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美女寡妇三人组,江东二乔和孙夫人,为何说一个比一个不幸?

三国美女寡妇三人组,江东二乔和孙夫人,为何说一个比一个不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18 更新时间:2024/1/19 7:09:40

前言:江东二乔和孙夫人的单薄史料及共同点

读《三国演义》时,最大的感觉就是这部书真的都是男人戏,书中女性似乎没一个幸福的。无论是骂曹操而死的徐庶之母, 还是为丈夫报仇的孙权的弟妇,都无什么幸福可言,被丈夫宰杀供刘备食用的刘安之妻就更不用说了。即使著名的美人江东二乔和孙权之妹孙夫人的生活也都烙上不幸的印记。因为她们三人的遭遇有某种共同的特点,所以,今天就专门说一说三国时代东吴的这位美女的不幸生活。

其显著共同之点,就是她们在正史里都没有地位。《三国志·吴书·妃嫔传》中为孙坚夫人和孙权的后妃立传,却偏偏没有为作为孙策夫人的大乔立传。《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中为刘备的甘夫人等立传,但对孙夫人却并未提及。仅《周瑜传》里对二乔有简略记载: ……时得桥(同“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说:“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关于孙夫人,只在《先主传》中有孙权“进妹固好”四个字而已。还有就是《关张马黄赵传》中讲赵云截江夺阿斗这件事,还批评了孙夫人“骄豪”,如此而已。

以上这两个共同的特点就注定了她们不幸的命运。此外,她们还又有着自己的不幸。

大乔嫁孙郎,20岁出头便守寡

关于孙策与大乔的结合,有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说是他聘下大乔以后,其父孙坚有一阵儿要反悔,所以一直拖着。后来,鲁肃设计做媒,假称是焦氏之女,并带了一方帕交给孙策,上面题诗四句:

“孙郎一去人心焦,苦了庐江痴情女。一方手帕整天相,横也丝(思)来竖也丝(思)。”

孙策看了,知道这诗是大乔所写,每句句末一字,联起来是“乔(焦)女相思(丝)”四字。孙策大喜。二人完婚之后,鲁肃才告诉孙坚“焦女就是大乔”。生米已成熟饭,孙坚要反悔也不成了,并在鲁肃的建议下,又为小乔和周瑜完婚。

这故事虽非事实,却十分动人。特别是大乔的诗中的表白充分表现了她对爱情的坚贞。后来孙策26岁就被暗杀去世,大乔也不过20出头。在当时寡妇再嫁是正常的事,她却坚持守寡,过着不幸的孤寂生活。现代作家梁信在电影刷本《赤擘之战》中,一方面描写了大乔由于长期孀居,养成沉默缄言、郁郁寡欢的习惯;另一方面又让她自我解嘲地说:“我不伤心。伯符生为豪杰,死为鬼雄。我作为守节的嫂子,今天又看着孙权二弟继父兄大业,掌管江东。一个女子,此生足矣!其实,这只是无可奈何的自慰罢了。

小乔嫁周郎,30左右也守寡

至于小乔,也有很动人的传说,夸赞她知军机、识军法、才华横溢、胸怀大志,不同于一般女子。周瑜在柴桑练兵,她要求在都督府最高处建一座梳妆台。 这梳妆合实际上是小乔的瞭望台。建成以后,只见玉砌朱栏、琉璃作瓦、雕龙刻凤、金碧辉煌,十分壮观。小乔开窗远眺,楚水、吴山尽收眼底,万里长江滚滚而来。

她每日登台梳妆打扮,观察气象,有时还观看水军操练,就和周瑜在台上谈论兵法。周瑜的火攻大计以及请孔明借东南风,就是和她共同商定的。周瑜死后,孔明前来吊孝,东吴众将欲杀孔明。她又顾大局,识大体,以未亡人身份,说服众将要共同对敌,北抗曹操,而不要害孔明。这才救了诸葛亮一命。这些故事对小乔的称赞真是锦上添花,使她更加动人了。

但是,她依然是不幸的。周瑜36岁去世,小乔也不过30岁左右,仅比大乔多享受了几年家庭之乐,后来便同样过着长期守寡的生活。特别是她的儿子周胤很不成器,因为触犯刑律而被贬斥。孙权说这孩子“酗淫自恣,前后告喻,曾无悛改。”因为念及周瑜前功,又得诸葛瑾等说情,才赦了他的罪。但周胤不久就死了。这对寡母小乔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孙夫人嫁刘备,老夫少妻仅二年也守寡

至于孙夫人的遭遇还不如乔氏姐妹。其一,她是少妻老天。她18岁结婚,刘备已50多岁了,这是不相称的政治婚姻,她成了牺牲品。其二,婚后仅两年刘备就率军由荆州入川,她则被孙权接回,因为带了孩子,不但被赵云、张飞截江所夺,而且被羞辱了一顿。此后,她就一直守了活寡。在孙、刘二家均无地位。《三国演义》说她后来听到刘备猇亭兵败,便投江自杀, 结束了悲剧的短暂一生。 这虽不见于正史,但即使她一直到老死,这心情也一定是无比凄怆的,所以,尽管在元代杂剧《隔江斗智》以及现代作家梁信在电影剧本《赤壁之战》中都写她如何英姿飒爽、勇敢刚毅等,但都无助于改变她悲剧的人结局,只能引起人们更多的同情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提醒删除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三国是河南人的时代?4个河南籍名人改变了三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河南的著名人物,三国河南出了哪些人,河南三国时期历史人物有哪些

