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有唐太宗、清朝有清太宗,为何明朝却没有明太宗呢?

唐朝有唐太宗、清朝有清太宗,为何明朝却没有明太宗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167 更新时间:2024/1/21 1:24:08

在开国皇帝之后,第二位皇帝的庙号多为“太宗”,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庙号为“太宗”的帝王包括汉太宗、唐太宗、宋太宗等。那么,问题来了,唐朝有唐太宗,宋朝有宋太宗,元朝有元太宗,清朝有清太宗,为何独独明朝没有明太宗呢?换而言之,明朝的明太宗去哪了?

首先,对于唐朝来说,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庙号为唐太宗;就宋朝来说,第二位皇帝赵光义,庙号为宋太宗;对于元朝来说,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就清朝来说,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也是第二位皇帝。与此相对应的是,就明朝来说,情况则比较特殊。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继位为帝。

按道理来说,建文帝朱允炆作为明朝第二位皇帝,其庙号应该为明太宗。但是,朱允炆不仅败给了朱棣,还在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所以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因为在和朱棣的较量中失败,建文帝朱允炆没能获得太宗的庙号。而就明成祖朱棣来说,其去世后则被追封为明太宗。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8月,朱棣死于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庙号太宗,葬于长陵。在嘉靖皇帝之前,明太宗指的就是朱棣这位皇帝。对于朱棣来说,其在位时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因此,明太宗朱棣,完全可以和唐太宗李世民等皇帝相提并论。但是,嘉靖皇帝登基称帝后,朱棣的庙号由宗升为祖,也即由太宗改为了成祖。

那么,问题来了,嘉靖皇帝为什么要将朱棣的庙号由太宗改为成祖呢?究其原因,和嘉靖皇帝存在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嘉靖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因为明武宗朱厚照没有儿子,才通过兄终弟及的方式,选择嘉靖来继承皇位。比如在明朝末期,天和崇祯之间也是兄终弟及。

基于此,就嘉靖皇帝来说,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并没有当过皇帝,因此也不可能入太庙。对于性格倔强的嘉靖皇帝,自然是非常不满意。更让嘉靖气氛的是,杨廷和等大臣还让嘉靖认明武宗朱厚照的父亲为父亲。因为这件事情,嘉靖和杨廷和等大臣较量了数年,这也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大议礼之争”。通过“大议礼”,嘉靖不仅可以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帝,还得以掌握大权。

在此基础上,嘉靖觉得仅仅是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帝还不够,应该将其放在明朝的太庙中。但是,嘉靖在位时,明朝太庙中的九个名额已经满了,如果要加人进去,就得将之前的皇帝给请出来。对此,嘉靖胆子再大,也不敢如此僭越。于是,他想到了将朱棣的庙号改为成祖。

最后,对于朱棣来说,庙号由太宗改为成祖之后,就可以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同为“万世不祧”之君,在明朝太庙正中供奉。古代帝王的宗庙分为家庙和远祖庙,远祖庙称祧,家庙中的祖先,除始祖外,凡辈分远的要依次迁入祧庙中合祭。所以,永不迁移的叫做"不祧"。由此,这意味着在明朝太庙中,明成祖朱棣得以和明太祖朱元璋并称为始祖。这样,被祧的就是除了太祖成祖之外的亲缘关系最远的皇帝,于是就该轮到仁宗朱高炽了。

于是,嘉靖的亲生父亲兴献王成了睿宗,于嘉靖二十九年入太庙,而明仁宗则被祧出来放进了后殿。综上,正是因为嘉靖皇帝的苦心积虑,导致朱棣的庙号由明太宗变成了明成祖,毕竟明成祖听起来要比明太宗更加威风,况且,朱棣不仅是通过造反来夺取皇位的,在他登基称帝后,还将明朝都城进行了迁移。从这一点来看,朱棣的庙号变成了成祖,也还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更多文章

  • 唐朝有唐太宗、宋朝有宋太宗,为何明朝却没有明太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太宗vs明太宗,西方评价明太宗与唐太宗,明太祖和唐太宗谁厉害

    那么这事儿就说来话长了。这涉及到庙号礼制这么一个知识。什么叫庙号?皇帝在宗庙里供奉牌位上的名号。也就是咱们常见的什么太宗、太祖这些。原本这个庙号评选是很严格的,不是谁都可以评得上的。比如西汉王朝,十几个皇帝里面评上庙号的也就四个。分别是汉太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世宗刘彻、汉中宗刘询。因为不是每个皇帝

  • 唐朝因此衰亡,宋朝借鉴教训,反其道行之,为何结局殊途同归?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是怎么被宋朝灭的,唐朝如何结束宋朝如何开始,宋朝灭亡对唐朝的影响

    唐朝,是一个真正的盛世,但是因为安禄山的叛乱,很快就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安禄山只用了三四十天就从范阳打到了东都洛阳,而此时,唐朝守将们非降即逃,此时的唐玄宗急了,大声呼喊:“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因为,洛阳距离都城长安很近很近。为何太平盛世下的唐朝面对安禄山叛军如此狼狈?因为从唐太宗开始,制

