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纳兰性德非常凄美的一首词,句句发自肺腑,满满的深情与不舍

纳兰性德非常凄美的一首词,句句发自肺腑,满满的深情与不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578 更新时间:2024/1/25 3:46:39

说起他的一生,可所谓精彩纷呈。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中举人,十九岁为贡士,二十二岁便成为进士,其才气被康熙皇帝所赏识,因而留其在身边作御前侍卫。他一生中多次跟随皇帝寻访游历,唱和诗词,被当时人们所惊叹,称之为文武兼备的少年英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为他人所羡慕的当朝红人,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苦恼。或是由于在皇帝跟前常年当差,他对政治理想什么的没有很大的追求,倒是一心沉醉于情,渴望拥有一段美妙绝伦的惊世爱情。

起初,纳兰容若爱慕表妹,后来表妹奉旨入宫,纳兰只好作罢,接受父母的安排与卢兴祖之女成婚。两人婚后逐渐融洽,夫妻恩爱,倒也传出了一段美满的佳话。可惜卢氏薄命,不幸死于难产之时……妻子的亡故给了他极大的打击,令其消沉了许久,慢慢地,他不再那么颓唐了,不过词作也都成了悼亡之作,或是这样能稍微麻痹他的悲痛,寄托他的哀思吧。

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这篇《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正是纳兰悼念亡妻之作,更是有人称其与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之作相当,可见他用情之深。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词的上阙主写现状的凄凉,一片黄叶,一扇疏窗,在秋风的拍打下凌乱,无人问候,而孤身一人的“我”只能与残阳相伴,回忆往昔。待夕阳垂落,“我”便与那黄叶一般,又有谁能陪伴呢?寥寥几笔,尽显一副萧瑟悲凉的人影图,让这本就寒凉的秋风平添了几分落寞,而纳兰的那份相思之意也只能伴随着西风卷入心底,不禁让人隐隐哀伤。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再看下阙,纳兰不禁回想起曾经种种,妻子因“我”醉了酒而嗫声轻语,不忍扰了自己憨甜的睡梦,这是怎样的柔情,又是如的叫人心动啊。“我们”之间就如同清照与赵明诚一般,一起饭后烹茶,嬉戏玩耍,如若今天你还在这里,“我们”也会和他们那时一样,琴瑟和鸣、相敬如宾吧。

只可惜,今时不同往日,李清照和赵明诚终是隔了天地,“我”也终究不能再看到你的笑容,与你嬉笑玩乐了。短短几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包含了多少的不舍与无奈,曾经那些以为最平凡的日子,如今却成了自己一个人追而不得的奢求,他也只能将自己对亡妻的思念寄托在对往日的追忆里,深陷其中,久久难以自拔。

纵观整首词,显得格外的美,这美就美在了纳兰性德的悲凄之中。其所写种种都平易真实,平常人读其词,一眼叹其悲,二眼哀其不幸,三眼则如惊鸿一现,眉目间皆是不舍,唇齿下尽是深情,叫人久久难以平复。

更多文章

  • 普通人想飞黄腾达,曾国藩:这两点必须牢记,成功会离你越来越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曾国藩成功的三大要诀,曾国藩成功的五个标准,浅谈曾国藩的成功之道

    其实他的天赋并没有那么出色,像他少年读书这些故事,在民间知名度已经很高。可这样的一个人,居然就能有后来的成就,他与生活中的普通人相比到底有哪些差距呢?最初的曾国藩与普通人一样,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做的并不好,甚至好几次差点丢掉性命。最初他负责地方团练,自己也是豪情万丈,打算要立即训练出一支铁军,为此他

  • 顺治英年早逝,康熙年纪尚幼:清朝是如何度过了四臣辅助的七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顺治与康熙是什么关系,顺治出家时康熙多大,康熙五次寻找顺治

    一,顺治去世,四辅臣执政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突然病重,他才亲政10年呀,在历史上也是一位贤明的皇帝。他是一位“立志高远、孜孜求治、以明君圣王自期的有为皇帝,负有‘一夫不获,罪在朕躬’的历史责任感。顺治帝是汉化的积极推动者,其自罪帝王观念是儒家帝王思想、天人感应理论与清初特殊的政治局势共同

