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清查诸葛亮家产时,查出了什么东西,气得他当场摔杯子?

刘禅清查诸葛亮家产时,查出了什么东西,气得他当场摔杯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57 更新时间:2023/12/28 17:02:44

介绍刘禅小编认为,一定要从多方面介绍。因为只有了解了刘禅的本质,才能更好的理解刘禅得知真相时的反应,下面有书君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大智若愚”的阿斗。

首先,刘禅拥有着政治家的宽容。成年后的刘禅一直没有亲政,主要问题出在诸葛亮身上,但刘禅没有计较,因为他坚信:“君臣不和,必有内变”,他做法不仅让整个统治团队稳定,也让老百姓受益。

其次,刘禅知人善用,有容人之量。刘禅也有贪图享乐的时候,老臣们上书劝谏时,刘禅没有对提出意见的大臣迫害,只是表现出无奈。他是在历代帝之中,杀戮最少的一位君主。

再次,刘禅为保护百姓,不惧留下千古骂名。蜀国在三国中最弱小,刘禅选择屈膝称臣,其结果是保护的百姓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而他韬光养晦,隐藏锋芒的做法十分明智。

榴莲历史通着笔介绍刘禅的目的,就是说明刘禅是个地地道道的明君,而非人们误解的“昏君”。他不会因为诸葛亮一直不放权,而对其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对于诸葛先生,一直以来都是以亲力亲为、鞠躬尽瘁,鲜有人说起他的家资。有书君在他著的《三国志·蜀书 诸葛亮传》中,发现了他财产的端倪。

文章很简单,大体意思就是说诸葛先生只有桑树八百株,薄田15顷,除了工资没有额外收入。天呐~堂堂蜀国丞相,效忠于两代帝王,又生活在物产资源丰富的蜀地,居然家底这么薄!

这份财产申报,可是激发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小人,他们试图以此扳倒诸葛亮。在他们正在运作时,诸葛亮拖着病躯再次出师,并病死在阵前。

刘禅迎来了诸葛先生的尸体,也收到臣下递交揭发诸葛先生的奏折。原来,一些揣测帝心的小人,看到一直专权的诸葛亮阵亡,试图以这种方式替刘禅“抱不平”。而经过查验却没有发现,诸葛亮在临出发前所申报的个人财产分毫未差。

得到这个真相的刘禅一气之下,拿起手中的杯子砸到了地上,榴莲历史通认为原因有三:

诸葛亮在蜀地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利大、地位显赫,自他被刘备请出深山,一直鞠躬尽瘁的为刘备的帝业绞尽脑汁,而对于刘禅更是如父亲般各种不放心。

刘禅对于诸葛先生最初的财产申报,也是心存质疑,毕竟蜀地资源丰富,而诸葛先生地位显赫、大权在握。

而此次查明申报属实,刘禅为自己对诸葛先生的怀疑深深地自责,同时也为自己辜负了这个不求回报,为蜀国的百姓、为刘家的帝业奉献的诸葛先生而备受谴责。

之所以摔杯子,其目的等同自我惩罚,万般无奈尽在其中。

诸葛亮怎么死的?是为国操碎了心,活活累死的!他为国尽忠时,没有人分担,但是他累死阵前,却被小人构陷,对于一个忠君爱国的诸葛先生,是怎样的不公平。

刘禅摔杯子,是在以此为诸葛先生鸣不平。生前没有享受荣华富贵,死后没有得到敬重,反而遭人诟病。

之所以摔杯子,是对诸葛先生鸣不平。

历史上有忠就有奸,可是刘禅身边最大的忠臣永远的离开他,而留在他身边的,竟是些冲锋陷阵时后退,而背后活跃的小人们?

国家有这样奸佞小人存在,国家怎么能强大,怎么能不被他国欺负,怎么能不陷困境?刘禅摔杯子,是一种对未来无法名状的悲痛。之所以摔杯子,缘自给小人们已警示。

刘禅是个仁厚的有点窝囊的君王,他遇事不喜欢杀戮,但面对这样的诬告,内心五味杂陈,因为他不是暴虐之君,也很少有过激的动作,而这次的摔杯子已经是他愤怒至极。

诸葛先生是忠臣,刘禅是位明君,历史让他们在这里邂逅,也许就是让他们成就大业,只可惜在殿堂之上,诸葛先生高出不胜寒,终究死于孤立无援的结果。

而刘禅面对现状也只能以摔杯子表达,在为自己曾经的不信任气恼;在为蜀国的守护者哀悼;在为蜀国百姓和未来彷徨。

摔杯子的余音尚在耳畔,而这段尘封的历史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关注我的文章,带你领略历史。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更多文章

  • 周瑜出上联,暗喻诸葛亮老婆丑,诸葛亮回一下联,周瑜脸色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瑜诸葛亮对联,诸葛亮和周瑜斗对联是怎么写的,诸葛亮讽刺周瑜诗句

    周瑜仪表堂堂也极具才能,周瑜和诸葛亮阵营不同,但两人同样有才,还有俗话说“既生瑜何生亮”,两人处于同一时期,效忠不同的人又都富有盛名,因此诸葛亮和周瑜常被人比较来比较去,大多时候都是诸葛亮更胜一筹,周瑜心高气傲,对诸葛亮当然不服气,诸葛亮此人较为完美,才华更是寻常人难以匹敌,但是诸葛亮的妻子容貌较丑

