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文帝削藩之时,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当上了皇帝,这一年他42岁,在这之前他跟徐皇后有四子五女。
但为什么在朱棣当22年皇帝期间,却没能生下一儿半女?今天笔者就跟大家分析一下。
1、对爱的专一
朱棣在爱的时候总是对一个人专情,在徐皇后还在的时候,他独爱徐皇后一人,两人几乎每天形影不离同寝共食,在《实录》中记载,徐皇后曾经跟其他妃子们说的话:“我每天都和皇上在一起”。
足以看出朱棣对徐皇后的专一。朱棣登基时已经四十多岁,而那时的徐皇后也只比他小一两岁,或许是因为身体原因,所以徐皇后没再怀孕。
徐皇后死后,他没再立新后,但册立了妃子,最得宠的要数王氏和权氏,但皇帝的独宠常常会遭人妒忌。
让他们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权氏得宠一年后便死了,而王氏也在永乐18年的时也病死了,所以得到帝王的独宠能活下来已经不易,更别说留下一儿半女。
2、忧虑成疾
对于朱棣无能没有生下一儿半女的事情,后世的史学家推测,很有可能是1392年,太子朱标死后。
朱元璋性情大变,开始屠戮功臣和权臣,尤其是在朱允炆上台后,决定削藩。
之后,朱棣逼宫除掉建文帝朱允炆,令其葬身火海。
但因有传言说,朱允炆并没有葬身火海,而是从当年朱元璋所建的密道中逃走了,朱棣知道后这便成了他的心头大患,就连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
除了帮助明朝外交及经济贸易的发展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寻找有关朱允炆的蛛丝马迹,以除后患。
那些年,朱棣过得战战兢兢,心理压力过大,在加上对很多国事久虑成疾,患上生殖系统的疾病,其表现形式肯定就是弱精症,这样就导致了他在后宫的辛劳没有任何成果的直接原因。
这件事在《明史》里面虽然没有任何的蛛丝马迹可寻,然而在朝鲜《李朝实录》却可以找到一些证据,记载在权妃去世后,朱棣怀疑有人暗害权妃,于是下令严查,最终怒斩3000宫女。
就在朱棣处决这3000宫女时,《李朝实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或有面诟帝曰:“自家阳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
意思是说;一个宫女受刑时,对朱棣说;“你自己年老无能,我们和这些年轻的宦官私通,又有什么罪。”
当然这样有损大明形象的事情在史书上是不会有记载的,而《李朝实录》里面的内容也不能全信,因为关于这段记载全部来自于从大明返回朝鲜的金黑的口述。
而这个金黑据说也只不过是朝鲜妃子的一个随从。
3、忙于政务
在朱棣为帝的22年期间他一共发起了五次北征。
那时的朱棣经常出去走访基层民众,抚慰良善,劝勉生产,自己艰苦朴素不奢姼浪费,告状的也一个没有,所以朱棣治理下的北平,人民生产生活安定,甚至都到了路不拾遗的地步。
加之两个儿子为皇储之位明争暗斗,鞑靼部阿鲁台数次侵边等事,也是让朱棣气恼上火。
或许就是因为过于忧心朝政加之岁数大,以至于身体出现了问题没能再生下一儿半女。
以上就是笔者对朱棣当了22年皇帝,为何没能生下一儿半女?这个问题原因分析,虽然这些原因也只是推测,但不管怎么说,比较能确认的是,朱棣确是在当了皇帝以后就再没留下一儿半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