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死后,魏国到底有多乱?是他救了天下

曹操死后,魏国到底有多乱?是他救了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329 更新时间:2024/1/17 17:02:55

此时,关羽仍围困曹仁于樊城。

刚刚到达洛阳,气都没来得及喘的曹操,马上又从洛阳出发,南征关羽。大军还没到,徐晃已经击败了关羽,曹仁得解。

220年正月,曹操回到洛阳。不久,又收到了孙权送来的关羽的首级,曹操妥善安葬了关羽。

正月二十三日,66岁的曹操病逝于洛阳。据传曹操在建造建始殿时,让工匠苏越挖一株老树,树根全是血,曹操亲眼看到非常恶心,认为不详,回宫就病倒了,没多久就病逝了。

无论真假,总之,66岁的曹操,死在了220年的正月二十三。

曹操之死,盖棺定论,其功绩自有后人评说。

曹操对于他的大臣,只有一条遗令:天下尚未安定,不能遵循古代的葬丧制度。我下葬后,你们全部脱去丧服。在外带兵戍守的,不能离开岗位。官员各司其职。装殓就用我平时的衣服,不要放金玉珍宝,也不要陪葬品。总之,丧事一切从简。

曹操死在洛阳,三个嫡子,只有他最喜爱的曹植在身边。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除了叮嘱儿子要节哀,听从哥哥的吩咐,好好活着外,萝卜实在不知道他还能对曹植说些什么。

曹操在和刘备争汉中时,驻扎在长安,战败回洛阳的时候,任命嫡子曹彰为越骑将军,留在长安。等到回到洛阳,曹操病重的时候,让曹彰回来见最后一面,还没到,曹操就去世了。

至于嫡子曹丕,因为是太子,按照古代的规矩,帝王出征,为防不测,一定会留太子守家。所以曹操病逝于洛阳时,曹丕仍然在邺城监国,也没能见到曹操最后一面。

魏王病逝,太子不在身边,自己最喜爱的儿子在身边,掌兵的嫡子又被叫回来,这种情况下,不搞些事情才怪。

曹操死时,太子曹丕在邺城,曹彰也还没回来,当时士兵苦于劳役,又有很多得病的,所以军中骚动不安,臣僚们怕生出事来,所以打算秘不发丧。

只有谏议大夫贾逵认为,魏王病逝这么大的事,不可能瞒得住,于是下令发丧。为防动乱,有人又建议,应该更换各城的守将,全部任用谯县人或者沛国人,就是曹操老家的人。

魏郡太守徐宣马上制止,现在远近统一,人们都想报效国家,为什么一定要任用谯县人或者沛国人,伤害保卫国家人的心。这个提议也被制止了。

这时,青州兵又擅自击鼓,相互召引离开洛阳,洛阳非常乱。大家又建议应该制止他们,对于不服从命令的讨伐他们。

贾逵认为不可以,并颁布了一份长篇公告,下令青州兵所在的地方,政府供给他们食物。长安的兵乱,这才得以制止。

贾逵这边刚安定了洛阳的兵乱,曹彰就从长安回到了洛阳。

先前,曹植因为文采出众,非常受到曹操的宠爱,甚至让丁仪、丁廙、杨修等人辅佐他,有意培养他做接班人。但是,曹植情商有点低,做事率性而为,不注意言行,又饮酒无度。

曹丕不一样,情商非常高,善于掩藏自己的真情,笼络人心,宫人和左右侍臣都替他说话,所以最后曹丕被曹操立为了太子。

曹彰回到洛阳,知道曹植就在洛阳,于是先去见的曹植,见面就说,"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先王把我召回来,是打算再立你作为继承人吧。

曹植说,不可,不见袁氏兄弟乎!曹植说,不可以,你不知道当初袁氏兄弟为了地位,相互攻打吗。曹植不同意。

曹彰见曹植不同意,就在奔丧的时候问贾逵,先王的玺绶在哪里。那意思就是,他自己想要继位为魏王,因为他毕竟也是嫡子。

贾逵严肃的对曹彰说,国有储嗣,先王的玺绶,是你应该问的吗。一句话,把曹彰问的哑口无言。

曹操去世的噩耗传到邺城。群臣相聚在一起哭泣,朝堂上毫无秩序,太子曹丕也恸哭不止。

这时,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劝谏曹丕,君王逝世,天下人都依赖殿下的命令,您应当上为宗庙,下为天下万民着想,怎么能效法凡夫似的孝行!

