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建立:13岁皇帝让出皇位,如释重负,52岁的李渊却欣喜若狂

唐朝建立:13岁皇帝让出皇位,如释重负,52岁的李渊却欣喜若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23 更新时间:2024/1/19 9:25:34

隋炀帝胸怀大志,但却高估了自己的势力,大修洛阳宫殿、开挖大运河、远征高句丽,这些看似造福后世的“千秋伟业”,最终拖垮了隋朝,让隋朝陷入窠臼。最终各方起义爆发,隋朝迎接不暇,而在太原的唐国公李渊则静待时机,最终谋成了大事。

李渊所在的陇西李氏,是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门阀,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时,李渊和儿子李世民早有谋反之心,只是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遇。李渊当时不仅兵少将寡,而且师出无名,若想攻下洛阳,建立自己的政权,难之又难。再加上李渊一向以忠臣自诩,不到万不得已,不想走上谋反之路。

但他的儿子李世民不同,李世民一方面广纳人才,一方面早已想好了谋反的全套计划。在屡次劝说李渊起兵无果的情况下,李世民联合刘文静、裴寂等人,灌醉李渊,让李渊在隋炀帝杨广的晋阳行宫中留宿,然后安排两个“宫人”侍寝,一觉醒来,知道自己犯了灭族之罪,无法挽回,只得答应起兵。接下来,李渊和李世民做了以下4点计划:

第一,接着攻打突厥为名,广招兵马,并且派刘文静出使突厥,获得突厥的支持。这样做不仅获得了一部分突厥战力,还避免突厥在背后偷袭。

第二,李渊秘密通知在外的李建成、柴绍等儿女(婿)回到太原,以协助起兵。

第三,先发制人,诬陷太原守将王威、高君雅勾结突厥,将二人斩首。

第四,最关键的一点,在其他义军猛攻洛阳的时候,李渊父子决定,放弃洛阳,直接攻打长安。这样做不仅避免了和其他义军火拼,有利于保存实力,而且还可以继续以“忠于隋朝、匡扶隋室”为理由,拉拢人心。

说到这里,要介绍另一个人物出场,他叫杨侑,是杨广的太子杨昭的儿子,也就是杨广的长孙。李渊攻打长安,让所有人都触不及防,而当时杨侑正在长安。李渊占领长安,杨侑迅速落入李渊之手。杨侑的存在,帮了李渊一个大忙,李渊在杨侑身上做足了文章,《隋书·卷五·帝纪第五》记载:

(李渊的)义兵入长安,尊炀帝为太上皇,奉帝纂业。义宁元年十一月壬戌,上即皇帝位于大兴殿。

李渊学习曹操,直接尊杨侑为皇帝,尊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也就是说,李渊自称“废昏立明,拥立代王”,直接不承认杨广的皇帝身份了。而当时杨侑年仅12岁,在李渊的胁迫下,封李渊为唐王、大丞相。《新唐书》云:

隋帝授高祖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进封唐王。

当然,半年后,宇文化及也学习了李渊这一招,在洛阳直接杀掉杨广,立杨广的另一个孙子,杨侑的弟弟杨侗为皇帝,这样,隋朝就有了两个傀儡帝王,一个在李渊手中,一个在宇文化及手中。

李渊听闻隋炀帝已死,在李世民等人的劝谏下,觉得时机成熟,便要自立为帝。

其实,当时两个小皇帝都不过是提线木偶路,既然隋炀帝已死,天下大乱,大家对杨侑或杨侗其实已经都不认可,的确到了称帝的最佳时期。

李渊持剑对13岁的小杨侑说:“你把皇位禅让给大丞相好不好?”杨侑早已知道自己的结局,只得含泪拼命点头。就这样,李渊写好禅位诏书,由杨侑宣读,诏书中甚至写道“改事唐朝,趋上尊号,若释重负”。

对于杨侑来说,他把皇位让给李渊,其实是很早已注定的事情,所以他说自己是“如释重负”其实并非没有道理。而对于52岁的李渊来说,一朝称帝,欣喜若狂。

李渊正式继位,建立唐朝。当年,杨坚接受北周宇文氏禅位,到李渊接受杨侑禅位,仅仅37年。所以,尽管李渊是篡位,但很多人认为,这是隋室的因果报应,再加上李渊建立的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王朝,因此,唐高祖李渊的这次“篡位”,被誉为“人心所向”。

笔者认为,杨坚也好、李渊也好、后来的赵匡胤也好,篡位者,窃国也。但杨坚和赵匡胤都是欺负幼主,篡取政权。而李渊不同,因为杨侑的皇帝之位,本身就是李渊强加给他的,换句话说,相比于宇文阐和柴宗训,杨侑的命运,从他登基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了。当然,篡位不代表不是好皇帝,李渊利用九年的时间,平定天下,建立唐朝,功勋盖世,值得肯定。

更多文章

  • 山西挖出四尊唐代黄河铁牛,如今31年过去,为何仍然露天摆放?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山西出土黄河铁牛图片,唐朝黄河铁牛出土,历史上的黄河铁牛

    作为唯一传承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先人给后辈留下了无数的遗物与遗迹。这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生活载体,对后世研究以往的社会生产、人类活动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01众所周知,中国有二十余个朝代,历史上割据的政权更是数不胜数。无数次的政权更

