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高俅是宋朝为数不多的,能逃过现世报的幸运儿?

为什么说高俅是宋朝为数不多的,能逃过现世报的幸运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12 更新时间:2024/1/17 6:19:41

北宋末期,三衙的最高长官是何许人也?

这人我们并不陌生,《水浒传》开篇发迹的“大反派”高俅

高俅是个没有被写进《奸臣传》的奸臣,这是毋庸置疑的。《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老爷子写的诸多坏事,虽然未必都是高俅做的,但他也没少结党营私鱼肉百姓。可即便是高俅高太尉,在“六贼”的评选中依旧落榜,可见,宋徽宗时期官僚阶级里的坏蛋有多密集。

高俅是怎么发迹的呢?

答案大伙都清楚,踢球。

不过,真实的历史与《水浒传》中的说法有些出入。宋徽宗早年只是个与皇储顺位八竿子打不着的王爷,要不是先帝无子,也轮不到他来兄终弟及。端王身边有一众狗党,驸马王晋卿便在其中。这王晋卿也是个浪荡子弟,与端王的喜好差不多,所以两人臭味相投。

宋徽宗当王爷时的那些劣迹,有不少都是在王晋卿教唆下完成的。作为神宗皇帝的驸马爷,王晋卿守着金枝玉叶的公主仍不满足,还要在外面三妻四妾,偏偏神宗皇帝对此视若无睹。若将王晋卿放在其他朝代,多半小命难保。

某次,两人聚在一块,端王想要梳头,没有带梳子(另说是刮胡子的篦刀),于是,就向王晋卿借了一把。端王发现,即便是篦刀这种生活中常见的小玩意,王晋卿也十分讲究。王晋卿的篦刀是用美玉雕琢的,做工相当精巧。

端王对这件小玩意爱不释手,对王晋卿说道:“这玩意做得太漂亮了,能不能帮我做一件?”王晋卿当即应允道:“刚好我家还有不少料子,一会儿就让人给你雕一套。”篦刀雕完了,该派谁送给端王呢?自然是王晋卿的碎催,高俅。

高俅带着盒子来到端王府,管家让他去院子里稍候片刻,等端王踢完了球再说。当然,那时不叫踢球,足球的官名叫蹴鞠,玩法也和现代足球有较大区别,倒是和花式踢毽差不多。蹴鞠这玩意讲究技巧,能玩出不少类似街头足球的花活,极具观赏性。

端王带着一群小厮在踢球,高俅毕恭毕敬地站着,不敢上前打扰。不过,每次端王表演什么绝招,如:街舞的“Powermove”时,高俅都会在一旁拍手叫好。王爷一看高俅每次都能恰到好处地叫好,觉得此人绝对是个行家里手,于是,便问道:“你小子会踢球?”

高俅谦逊地说:“略懂略懂。”端王本来就是个玩心极重的人,踢球时也不讲究什么长幼尊卑,当即将蹴鞠递给高俅,让他耍两手来瞧瞧。高俅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可他还是端着架子,对端王说道:“小人不敢。”端王宽慰道:“不用顾忌,你就踢吧。”

于是乎,高俅便向王爷展示了本朝蹴鞠的“最高水平”,让端王看花了眼。这小子不但“略懂”,还很精通。起码在端王认识的球星里,没人能像高俅一样精通各种技巧了。端王是个相当爽快的人,当即命人给王晋卿带个话,打今个起高俅这小子归我了。

在王晋卿这里,高俅的价值可能还比不上篦刀,送就送了。这一送,就送给了高俅一段大好前程。

在官僚制度不完善的古代,素来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惯例。先帝驾崩,端王平白无故地做了皇帝,他平日里与朝中的文武百官来往较少,能信任的只有身边的一众碎催。作为碎催里最受端王待见的,高俅的政治生涯可谓坐上了直通车。

他先是成为节度使,后来又官拜太尉,成为武将中地位最高的一级。早年陪着端王打打闹闹的小碎催们见状,纷纷向皇帝鸣不平:“高俅何德何能,怎能当此大任?”宋徽宗一板一眼地说道:“你们也想当太尉?可谁让你们球踢得不怎么样呢?”

高俅的同僚都觉得,高俅这小子只会踢球,是靠脚法得到皇帝的荣宠,这才能在二十年内遍历三衙,成为大宋军界的一把手。然而,他们看得太片面了,高俅球技高超不假,但“踢得好球”和“被人记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俅的脑子绝不逊于他的球技。

高俅颇懂知人善用,在他负责招兵的时候,军队招募的全都是有一技之长的兵丁。有力气的,去运花石纲;会手艺的,在军队里从事手工业生产;家里有钱的,领个肥差养老;没钱没势又没本事的,上前线玩命博战功。总体来说,大家都有了“光明”的前程。

那么,高俅的钱是怎么赚的?

