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制定的一句话,如今影视剧都在用,成为宫廷戏的口头禅

朱元璋制定的一句话,如今影视剧都在用,成为宫廷戏的口头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37 更新时间:2024/2/16 15:47:33

▲现在很多影视剧都喜欢用朱元璋的故事为题材。(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度百科)

究竟是哪一句话现在历史剧都在用?

我们在看影视剧的时候,经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圣旨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但其实,对于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很多人都不理解。

首先,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命令并不是都被称为“圣旨”。据《中国圣旨大观》一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帝的命令分别称作“命”、“令”、“政”,直到代才开始通称帝令为“圣旨”。

其次,圣旨的开头语并不全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每朝每代都不相同:

唐朝时,圣旨开头都是“门下”这2个字,因为那个时候的圣旨,一般由当时的门下省审核颁发的。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旨开头语多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以阐明天子的“正统”。然后,由于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长生天,所以元朝时期的圣旨开头语一律是:“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元朝时的太监宣旨,则要多说很多字了。只有明朝之后,圣旨开头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8个字

最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在宫廷戏里可说是耳熟能详;追溯其源头,「皇帝」、「诏」是秦始皇最早使用的。

汉承秦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皇帝制度。「诏曰」这两个字则最早用于汉代的帝王书中,之后一直被历代帝王沿用下来;可是,「奉天承运」这几个字,在明朝以前,却从未在历史中出现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说法最早是源于朱元璋。(示意图/翻摄自百度百科)

据史料记载,「奉天」这种叫法最早的发明者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公元1368年在南京称帝,在那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城,其中最重要、规格最高的朝会大殿,便命名为「奉天殿」。这「奉天承运」的说法恰是源于这座奉天殿。

这一说法也曾在清朝治学严谨的大学者俞樾的《茶香宝续钞》中有记载:「奉天承运」是「论奉天殿名而及之」,由此而知,这种四字用法最早源于明代的奉天殿。

▲如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已成了宫廷戏最常见的口头禅了。(示意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如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成了影视剧中太监公公宣读圣旨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但值得一提的,这句话的断句并不像影视剧中那样的读法「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或是八个字一次念完不断句;希望以后影视剧在用到这八个字时能严谨一点,不要再念错了!

参考资料:《茶香宝续钞》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发明一酷刑,刑具只有一把梳子和一壶水,却没有犯人能熬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发明的十大酷刑,朱元璋研究的酷刑,朱元璋发明什么刑具

    太祖胸中涌自豪,长虹弯月运文韬。 襟怀草莽英雄气,欲与天公试比高。 ----《咏燕子矶》 这是一首歌颂明太祖朱元璋的七绝,朱元璋绝对称得上是盖世英雄,对外,他扫灭元朝,重新建立汉人王朝。对内朱元璋也毫不手软,面对腐败和犯罪,朱元璋重拳出击,朱元璋的残暴,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大明建立之

  • 官员被判死刑,朱元璋问他祖上何人,听到答案后免他5次死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处决犯人,朱元璋对官员犯下的罪行,朱元璋杀行刑官员

    ▲朱元璋是平民出身的皇帝,对于贪官污吏相当厌恶。(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清初著名的史学家张岱曾在《快园道古》写道,朱元璋将一些办事怠惰的官员治以死罪,不过在这之中,唯独有一个御史“范从文”觉得部分的人罪不致死,阻止刑部行刑。不料,随即被刑部的官员报告范从文“忤逆圣旨”,朱元璋随即将他赐予死罪。明朝有这

  • 梦华录结局:萧钦言奸臣洗白,原型王钦若两次入相,赵盼儿命好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梦华录赵盼儿历史原型,梦华录萧钦言是真实的吗,梦华录里萧钦言有历史原型吗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月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萧钦言淡然若定,吟诗作赋,果然具有当朝宰相的风度……这首诗是唐朝李白所写的《侠客行》,后面两句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名。”绝对的有气势、有格局!这使得我们对这个被清流派称之为“奸相”的老者肃然起敬……随后的剧情中,我们看到齐牧一族所谓的德高望重

