帝国

  • 隋唐时期唯一一位能和“军神”李靖齐名的名将,为唐开疆拓土万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朝李靖简介,唐初名将李靖简介,唐朝的李靖一生简介

    如果李靖是西汉的开国功臣的话,下场不会比韩信好多少;如果李靖是明朝的开国功臣的话,估计也活不到七十九岁,幸好是大唐的开国第一功臣,79岁高龄病逝,也算是寿终正寝了吧。但是大唐并不止李靖这一位绝世名将,还有一人,在唐初与李靖齐名并称,而且还被李渊特赐“李”姓,要知道“李”在唐朝可是国姓啊!这是何等的恩

  • 传闻安禄山真正造反的原因竟然是为了她?果然红颜多祸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安禄山为什么谋反,正史怎么评价安禄山,安禄山死后为什么会叛乱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杨玉环原本在15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李瑁,原本夫妻两个恩恩爱爱,而李瑁原本也是颇受李隆基宠爱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