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致力于灭高句丽,杨广和李世民难道都疯了?一位美国学者一语道破

致力于灭高句丽,杨广和李世民难道都疯了?一位美国学者一语道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558 更新时间:2024/1/19 5:05:45

自古以来中原朝与周边各民族的战争从未停止,这也是我国历史的主旋律。不过东北地区显得较为特殊,这里不仅交通不便,而且气候十分寒,一直以来都很少有朝代会主动征讨此处。隋朝时期这里的地位急剧提升,两代皇帝都发动战争征讨高句丽,到了唐太宗世民时期依然坚持着这个策略,不禁引起许多人的疑惑,难道李世民和杨广都疯了吗,一位美国学者却道出了真相。

首先隋朝和唐朝主要针对的都是辽东地区,这里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他一举击溃了北方的诸多游牧民族,扩大汉王朝的版图,辽东也被纳入中原王朝。可是到了东汉末年国家分崩离析,虽然晋朝统一天下,但是很快又陷入内乱的局面,之后就是著名的五胡乱华,许多地区也脱离中原的统治,东北就是其中之一,脱离之后辽东自立为国。

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南北朝结束,隋朝结束战乱后杨广并不满足,他想要成为秦始皇那样名垂千古的人物,于是四处征伐,希望能够完全统一全国,东北自然是重中之重。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征讨东北的战斗十分艰难,隋朝到最后也没能啃下这块骨头,甚至将整个王朝都赔了进去,最后唐朝接管了中原。

按照常人的想法唐朝理应吸取前人教训,不要轻易讨伐东北,但是李世民本身就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对北方游牧民族战无不胜,更有着天可汗的称号。于是一切准备就绪后李世民也对高句丽展开了征讨,可惜他并没有取得决定性战果,即便带领十万大军也未能彻底战胜对方。还是到了唐高宗时期情况才有所转变,他们利用内部矛盾瓦解了高句丽,将其重新划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之中。

按理来说高句丽和中原相比完全不是一个体谅,无论政治还是军事都远远落后,反而在战场上给隋唐造成了如此巨大的麻烦。主要有两个原因造成了这一结果,一个是东汉之后中原地区一直处于动乱,尤其是南北朝时期给我国的发展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虽说最早的时候辽东的确比不上中原,可是他们也继承了中国的主流化,多年来内部相对保持平稳发展,久而久之即便和中原相比也不占下风,因此才能在军事上旗鼓相当。

除此之外东北地区的气候也阻碍了中原军队,当地常年处于寒冷的状态,而中原地区普遍较为温暖,很多士兵来到这里都感到了水土不服,自然无法发挥全部的战斗力。尤其是高句丽强大的海战力量,他们的海军给隋唐军队造成了许多麻烦,而辽东地区本就濒临海洋,这也是高句丽难以攻克的一大原因。

征讨高句丽的战争在今天引起了许多人的激烈讨论,西方学者就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一位名叫塞缪尔亨廷顿专门出版了一本书。书本里面的观点十分特别,他认为古今所有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战争都可以理解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欧洲地区伊斯兰世界和基督世界的战争从未停止,几次十字军东征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隋唐和高句丽的战争在他眼里也是如此,完全称得上两个先进文明的战斗。隋唐自然不必多说,是中原先进文明的代表,高句丽虽然位置稍显偏僻,但是在朝鲜半岛的三个势力中他也是最为先进的一个,无论影响力还是经济都远超其他两个国家,直至今天朝鲜半岛依然深受高句丽文化的影响,足以见得他们的实力。

当然西方世界的思考方式和中国有着巨大的差别,杨广和李世民也许并未想到这么多,辽东地区从大汉时期开始就是中国的领土,他们自然要竭力收回,这也是作为帝王的责任与义务。由此可见我国之所以有如此庞大的疆域,靠的就是一代代人的累计,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参考资料:

《出塞》

更多文章

  • 安庆绪为何要杀了自己的老爸安禄山?仅仅是为了帝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禄山和安庆绪之死,安庆绪之死,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是怎样死的

    很多热爱历史或者热爱文学的人,对唐朝都有着天然的好感,对于唐朝的衰败,都有着天然的惋惜,因此很多人都将唐朝衰败的因素推到了安禄山的身上,实际上这是不恰当的。所谓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打破的,李隆基执政晚期把唐朝霍霍的不是一星半点,安禄山只是其中之一。话说李隆基晚年有多昏庸,不止是宠信安禄山,六十多岁的人

  •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为何急于除掉昔日的盟友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灭亡后的李隆基,李隆基当皇帝后为何杀太平公主