  • 数千年前,市场充满了美丽和优雅:《东京梦华录》北宋首都东京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从东京梦华录看北宋都城,东京梦华录北宋汴梁的繁华记忆,北宋东京城的繁荣和昌盛

    除了产品本身的卓越性,《梦华录》这与北宋的生活图景也有很大关系。陈寅恪先生曾说过:“中华民族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赵宋时期达到了顶峰。”几千年前,市场充满了美丽和优雅《梦华录》添加了许多文化含义。最令人惊讶的是,它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际城市之一——北宋王朝的首都东京——带来了生机。《梦华录》它

  • 三国非常离奇的死亡:魏国功臣被诸葛亮骂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魏国,诸葛亮最怕的魏国人,诸葛亮死后的魏国的故事

    [var1]▲三国时代许多人不得好死 王朗 首先是王朗,他可以说是魏国建立的一大功臣,不过最后竟然是被“骂死”,也令人啧啧称奇。诸葛亮北伐时,王朗不顾已经76岁之高龄,与曹真等人于祁山迎战诸葛亮。76岁,在古代可以说是相当老龄。[var1]王朗上前对阵,并向诸葛亮挑起舌战,但最后当然被智商超高的诸葛

  • 夷陵之战前,孙权曾两次主动求和,为何刘备就是不答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夷陵之战孙权还了多少兵马,夷陵之战刘备能打过孙权吗,夷陵大战孙权为什么要出兵

    刘备伐吴一开始的时候,其实刘备和孙权的关系还是挺不错的!当时是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挥军南下,轻而易举地就占领了荆州,把刘备逼得走投无路。与此同时,孙权也感受到了曹操的威胁,且当时的东吴内部,投降派占了一大半,连孙策留给孙权的托孤之臣张昭,都极力劝说孙权投降,可见东吴内部的形势是多么的糟糕!幸亏当时的孙

  • 三国:贤臣择主而事?两位三国顶级人物的跳槽经历让吕布都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最顶级的10位武将,三国正史中的十大武将,三国时期的几位顶级谋士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出自名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名言为有才能的人跳槽提供了正向的理论依据。在东汉末年至三国那段历史时期,伴随着诸侯们的起起落落,跳槽的历史名人非常多。徐晃、张郃、陈群、黄权、赵云、黄忠、马超、徐庶、贾诩、荀彧、郭嘉等等,这些三国历史中算是顶级的那一批文臣、武将

  • 刘备骗他,诸葛亮欺他,关羽小瞧他,他竟是三国最有能力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和诸葛亮在刘备心里谁地位高,关于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小故事,历史上刘备和诸葛亮谁厉害

    三国时期社会局势动荡不安,起义四起。但也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他们各有各的本事。乱世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卧龙先生诸葛亮计谋举世无双,博学多识。仁德天下的刘备,招揽各路名将。但要论谁是三国时期最有本事的人,上述的几位却都不在其列,因为三国时期最有本事的人在东吴。他就是吴国的第二大军师鲁肃,鲁肃的一

  • 历史上真正的刘禅,在位长达41年,诸葛亮临终才发现他的城府很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诸葛亮与刘禅,历史上诸葛亮死后刘禅的态度,诸葛亮死后刘禅有多强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三国时期纷飞战火,在这乱世之中造就了更多的能人志士。诚然许许多多的人才在现实的大势中崭露头角,但这也不能否认有着一群人选择韬光养晦,养精蓄锐,就像变色龙一样,善于利用环境隐藏自己。这类人常常被人们误认为一无是处、不思进取的人,“扶不起的阿斗”常常被用来形容这些人。世人皆

  •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世界其他国家在干啥,看到日本时,可别笑出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全过程,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哪六国

    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用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是非常正确的。因为不管是世界中的哪一个国家,都是经过多少代人的辛苦和努力创造出来的。就好比我国的秦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但也是在经历了众多的纷争和战火之后,才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秦朝吞并六国后,国家的综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