虽然与蔡京六贼同为贪污,但高俅的贪法却比后者更加高明。高俅将军队里生产出来的手工制品全都销售出去,利润就落到自己腰包里了。因此,整个大宋军营八十万禁军,都成了任由高俅调遣的“厂哥”,成了服务于高俅集团的打工仔。

关键在于,这些打工仔对于高俅而言都是免费的,朝廷会负责给他们开工资,养兵的粮草也不用自己出半点。高俅家里的仆人、侍卫全都是禁军,足有上千人。不论是扫厕所的、当厨师的、跑腿打杂的全都是大头兵。

宋代重文轻武,武将的地位创造了历史新低。因此,有宋一朝,当“军汉”并不是什么值得光荣的事。《水浒传》的天罡星里有个叫林冲的,在投奔梁山之前贵为“八十万禁军教头”。这名号听起来相当吓人,堂堂八十万士兵的武术老师,怎么还任由高俅这样的人物拿捏?

实际上,林冲是武术老师不假,但像他这样的教头当时足有五千多个。《水浒传》电视剧里出现了一众教头云集衙门,高俅高高在上的场面,现实里多半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五千多人,就算集中在一个体育场上,高俅连数量都数不清,更别说是记住哪个不长眼的叫林冲了。如果朝着当时的军营丢一块砖头,砸到教头的概率是相当大的。

且看除林冲之外,《水浒传》的世界里不是还有洪教头、王教头嘛,连柴进的不法庄园里都住着几个躲祸的教头。宋代的武将里,地位较高的是都指挥使,从职级上来看有正五品。在其下的有候、虞候、都教头,最后才是教头。放到现在的军队里来看,充其量相当于一个排级干部。

在高俅组建的高氏集团里,想要凭借本事晋升的可能性很低。大家都削尖了脑袋朝着上面挤,想要更快地晋升就只能“走后门”了。高俅对那些肯为仕途花点钱的下级提供了一条龙服务,所有官爵都明码标价。想要买个指挥使当当,多少多少银两;想要买个虞侯过把瘾,多少多少银两。只要你能出钱,我就给你官做。当了官的若是想要赚回这笔投入,就得在当兵的身上榨取。

徽宗一朝,武官赚钱的方式大体有三种:

第一是瞒报人数,手底下的大头兵明明只有四千人,却多写三千个并不存在的名字,向朝廷索要七千人的粮饷。至于那三千空饷,一部分送给高俅这样的“金字塔尖”,一部分堵住同僚的嘴巴,剩下的部分归自己。宋朝的军队,动辄几万几十万,每次发兵都会让人觉得声势浩大。实际上,“几十万”禁军都只是纸面上的数字,朝廷的确花了这么多钱养兵,但最后被派到战场上的士兵数量远没有这么多。

除了吃空饷外,喝兵血也是一条军官的捞钱之道。每个月士兵都能领到一笔饷银,可这笔钱绝不会实打实地发放到士兵手里。按照职务的高低,每一层都要克扣一点,发到士兵手里的饷银就十分有限了。

最后一种生财之道,就是像高俅一样,将士兵当成集团的打工仔,让他们从事体力劳动,赚取利润。

这样的将领,这样的军队,能发挥出多少战斗力呢?

宋金之战中,宋朝的骑兵根本不会骑马,来到战场上只能抱住马脖子,一旦马尥蹶子骑兵就得摔跤。连骑马都不会,更别说是冲锋杀敌了。至于射箭这门本事,在北宋末期的军营里几乎失传,士兵们常年从事手工业劳动,连拉弓的力气都没有,弓箭的射程短得可怜。这样的士兵,在遭遇强盛的辽兵、金兵时,根本不具备战斗力。

那么,这个祸国的奸贼高俅,在真实的历史中下场如何呢?

“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不得不说,高俅的运气着实不错。倘若靖康之难是对北宋末年一众佞臣昏君的清算,高俅是为数不多能逃过这场现世报的幸运儿。即便在高俅死后,他的儿子高康、高尧辅也都得到南宋皇帝的重用。根据《宋史》的记载,高俅的另一个儿子高柄还成了绍兴年间的昌国公。

参考资料:

【《宋史》、《荡寇志》】

更多文章

  • 和珅和纪晓岚在历史中的关系也和影视剧中一样,总是针锋相对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珅与纪晓岚历史上真实关系,和珅和纪晓岚是同一时期的人物吗,和珅与纪晓岚的史实

    大部分时间里,如果两人真的有机会相处,可能更像《乾隆王朝》里那种格局,以和珅马首是瞻。实际上从两个人的年纪上的差距、两人入仕的不同方式、以及不同职务和身份,就可以看出来两人不是一路人。纪晓岚出生在雍正2年,乾隆19年的进士,正常科举资历仕途,早年应该也是意气风发。一心成就点什么功业的。但是,乾隆33

