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却不给筷子,事后,汉景帝:此人绝不能留

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却不给筷子,事后,汉景帝:此人绝不能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074 更新时间:2024/2/3 13:04:11

汉朝,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之中一个伟大的王朝,它的出现奠定了汉族的名字,赋予了我们汉族千年的骄傲,再加上汉朝经历西汉的衰败,东汉的复兴,所以汉朝一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王朝,而人们经常提在嘴上的莫过于北御匈奴的汉武帝。

在汉武帝的带领之下,汉朝的国力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彻底的让汉朝响彻整个亚洲,但是你知道吗?汉武帝的成功其实离不开其祖辈文帝与景帝的基础,毕竟二人开创了我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有关于腹黑的汉景帝与大将周亚夫的故事。

武文双全周亚夫

周亚夫出生于西汉开国功臣周勃家中,从小可以说是衣食无忧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但是周亚夫却并非如同街边那些纨绔子弟一般,反而从小饱读诗书,对于军事兵法颇为的痴迷,但是由于其并非家中嫡长子,所以并不能继承家中父亲的爵位,因此从军建功立业创建属于自己的事业也就成为了周亚夫最大的梦想。

不过作为开国功臣的后代,虽然不能继承父辈的爵位,但是获得一官半职确实颇为的简单,因此周亚夫早早的就成为了河内郡守,但是有意思的,在此期间周亚夫的大哥却因为犯下过错被免除继承父辈爵位的权利,原本当时的汉文帝意欲剥夺周家的爵位,但是又想起周勃为汉朝的立下的汗马功劳,所以便将爵位转让给了周亚夫。

作为自幼钻研兵书的周亚夫,其在领兵打仗方面还是颇有才能,在公元前158年匈奴来犯,当时的汉文帝为了鼓舞士气,亲自选择奔赴前线犒劳三军,汉文帝所过之处,驻扎在附近的军队皆是主动放行,皇帝的专用车队基本上是畅通无阻,而来到了周亚夫驻守的细柳之时,却被拦了下来,主动进行盘问,并为汉文帝主动讲述军中的规矩,然后在确认无误之后才让汉文帝一行人进入军营。

因此汉文帝对于周亚夫可以说是赏识有加,而在后来文帝去世后,汉景帝时期,周亚夫更是被文帝钦点留下的顾命大臣,因此汉景帝对于周亚夫此时也是无比地信任,甚至一度让其成为太尉执掌全国军政大权。

官至宰相权倾朝野

在周亚夫成为太尉之后不久,就被汉景帝临危受命统领全国兵马对抗“七国之乱”,作为开国功臣的后代周亚夫也无愧于祖上的功勋,成功地化解了“七国之乱”,让动荡的局面再一次稳定下来,此时的周亚夫权利与地位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到达了顶峰。

而由于当时的丞相陶青患病请辞,汉景帝便将丞相一职交由周亚夫,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由于周亚夫武将出身,心直口快自然得罪了不少人,所以也是引来众多不满,特别是汉景帝的意见。

由于汉景帝当时想废除太子刘荣,作为丞相的周亚夫却认为此举动不妥,因此变更皇权继承人事关重大需要慎重考虑,为此二人在朝堂之上可以说争吵不断,再加上周亚夫的“对头”在此时又向汉景帝“打小报告”,因此周亚夫与汉景帝之间逐渐的疏远。

并且在此之后,周亚夫更是多次与汉景帝之间的意见不同,甚至多次公开讲述汉景帝的一些问题,例如汉景帝意图分封匈奴降臣,意图鼓励其他匈奴归降汉朝,但是周亚夫直接搬出汉高祖刘邦的祖训,以此回怼汉景帝,因此原本就腹黑的汉景帝自然而然地对周亚夫心生不满,下定决心撤销周亚夫职务。

