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猜疑心太重的朱元璋,为什么信任大将军徐达?这六个字给出了回答

猜疑心太重的朱元璋,为什么信任大将军徐达?这六个字给出了回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475 更新时间:2024/1/24 10:57:55

文/书生半凡

图/来源网络

01

纵观中国历史,每朝每代皇权的确立,无不倚仗着文臣武将的运筹帷幄与决胜千里,等新皇权确立后,当初的功臣往往都成为权臣,然后这些功臣手上的权利再次威胁到皇权。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功臣权臣夺取皇权或者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例子屡见不鲜,甚至包括功臣权臣黄袍加身。

于是,每朝每代新任皇帝上任后,总会千方百计收回这些功臣的权利,及时铲除潜在“威胁”。

“狡兔死,良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便成了皇权统治下残酷的事实,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02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明王朝,不得不提朱元璋这位爱用严刑、酷刑的皇帝。他这人猜疑心太重,动不动就给人贴上“死刑”标签。

在他登基后,受丞相胡惟庸牵连被杀的功臣官僚有三万多人,赫赫战功的将领蓝玉被杀,牵连进来的又有几万人,洪武十八年的郭恒案,被杀者更是多达八万多。

可以说,因为朱元璋太重的猜疑心,不论之前有过多么高的功劳,稍微一个不小心让他觉得侵犯自己皇权,结果永远都是被杀。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蛮横无理”皇帝执政的朝代里,有一个人不仅战功显赫,深得朱元璋疼爱,还经得起朱元璋的猜疑,因病去世后,朱元璋更是为之辍朝,悲怆不已。

这个人便是有着“指挥皆上将,谈笑半儒生”美称的大将军徐达,明王朝的建立,徐达功不可没。

其实,说起徐达这个人,他与朱元璋真的很有缘份。小的时候与他在一起放过牛,等成了他的臣子后,朱元璋又将自己的次女许配给他。

在其戎马一生里,有勇有谋,用兵持重,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帅人才,同时也深得朱元璋的信任。

可这样的一位战功显赫的大将军,却从来不居功自傲,为人处事甚是低调,也不愿争名逐利,只想着过简朴的生活。

有一次,朱元璋与他私下里聊天,不知道两人谈了什么后,朱元璋对徐达说了这么一句:“徐达兄建立了盖世奇功,从未好好休息过,我就把过去的旧宅子赐给你,让你好好享清福。”

然而,不论朱元璋怎么劝,徐达就是不肯接受。

见徐达不愿接受自己的赏赐,朱元璋就请他去自己旧宅子喝酒,然后将其灌醉,让佣人把他抬到床上睡下。

徐达酒醒后便问身边的人自己这是在哪里休息,旁边的人回答:“这是旧内。”

徐达一听是旧内,心里一惊,赶忙从床上跳下来,俯在地上自呼死罪,朱元璋见他如此谦恭,心里很是高兴,命有关部门在此旧宅子门前立一块石碑,并且亲书“大功”二字。

03

儿时的徐达,为了生存下去,有口饭吃,只能被迫去给大户人家放牛,也就失去了很多读书的机会,因此在他从军后,每回出征都会携带大量书籍,一有时间便会仔细研读,遇到不会的地方更是虚心求教。

由于他的好学不倦,严于律己,掌握了渊博的军事理论,因此每每临阵指挥,更是料敌如神,麾下士兵人人皆心服口服。

同时身为将军的他,愿意放低姿态与士兵们同甘共苦,遇到军粮供应不足时,他会不吃不喝,陪着士兵一起挨饿。扎营未定时,他也不进帐休息。赶上士兵牺牲时,他更是筹棺木葬之,这样的一位将军,士兵无不对他爱戴与尊重。

“妇女无所爱,财宝无中取,中正无所疵,昭明乎日月”,本可以声色犬马的徐达,平生却没有声色酒财之好,就连家臣用权谋私利时,他也会加以指责。

“其无私欲,持大节类如此。”这话说的应当就是徐达这样的人了。

在徐达病逝后,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并将其肖像陈列于功臣庙第一位,称之为“开国功臣第一”。

04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名气若是大了,不沽名则其名愈溢,一个人的功劳若是大了,不居功则其功愈显。

正如民间的一句俗话:夹着尾巴好做人,说的就是这个理,普通人如此,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更是如此。

居功不自傲的徐达,能得到朱元璋如此信任,除了他个人良好的修养外,那就是他知道功成名就后如何安身立命。

换句话说就是猜疑心太重的朱元璋,为什么这么信任徐达?或许这六个字可以给出回答:低调人生态度。

或许从小就与朱元璋一起放牛的他心里很是清楚“伴君如伴虎”这话道理,他知道与这样的皇帝在一起,只能共苦,不能同甘,如果自己倚仗功高就骄傲自大,目中无皇帝,那么无异于引火烧身。

或许他已经习惯了每年春天挂帅出征,暮冬之际归来,然后将帅印交还,回家继续过着简单田园生活。

又或许是其他缘由。

但他这种夹起“尾巴”,低调做人的人生态度真的值得我们所有心里浮躁的人去学习、去借鉴。

-END-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动动手指,分享给更多人”

更多文章

  • 髡刑看似没什么,实则却极具侮辱性,为何朱元璋会对亲子用此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为何对亲儿子处以髡刑,中国古代酷刑髡刑,朱元璋最狠的酷刑

    虽然他让自己儿子所受之刑并未对其身体造成什么伤害,但是此刑却极具侮辱性,简直比让犯罪之人直接承受那些会给他们的身体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的刑罚还要让他们感到难以接受。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会对自己的亲生儿子施用此刑呢?一、有关这种极具侮辱性的刑罚的介绍这种极具侮辱性的刑罚名字叫做髡刑,它是一种将人的须发都剃

