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抢了陈友谅的妃子,生下一个儿子,却让朱元璋遗恨终生

朱元璋抢了陈友谅的妃子,生下一个儿子,却让朱元璋遗恨终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936 更新时间:2024/1/24 19:08:08

1380年,胡惟庸朱元璋以谋反之罪处死,并且连坐胡惟庸党羽一万多人,在朱元璋正杀得起劲之时,从千里之外的长沙却突然传来了一个消息,朱元璋颇为宠爱的八皇子——潭王朱梓自焚了!

故事还得从头讲起。1360年,元朝疲敝,在江南地方只剩下三股强大的势力,即为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彼时陈友谅联合张士诚多次进犯朱元璋的领地,让朱元璋不堪其扰,于是召集文武百官,询问他们如何解决现在被陈、张二人两头夹击的情况。

刘伯温彼时刚刚被请到朱元璋帐下不久,正是需要建立自己的威信之时,就为朱元璋制定了战略——首先集中兵力消灭更加强大的陈友谅,而后在进兵张士诚。朱元璋这些年被陈友谅也弄得很烦,因此就采取了这个战略。

通过4年时间的不断征讨,终于在1364彻底吞下陈友谅势力,南方基本已经在朱元璋的掌控之下。攻入城内之后,朱元璋想着这些年里陈友谅多次举兵进犯自己,他是越想越气,不仅将陈友谅一族男丁尽皆处死,还将陈友谅的妾室夺下,成了自己的妲定妃。

后来,妲定妃为朱元璋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潭王朱梓。朱梓生来聪颖,机敏好学,而且颇有孝道,因此很得朱元璋喜欢。朱元璋还将大都督于显的女儿指婚给了朱梓作为王妃,这是朱元璋其他皇子都很少得到的恩典,足见朱元璋对朱梓的喜爱。

可是1380年胡惟庸案爆发之后,跟胡惟庸多有来往的于显也被处死。而于显是朱梓的岳父,跟朱梓多有往来。朱梓害怕牵连到自己,于是闭门不出,惴惴不安。朱元璋得知之后,便派使者去召见朱梓想要安他的心,谁料朱梓却更加惊惧,还没等使者到长沙,朱梓却先自焚了。

以上,就是《明史》当中对朱梓死因的记载。但是其中其实有好些疑点。首先,朱元璋虽然对待功臣的手段极其狠辣,但是对自己的子女却多有宽待。朱元璋的第三子朱棡(gāng)性情骄纵,曾经还实打实地筹策过谋反,最后朱元璋都原谅了他。

而朱梓在生前比朱棡更受宠爱,而且并未有谋反之举,仅仅只是跟胡惟庸略有交集而已。朱棡谋反最后都没死,且不说朱梓本无谋反之举,便是朱梓真要谋反,朱元璋也未必不能宽恕他。

而朱梓作为皇子,对这一点应该是清楚的,既然不是害怕自己因谋反而死,那为什么朱梓一定要选择自焚呢?这背后唯一的可能性,是朱梓还有比谋反更重的罪名,以至于忧惧不已,最终自杀。

而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朱梓其实并非朱元璋之子,而是陈友谅的遗腹子。据明朝野史记载,朱元璋掳走妲定妃之时,妲定妃已经有了身孕,但她始终牢记夫君之死,忍辱负重,将朱梓养大。

等到朱梓长大就藩长沙之时,妲定妃在临行前就告知了朱梓的真实身份,让他牢记杀父之仇,在长沙深耕细作,以图大业。朱梓知道之后,心中大怒,不想疼爱自己十余年的父亲,居然是自己的杀父仇人。

朱梓到了长沙之后,就在一个铜牌之上写下了“宁见阎王,不见贼王”八个大字,时时警醒自己还有父仇在身,并且暗地里开始培养自己的军力,等到实力壮大之后,就攻入京城,杀死朱元璋。

而胡惟庸案爆发之后,朱元璋对所有人都产生了浓浓的猜疑之心,而派往长沙的使者其实并非是用来安定朱梓之心,而是专程来查探朱梓情况的,并且经过调查之后,发现了朱梓谋反一事。

于是随后朱元璋便派大将徐达之子来攻打长沙,此时的朱梓还羽翼未丰,并非是朱元璋的对手。一旦朱梓被俘,身世起底,让朱元璋得知自己是陈友谅的遗腹子,以朱元璋对陈友谅的恨意,朱梓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朱梓在长沙城上徘徊多日之后,最终下定决心,将那块铜牌丢到了阵前,回头就到了宫中,一把火把长沙城烧了,自己和家人也死在大火之中。军队回去之后,将事情禀报给了朱元璋,同时将铜牌呈上。

朱元璋见到铜牌上面“宁见阎王,不见贼王”的八个字时,就立即明白了朱梓的身份,让朱元璋愤怒的同时也悔恨不已,他不仅白费了多年对朱梓的宠爱之心,而且还痛失了一座长沙城,损失实在太过惨重!

