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西挖出四尊唐代黄河铁牛,如今31年过去,为何仍然露天摆放?

山西挖出四尊唐代黄河铁牛,如今31年过去,为何仍然露天摆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845 更新时间:2024/1/19 9:25:58

作为唯一传承至今的四大明古国,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先人给后辈留下了无数的遗物与遗迹。这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生活载体,对后世研究以往的社会生产、人类活动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1

众所周知,中国有二十个朝代,历史上割据的政权更是数不胜数。无数次的政权更迭,各国征伐导致许多珍贵文物毁于战火。清朝中晚期,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列强肆意侵略中华大地,又有无数珍贵文物流失海外。一般来说,这些具有巨大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珍贵文物,要么会被陈列在博物馆中,要么会被收藏家精心收藏。然而,有一件文物却十分例外,它在出土后就一直露天敞放着。

▲黄河铁牛

02

这件文物就是黄河铁牛,古称“开元铁牛”。上世纪八十年代,黄河铁牛出土于山西运城市永济市(古称蒲州),共有四尊。黄河铁牛在建国初年就被当地百姓知晓,因该文物深埋于黄河古道中,一到枯水季节,铁牛的牛角都会裸露出来。在当地政府长时间的查访勘探下,最终将黄河铁牛从黄河水面下两米多深的河滩里挖掘出来。

▲蒲津渡遗址近照

黄河铁牛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永城市因靠近古代黄河,这里诞生过黄河上最著名的蒲津渡渡口。黄河铁牛正是“蒲津渡遗址”中保存最完整,体量最大,工艺水平最高的文物。这四尊铁牛铸造于唐朝开元年间,至今已有近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四尊铁牛分为两组,呈一前一后排列状态,都面朝西方。四尊铁牛大小相似,高都在1.9米左右,长都大约3米,每尊铁牛旁还各铸有一尊铁人,好似正在执鞭策牛,十分生动形象。

▲黄河铁牛七星柱近照

据清《蒲州府志》记载:铁牛是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两地的交通而特意铸造的。在中国玄学文化里,“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铸造铁牛可以在五行中起到克水的作用,镇守黄河使其不会决堤泛滥,因此当地民众又称这四尊铁牛为“镇河铁牛”。随着岁月更迭,由于元朝末年的连年战争,蒲津浮桥被毁于战火之中,铁牛也被弃之不用,往后的日子里,黄河不断抬高改道,无人问津的铁牛渐渐被掩埋在泥沙之中。实际上,和四尊黄河铁牛一同出土的,除了四尊铁人以外,还有两座铁山、一组七星铁柱、三座土石夯堆。

▲永济黄河居民旧照

这些文物是当时人民对生活富足安宁的美好往,也是当时高超冶金铸造技术的完美呈现,它们也为后世关于黄河变迁、水文地质、历史地理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黄河铁牛的出土,深深地震惊了国内外考古界,这些每尊重逾45吨,朝代如此久远,保存如此完整的文物,在国内外极为罕见。可正由于黄河铁牛体量巨大,材料又是铁质,如保护黄河铁牛成为专家们亟待解决的事情。早在铁牛出土时,因长时间被河水和泥沙冲刷,铁牛的表面大多已经腐蚀生锈,如果采用机械或人工吊动搬动,恐怕会对铁牛造成更近一步的伤害。

▲黄河铁牛近照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专家们决定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将铁牛原封不动地放置在当地的平地上,露天陈列。如此一来,就完全避免了铁牛因搬运而导致进一步受损的风险。可是,也有一部分人提出异议,露天陈列会导致铁牛每天遭受风吹日晒,铁牛表面生锈磨损的现象会更加突出。对于这样的疑问,专家们只得表示,由于现在的文物保护技术还不优异,没有合适的吊运工具和有效的防锈方案,只能待日后技术提升后再进一步处理。

结语

如今,四尊铁牛已经伫立在黄河岸边已经31年,在长时间的露天保存下,铁牛表面确实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锈迹。然而,对于体量如此巨大的文物,能够保护成这样已经实属不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黄河铁牛将来一定会有更好的保护方案,留待后世观赏瞻仰。

参考资料:

《蒲州府志》《千年“铁牛”之谜》

更多文章

  • 唐朝五名普通士兵,洗澡时做了个决定,彻底改变了强大的唐朝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有一个名叫王遂的军官,此人是王羲之的后人,唐朝宰相王方庆的孙子,是个背景不错,但是没有什么才能的人。元和年间,王遂因通晓钱谷,长于兴利,以善理财自邓州刺史入为太府卿。由柳州刺史迁为淄青行营诸军粮料使。召充淄青四面行营供军使,年贡羡余百万石,由此可见,王遂尽管能力不怎么样,却很受朝廷重视。当时朝廷

  • 武则天第一次侍寝李世民,就创造历史记录,后来无人打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被李世民宠爱过吗,武则天李世民电视剧,武则天到底喜不喜欢李世民

