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淮南三叛,曹魏集团对司马家族最后的反抗,结果功亏一篑

淮南三叛,曹魏集团对司马家族最后的反抗,结果功亏一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807 更新时间:2023/12/9 8:33:55

淮南三叛时东吴再次派文钦率军支援诸葛诞,可惜诸葛诞只知道困守孤城,被司马昭团团围住,又刚愎自用性格残暴,关键时刻杀了文钦导致军心涣散,东吴军队打开城门投降魏军。诸葛诞就这样被司马昭一举击破,诸葛诞自己也被杀了,所以说淮南三叛的指挥者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都比较一般,即使握有重兵和外援也无法发挥优势最终都被消灭了。地方军对抗中军战斗力差太多,此外高举大义旗帜也无人响应,只能说大魏人心已散了,或者说司马师的高压政策太奏效了。

淮南三叛看起来声势浩大,其实也就毌丘俭和文钦之乱,对司马家构成了真正的威胁,王凌第一叛还没开始就被司马懿给扼杀了,王凌本人也无奈被逼自杀。淮南三叛,诸葛诞拥有十五万大军和支援他的五万东吴援军,结果只知道龟缩于寿春城里,还放吴军进城,造成了粮草不继的问题,最后杀了自己的盟友文钦,最后众叛亲离被杀。淮南三叛后司马家彻底扫清了维护曹魏的势力,再也没有任何障碍可以妨碍司马家夺取曹魏江山了。

毌丘俭征辽东失败,曹睿不但不责怪还提拔毌丘俭为大将军统领淮南和扬州的部队,文钦也是曹爽一手提拔成淮南二把手,这二人对曹魏政权是有真感情的,对曹家感恩戴德忠诚度真的没话说,所以会不顾身家性命起兵反叛司马师,淮南二叛是三叛中唯一真心为恢复曹氏江山而进行的战争,不同于王凌的私心作怪和诸葛诞的政治投机,毌丘俭和文钦是全心全意为曹家进行了这场战争,虽然兵败身死但他们二人的忠义真的是可以名垂青史的。

郭淮孙礼邓艾都是司马懿提拔成大将军的自然不会反对司马家,高平陵之变郭淮和孙礼的态度就是默许不反对也不赞成,夏侯玄要率长安的十万军队救曹爽也被郭淮阻拦,陈泰当时认为司马家只是专权天子依然是曹家的也是默认的态度,没想到后来司马昭公然杀害了皇帝曹髦,陈泰悲愤交加又因为司马昭不肯杀贾充而气的吐血而亡,钟会是司马昭心腹一直在司马昭身边出谋划策,主要是司马家获得了士族们的支持,加上军权在手曹家没有任何希望翻盘了,淮南三叛失败后很多人看到曹魏复兴无望也就依附于司马家。

王经和陈泰如果还掌管雍凉之兵,司马昭也许就不敢杀曹髦了,可惜姚西之战王经不听陈泰之言出城迎战姜维结果大败,被姜维的蜀军斩杀数万兵士,还连累陈泰一起被削去兵权调回洛阳,明显就是明升暗降,名义上调回朝廷做重臣,但实际上就是个摆设被剥夺兵权没了实际权力。

雍凉换上了司马家的心腹邓艾,和姚西之战同时进行的淮南二叛也以失败告终,毌丘俭在逃亡途中被杀文钦逃去东吴。自此忠于曹家的将领要么没有兵权,要么就兵败身亡或者逃亡,再也没有人阻止的了司马家夺曹家的江山。

更多文章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幸好诸葛亮没相信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可不可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能恢复吗

    阴谋只出现在像《三国演义》这样的文学作品中。历史上有关于此问题的历史数据。这是曹为玉亲自写的《魏略》。 “子吾古齐木”成功的前提是什么?在这场“子午谷阴谋”中,魏岩至少以这样的条件为前提。魏岩可以在10天之内从子午谷出来,这是不现实的。在这件事上最有价值的提及是曹对蜀的攻击。 7月,即大河230的第

  • 刘禅太过平庸,满朝文武无一主心骨,只能说一句:可惜!可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禅射哭安琪拉,刘禅最经典语录,汉怀帝刘禅

    说诸葛亮的文章很多,对于人民百姓来说,可谓众所皆知了。虽然老生常谈的事,但那种情感依旧难以释怀,就像明朝灭亡的时候,崇祯皇帝没有逃避,天子守国门,郡王死社稷,让人热血沸腾。也许诸葛亮不早逝,蜀国有可能续命一波,估计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然而一切皆是命,蜀国的国运如此,诸葛亮病逝的时候,蜀国已经青黄不接