    李渊建立唐朝后不久,唐太宗李世民通过发动玄武门政变,杀兄逼父,从父亲李渊手中夺得大权,最终成为皇帝;武则天也是通过政变夺了自己儿子的权力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岁数大了之后,唐中宗李显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支持下发动神龙政变,从武则天手中夺下政权,成为皇帝;但是李显本身就是傀儡皇帝,真正的权力掌

  • 《长安十二时辰》以唐朝为背景,为何女性角色穿着并不暴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安十二时辰还原唐朝,长安十二时辰人物衣着色彩分析,长安十二时辰服装

    不管你现在看没看《长安十二时辰》,我相信你都会对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唐朝有着天然的好感,在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能够有这样一个盛世,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就冲着这个大唐盛世,我们也应该来看看这部剧。我在一篇文章:《长安十二时辰》口碑爆炸,收视扑街,因为包含的历史知识点太多,中详细的解释为何我们

  • 东晋名画被英军掠走,二战时期主动提出奉还,为何中国却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二战时期东晋名画,东晋名画,八国联军抢走的名画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给侵略中国的法国上尉巴特勒所写的一封信,信的名字就叫做《两个强盗》。这封信中所描述的事情,是中华民族永远无法磨灭的耻辱,也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大的悲歌。01事情发生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后,强行

  •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只是大口吐血,为何没有伤及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亲手杀了李建成吗,李建成怎么会被李世民杀了,李世民晚年有没有后悔杀了李建成

    李世民从小就长在一个贵族家庭里,父亲李渊是隋朝的大将军在,在父亲的影响下,李世民不仅精通兵书,而且还擅长骑射,懂得如何用兵,在如何带兵打仗、管理军队上极富天赋。在隋朝时期,李世民因为解救过隋炀帝,就已经声名远播了,等到建立唐朝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他几次平定地方割据,很多次的战争都是亲力亲为,为唐朝

  • 魏征写《谏太宗十思疏》时,李世民尚在,怎么就知道他庙号是太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征如何劝谏唐太宗的,唐太宗魏征历史评价,李世民庙号为什么是太宗

    按照这个结论来说,魏征写《谏太宗十思疏》是不可能的。但凡是也不能说绝对,话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出现啥样的事应该都是可以理解的。就比如三国时期的魏国第二任皇帝曹睿来说,在活着的时候就定了自己的庙号,而且还是烈祖,也让人感觉不管啥时候话都不能说得太满。那么,曹睿为何会生前定庙号呢?而且是烈祖呢?曹丕篡汉

  • 南唐后主李煜,主动投降赵匡胤,为什么是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南唐后主李煜,以诗词名震千古,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将其当时的心境,刻画得淋漓尽致。李煜42岁之时,死于开封,为何而死,至今都是千古之谜。然而他主动投降赵匡胤的选择,确值得人们尊敬。后周显德二年,也就是956年,周世宗亲征南唐,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占据了南唐大部分土地,兵临

  • 唐玄宗为啥不顾反对,决意要斩杀上官婉儿?专家:若不杀就是他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上官婉儿是被唐玄宗所杀吗,上官婉儿的真正死亡原因,上官婉儿在唐朝的地位

    201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对西咸新区空港城一处建设用地进行先行考察时,发现了一座带有五个天井的唐代墓葬,一时间引起巨大轰动。要知道,五个天井级别的墓葬规模,至少是皇家级别的存在,而这座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一下子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目标。随着考古工作的有序进行,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也逐渐浮出水面。从出土墓

  • 中国唯一以军礼下葬的公主,也是唐朝开国元勋,可惜无人知其姓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最有名的四大公主,唐朝公主墓图片,唐朝最尊贵的公主是谁

    清代王祖庚在《娘子关》一诗中写道:“娘子军容讲武台,雄关嵲屼倚山隈”。这是关于山西一个古代兵家重地娘子关的诗,顾名思义,这里肯定跟一位女子有关。就算是不熟悉历史的人,应该也知道汉唐盛世,堪称盛世典范。唐朝以及汉朝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中最鼎盛的时期,李渊及李建成、李世民父子打天下的故事,在民间流传

  • 唐朝和亲公主,一般有哪几种命运,其中有一个媵婚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和亲公主,最终的命运又哪几种呢!第一种,嫁给祖孙三代,不能说悲惨,只是于中原文化有冲突而已。788年,回纥部落武义成功可汗,派遣使者进献方物,向大堂求亲。德宗和大臣商议之后,最后答应,将公主嫁之。可是忠贞可汗卒,子奉诚可汗立。奉诚可汗卒,国人立其相,是为怀相可汗,皆从故法尚公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