    中国2000多年帝制社会中,出现饿了400多个皇帝,但只有一个女皇帝,那就是武则天。不得不说,从一介女流成为千古女帝,武则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武则天14岁时就进宫长了40岁的皇帝李世民的侍妾。在李世民的后宫,武则天是一个不起眼的木材商人之女,很不受重视。但是,武则天做了一件事,让他成为历史上最为独一

  • 推行科举修建运河,杨广当真是昏庸无能?专家:片面评价要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广开凿的运河是哪条,杨广修运河原因,杨广为什么要推广科举制度

    纵观中国整个古代史,记录在册的王朝共有83个,而出现的帝王则有559个,“帝”有397个,“王”有162个。在他们当中并非全部都能为人们所熟知,且世人对他们的评判也不同,有的开创盛世名垂千古,有的鱼肉百姓,致使王朝倾覆遗臭万年。但是要论起争议最大的除了始皇帝嬴政,应该就是隋炀帝杨广了。01隋炀帝杨广

  •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本该丧命,为何却没被毒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亲手杀了李建成吗,李建成怎么会被李世民杀了,李世民晚年有没有后悔杀了李建成

    关于李世民的故事,已经是电视剧演烂的内容,我依稀记得唐国强老师演的一部有关李世民的电视剧,李世民先去太子府喝酒,然后回来就肚子疼,甚至到吐血的地步,在大臣的劝说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从这部电视剧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李世民是在李建成的压迫之下无奈反击,正如要是他不杀死李建成,李建成就要毒死他。这种观点,

  • 李林甫有什么样的手段,能够让安禄山与其对话,都惶恐的汗流浃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禄山最怕李林甫,李林甫一生压制安禄山,安禄山和李林甫谁厉害

    正因为如此,关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历史评价就十分费劲了,李隆基在位初期选贤任能,稳定了唐朝武则天晚年以来的混乱局面,开创了足以震铄整个历史的开元盛世。然而,晚年的李隆基却变得昏庸无道,得意忘形,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盛世而衰,再也没有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国此后的历史走向。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你怎么去评

  • “闭门囚久不知春,忽见桃花一树新”,杜甫此诗形容当下,正合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杜甫夏季短诗,杜甫的早春诗句,关于春天杜甫的五言绝句

    当时正值年末,大批外出人员从九省通衢的武汉返乡过年。人们上街置办年货、买春联,一副年味十足的景象。然而,回乡过年的人们不会料到这个春节竟会一去不返,全国人民会因为疫情足不出户,武汉人民面对疫情更是毫无防备,丝毫没有料到会有那么多的人永远地留在了2020的春节。而此时,疫情已经处于失控状态。大批感染者

  • 西晋为何“夭折”得那么快?顶层权力机构不够平衡,自然不长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晋短暂统一的历史教训,西晋的灭亡的惨烈程度,西晋短暂统一后迅速灭亡的原因

    关于西晋没有建立起新的平衡这件事。和一般人想的不太一样,一个组织存续最重要的不是它对外的输出,而是它顶层的权力结构是否能达到平衡。说得直白一些,就是这个组织中最有权力的那帮人,是否能够处得来。这个很重要。一个王朝的权力结构,来自于它构建过程中的创业团队结构,就如同公司的股权结构一样。一个公司的建立,

  • 致力于灭高句丽,杨广和李世民难道都疯了?一位美国学者一语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广有没有灭掉高句丽,杨广和李世民哪个大,李世民真的在高句丽中箭了吗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周边各民族的战争从未停止,这也是我国历史的主旋律。不过东北地区显得较为特殊,这里不仅交通不便,而且气候十分寒冷,一直以来都很少有朝代会主动征讨此处。隋朝时期这里的地位急剧提升,两代皇帝都发动战争征讨高句丽,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依然坚持着这个策略,不禁引起许多人的疑惑,难道李世民和杨

  • 安庆绪为何要杀了自己的老爸安禄山?仅仅是为了帝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禄山和安庆绪之死,安庆绪之死,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是怎样死的

    很多热爱历史或者热爱文学的人,对唐朝都有着天然的好感,对于唐朝的衰败,都有着天然的惋惜,因此很多人都将唐朝衰败的因素推到了安禄山的身上,实际上这是不恰当的。所谓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打破的,李隆基执政晚期把唐朝霍霍的不是一星半点,安禄山只是其中之一。话说李隆基晚年有多昏庸,不止是宠信安禄山,六十多岁的人

  •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为何急于除掉昔日的盟友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灭亡后的李隆基,李隆基当皇帝后为何杀太平公主

    李渊建立唐朝后不久,唐太宗李世民通过发动玄武门政变,杀兄逼父,从父亲李渊手中夺得大权,最终成为皇帝;武则天也是通过政变夺了自己儿子的权力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岁数大了之后,唐中宗李显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支持下发动神龙政变,从武则天手中夺下政权,成为皇帝;但是李显本身就是傀儡皇帝,真正的权力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