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位时间倒数第二的明朝皇帝, 在位不到一年凭什么得到仁宗庙号

在位时间倒数第二的明朝皇帝, 在位不到一年凭什么得到仁宗庙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721 更新时间:2024/1/17 17:02:57

从隋朝以后,帝王去世之后的谥号字数越来越多,而且有泛滥的迹象,不管皇帝做的好不好,最后总是能捞个不错的谥号,毕竟大多数帝王的谥号是儿子或者后代上的,总不能给个太差的,所以渐渐地谥号就失去了评价一个皇帝好坏的作用。

虽然隋朝之后很多皇帝都有庙号,但是庙号的泛滥程度远不如谥号,所以庙号成了评判皇帝好坏的新标准。

庙号主要分“祖”和“宗”两大类,开国之君或者始祖、王朝初年的君主会上“祖”这样的庙号,之后的皇帝则上“宗”的庙号。

太祖、高祖为开国之君,比如汉高祖刘邦的庙号是“汉太祖”,赵匡胤的庙号则是“宋太祖”。

世祖、太宗、圣祖等则是发扬光大之君,一般都集中在开国之初。

世宗、高宗则是守成之君,仁宗、宣宗、睿宗等也是明君,中宗、宪宗一般用于中兴之主,思宗、哀宗则多用于亡国之君。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君主,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个月,连一年都不到,仅仅比在位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长,是明朝在位时间倒数第二的皇帝。

虽然朱高炽在位时间很短,但是他在驾崩之后被上了仁宗的庙号,这表明他是一位明君。在位仅仅十个月的时间,他凭什么能够被上“仁宗”庙号呢?

首先,他宅心仁厚。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生性端庄,比较喜欢读书,从小就接受儒家教育,这就奠定了他一生仁厚的个性。他不仅对自己的部下仁厚,甚至对与自己争夺皇位的弟弟朱高煦也非常仁厚,在朱高煦犯下私藏兵器的罪行时,朱高炽还为弟弟向朱棣求情,由此可见,朱高炽是有多么的仁厚。

其次,他在位期间施行仁政。

他赦免了建文帝的旧臣和永乐年间遭连坐牵连的官员和家属,让他们返回自己的家乡,免受流放之苦,比如著名的建文旧臣方孝孺案,方孝孺被灭了十族,当时有一个侄子因为被流放而幸免,最后被仁宗找到予以厚待。

他改革吏治,将永乐朝可有可无的大臣们去职,任用有才能的大臣,在任命大臣时除了关注能力之外还特别重视个人道德和儒家道德。

在司法方面,注意控制滥用刑法。他禁止对犯人滥用刑法,对于死刑则要求十分慎重,对于死刑犯人要经过多次会审才执行。对于因建文帝旧臣而受牵连的家属则多次减刑。

在税负方面,由于永乐年间多次北伐,民间税负较重,到仁宗继位后,他注意减免百姓的税收,还专门派人到各地调查税负情况。

明仁宗朱高炽虽然在位只有短短的十个月时间,但是他从小接受的儒家思想让他继位后对百姓以及身边的各种人都十分的仁厚,不管是与自己争夺皇位的弟弟,还是忠于建文帝的旧臣家属,当然更重要的是对于老百姓的政策。

他在位期间,改变了朱棣在位时期的税负政策,让百姓们休养生息,虽然由于在位时间短,很多政策没有展开,但是他的这些政策被他的儿子很好的继承和执行了,大明王朝迎来了一个盛世——仁宣之治,所以仁宗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是绝对配得上“仁宗”这样的庙号。

更多文章

  • 公孙策被称“再世诸葛“,包拯为何将他推上虎头铡问斩?原因令人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公孙策最后被包拯铡了吗,包拯斩公孙策完整版,包拯有没有铡了公孙策

    《三侠五义》中包拯查案探明真相的故事可谓是令人耳熟能详,而在包拯查案中,他的几个助手可谓是功不可没。首先是“御猫”展昭,护卫包拯安全,捉拿犯人,其次是师爷公孙策,在包拯的办案过程中可谓是功不可没,最后则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这四位衙役。这几个人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团队,做着为民伸冤的工作。公孙策是包拯

  • 朱元璋没钱葬家人,邻居刘继祖送块坟地给他,他称帝后怎么报恩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死后摆了一道迷魂阵,朱元璋报恩汪大娘视频,朱元璋死后埋到哪个墓里

    朱元璋会这么简朴其实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他祖上世世代代务农,他1328年出生的时候,家里还是一贫如洗,早早辍学就到了地主刘德家当放牛娃,从出生起就贫苦的他早就树立起节约是美德的观念,即使后来当了皇帝也难改。刘德是朱元璋小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里面几次提到他和幼年朱元璋几个小