  • 霍去病行军作战,毫不体恤将士辛苦,为啥没有落得个张飞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霍去病的作战谋略,霍去病大将军生平简介

    17岁时,霍去病就跟随舅舅大将军卫青奋击匈奴。这一仗,由于赵信的叛变,卫青派出的各部均有折损,唯独初生牛犊的霍去病率领800骑兵,长途奔袭猛冲猛打地四处穿插,功冠全军斩获了许多战果。武帝一高兴,封了他“冠军侯”;19岁那年,霍去病春、秋两季连续奔袭河西走廊,将匈奴在此的浑邪王、休屠王两股势力,冲击得

  • 秦始皇给“中国”取了1个名字,2千多年从未改名,现在人们还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中国有上千年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除此之外便是一望无际的领土。在封建社会时期,将近出现了上百位帝王,每个帝王对国家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只是在这众多皇帝当中,不知哪一位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说到秦始皇,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要说他在执政期间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一生可谓是十分传奇的,不仅凭借自己

  • 张飞的燕云十八骑究竟是怎样的队伍?为何后来离奇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飞身边的燕云十八骑,张飞身边的燕云十八骑杀了张飞,张飞的燕云十八骑是真的吗

    话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明争暗夺。在那样一个烽烟四起的年代,是个人物都会有些保命的底牌,譬如亲兵。像是曹操的虎卫营、孙权的车下虎士、刘备的白毦近卫都属于亲兵的一种。而其他的一些统兵的将领也有类似的亲兵,比如关羽的五百校刀手、高顺的陷阵营等等。张飞也有一支这样的亲兵部队,这支部队战斗力彪悍,

  •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为什么相比海瑞,领导更喜欢郭嘉这类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如果郭嘉不死魏国能统一吗,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真相,郭嘉是三国中最出色的吗

    那么,郭嘉为何深受曹公器重?一是:他对曹操忠心不二,从不做反复无常的小人;二是:郭嘉多智近妖,在曹操创业之初郭嘉已经为主公规划了一幅霸业蓝图,甚至,有人对其评价道: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三是:郭嘉“达于世情”,深谙处世之道,办事非常“接地气”,每当郭嘉发表言论,总会考虑对方的感受,令人如沐春风。在小说《

  • 三国这女子生前被恶霸欺凌,忍无可忍挥刀报仇,最终青史留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最悲惨的女将,三国中最凶悍的老人,三国历史三次复仇事件

    每谈起三国时期这段历史,人们总是首先想到诸多成名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中尤其让人热血沸腾、情绪高亢的,就首推一众三国战将,他们分属不同派系,但却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个个武艺高超、膂力过人、勇敢威猛,是战场上敌人眼中的恶神,是故事书中让我们惊心动魄的存在。除了威风凛凛之外,如果再较真般的归类一下的话

  • 关羽身高九尺,放到如今有多高?出土的一把汉尺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身高9尺相当于现在的多少米,关羽在古代身高有多高,关羽身高9尺是现在的多少

    在《三国演义》这部为人熟知的小说中,蜀国的三位代表人物刘备、关羽、张飞率先登场,他们各有长处,其中关羽以其忠义的性格至今依然被视为“关二爷”,是会被放在祠堂里祭拜的人物。同时,在小说中对于关羽的外貌描写也是让人感到如见其人,分外威武。那么,关羽身高九尺,放到如今有多高呢?从墓葬中出土的一把汉尺给出了

  • 清华教授陈寅恪:华佗可能不是中国人,而是印度人,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寅恪说华佗是印度人,陈寅恪个人简历,陈寅恪为什么当上教授

    也许我们可以从证据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这就要说到陈寅恪的一件趣事,他正好就出生在一个中药世家,但他自己对中医里面的各种比较玄的理论较为嗤之以鼻,因为跟西药相比起来,后者相对更为有着科学上的严谨,陈寅恪作为一名教授,他更愿意相信哪一边就不言而喻了。 首先最大的一个理由就是,华佗的一生着实太过于传奇

  • 都说“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知这2人,才决定着三国归属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事实是,诸葛亮和庞统,刘备都得到了,非但没“安天下”,反而确定了三国鼎立格局。以至于许多人都调侃:刘备之所以没一统天下,就是因这两人他都得到了,若只要一个,就没问题了。其实,换个角度看这句会发现,这相当于三国最牛“广告”,让诸葛亮和庞统的知名度达到了顶峰。至于“安天下”与否,不是后面还一句“虽得

  •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另一位绝世高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三顾茅庐是如何打动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为什么选诸葛亮,刘备真的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了吗

    “三顾茅庐”一是为了展示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正面形象,二是为了从侧面全方位说明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而后者自然才是全文的重点,不过当前人后世纷纷赞叹诸葛亮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用一己之力勉强托住了刘阿斗的时候,也有一个声音与众不同认为: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是为了请出诸葛亮,错失了绝世高人。这位绝世高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