莫须有含恨自杀

由于汉景帝对于周亚夫早已不满,所以便想着法架空周亚夫的权利,而周亚夫也不是傻子对于汉景帝的行为,其早已知晓缘由,所以对于此也是无能为力,因此周亚夫便选择装病辞职,汉景帝一看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在步步相逼,之后更是选择主动原谅周亚夫,便在宫中设宴宽带周亚夫,一是给朝中臣子做个表率,二试探一下周亚夫的脾气是否发生改变。

因此在宴会之时,汉景帝故意不给周亚夫筷子,只要周亚夫低头汉景帝完全,而汉景帝这一行为则是彻底地激怒了周亚夫,因此周亚夫在宴会上完全没有给汉景帝面子,并且愤怒地离开席位,而周亚夫此番行为可以说是彻底地激化了二人之间的矛盾,因此想要除掉周亚夫的念头逐渐在汉景帝心中生成,毕竟对于这种不顾及自己颜面,以及皇权的臣子,始终都是一个威胁。

作为一个对于国家有着重大贡献的功勋,想要除之而后快,那么必须“出师有名”,也就是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但是周亚夫为人没有一丝问题,为官也是如此,所以正当汉景帝一筹莫展之时,周亚夫的儿子却给了汉景帝一个“理由”。

原来周亚夫的儿子,由于看见此时的周亚夫年事已高,已经不复当年的勇武,所以便找人私下收集了一些盔甲,兵器意图给一辈子马上作战的父亲作为陪葬,但是私藏甲胄在历朝历代都是违法的甚至等同于造反。

因此汉景帝就趁此机会以意图谋反的罪名将周亚夫抓入牢中,而在狱中的周亚夫也已然知晓自己的命运与汉景帝的意图,所以选择闭食抗议,最终含恨而亡,不过所幸后世对周亚夫的称赞还是颇高的,在唐宋期间还被追封设庙享奠。

所以总的来看,伴君如伴虎,特别是在国家太平时期更是如此,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一直是帝王的“传统”,稍有不注意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哪怕是位极人臣,更是要如此,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做事还是要“圆滑”一些比较好,该低头的低头,不该低头的便要抗争到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四位英年早逝的天才,霍去病最令人惋惜,最后一位才华冠绝全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李息和霍去病,马踏飞燕和霍去病

    第一位,甘罗甘罗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但是对他的了解似乎只停留在“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这句话上。事实上这句话并不准确,甘罗出生秦国的名门,祖父甘茂就是秦国的左丞相。甘罗在十二岁就凭借自己的才能,成为了吕不韦的门客。后来甘罗又主动请缨出使赵国,让赵国割让了五座城池。因此秦王政封他为上卿,但实际上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下令杀掉鸿门宴上的救命恩人樊哙?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为何拼了命也要杀掉樊哙,樊哙鸿门宴吃生肉,刘邦因何杀樊哙

    戚姬是刘邦的宠妃,刘如意是他们夫妻两个的爱子。刘邦晚年十分担心自己一旦死去,生怕戚姬母子随之也会遭遇不测。为此,刘邦煞费苦心得分封刘如意到赵地为王,由忠诚耿直的周昌辅佐赵王,让他远离帝都长安的政治斗争漩涡。能做的都尽量做了,但刘邦心里仍然极为放心不下。恰巧这时又传出樊哙举兵的消息,已经有些老糊涂的刘

  • 夷陵之战,胜利的不是陆逊而是刘备,结局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夷陵之战刘备陆逊,夷陵之战陆逊和刘备多少岁,夷陵之战刘备为何败给陆逊

    刘备起兵讨伐孙权之时,孙权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两线作战,派遣使者称臣于魏国。魏文帝曹丕非常高兴,准备接受孙权降书,可是刘晔却建议曹丕拒绝孙权受降。他认为孙权之所以委身臣服魏国,是因为夺取荆州以后害怕刘备起兵报复,又恐惧大魏乘机也进攻江东。现在东吴和蜀汉本来就很弱小还不能同心协力互相攻伐,是自取灭亡之道。

  • 司马懿一眼就能看穿空城计,为何还是不杀诸葛亮?原因让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空城计司马懿真的不知道吗,司马懿早已识破了诸葛亮空城计,司马懿破诸葛亮空城计后来怎么样