  • 张献忠征战安徽,碰上了明朝武林第一高手,结果把张献忠打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打败张献忠的女将,张献忠湖广填四川,明末张献忠称帝

    荥阳之会后,各路义军分兵作战,经略各地。张献忠的队伍浩浩荡荡杀进安徽。崇祯八年的正月十五,大雾弥天,张献忠突然出现在凤阳城下,指挥大军攻城。守将朱国相急忙指挥抵抗,结果城中早已混进了大量卧底,乘乱打开城门,凤阳沦陷。张献忠得意洋洋在城头上竖起“古元真龙皇帝”的大旗,又一把火烧了朱元璋的祖陵,这才扬长

  • 朱元璋编了一本书, 不识字的人家里都有这本书, 有了它罪减一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时期的识字课本,朱元璋母亲识字吗,朱元璋临终遗言书籍

    朱元璋自明朝开国以来,朱元璋就不断地诛杀贪官和开国功臣们,仅“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就诛杀了超过五万人,对待贪官更是手段残忍。到了洪武十九年,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任满,大部分官员都被杀掉了。而且朱元璋对贪官采用了剥皮实草的处绝方式,即把人皮整张剥下来,然后用草塞满,悬挂示众,甚至还把贪

  • 宋江仗以称雄的“押司”,换成今天算多大的官?说出来很难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江当押司相当于现在何职,宋江何时在郓城县做押司,宋江为什么被称为押司

    宋江著名的代表作品《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中在说到生平志向的时候,便说“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可见宋江年少的时候,也曾经非常认真地攻读过经史典籍,这是要走“学而优则仕”的路。但是很显然宋江在这条路上并没有

  • 李自成手下大将招降崇祯朝官员遭鄙视, 后来该官员被如此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崇祯与李自成,李自成手下十大将领,李自成搜出崇祯的金银财宝

    明朝官员朱庭焕,在崇祯甲戌年间(1634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工部主事,随后升迁为庐州知府。他精通当时儒家礼法,很有希望成为一代大儒。明朝十分重视孝道,著名政治家张居正就因为父亲去世没有丁忧(辞官回乡守孝)为后世诟病。朱庭焕在任上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他请求解除一切官职,回乡为父母守孝三年。等守丧期满,

  • 宋太宗赵光义传下1件东西,祸害了北宋100多年,幸亏被岳飞扔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光义宋太祖,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人现在还有吗,宋太祖为何传位给赵光义

    宋朝立国之初到彻底终结,可以说一直面临着封建时代最为严重的边患。辽国、西夏、吐蕃、金国、元朝,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虎视眈眈,谁都想在宋朝版图上咬一口。偏赶上宋朝的崇文抑武制度,武将阶层萎靡不振,束手束脚,对哪一个对手都不能占据上风。几百年的时间里,宋朝一直提心吊胆,对外战争一直拖泥带水,窝窝囊囊,丝

  • 明朝最大“捡漏王”刘伯温:能在死后封神,全靠这一家三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的刘伯温是怎样死的,明朝第一神人刘伯温,刘伯温为什么在明朝那么厉害

    不知道什么时候网上出现了这么几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您还别说,是挺押韵的,但本着对历史的好奇心,笔者查了查刘伯温这个人,不是说我不知道,而是在我的印象里,一统天下貌似和刘伯温并没有什么关系。好了,咱们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借这

  • 明朝后宫:虽然张皇后是一夫一妻,但晚景也很悲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第一名张皇后,历史上的明朝张皇后,明朝皇帝对张皇后的评价

    哪个朝代不是后宫佳丽三千,都围着皇帝邀宠呢。这是几千年的一夫多妻,皇权至高的结果。要说,也有例外,明孝宗朱佑樘,就是一个例外,他只取了一个老婆张皇后。古今中外,他算是最早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据说,明孝宗的生母纪氏,本是宫中专职守内藏的女史,也有说她是专管皇帝小金库的女官,一次偶然机会,得到宪宗临幸

  • 从《清平乐》看宋朝生活百态(1):宋朝官帽上的那一对“翅膀”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最突出的三个特点,从清平乐看宋朝的社会风情,宋朝历史上的趣事

    宋朝百官常朝视事所穿的朝服基本承袭唐代的款式,即曲领大袖,下裾加一道横襕,腰间束以革带,头戴幞头,脚穿靴或革履。这里着重说一说幞头。幞头是由幅巾发展而来的。古时候,那些身份低贱的人是不能戴冠冕的,为了免除披头散发的现象,他们就以幅巾包头。李贤在《后汉书·鲍永传》中注:“幅巾,谓不着冠,但幅巾束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