    在众多的三国英才中,河南籍名人无论数量之多,能力之强,几乎都达到了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高度。河南地处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三国时期,中原地区一度是各路豪强争夺的热点地区,所谓“时势造英雄”,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中,也催生出一大批河南籍名人,其中很多人对三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第一个河南籍名人:郭嘉。郭嘉

  • 他被冯小刚电影钦点演完刘备演曹操还是毛阿敏的梦中情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刘备大战完整视频,刘备谁演的最好,冯小刚和张涵予主演的电影

    虽然这些拍摄周期长,人力物力消耗惊人的大型历史剧数量比较少,但是因为整体制作精良水平极高,被认为是国产剧的良心!最近历史剧的爱好者又将迎来一部良心大作——《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这个故事以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政治家司马懿的视角为展开,向我们展现了这位历史上极富争议的人物一生的心路历程。吴秀波独挑大梁

  • 中郎将到底是个什么官职?为何在三国时期集体涌现,还出了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如此怪异的称谓,暗含了中郎将的特殊地位。 中郎将的性质——中官 古代上层权力机构分为两大部分,即以三公或宰相班子成员为代表的外朝(简称“朝”),以及以皇帝为代表的内廷(简称“廷”),两者合称“朝廷”。我们把外朝称为“相权”,内廷称为“皇权”,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相权与皇权的角逐史。这么一看明显是皇权落了

  • 狮子山汉墓出土的一件古兵器,吕布遇见它也要小心应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的盔甲图,吕布出土兵器照片,狮子山出土兵器

    吕布惯用的兵器是一柄戟。古战场上的戟,跟戏台上的画戟大有不同。用于实战的戟,相当于在矛头一侧另加一个侧枝,形状有点像春秋时代的戈,只不过把戈顶部横出的侧枝从矛头移到了矛尾。形状有点像“卜”字,故又称卜字戟。戟比矛的威力和攻击范围大为增强,可以直刺可以横击。一戟刺过去,即使对方躲过了戟头,往回收戟时还

  • 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父妻子继,兄死娶嫂”现象是恶俗吗?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匈奴为什么有兄死娶嫂,匈奴有父死子娶的习俗,匈奴女人长得漂亮吗

    一、匈奴女人肩负着联姻的重任。对匈奴人来说,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逐水草而居,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各自生活着。而他们的婚姻是通过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联姻而达成的。由于部落和部落之间容易发生战争,他们自然都想找自己的盟友。而这种盟友大多就是通过联姻的方式来找到的。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孝庄皇太后就是在他的哥哥吴克善

  • 他才是三国最善于用戟的武将,敢和吕布斗戟,苦战一天后获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布戟法,三国唯一一个能打败吕布的人,吕布掷戟的故事

    戟在古代兵器中的地位很高,“十八般兵器”的说法出现之前,“五兵”一直是古代军队制式装备的代名词。关于五兵的说法有多种,《谷梁传》中的五兵为“矛、戟、钺、盾、弓矢”,《周书》中的五兵为“弓、戟、矛、剑、盾”,《国语》中的五兵为“刀、剑、矛、戟、矢”,《汉书》中的五兵为“矛、戟、弓、剑、戈”,无论哪种组

  • 他是三国第一清官,《三国演义》中却成了跑龙套的蠢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五个人,三国演义中最一本正经的人是谁,三国演义中最儒雅的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三国演义》的传播足够广泛,影响力足够深远,因此导致很多后世读者,常常不经意间把《三国演义》当成真实历史。这是一种不够客观也不够严谨的做法。《三国演义》本质上仅仅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作者罗贯中在参考《三国志》等众多史料的基础上,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进行了大幅度的再创作,书中的很

  • 西汉皇帝动辄赏赐大臣黄金几千斤,后来的皇帝为啥没人那么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汉赏赐黄金去哪了,西汉皇帝的黄金有多重,西汉皇帝能力排行

    危急时刻,谋士陈平向刘邦献上一条妙计:“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让刘邦拿出一笔重金,用以行贿项羽部下将士,离间其君臣关系。刘邦毫不犹豫,“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一下子就拿出4万斤黄金交给陈平作为

  • 73岁的司马懿被一个梦夺去性命,他到底梦见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临死前的预兆,司马懿为什么会梦到贾逵,司马懿后期的变化

    司马懿能一生取得如此丰功伟业,除了才干超群,还有一个众人所不及的特点:身体素质极好,一口气活了七十多岁,是个老寿星。活七十多岁在现代人眼中毫不稀奇,但别忘了司马懿是生活在汉魏三国时代。有数据显示,而当时饮食营养条件和医疗保健条件下,人均寿命不足50岁,因此司马懿的长寿在当时可谓是极为罕见的奇迹。三国

  • 汉献帝原本有翻盘的机会,却被一个汉室忠臣害得万劫不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献帝有希望光复汉室吗,汉献帝有翻盘机会吗,汉献帝有一次翻身的机会吗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王允是汉室的忠臣,他为汉献帝除掉董卓,为何却成为了害死汉献帝的那个人呢?王允作为汉室忠臣,他见到董卓如此祸乱朝廷,肯定不会放着不管,可是当时的汉朝已经是诸侯分裂的时代,董卓靠着自己的西凉铁骑牢牢控制住长安。王允表面上臣服于董卓,但实际上他一直暗中准备除掉董卓,他使用离间计使董卓与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