曹丕过了很久,才缓过神来,止住哭声,对司马孚说,你说的对。

司马孚在朝上大声疾呼,现在君王去世,天下震动,应当早拜新君,安定天下,你们就只会哭吗。于是,遣散群臣,部署禁军保卫,置办丧事。

司马孚建议曹丕立即继位,但在邺都的群臣都认为要让太子曹丕袭曹操爵位的话,必须等待一份天子正式的诏命才可实行。

尚书陈矫却提出异议,大王在外逝世,天下都感到惶惧。而且大王的其它儿子(曹彰、曹植)也在附近,如果不立即行动的话,万一彼此之间发生什么变故,就会危害社稷。

于是立即布置官员,具备礼仪,一日之内就准备齐全。次日早上,用王后的名义策命太子曹丕即王位,下大赦令。

不久,汉献帝也派御史大夫华歆带着诏书,授给了曹丕丞相印绶,魏王玺绶,兼任益州牧。

可以说,要不是贾逵帮助曹丕稳定洛阳的局势,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稳定邺城的局势,力谏曹丕登基,曹魏很可能会向当初袁绍的儿子们一样,相互攻打,从此四分五裂,魏国不复存在了。

曹丕即位后,二月二十一,按照曹操的遗命,把曹操的遗体葬在邺城西面的高陵,丧事一切从简。曹丕的弟弟曹彰、曹植等人也都回到了各自的封地。

曹植封地的监国,迎合曹丕的意图,上奏说曹植酗酒,言辞轻狂傲慢,劫持并胁迫魏王的使者。于是曹丕把曹植贬为安乡侯,曾经辅佐曹植的丁仪、丁廙兄弟二人及两家男子全部处死。

十月二十九日,在推辞了汉献帝的三次辞让后,曹丕登坛接受玺绶,即皇帝位,改元黄初,大赦天下。

魏国开始了新的一页,三国鼎立的时代开始了。

更多文章

  • 神机妙算的人物,民间更是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却算不出如此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事件,史上神机妙算的五个人,神机妙算和各显神通的人物有哪些

    刘伯温的名字叫刘基,一个神秘到骨子里的男人,一个让朱元璋直呼“朕之张良”的神人,阴阳八卦、数经易理就没有他不会的,最起码民间版本是这样。明朝历史背景的影视剧数量不像清宫剧那么多,大多数影视剧都是以描述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主,而在塑造朱元璋影视形象的电视剧里,刘伯温是个不容忽视的存在。那么刘伯温到底有什么

  • 赵云逃出长坂坡,一是曹操爱才,二是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云血战长坂坡故事,赵云长坂坡之战其实是曹操爱才,赵云在长坂坡是七进七出

    当然,这个长坂坡之战,是文学上的长坂坡之战。事实上,在历史上,长坂坡之战虽然也有发生,但并不存在赵云七进七出的事情,至于杀死杀伤多少曹军将领也是无从稽考的事情,不过,救回刘备的夫人以及孩子刘禅倒是真的——这才是历史上的长坂坡。不论是文学形象上还是真实历史上,曹操都是以求贤若渴的形象而存在的——即便是

  • 他是曹营的新丁,刚上战场就连斩蜀汉两名大将,张飞马超仓皇而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马超大战曹营,马超单枪匹马入曹营,马超在历史上有帮助过刘备吗

    三国中经常能够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精彩的战役,而对于那些耳熟能详的大将,他们在每场战争中的表现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像是曹操的部下、曹家军就是重点关注的对象,而刘备这边也因为有关张赵等人的存在,也是大家非常在意的,而对于这些干将,他们到底谁更厉害呢?在下辨之战中,由于这场战役非常的重要,所以刘备采取两队人