    东汉末年,三足鼎立,三国的时代也就此开启,在这个时代中不仅涌现出很多的英雄豪杰,还有许多拥有顶尖智慧的人物,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被称为“三国第一人”的诸葛亮了。不管是各种历史还是小说甚至是游戏,三国时期最具有谋略的人,总是诸葛亮,他聪明无比,有过无数的奇谋神计,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感动了他,最终出山助刘备

  • 赵高在秦朝根基并不深厚故子婴可以刺杀之法将其诛灭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子婴不杀赵高秦朝会灭亡那么快吗,赵高为什么不让子婴称王,赵高为何斗不过子婴

    赵高弄权,陷害李斯、冯去疾等大臣,掌控秦朝大权秦二世胡亥依靠赵高,登上皇帝宝座之后,就开始骄奢淫逸,荒废朝政,将大权交给了赵高。代理皇权的赵高,与以李斯为首的朝臣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李斯保持着维护秦朝统治安定的志向。眼看秦二世荒废朝政,山东群雄并起,天下危亡,内心也是很煎熬的,希望辅政秦二世重整大

  • 赵高“通于狱法”是其得以留在秦始皇身边的原因,也是焚书令的缺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随着一统六国,秦始皇迫切需要解决一个紧迫且重要的问题:以什么形式来整合这个规模空前、矛盾错综复杂的首个中央集权王朝。最终,通过两次大型“廷议”,这一课题的解决方案被敲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刚刚完成统一大业,丞相王绾提议,鉴于燕、齐、楚三国旧地距离关中过于遥远,不如分封皇子为王

  • 谯周在蜀威望极高,反对北伐并降晋,被司马炎调至洛阳不久便病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谯周投降,三国谯周的结局,历史上的谯周

    谯周在蜀地的名望较高,一直反对姜维北伐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谯周是不敢有怨言的,因为谯周佩服诸葛亮的为人。诸葛亮在前线病死以后,谯周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跑到前线奔丧的,随后刘禅就禁止任何人前往前线奔丧,谯周跑得快,所以只有他一个人成功了,可见谯周对诸葛亮是百分百崇拜和尊敬的。不过他的内心是反对北伐的,因

  • 诸葛亮未必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而有可能是毛遂自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和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与刘备三顾茅庐,刘备重用诸葛亮的事例

    当然,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一个故事,而在《三国志》中,对于这段事情只给了轻描淡写的五个字:“凡三顾,乃见。”那么三顾茅庐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三顾茅庐的就一定是刘备而不是曹操或是袁绍那些大佬呢?为什么诸葛亮只能为刘备所用,而不会为曹操、袁绍或是孙权那些势力强劲的诸侯所用呢?要弄明白这个问

  • 诸葛亮和法正性格有很大不同也是一种互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法正和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不如法正,诸葛亮与法正之间的故事

    第一,诸葛亮对法正的违法行为有所不满法正是刘备夺取益州的关键人物,功劳在诸葛亮之上。但是,法正这个人毛病比较多,他属于睚眦必报的人,别人跟他有仇,他也一定会报。刘备夺取益州后,以法正为蜀郡太守。法正公报私仇,对以前的仇家打击报复,擅自杀死一些仇人。当时有人就向诸葛亮举报法正违法乱纪的行为,诸葛亮对法

  • 曹操派六员猛将一起围攻吕布,难道就不怕丢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吕布大战曹操六将,曹操擒吕布完整版视频,新三国曹操杀吕布视频

    这些大将中,除了吕虔稍弱,其余全部都是非常厉害的大将,随便挑哪一个都不简单。曹操大军压境,气势汹汹,陈宫建议暂时不要出战,但是吕布不听,立即率兵出战,横戟大骂曹军,和曹操手下六位一流猛将交手。曹操这么多人围攻吕布一个,难道就不怕丢人吗?在一对六的情况下,吕布为何还能全身而退?吕布大战曹操手下许褚、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