  • 为和心上人团聚杀死儿子,细侯如此狠心,蒲松龄为何还称她是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蒲松龄19岁照片,蒲松龄考上进士了吗,蒲松龄寿命多少

    在和心上人团聚的过程中,细侯做了一件非常令人不解的事情,就是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这一点,令细侯这个人物充满了争议,连蒲松龄也评价她实在是天下之忍人。俗话说,虎毒不食子,那么作为母亲的细侯,又为什么要狠心杀害自己的孩子呢?细侯的名字,寓意就是守信重诺细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从蒲松龄给她取的这个名字

  • 如果雍正统治60年,乾隆只有13年,清朝会发展成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历史讲解雍正,雍正时期的清朝怎么样,雍正在清朝的实力

    雍正皇帝的出发点是很好的,目的是为了挽回朝廷已然出现的颓废之势。但是,也正是由于雍正皇帝的铁面无私触动了一些人的奶酪,因而朝野之间便潜藏了一股反对雍正皇帝的势力。历史上,凡是统治者试图推行利国利民的新政策时,总会遭到一些顽固守旧势力的质疑和反对。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时,就曾先后遭到了甘龙、杜挚,以

  • 民国最坚强的母亲:守着名分过了50年,3个孩子个个接受高等教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这一种淡淡的悲凉,不仅是郁达夫的作品基调,也是他人生和爱情婚姻的最好写照。一场没有仪式的婚礼,注定了一场不

  • 吴三桂被诛九族后,陈圆圆去了哪里?一座聂姓古墓揭开百年谜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吴三桂陈圆圆墓地,吴三桂与陈圆圆之墓在哪里,陈圆圆吴三桂未解之谜

    古代美女那么多,为什么只有四大美女和陈圆圆那么有名,其实她们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不可忽略的一笔,还是因为这些美女们和改变历史的男人们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也间接对历史产生了影响。或是改变了一个王朝,或是影响了几个名族,而陈圆圆最著名的,就是以一个女人的身份,改变了晚明的历史,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 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的儿子做错了什么,为何努尔哈赤要处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努尔哈赤为什么处死亲儿子,努尔哈赤为何处死能征善战的弟弟,努尔哈赤在哪年起兵复仇

    很多人都质疑,一个4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上战场?事实上真就有这么回事,这个孩子便是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和一些人料想的不同,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之初,那是相当的落魄,只有十三副甲胄和几十人马。好在努尔哈赤当时的对手也大多就这实力,当时草原上的一座城寨,也就几十人到上百人驻守。所以每次打起仗来,双方都是拖家带

  •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之路:从一个山寨到另一个山寨,像极了打怪升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努尔哈赤兴衰史,努尔哈赤是怎么夺下辽阳的,努尔哈赤统一后的变化

    一,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去古勒寨劝降,结果被误杀。努尔哈赤大怒,他不能拿明军怎么样,只能将复仇的火焰对准图伦城城主尼堪外兰,是尼堪外兰为了抢功才唆使明军不分青白杀进去的。努尔哈赤要求明军惩办尼堪外兰,这种无理要求当然遭到了拒绝。随后,努尔哈赤又找李成梁理论,李成梁自觉理屈,于是就封努

  • 魏忠贤掌权的时候,明军为什么能追着皇太极的部落打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魏忠贤为何追着皇太极的部落打,魏忠贤与皇太极的关系,魏忠贤打过皇太极

    魏忠贤是个奸佞小人无疑,但在他掌权时,明朝确实有一些好的变化,首先是魏忠贤不对穷人征收过多的税,而是对江南富人征税,并且他将大部分税收都应用在了辽东战线。有了巨大的财力支援,孙承宗、袁崇焕等人才接连取得对清军的多次大捷,延缓了清军的入关步伐。其次,魏忠贤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太监,绝对做不了皇帝,他最大的

  • 为什么中国会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谈谈背后的政治因素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资料,老梁说中日甲午,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做出的改变

    甲午海战1840年到1860年,中国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失去了东北、西北大片的土地。这些血淋淋的教训让许多富有见解的中国人开始去学习西方,进而催生了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期间,中国人购买西方的机器,建立近代化的工厂;开办了学堂,派遣了留学生;创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