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尚香与刘备成婚后,二人关系如何?专家:三年无子,能好到哪去

孙尚香与刘备成婚后,二人关系如何?专家:三年无子,能好到哪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872 更新时间:2023/12/4 17:00:43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各路诸侯为成就霸业使尽各种手段,在这期间有人名落孙山消失在历史长河,也有人功成名就成为一方霸主名垂千史,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依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过,人们最感兴趣的除了他们的功绩,还有他们与妙龄佳人的爱情故事,其中最为出名的佳人除了大乔和二乔,就是嫁给刘备的孙尚香了。

01

《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中,周瑜孙权为了夺回被刘备所占领的荆州,以“假招亲扣人质”之名将刘备骗来东吴,想以刘备为质,让关羽交出荆州。却不料被诸葛亮识破了计谋,刘备不仅跑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还被刘备带回了蜀中。后人嘲讽这段故事说“周良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剧照

那么,真实的历史中,孙夫人是不是这样被嫁给刘备的呢?其实也不是。刘备在赤壁之战后,乘着周瑜和曹操部队你来我往,打个不停时,自己偷偷派人占领了荆州,成为了这场战役的最大赢家。孙权虽然不甘,但也不敢撕破脸皮,只好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为妻,巩固孙刘联盟。

▲孙尚香剧照

正史之中的孙夫人没有姓名,所谓的孙尚香不过是后来口口相传的名字,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传闻中的孙夫人乃是赫赫有名的侠女,她熟读兵法,武艺高超,且脾气火爆,非常人不能近身。不过孙尚香与刘备的婚后关系倒是常常为人们所谈论,那他们成婚后关系如何呢?专家表示,三年无子,能好到哪去?再说他们俩还是政治联姻,懂的都懂。

02

对于三年无子,最流行的说法是刘备孙尚香并未行过夫妻之事。《三国志》记载,孙夫人有侠女之风,并不同于其他闺阁女子,身边的侍婢也都仗剑而立,即使像刘备这样的枭雄去孙夫人的房里都心惊胆战的,因此同房之事一直迟迟未行。

此外,为了刘备自身的安全,身边的人也曾劝过刘备要远离孙夫人,他们认为女性从古至今大部分都是不讲理的,说砍了你可能就真的会砍了你。那么,同为夫妻之间的孙夫人为什么会这样对待刘备呢?主要还是政治层面的原因。

▲刘备称帝剧照

一是孙夫人作为孙刘联盟的牺牲品,自己肯定不是自愿的,况且刘备娶孙夫人的时候已经有48岁,孙夫人自己才二八年华!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实在太大,按照正史对刘备面貌的记载来看,刘备不丑,也绝对不是特别帅。二则是“祸生肘腋。意思是孙夫人就是一颗离刘备最近的定时炸弹,一旦情况有变,最先发难的很有可能是孙夫人。于是刘备和孙尚香越走越远,自此二人不再同住。

▲刘备惠陵近照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入蜀,孙夫人大归之时带着继子刘禅欲返回东吴,幸得诸葛亮派遣张飞赵云截江阻拦,才夺回刘禅,自此之后,孙夫人再也没在史书之中出现,此后事迹不详。

03

根据毛宗岗版《三国演义》中,说是夷陵之战后,刘备战死的谣言传到了东吴,孙夫人听后,伤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是真是假,理性分析一波。孙夫人处于东汉三国时期,当时的社会,妇女在离开丈夫,或是丈夫遭遇不测之后,都可以改嫁,且不会受到别人的歧视。况且孙夫人与刘备的关系绝对不可能如此相爱,一个随时想要砍了你的人,会为你殉情吗?再说了,按照孙夫人的性格,自杀不太可能。

▲孙尚香剧照(右)

再看毛宗岗所在的年代是什么时候?明末清初。明清时期,妇女饱受封建礼节的迫害,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贞节观被束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贞洁烈女的形象是很常见的事情。此记载,有很大的杜撰嫌疑。而根据《资治通鉴补录》所言,夷陵之战后,孙权害怕刘备卷土重来,于是将孙夫人送与刘备,妄图重归于好,刘备病死在白帝城,孙夫人听说后,投江自尽。

▲惠陵照片

这个问题,首先考虑时间,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孙夫人16岁,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身死,此时孙夫人28岁左右,极有可能再嫁为人妇。野史中就有记载,孙夫人嫁给了陆逊。即便没有嫁给陆逊,按照孙夫人的历史地位,她的夫君地位绝对不可能太低。当然,如果孙夫人此时没有结婚,再被送往蜀国,那么路途中投江自尽的事情几乎不可能,毕竟刘备已死,关羽被东吴杀了,夷陵之战打得蜀国国力大减,梁子已经结下了,孙夫人也没必要自杀。所以此记载仍然有很高的杜撰嫌疑。

结语

历史是严肃的,它讲究证据,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猜测,但不能完全相信。孙夫人和刘备之间到底如何,谁也不清楚,只有等待历史考古学家们慢慢查阅史料,在某一天揭开这个谜底。

参考资料: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

更多文章

  • 刘备关羽忌惮的两位曹魏名将,为何一个生荣死哀,一个死因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正史中的关羽和刘备,关羽之死与刘备的关系,刘备张飞关羽真实历史

    那么这两位引起刘备集团重视甚至忌惮的曹魏名将,最终结局如何呢?别看小说,咱们去正史中找答案,答案就是这二位战功不下于关羽,其中一个生荣死哀,另一个却死因成谜。在演义小说中,心高气傲的关羽只对曹魏一位名将表示了敬畏之心,他曾经对张飞说:“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关羽也曾被此人击败:“高顺引张辽击关公寨