  • 朱元璋给大臣吃兔肉和狗肉,为何只有刘伯温看出了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跟刘伯温谈话被人听到,朱元璋有多看重刘伯温,朱元璋和刘伯温吃点心

    下面我来说说这个故事到底怎么讲的:据说:某日,皇帝朱元璋请文臣武将一起吃饭,上了有鸟肉,兔肉和狗肉菜,大家喝酒吃肉,好不快意,唯独百年难得一见的再世诸葛刘伯温心里不快,表面上喝闷酒,假装笑脸。宴会结束后,有人就问刘伯温刚才看见你在酒席上闷闷不乐苦瓜脸是怎么回事?哪里不舒服啊?刘伯温附耳说:你不见那盘

  • 靖难之役时,建文帝优势占尽,为何会败给只有八百亲兵的朱棣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靖难之役朱棣成功的原因,靖难后建文旧臣都赶哪去了,朱棣逼死建文

    哥哥关心历史,让我这个搞历史的弟弟脸上是相当有光了,吃饭吃三个小时,我自己喷了两个小时,哈哈哈哈!目前我只看到十集左右,主线剧情应该是围绕靖难之役展开的,导致这场政治悲剧并非朱棣一开始就筹划好的,而是建文帝削藩导致的,可以说,建文帝削藩是历史上削藩失败的一个代表之一,今天纵横就跟大家讨论一下,建文帝

  • 朱元璋是如何处置滞留中原的蒙古人的?方法看似温和实际却很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治国失策以及过度压迫汉人,导致元朝末年各地反元起义频频爆发,朱元璋的起义军算是异军突起,靠着“高筑墙、广存粮、缓称王”的策略,让陈友谅、张士诚在前面充当了抗元的炮灰,最后将元朝统治者赶回了草原,也收拾了陈友谅、张士诚,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明朝。朱元璋登基之后,虽然表面歌舞升平,一片祥和,可是残元

  • 宋太宗得位不正,军中也没有根基,又是怎么样扶植自己的亲信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太宗履历,宋太宗乘驴车南逃有多快,宋太宗思亡子诗原文

    基于此种情况,宋太宗急需建立太祖没有建立过的功勋来来掩盖上述所说的种种谜团,让人民不再对他的上位耿耿于怀。而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南方诸国已被宋太祖扫平,唯一值得宋太宗出手的就是收复燕云十六州,当然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前首先需要攻下北汉,关于这项计划在宋太宗上位不久后就很快被提出。对此朝中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 《大明风华》,朱棣一口一个“建文”,朱允炆的棺材板快压不住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真实的朱棣与朱允炆,一分钟看懂朱棣和朱允炆,朱棣见到建文完整版

    纵横目前看到第五集,看到朱棣和朱瞻基开口闭口“建文”,实在让人受不了,尤其是朱棣目前大概说了两次“建文,这个小王八蛋”。为什么我感觉建文帝的棺材板是要压不住了!“建文”是朱允炆的年号,是可以随便乱叫的吗?在中国古代对皇帝的称谓可是很重要的事情,说包括庙号、谥号、年号,说起来还是挺考究的。一般来说,庙

  • 朱棣做了一个决定,让这座县城成为什么发源地?如今每个人都得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迁都的真正原因,朱棣厉害在哪,朱棣真实经历

    即使在一个省份之内,也因各自居住的区域不同,又在一个省的方言之外,划分出许多小的方言语种,如果真要详细统计,各地的方言,估计不下几千种之多。而在古代社会,没有普通话的概念,最多只有官话的定义,所谓的官话,也因王朝朝代定都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区分。如果定都在南京,那么南京地区的方言就大概率成为了官话;同样

  • 明朝名臣于谦,土木堡之变中守住了北京城,后来皇帝为何杀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于谦策划土木堡之变,明朝的于谦是被谁杀的,土木堡之变前后于谦身份变化

    崇祯这个咱今天就不说了,专门来说说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镇的庙号是英宗,实际上跟英明二字没有任何关系,从基因方面来说,他父亲朱瞻基和他母亲孙氏,那都是人精的存在,善于耍弄权术,但是到了朱祁镇这一辈,算是到头了,明朝也从此走上了下坡路。朱祁镇九岁登基,其后国事基本掌握在太皇太后张氏手中,张氏重用仁宣以来的

  • 赵匡胤心腹杨信,升官的次年就哑巴了,临终前为何又突然能说话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信赵匡胤,杨信大将军高清图片,赵匡胤晚死几年

    赵匡胤是如何坐拥江山的呢?赵匡胤原本是五代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的殿前司都检点,柴荣视赵匡胤为心腹,一直都非常信任他。后来柴荣因病去世,临死前将自己7岁的儿子柴宗训交给他,希望赵匡胤能够辅佐自己的儿子,赵匡胤含着泪答应了。柴宗训称帝后不久,赵匡胤便心生异心了。他看到后周“孤儿寡母”两个好欺负,于是想篡夺

  • 如果朱祁钰能够狠下心,对哥哥朱祁镇痛下杀手,结局是否会圆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祁钰和朱祁镇的关系,如果朱祁镇同意了朱祁钰的让位,明朝朱祁镇朱祁钰

    有人说朱祁钰的悲剧结局是因为他的心慈手软,没有及时除掉朱祁镇,才有了后来的夺门之变,有了他的惨淡结局。其实,朱祁钰并不是不想杀朱祁镇,是不能杀,也杀不了。朱祁钰的皇位是借来的朱祁钰的生母吴贤妃就是明宣宗身边的宫女,生下朱祁钰才成了贤妃,朱祁钰是非嫡非长,在极其看重嫡长子继承制的明朝,朱祁钰是与皇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