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清官在清朝来了后选择做和尚, 张献忠余部来了他选择做道士

明朝清官在清朝来了后选择做和尚, 张献忠余部来了他选择做道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942 更新时间:2024/1/8 7:49:02

明朝官员

崇祯年间,郑之珖考中举人,后来被授予广东高州府推官。广东地区当时十分富饶,高州又靠海,距离京城很远,所以郑之珖管辖的地区多数官员都贪污腐败,唯独他自己勤政清廉,洁身自好,不收取贿赂,尤其是对那些想通过钱财消除牢狱之灾的人更为苛刻,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由于其政绩突出,郑之珖升为通州知府。恰逢李自成攻破北京城,郑之珖还没来得及动身,加之又受到当地百姓的挽留,因此没有离开。

后来,南明隆武帝在福建登基,发布诏书让郑之珖入朝,升他为工部主事,后升任员外郎。到了九月,八闽("八闽"是福建省的别称,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全部被清军攻陷,当地大多数世家大族、官员纷纷投降,唯有郑之珖选择落发为僧来表明心志,在广东新会县卖药为生。清朝的新会县官员想尽一切办法逼迫他投降,郑之珖始终不为所动。

福建陷落后的形势图

不久,清广东提督李成栋重新归附明朝。郑之珖便留起头发,赶赴明永历帝的行宫,被授予户部员外郎,到二月,又升为礼部郎中,负责贵州地区考试选拔工作。五月郑之珖到达贵阳,恰逢大西军余部孙可望进入贵州。

孙可望

张献忠余部孙可望用重兵威胁永历帝,索要秦王封号。大学士严起恒、杨鼎和、兵科给事中刘珍、吴霖、张载述建议不能答应,孙可望便让下属杀了这五个人,将尸体投于江水中 ,并自封秦王。永历帝非常害怕,便默认了孙可望“秦王”封号,并派遣官员宣布诏书。孙可望又威胁文武百官,重新铸造印章,修改礼仪制度,不服从的人立刻杀掉。当时士绅都很畏惧,没有不屈从的。郑之珖见状就辞了官,带着家人在湄水北边归隐,自称峨眉道人。郑之珖向来贫穷,当官时比较清廉,辞官后也没有过多财产。归隐后,郑之珖亲自种地自给自足,有时候甚至要靠别人救济,但他也悠然自得,丝毫不觉得屈辱。

?

道士

像郑之珖这样生于晚明的读书人,如果最后不投降清朝,不出仕为官,要想保全性命,只能选择归隐,自此埋葬心中的理想。

参考文献:《明季南略》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攻破大都后,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最惨烈的一战,朱元璋夺取天下的几次战役,朱元璋打仗史

    而在攻破大都后,朱元璋、徐达君臣,又以其惊人的军事才能,将几十万蒙古军主力一口一口吃掉了。这个过程中,朱元璋君臣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各个击破的战略 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部署。当时,南方的主要对手陈友谅、张士诚双雄已灭,南方的福建、两广虽还没有平定

  • 狄青领兵出征,将校不听号令,他一次斩三十二个,剩下的全老实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狄青手下24将,顾宏伯长篇评话狄青,狄青的武力

    狄青领兵出征,是去平定侬智高之乱。当时交趾准备帮助宋朝平乱,狄青说,借兵平乱,有害无利,不能和交趾联兵。宋仁宗准奏,平乱之事由狄青负责。狄传令前线将士,不准与侬智高轻易交战,等他到了前线,听他统一号令。因为狄青到前线需要一段时间,钤辖陈曙有些等不急了。陈曙出身将门,他的大小将校也都有些背景,认为不听

  • 明宣宗怒喝:烧死他!士兵在大铜缸中点燃木炭,缸中发出惨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宣宗点燃木炭,明宣宗暴死原因,铜缸烧死亲叔叔

    作为侄子,宣宗一直想给朱高煦一个活下去的机会。可是,朱高煦这个阶下囚竟然如此胆大包天。刚刚趁着宣宗来看他的机会,竟然伸腿将宣宗绊了个跟头。宣宗摔了一跤,颜面不存。愤怒之下,命人用一个300斤的铜缸扣住了朱高熙。如果朱高煦开口求饶,宣宗或许还能饶他一命。没想到朱高煦竟然力大如牛,将铜缸举了起来,面露不