  • 中国唯一不准祭拜关羽,不许修关帝庙的地方,原因一般人猜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为什么不建关庙,关羽祠和关帝庙有什么区别,关羽关帝庙

    明朝诗人唐胄在其诗作《关羽濑》中说道:“破虏忠名万古秋,三分割据百年休”。意思是说关羽消灭强敌留下万古传颂的忠名,三分天下的局面终于消失。提起关羽,势必是人人知晓,后世为了表达对其的尊崇和敬佩,因而很多地方都修建了关帝庙,但是我国有一个地方却反其道而行之,规定方圆15里不许祭拜关羽,也不能修关羽庙,

  • 司马懿叛变曹氏家族后,为何曹操当年老部下都坐视不管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怎么处置曹氏后人,司马懿和曹氏父子,司马懿怎么叛变曹氏的

    三国是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军阀混战的历史时期,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一直到公元280年西晋灭掉东吴,统一中国,进入晋朝时期。而曹操在公元220年挂了,是他儿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改国号为魏,是为曹丕篡汉,也标志着汉朝的彻底灭亡。在这一时期,刘备在蜀汉立稳根基,孙权坐稳江东地区,最终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 汉高祖能得天下,此人军功最大,为何刘邦夫妇反要把他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高祖刘邦军事能力,刘邦处死的功臣,刘邦最后被谁处死

    刘邦能得天下,有半壁河山是韩信为他打下的。为此,韩信本人也居功自傲。一次刘邦与群臣谈论诸将之能,刘邦问:“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能带十万。”刘邦又问韩信: “你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韩信带兵,多多益善。”刘邦大笑,问:“你多多益善,为何被我擒拿?”韩信这才自知失言,急忙改口说:“陛下不善带兵

  • 虎狮豹熊,谁更厉害?这位东汉皇帝做了一个实验,结果让人很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狮子老虎巨猿棕熊谁厉害,老虎狮子犀牛谁最厉害,东汉虎熊大战

    我们都知道,从汉朝开始,我国就有着著名的丝绸之路,与周边国家,甚至更远的国家,有着友好的往来合作。领边国家就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访问中国,顺便向中国进贡点他们国家的特产,而中国则会回赠一些丝绸、茶叶、瓷器等等。所以即使我国不生产狮子,但我国也少不了有狮子的踪迹。东汉时期,波斯拜访我国的时候送了我们一头

  • 魏延被诸葛亮设计谋害后,墓前为何会跪着诸葛亮的石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延死后墓前跪着三个人,魏延墓前发现了三个跪着的石像,魏延与诸葛亮关系

    相传还有一个文官石像,那个跪着的文官手中拿着汉中地图,并且向魏延忏悔,有人猜测那就是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之所以是相传,因为魏延墓前现在已经没有文官石像,只是一种“相传”。本文就不考古,那个跪着的石像到底是不是诸葛亮,如果我们能够梳理开他们之间的关系,了解那段历史,我相信比考证石像是谁更有意义。正史上得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外司马徽还说了句话,道破刘备失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卧龙凤雏为什么能失天下,司马徽卧龙凤雏,为什么刘备得到了卧龙和凤雏

    司马徽这个人,讲实话没啥太大成就,但因为他有个隐士的名头,又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等比较缥缈的学科,自带一层神秘光环,因此当时许多名人都乐意跟他结交,将他有知人之名的能力传了出去。司马徽最经典的一句话大概就是“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因此刘备不惜三顾茅庐求请诸葛亮,庞统也被征为功曹,居于周瑜麾下

  • 一个让曹操为之流泪的女人,她到底有多出色,能撼动了枭雄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史上唯一一个令曹操落泪的女人,枭雄曹操和他的女人们哪个重要,一代枭雄曹操唯一忘不掉的女人

    从社会发展上来看,曹操是刘氏江山的依靠,如果没有曹操,历史必定会给改写。东汉末年,群雄逐鹿,黄巾起义之下,汉献帝无依无靠,四处流浪,只有曹操慧眼识珠,直接“挟天子令诸侯”,稳定了政治局面。在经济发展上来说,曹操开始招募流民,让军民一起垦荒,大型水利,还推广水稻的种植,让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的

  • 东汉才发明了造纸术,为何战国时就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典故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东汉之后造纸术有哪些改进,东汉造纸术过程,东汉时期的什么发明了造纸术

    纸在战国时期可能是没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究竟出于何时尚未可知,目前发现最早的纸制品出是自于西汉,很多人会误认为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这是不对的,东汉蔡伦只是较为有突破性的改进了造纸术。到了这里,有一些人就会跳出来,既然战国时期没有纸,又怎么会出现“纸上谈兵”这个典故,是不是压根就没

  • 汉武帝在位54年,却花44年的时间去攻打匈奴,为何揪着匈奴不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哪年开始打匈奴,汉武帝是何时开始攻打匈奴的,汉武帝用了多少年才打败匈奴

    其实匈奴问题由来已久,攻打匈奴是历史的必然。匈奴政权兴起于战国时期,经常侵犯中原领土,在战国的中后期的赵国就经常遭受匈奴的侵扰,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过后,多次击败匈奴,后来赵国大将李牧也曾吊打匈奴,吓得匈奴十余年不敢南进,后来才知道,那是少数的可以取胜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待到秦汉之际,中原政权身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