  • 三国枭雄多如牛毛,陈宫为何死心塌地的跟着吕布,而不选择其他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三国前期各位诸侯都想要趁乱争夺地盘,当时有不少谋士也都选择了要效忠的人,其中曹操的实力最大,他麾下的谋士武将自然也不少。其次便是吕布,别看他屡次叛主,由于其武功高超,愿意追随他的人还不少。吕布手下有一谋士名叫陈宫,此人的才能虽然比不上诸葛亮,但是也是少见的能人,为什么他会死心塌地跟着吕布,而不

  • 两个韩信的死真的是因为谋反吗?不,只是刘邦算清了这三笔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韩信实际上有没有谋反的想法,韩信是否真的有谋反意图呢,韩信最后为什么会谋反

    如果把这句话用来形容刘邦和韩王韩信、淮阴侯韩信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会发现真的十分贴切。从一开始,刘邦和两个韩信之间的关系是一起讨伐秦朝的战友,后来还经历了历时四年的楚汉之战。按理说,这三人的关系应该亲密无间,可为何最后不欢而散呢?真的是两个韩信都要谋反吗?还是其中另有隐情呢?其实,抛去谋反的名义,我们

  • 诸葛亮年少时的生活竟也是如此坎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的坎坷经历简介,诸葛亮的成长史,诸葛亮的童年和他一生的经历

    在古代文献记载中,只有真龙天子的降生才伴有一系列祥瑞之象。诸葛亮不是真龙天子,“卧龙”,不过是后来人们送他的一个雅号。然而对于这个家庭来说,诸葛亮的降生却是一件大事。诸葛亮的父亲名叫诸葛珪,在泰山郡任郡丞。据说,他们的祖上原先并不住在阳都县,而是住在诸县(治今山东诸城西南)。他们的祖先是秦末农民起义

  • 姜子牙,为何没能救比干?还是因为卖空心菜的人是妖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慌乱之中,比干为了避免灾难,拿着“姜子牙”留下的工具包,将救命咒化为灰烬,喝下去保住内脏,本来可以保命逃走的。但是当他出城时,他遇到了一个女人。女人只说了一句话,比干当场被杀。毕干被挖走后明明活下来了,怎么看到卖菜的老太就当场死了纣王嗜酒,写诗羞辱女娲商本河的纣王是中原文化的传播者,但他的残暴也是无

  • 嘉庆《宁国府志》唐朝职官讹误举隅(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宁国府志pdf,嘉庆十三年宁国府志,嘉庆府志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125期“职官志”是地方志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地方官关乎各级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乃至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地方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民生。因此历代修志,“职官志”力求其详,褒善贬恶,以存史鉴。但由于时远事湮,史料有限,故各地地方志中的“职官志”错讹不少。今以嘉庆《宁国府志》(以下简称

  • 文圣是孔子,武圣是关羽,诗圣是杜甫,中国历史上“剑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的文圣和武圣都是谁,杜甫为什么称为诗圣,武圣和文圣分别是谁

    古人云:“才德全尽谓之圣人。”也就是那些知行完备、品德至善、智慧超群之人,但随着诸子百家的争鸣滥觞,某一行业的最贤能者亦被相关领域认定为圣人,这就形成了如今的十圣:文圣孔子,武圣关羽,史圣司马迁,医圣张仲景,书圣王羲之,酒圣杜康,茶圣陆羽,诗圣杜甫,草圣张旭,画圣吴道子。可是,中国长期处于冷兵器时代

  • 李世民上位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致使秦琼一病十几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为什么不重用秦琼,李世民秦琼完整版,历史上真正的秦琼和李世民

    但李世民并不是一个庸才,在他还没有成为皇帝之前,他跟随着李渊征战就已经证明了他的实力,可以说,李家的江山几乎全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他功不可没。可是,李渊并不只有李世民一个孩子,李建成等人也是李渊的亲生子。最初之时李世民没将几位兄弟放在心中,手足又怎可能互相残害呢,可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李建成却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