  • 成吉思汗打到欧洲以后是什么原因使他没有继续打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吉思汗曾经打到欧洲哪个国家,成吉思汗曾经打到欧洲,成吉思汗打欧洲时用火药吗

    必须要明确一个事实,成吉思汗没有打到欧洲,在解决掉中亚花刺子模后,成吉思汗身体情况越发糟糕,最终返回草原,不久后,结束了传奇的一生。其但是,留在中亚哲别、速不台在追击生花刺子模残余力量时候,蒙古将军队才踏入欧洲地区。蒙古军队首次西征,主要是对手是花刺子模,这次战役是成吉思汗在世期间唯一一次西征,之后

  • 明朝灭亡后,让百官心惊胆战的锦衣卫哪里去了?说出来你可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灭亡时15万锦衣卫在干嘛,明朝灭亡后15万锦衣卫去哪了,明朝亡国的时候锦衣卫都去哪里了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有一个叫做宋濂的文人,我们应该不会太过陌生,毕竟都有学习过他那一篇著名的《送东阳马生序》,他被朱元璋称为“天下文臣之首”,而且还是太子的老师,很受信任。有一次上朝的时候,大家都已经散了,只有宋濂一人被留了下来,朱元璋问他昨天晚上都干了写什么。 宋濂向来是个老实人,他就很老老实实地

  • 明朝皇帝的乳母因为太爱养子, 反让皇帝断子绝孙, 崇祯因此得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被太监宫女抚养长大的明朝皇帝,崇祯乳母客氏,明朝崇祯皇帝和他的母亲

    如果非要为明朝的灭亡找出任何一个原因,那么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和大太监魏忠贤残害后宫诸妃也能算是其中之一了吧。客氏最初只是选进宫的奶娘,身份极其卑微。不过命运千奇百怪,她无意中成为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生命里最重要的女人,客氏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天启皇帝,朱由校一生,对客氏都是言听计从。 客氏和魏忠贤剧

  • 读书新得:为什么扈三娘觉得宋江很仁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江真的仁义吗,描写宋江仁义的片段,扈三娘为什么敬佩宋江

    当时我的理解是:觉得宋江仁义的,是其他梁山好汉,不是扈三娘。扈三娘根本没有发言权。今天忽然想到,其实扈三娘,也觉得宋江“仁义”的。因为扈三娘是战俘。不光是战俘,还是女战俘。不光是女战俘,还是美丽的女战俘。美丽的女战俘,落到男人堆里,会有什么样的下场?金庸《飞狐外传》里商老太对仇人说:“你的女儿我会好

  • 历史比武侠更精彩:张三丰受太祖所托保护建文帝,有个徒弟叫沈万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位是富甲天下的沈万三,传说其坐拥聚宝盆,因捐资修缮南京城墙,犯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忌讳,落得个抄家发配辽东的下场,从此杳无音讯;还有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三丰,一身武学震古烁今,明成祖朱棣为他“北建故宫,南修武当”,可谓望眼欲穿,思君如狂,却终究缘悭一面。一位是天下首富,一位是陆地神仙,可在同时代李浩的

  • 朱能:百战佐朱棣,靖难第二功,爵位传了12代,却与明朝有始无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为什么杀朱能,朱棣 朱能,朱棣起兵杀了哪些朝臣

    明朝对礼制有严格规定。一般来说,王子服丧,可以弃朝三日,公主服丧下葬,可弃朝一日。如果是君王或者大臣的话,最多在年末离朝一天。即便是极受恩宠的大臣,也只是离朝三天。朱棣为了朱能不仅停朝五日,还将其封为亲王,可见朱能在朱棣心中地位有多重。朱能雕像 四公之一 朱能之所以在军事方面十分突出,主要是遗传了其

  • 明朝的“朝贡贸易”为女真人的崛起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朝贡骗局,明朝朝贡贸易的目的和影响,朝贡贸易开始的时间

    欢迎观看 编者导读:公元1368年,元朝帝国在以朱元璋为首的势力不断蚕食下拉下了帷幕,至此,这个由蒙古族在中原地区建立起来的大帝国走向了尽头,与此同时,历史又吹响了大明王朝的“号角”。众所周知,明朝建立初期,周边局势依然处于一个十分不稳定的状态,被赶出中原的元朝残余势力依然盘踞在明朝帝国的北大门虎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