  • 三国美女寡妇三人组,江东二乔和孙夫人,为何说一个比一个不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野史秘闻三国大乔和小乔谁漂亮,二乔战董卓,三国时期江东二乔

    前言:江东二乔和孙夫人的单薄史料及共同点读《三国演义》时,最大的感觉就是这部书真的都是男人戏,书中女性似乎没一个幸福的。无论是骂曹操而死的徐庶之母, 还是为丈夫报仇的孙权的弟妇,都无什么幸福可言,被丈夫宰杀供刘备食用的刘安之妻就更不用说了。即使著名的美人江东二乔和孙权之妹孙夫人的生活也都烙上不幸的印

  • 为什么说三国是河南人的时代?4个河南籍名人改变了三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河南的著名人物,三国河南出了哪些人,河南三国时期历史人物有哪些

    在众多的三国英才中,河南籍名人无论数量之多,能力之强,几乎都达到了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高度。河南地处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三国时期,中原地区一度是各路豪强争夺的热点地区,所谓“时势造英雄”,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中,也催生出一大批河南籍名人,其中很多人对三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第一个河南籍名人:郭嘉。郭嘉

  • 他被冯小刚电影钦点演完刘备演曹操还是毛阿敏的梦中情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刘备大战完整视频,刘备谁演的最好,冯小刚和张涵予主演的电影

    虽然这些拍摄周期长,人力物力消耗惊人的大型历史剧数量比较少,但是因为整体制作精良水平极高,被认为是国产剧的良心!最近历史剧的爱好者又将迎来一部良心大作——《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这个故事以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政治家司马懿的视角为展开,向我们展现了这位历史上极富争议的人物一生的心路历程。吴秀波独挑大梁

  • 中郎将到底是个什么官职?为何在三国时期集体涌现,还出了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如此怪异的称谓,暗含了中郎将的特殊地位。 中郎将的性质——中官 古代上层权力机构分为两大部分,即以三公或宰相班子成员为代表的外朝(简称“朝”),以及以皇帝为代表的内廷(简称“廷”),两者合称“朝廷”。我们把外朝称为“相权”,内廷称为“皇权”,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相权与皇权的角逐史。这么一看明显是皇权落了

  • 狮子山汉墓出土的一件古兵器,吕布遇见它也要小心应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的盔甲图,吕布出土兵器照片,狮子山出土兵器

    吕布惯用的兵器是一柄戟。古战场上的戟,跟戏台上的画戟大有不同。用于实战的戟,相当于在矛头一侧另加一个侧枝,形状有点像春秋时代的戈,只不过把戈顶部横出的侧枝从矛头移到了矛尾。形状有点像“卜”字,故又称卜字戟。戟比矛的威力和攻击范围大为增强,可以直刺可以横击。一戟刺过去,即使对方躲过了戟头,往回收戟时还

  • 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父妻子继,兄死娶嫂”现象是恶俗吗?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匈奴为什么有兄死娶嫂,匈奴有父死子娶的习俗,匈奴女人长得漂亮吗

    一、匈奴女人肩负着联姻的重任。对匈奴人来说,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逐水草而居,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各自生活着。而他们的婚姻是通过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联姻而达成的。由于部落和部落之间容易发生战争,他们自然都想找自己的盟友。而这种盟友大多就是通过联姻的方式来找到的。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孝庄皇太后就是在他的哥哥吴克善

  • 他才是三国最善于用戟的武将,敢和吕布斗戟,苦战一天后获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布戟法,三国唯一一个能打败吕布的人,吕布掷戟的故事

    戟在古代兵器中的地位很高,“十八般兵器”的说法出现之前,“五兵”一直是古代军队制式装备的代名词。关于五兵的说法有多种,《谷梁传》中的五兵为“矛、戟、钺、盾、弓矢”,《周书》中的五兵为“弓、戟、矛、剑、盾”,《国语》中的五兵为“刀、剑、矛、戟、矢”,《汉书》中的五兵为“矛、戟、弓、剑、戈”,无论哪种组

  • 他是三国第一清官,《三国演义》中却成了跑龙套的蠢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五个人,三国演义中最一本正经的人是谁,三国演义中最儒雅的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三国演义》的传播足够广泛,影响力足够深远,因此导致很多后世读者,常常不经意间把《三国演义》当成真实历史。这是一种不够客观也不够严谨的做法。《三国演义》本质上仅仅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作者罗贯中在参考《三国志》等众多史料的基础上,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进行了大幅度的再创作,书中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