而这,就是明朝野史中对朱梓的死因的解释。但以上记载也有很大的漏洞。根据《明史》记载,朱梓应该是在洪武二年所生,也就是1369年,但是陈友谅早在1363年的时候就已经死在了乱箭之中,而这两个时间点,都已经得到了其他史料、资料的认证,是没有错的,除非朱梓是哪吒转世,否则不可能是陈友谅的遗腹子。

可即便否定了野史对朱梓死因的记载,但《明史》中对朱梓死因的解释也太过牵强,因此直到现在,朱梓自焚的原因,依然是一个谜,还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到考古学之中去,才有可能揭开这个谜团。但无论如何,朱梓的死都让朱元璋十分懊悔,毕竟朱元璋疼爱了朱梓如此多年,白发人送黑发人,到底还是令人颇为感伤的。

更多文章

  • 和宋太宗一样兄终弟及即位的金太宗,为什么没把皇位传给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太宗和金太宗,为何传位给金太宗,邢秉懿金太宗生子

    宋太宗是公认的薄情寡义,那么金太宗就是心底无私、心甘情愿地把皇位传给金太祖的子嗣吗?金太宗其实并非如此,虽然金太宗不像宋太宗那样薄情寡义,但他也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非不愿也,实不能也。金太宗不能实现传位愿望,主要有以下原因:金初政权是带有军事民主制的奴隶主政权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创立的金朝,是由世袭

  • 朱元璋老家被攻破, 农民军干了一些事, 让你知道他们为啥被称作“流贼”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军库,朱元璋出兵的真实原因,经典传奇朱元璋

    凤阳皇陵凤阳因为是朱元璋的出生地,后来成了明朝的中都,所以这个原本的小地方变得十分的热闹。而农民军也看中了中都的政治地位,所以总是找机会来攻打凤阳,一来给农民军造成强大的政治宣传,另一方面农民军认为这样也可以破坏明朝的龙脉,让明朝早点灭亡。崇祯七年正月十五,凤阳正处在一片祥和的节日气氛中,百姓们都出

  • 宋朝追封古代名将72人,三国九位名将上榜,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公元233年,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事务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平定蜀汉的南中地区。在此基础上,诸葛亮作为文武双全的人才,还曾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

  • 在位时间倒数第二的明朝皇帝, 在位不到一年凭什么得到仁宗庙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16位皇帝在位时间,庙号仁宗,大清皇帝都有仁宗这个庙号吗

    从隋朝以后,帝王去世之后的谥号字数越来越多,而且有泛滥的迹象,不管皇帝做的好不好,最后总是能捞个不错的谥号,毕竟大多数帝王的谥号是儿子或者后代上的,总不能给个太差的,所以渐渐地谥号就失去了评价一个皇帝好坏的作用。虽然隋朝之后很多皇帝都有庙号,但是庙号的泛滥程度远不如谥号,所以庙号成了评判皇帝好坏的新

  • 公孙策被称“再世诸葛“,包拯为何将他推上虎头铡问斩?原因令人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公孙策最后被包拯铡了吗,包拯斩公孙策完整版,包拯有没有铡了公孙策

    《三侠五义》中包拯查案探明真相的故事可谓是令人耳熟能详,而在包拯查案中,他的几个助手可谓是功不可没。首先是“御猫”展昭,护卫包拯安全,捉拿犯人,其次是师爷公孙策,在包拯的办案过程中可谓是功不可没,最后则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这四位衙役。这几个人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团队,做着为民伸冤的工作。公孙策是包拯

  • 朱元璋没钱葬家人,邻居刘继祖送块坟地给他,他称帝后怎么报恩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死后摆了一道迷魂阵,朱元璋报恩汪大娘视频,朱元璋死后埋到哪个墓里

    朱元璋会这么简朴其实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他祖上世世代代务农,他1328年出生的时候,家里还是一贫如洗,早早辍学就到了地主刘德家当放牛娃,从出生起就贫苦的他早就树立起节约是美德的观念,即使后来当了皇帝也难改。刘德是朱元璋小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里面几次提到他和幼年朱元璋几个小

  • 张献忠征战安徽,碰上了明朝武林第一高手,结果把张献忠打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打败张献忠的女将,张献忠湖广填四川,明末张献忠称帝

    荥阳之会后,各路义军分兵作战,经略各地。张献忠的队伍浩浩荡荡杀进安徽。崇祯八年的正月十五,大雾弥天,张献忠突然出现在凤阳城下,指挥大军攻城。守将朱国相急忙指挥抵抗,结果城中早已混进了大量卧底,乘乱打开城门,凤阳沦陷。张献忠得意洋洋在城头上竖起“古元真龙皇帝”的大旗,又一把火烧了朱元璋的祖陵,这才扬长

  • 朱元璋编了一本书, 不识字的人家里都有这本书, 有了它罪减一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时期的识字课本,朱元璋母亲识字吗,朱元璋临终遗言书籍

    朱元璋自明朝开国以来,朱元璋就不断地诛杀贪官和开国功臣们,仅“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就诛杀了超过五万人,对待贪官更是手段残忍。到了洪武十九年,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任满,大部分官员都被杀掉了。而且朱元璋对贪官采用了剥皮实草的处绝方式,即把人皮整张剥下来,然后用草塞满,悬挂示众,甚至还把贪

  • 宋江仗以称雄的“押司”,换成今天算多大的官?说出来很难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江当押司相当于现在何职,宋江何时在郓城县做押司,宋江为什么被称为押司

    宋江著名的代表作品《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中在说到生平志向的时候,便说“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可见宋江年少的时候,也曾经非常认真地攻读过经史典籍,这是要走“学而优则仕”的路。但是很显然宋江在这条路上并没有

  • 李自成手下大将招降崇祯朝官员遭鄙视, 后来该官员被如此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崇祯与李自成,李自成手下十大将领,李自成搜出崇祯的金银财宝

    明朝官员朱庭焕,在崇祯甲戌年间(1634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工部主事,随后升迁为庐州知府。他精通当时儒家礼法,很有希望成为一代大儒。明朝十分重视孝道,著名政治家张居正就因为父亲去世没有丁忧(辞官回乡守孝)为后世诟病。朱庭焕在任上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他请求解除一切官职,回乡为父母守孝三年。等守丧期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