  • 唐朝五名普通士兵,洗澡时做了个决定,彻底改变了强大的唐朝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有一个名叫王遂的军官,此人是王羲之的后人,唐朝宰相王方庆的孙子,是个背景不错,但是没有什么才能的人。元和年间,王遂因通晓钱谷,长于兴利,以善理财自邓州刺史入为太府卿。由柳州刺史迁为淄青行营诸军粮料使。召充淄青四面行营供军使,年贡羡余百万石,由此可见,王遂尽管能力不怎么样,却很受朝廷重视。当时朝廷

  • 武则天第一次侍寝李世民,就创造历史记录,后来无人打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被李世民宠爱过吗,武则天李世民电视剧,武则天到底喜不喜欢李世民

    中国2000多年帝制社会中,出现饿了400多个皇帝,但只有一个女皇帝,那就是武则天。不得不说,从一介女流成为千古女帝,武则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武则天14岁时就进宫长了40岁的皇帝李世民的侍妾。在李世民的后宫,武则天是一个不起眼的木材商人之女,很不受重视。但是,武则天做了一件事,让他成为历史上最为独一

  • 推行科举修建运河,杨广当真是昏庸无能?专家:片面评价要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广开凿的运河是哪条,杨广修运河原因,杨广为什么要推广科举制度

    纵观中国整个古代史,记录在册的王朝共有83个,而出现的帝王则有559个,“帝”有397个,“王”有162个。在他们当中并非全部都能为人们所熟知,且世人对他们的评判也不同,有的开创盛世名垂千古,有的鱼肉百姓,致使王朝倾覆遗臭万年。但是要论起争议最大的除了始皇帝嬴政,应该就是隋炀帝杨广了。01隋炀帝杨广

  •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本该丧命,为何却没被毒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亲手杀了李建成吗,李建成怎么会被李世民杀了,李世民晚年有没有后悔杀了李建成

    关于李世民的故事,已经是电视剧演烂的内容,我依稀记得唐国强老师演的一部有关李世民的电视剧,李世民先去太子府喝酒,然后回来就肚子疼,甚至到吐血的地步,在大臣的劝说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从这部电视剧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李世民是在李建成的压迫之下无奈反击,正如要是他不杀死李建成,李建成就要毒死他。这种观点,

  • 李林甫有什么样的手段,能够让安禄山与其对话,都惶恐的汗流浃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禄山最怕李林甫,李林甫一生压制安禄山,安禄山和李林甫谁厉害

    正因为如此,关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历史评价就十分费劲了,李隆基在位初期选贤任能,稳定了唐朝武则天晚年以来的混乱局面,开创了足以震铄整个历史的开元盛世。然而,晚年的李隆基却变得昏庸无道,得意忘形,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盛世而衰,再也没有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国此后的历史走向。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你怎么去评

  • “闭门囚久不知春,忽见桃花一树新”,杜甫此诗形容当下,正合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杜甫夏季短诗,杜甫的早春诗句,关于春天杜甫的五言绝句

    当时正值年末,大批外出人员从九省通衢的武汉返乡过年。人们上街置办年货、买春联,一副年味十足的景象。然而,回乡过年的人们不会料到这个春节竟会一去不返,全国人民会因为疫情足不出户,武汉人民面对疫情更是毫无防备,丝毫没有料到会有那么多的人永远地留在了2020的春节。而此时,疫情已经处于失控状态。大批感染者

  • 西晋为何“夭折”得那么快?顶层权力机构不够平衡,自然不长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晋短暂统一的历史教训,西晋的灭亡的惨烈程度,西晋短暂统一后迅速灭亡的原因

    关于西晋没有建立起新的平衡这件事。和一般人想的不太一样,一个组织存续最重要的不是它对外的输出,而是它顶层的权力结构是否能达到平衡。说得直白一些,就是这个组织中最有权力的那帮人,是否能够处得来。这个很重要。一个王朝的权力结构,来自于它构建过程中的创业团队结构,就如同公司的股权结构一样。一个公司的建立,

  • 致力于灭高句丽,杨广和李世民难道都疯了?一位美国学者一语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广有没有灭掉高句丽,杨广和李世民哪个大,李世民真的在高句丽中箭了吗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周边各民族的战争从未停止,这也是我国历史的主旋律。不过东北地区显得较为特殊,这里不仅交通不便,而且气候十分寒冷,一直以来都很少有朝代会主动征讨此处。隋朝时期这里的地位急剧提升,两代皇帝都发动战争征讨高句丽,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依然坚持着这个策略,不禁引起许多人的疑惑,难道李世民和杨

  • 安庆绪为何要杀了自己的老爸安禄山?仅仅是为了帝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禄山和安庆绪之死,安庆绪之死,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是怎样死的

    很多热爱历史或者热爱文学的人,对唐朝都有着天然的好感,对于唐朝的衰败,都有着天然的惋惜,因此很多人都将唐朝衰败的因素推到了安禄山的身上,实际上这是不恰当的。所谓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打破的,李隆基执政晚期把唐朝霍霍的不是一星半点,安禄山只是其中之一。话说李隆基晚年有多昏庸,不止是宠信安禄山,六十多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