  • 为宋朝续命并非赵构?4人起了关键作用,其中1人只是个渔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构死后宋朝维持了多少年,赵构在宋朝的地位,南宋是从赵构开始的吗

    两宋交替背景1130年,金朝派4路大军侵略南宋,第一路挞懒领兵主要方向是山东、淮北地区;第二路是完颜宗弼率军进攻河南商丘,准备南下渡江,直取建康,主要目标就抓获赵构。第三路大军管勾太原府路兵马事拔离速与大将马五统兵入河南,再南进过江;第四路完颜娄室率军进攻陕西。且说完颜宗弼(金兀术)这一路军,进展非

  • 同样是得位不正,为何朱棣的口碑却要比李世民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跟李世民谁厉害,朱棣和李世民谁的功绩最好,朱棣对李世民的影响

    虽然两位君王都堪称是一代明君,也都在各自的带领之下大唐王朝、大明王朝都逐渐走上鼎盛,可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便是一样得位不正的二人,朱棣的口碑却明显要比李世民差的多,这又是为什么呢?首先,那便是在对待臣属之上。唐太宗李世民讲究以宽治国,即便是对待曾经从属于太子李建成一党的魏征等人也是待之深厚。反观朱棣则

  • 同样是开国皇帝,为啥刘邦、李渊是高祖,赵匡胤、朱元璋是太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赵匡胤朱元璋谁厉害,刘邦朱元璋李渊到底谁最强,刘邦李渊朱元璋三人谁更厉害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凿的说法,目前比较多的也只是推测而已,笔者在此就讲述一下自己的推测。首先是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其实不应该叫汉高祖,而应该叫汉太祖,现在流传的汉高祖刘邦之名,追根溯源其实还要从司马迁说起,司马迁曾经写过一本《史记》,其中,关于汉高祖的章节被称呼为高祖本纪,也就是从这时

  • 元朝和明朝之间,其实还有一朝代?其后人现居海外,坚持说普通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朝和明朝哪个强,元朝跟明朝中间的朝代,元朝与明朝相隔多少年

    说起这个朝代就要先来说一下元朝灭亡原因,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他们在后期的统治中,鱼肉百姓、疯狂敛财,百姓苦不堪言,由于宫廷内斗、朝廷混乱,元朝统治岌岌可危。此时一个叫明玉珍的湖南人带领贫苦百姓开始起义,他在1353年的出山大战中大败元军,经过十年征战,明玉珍所到之处人心皆向,他当时平定多方地区

  • 元朝建立之后,建立了多元的法律体系,这种体系存在哪些弊端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的法律是什么,元朝法律主要特点,元朝创立了什么制度来管辖地方

    一、元朝时期的司法制度元朝时期的法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与完善过程,元世祖在平定南宋后对混乱的法制状况,"始定新律,颁之有司,号曰至元新格"。到仁宗即位后,又将《至元新格》内有关风纪等内容单独列出,辑录成书,号《风宪宏纲》。时至英宗,又在前代帝王的基础之上加以损益,成《大元通制》,其中主要包含了诏制

  • 元朝严密监控百姓,为什么朱元璋却说,元朝“以宽失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朝是被朱元璋消灭的吗,朱元璋说元朝以宽仁治天下,朱元璋拿下金陵对元朝的影响

    (朱元璋画像)其一,我们知道,古代统治者都追求“德政”。尧舜时期的德政,是后期历代统治者的样板,是历代统治者积极追求的目标。如果某个皇帝实施德政,那么他在历史上必将留下令名,从而成为历代皇帝学习的榜样。比如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等,就被后世反复提起。既然德政很重要,宽厚仁爱很重要,反过来,严刑峻法与

  • 他是皇后的叔叔,也是宋朝的名臣,却在死后被开棺割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最悲惨的皇后,宋朝名臣名将一览表,宋朝开棺

    历史上对韩侂胄的评价也是很两极化的。有人说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主张伐金,结果战败,误国误民;也有人说,在那个时代背景,没有对与错,只有“和”“战”两种主张,而主战的这一方,又恰恰是比较爱国的一方。不管韩侂胄是忠臣还是佞臣,他为北宋的繁荣发展还是做出了贡献的。皇后韩氏在位时,韩侂胄也算是有可以撑腰的

  • 为除掉这个家族,明朝军队深入不毛之地、断水断粮,也要追击千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初年,元惠宗北奔应昌,依然想着恢复实力,以图中原。明太祖朱元璋连续用兵,逐个消灭了盘踞在内地的元朝残存势力,夺取了辽东、漠南、甘肃等一些地方。朱元璋剧照朱元璋承认元朝的封建正统地位,对其治绩予以肯定朱元璋在洪武初年曾多次发表文告,阐明明朝统治集团对元朝的态度。这些文告以及有关文件充分肯定元朝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