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发展上来看,曹操是刘氏江山的依靠,如果没有曹操,历史必定会给改写。东汉末年,群雄逐鹿,黄巾起义之下,汉献帝无依无靠,四处流浪,只有曹操慧眼识珠,直接“挟天子令诸侯”,稳定了政治局面。
在经济发展上来说,曹操开始招募流民,让军民一起垦荒,大型水利,还推广水稻的种植,让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回复。
在用人上面,曹操从来都是不拘一格,不在乎门第观念,广纳贤才,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主张。灭吕布、平袁绍、征张鲁,为北方的统一和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上面介绍的内容可以看出,曹操绝对不只是,那种阴险毒辣的宵小之辈。
像曹操,这样的人物,身边的女人自然多得数不胜数,可是有这样一个女人,对曹操来说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
来莺儿,本身是东汉帝都的一个歌舞伎,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一个歌星、舞蹈家。来莺儿的歌喉,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犹如夜莺一般的优美,唱起歌来动人心魄,优美的舞蹈更是引人入胜。
他一直过着“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日子,洛阳城内的男子对其都趋之若鹜。然而来莺儿,性格极其的高傲,在台上他眉目传情,在台下却一直拒人于千里之外,让很多想一亲芳泽之人,不得不偃旗息鼓。
后来董卓作乱,烧了洛阳城,来莺儿失去了生存的场所。就在这个时候,曹操来了,一个英雄救美,让其躲过了一场浩劫。从此之后,来莺儿就陪伴着曹操,南征北战,四处漂泊。
来莺儿很清楚,乱世之中,能有一席安身之地极为的难得。战争间隙,来莺儿总是为曹操唱歌跳舞,给其调节身心,以报救命之恩。
对曹操而言,在战乱年代,避免不了争权夺利,诸事缠身,终日忙于军国大事,又经常周旋于各个美女之间,于来莺儿相处的时间,说实话并不是很多。
对来莺儿而言,对于曹操只有报恩之情,两人并没有感情。时间一长,来莺儿不免再次感到空虚无助。
曹操身边有一个侍卫叫做——王图。长得一表人才,机警魁梧,深得曹操的赏识和信任。就在来莺儿空虚之时,王图闯入了他的眼帘。
在一次战役之中,曹操为了提拔王图,故意给他制造了一个立功的机会,派他深入敌军腹地,探查敌军屯粮之所。这个任务,是否能成功,是否可以功成身退,一切都是未知。
面对生死离别,来莺儿抱住王图,不让他走,一直都天亮。也正是因为如此,让王图错过了出发的时间。军法如山,曹操只能下令将其斩首示众。
这个时候,来莺儿跪在曹操的面前,反复地哀求:知道军法如山,愿意代王图一死。并将自己于王图之间的私情,和盘托出。来莺儿对王图的感情,深深地震撼到了曹操。
可是来莺儿背叛了自己,必须有一个合适的理由给予赦免。于是就下令,让来莺儿在一个月之内,训练一个歌舞班,任务完成之后,就可以答应他代替王图死。
一来为了报恩,也为就情郎,来莺儿精选了7个侍女,夜以继日的训练,从乐理到音质,尽其所能,最终按时完成了任务。当来莺儿找曹操复命的时候,曹操怜悯之情泛滥,告诉来莺儿,“你完成了任务,其实你可以不死”。
来莺儿毫无惧色地说道:身犯重罪,怎可逍遥法外,到时您怎么统御群下。
曹操又问:是否要见王图一面。
来莺儿答到:我决心带他意思,我们之间的情感就结束了,相见也无补于事,不如不见。
这几句话,让曹操感触很深,如此奇妙的爱情逻辑,震感了曹操的心灵,认定来莺儿是人间的奇女子。
曹操召见王图,王图心中害怕,也自己罪不可恕,心虚地对曹操说,他与来莺儿之间的感情,只是逢场作戏,根本就没有爱情可言。曹操听后大怒,一脚踹倒王图,本想将其直接杀死,可是答应来莺儿,最后只能将这个负心汉赶出了相府。
曹操清楚,将实情告诉来莺儿,感情带来的伤害比死亡更加的可怕。于是告诉来莺儿“王图我已放其回家,你训练歌姬有功,可以不死。”
可是来莺儿,并没有接受曹操的建议,决定用死来洗清自己的罪恶,给曹操行完大礼之后,转身而去。
望着来莺儿离去的背影,经历过生生死死的曹操,两眼不由自主的留下了两行悲情的眼泪,这是他第一次为女人流泪,也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