  • 决定大清国运的鸦片战争八里桥之战,30000清军为何会败得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鸦片战争清军真实实力,鸦片战争清军惨败,鸦片战争八里桥之战总结

    为何号称强悍的清军骑兵会遭遇如此一边倒的战绩,看一下整个战争过程。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战役,大致集中在三次大沽口战役和八里桥之战。第一次大沽口战役规模不大,英法联军以炮艇掩护1000多人的陆战队登陆,清军的炮台发挥了一些作用,对联军造成百余杀伤,但在联军登陆后,清军在近战中无法抵抗,战死300多人后

  • 甲午战争中日两国在大战,朝鲜王朝当时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日甲午战争真实记录,甲午战争是中日争夺朝鲜吗,老梁说中日甲午

    也正是因此,中国任何一个中学生都会学到这段历史,大家都知道,甲午战争的导火索是朝鲜,最初的主战场也都是在朝鲜,清军海陆军腐败无能,兵败如山倒,日军在朝鲜半岛一路北进,打入中国境内,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在朝鲜打的,那朝鲜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呢?似乎从来没人介绍朝鲜王朝当时

  • 纳兰性德非常凄美的一首词,句句发自肺腑,满满的深情与不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纳兰性德最深情的诗,纳兰性德最唯美的一首词,纳兰性德17首爱情词

    说起他的一生,可所谓精彩纷呈。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中举人,十九岁为贡士,二十二岁便成为进士,其才气被康熙皇帝所赏识,因而留其在身边作御前侍卫。他一生中多次跟随皇帝寻访游历,唱和诗词,被当时人们所惊叹,称之为文武兼备的少年英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为他人所羡慕的当朝红人,

  • 普通人想飞黄腾达,曾国藩:这两点必须牢记,成功会离你越来越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曾国藩成功的三大要诀,曾国藩成功的五个标准,浅谈曾国藩的成功之道

    其实他的天赋并没有那么出色,像他少年读书这些故事,在民间知名度已经很高。可这样的一个人,居然就能有后来的成就,他与生活中的普通人相比到底有哪些差距呢?最初的曾国藩与普通人一样,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做的并不好,甚至好几次差点丢掉性命。最初他负责地方团练,自己也是豪情万丈,打算要立即训练出一支铁军,为此他

  • 顺治英年早逝,康熙年纪尚幼:清朝是如何度过了四臣辅助的七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顺治与康熙是什么关系,顺治出家时康熙多大,康熙五次寻找顺治

    一,顺治去世,四辅臣执政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突然病重,他才亲政10年呀,在历史上也是一位贤明的皇帝。他是一位“立志高远、孜孜求治、以明君圣王自期的有为皇帝,负有‘一夫不获,罪在朕躬’的历史责任感。顺治帝是汉化的积极推动者,其自罪帝王观念是儒家帝王思想、天人感应理论与清初特殊的政治局势共同

  • 为和心上人团聚杀死儿子,细侯如此狠心,蒲松龄为何还称她是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蒲松龄19岁照片,蒲松龄考上进士了吗,蒲松龄寿命多少

    在和心上人团聚的过程中,细侯做了一件非常令人不解的事情,就是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这一点,令细侯这个人物充满了争议,连蒲松龄也评价她实在是天下之忍人。俗话说,虎毒不食子,那么作为母亲的细侯,又为什么要狠心杀害自己的孩子呢?细侯的名字,寓意就是守信重诺细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从蒲松龄给她取的这个名字

  • 如果雍正统治60年,乾隆只有13年,清朝会发展成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历史讲解雍正,雍正时期的清朝怎么样,雍正在清朝的实力

    雍正皇帝的出发点是很好的,目的是为了挽回朝廷已然出现的颓废之势。但是,也正是由于雍正皇帝的铁面无私触动了一些人的奶酪,因而朝野之间便潜藏了一股反对雍正皇帝的势力。历史上,凡是统治者试图推行利国利民的新政策时,总会遭到一些顽固守旧势力的质疑和反对。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时,就曾先后遭到了甘龙、杜挚,以

  • 民国最坚强的母亲:守着名分过了50年,3个孩子个个接受高等教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这一种淡淡的悲凉,不仅是郁达夫的作品基调,也是他人生和爱情婚姻的最好写照。一场没有仪式的婚礼,注定了一场不

  • 吴三桂被诛九族后,陈圆圆去了哪里?一座聂姓古墓揭开百年谜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吴三桂陈圆圆墓地,吴三桂与陈圆圆之墓在哪里,陈圆圆吴三桂未解之谜

    古代美女那么多,为什么只有四大美女和陈圆圆那么有名,其实她们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不可忽略的一笔,还是因为这些美女们和改变历史的男人们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也间接对历史产生了影响。或是改变了一个王朝,或是影响了几个名族,而陈圆圆最著名的,就是以一个女人的身份,改变了晚明的历史,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