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是个奸佞小人无疑,但在他掌权时,明朝确实有一些好的变化,首先是魏忠贤不对穷人征收过多的税,而是对江南富人征税,并且他将大部分税收都应用在了辽东战线。有了巨大的财力支援,孙承宗、袁崇焕等人才接连取得对清军的多次大捷,延缓了清军的入关步伐。
其次,魏忠贤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太监,绝对做不了皇帝,他最大的抱负就是成为皇帝之下的“九千岁”足矣。所以尽管他结党营私,但对手却从来不是皇帝,而是以文人士子为核心的东林党人。东林党虽然以重振朝纲为己任,但都是些圆滑得冒油之人,说的永远比做得好。比如钱谦益,此人曾是探花,后为东林党领袖,在明朝做官时对清廷的所作所为义愤填膺,可明朝灭亡后,他竟然背弃前言,毅然投降清廷,为世人所不齿。
东林党中虽然也有顾宪成这样的忠贞之士,但更多的则是钱谦益这样的无耻小人。魏忠贤是个坏人无疑,可东林党也不是什么好人,对皇帝来说,魏忠贤的存在可以牵制东林党一家独大,若没有了魏忠贤为核心的阉党,东林党再无顾及,朝政只会越来越乱。
事实也是如此。崇祯即位后,听信东林党人之言,认为魏忠贤罪无可恕,于是将其赐死,阉党一哄而散,东林党终于独立潮头。可崇祯不知道的是,东林党领袖的祖籍大都是江南一带,他们在南方经营生意,坐拥大量财富,魏忠贤向江南征税击中了他们的要害,所以必欲杀之以绝后患。可魏忠贤死后,东林党怎会允许朝廷再向东南沿海征税以资军用,因此将征税的矛头转向贫瘠的西北,不但如此,崇祯对魏忠贤重用的袁崇焕也起了疑心,将其凌迟处死,最终惹起了明末李自成起义,将明朝推向内忧外患、万劫不复的境地。
看到这里,你是否明白了魏忠贤掌权时,明军为何追着清军打,而他死后,明军从攻势变成守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