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不但不杀汉献帝,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他打的什么算盘

曹操不但不杀汉献帝,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他打的什么算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852 更新时间:2024/1/26 9:53:56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黄巾军起,诸侯割据,百姓水深火热,可以说东汉末年是历史上最混乱的一个时代之一,汉灵帝是一个窝囊的皇帝,那个时候何皇后和他弟弟何进把持着朝政,什么事情何进都要参一腿。这不王美人也就是后来汉献帝刘协的母亲,非常惧怕何皇后,但是何皇后不会因为你害怕忍让而放过她,在王美人生了皇子刘协之后,何皇后就毒死了王美人。汉灵帝也是没有办法,斗不过何进一等人,只得将刘协送到董太后那里抚养才保全刘协,不然也被何进等人设计害死。后来汉灵帝只得立何皇后之子刘辨为太子,汉灵帝死了之后,刘辨继位,当时称汉少帝,谁都知道这是个傀儡皇帝,年纪小,没有实权,实权都在何皇后和何进手上。

后来宦官之乱,何进引董卓入宫,没想到董卓更是扯淡,直接废了少帝,立刘协为帝,也就是历史上的汉献帝,也是一个傀儡皇帝,没有办法。董卓比何进还过分,不仅仅独揽朝政,还祸乱后宫,引起朝臣的强烈不满。董卓被朝臣设计诛杀,但是董卓的手下有两个人居然火拼了起来,导致汉献帝流离失所。李傕郭汜为了把持朝政,相互攻击,这时各地方军阀,打着恢复汉室的名义,攻打他们俩,他们则是胁迫皇帝四处游荡,这不曹操就是其中一股所谓的救皇派。他美其名曰救了献帝,其实就是胁迫着献帝到了许昌。这就是典型的挟天子令诸侯。当然当时的献帝没有选择,只能默认曹操的做法。

汉献帝曾经想过反抗,也就是所谓的衣带诏事件,后来被曹操发现,曹操便把参与人员种辑、吴硕、王子服、刘备吴子兰、董承以及董贵妃和董贵妃肚子里的孩子一起杀了。刘备当时也参与了此事,但是刘备溜得快,没有被曹操抓住得以逃脱。否则就没有后面的三分天下之蜀汉了。但是曹操没有杀汉献帝,没有杀并不代表不想杀,其实曹操很想这么干,但是曹操是聪明人,杀与不杀他选择了不杀,因为他知道杀了汉献帝,那么天下诸侯都会把矛头指向他,他应付不过来。

但是曹操早就有打算了,他不可能再让汉室势力恢复原来,他死后曹丕继位,曹丕刚开始也没有明目张胆的夺位,为何呢,因为曹操早就埋下了祸根,那就是把自己的女人嫁给了汉献帝,从血统上稀释汉室的权威。这让汉献帝很无奈,明知道曹操就是一个汉贼,却又只能跟他女儿生子。后来曹丕干脆推到了贞节牌坊,直接逼迫献帝退位,自己取而代之,名曰:曹魏!

历史上总是能出现这么多既得利益者,他们总是算计着,什么节操,什么德义,什么道法,在他们眼中就是狗屎一样,只要他们把握了权利,立马就翻脸,这就是历史的经验。

更多文章

  • 曹丕将“三国第一美女”甄宓赐死后,为何还在她嘴里塞满秽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甄宓死后曹丕性情大变,历史上曹丕赐死甄宓,三国历史甄宓

    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一双善于顾盼的闪亮的眼睛,两个面颊下甜甜的酒窝。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 ——《洛神赋》白话文甄宓是三国时期第一美女,被认为是曹植笔下《洛神赋》的原型。通过洛神赋中的描述我们不难想象甄宓的美貌。然

  • 汉武帝为何要行立子杀母的残忍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武帝立子杀母的影响,武帝为什么要立子杀母,汉武帝首开立子杀母先例

    立子杀母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出现有其必然性,最早出现在汉武帝身上,只是必然性之中的偶然性。孝道并非起源于孔子和儒教,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甚至更早。孝道遵从的是对父母的顺从,即便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不能例外,不仅不能例外,还要身体力行,作为天下表率。但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的郡县社会,执行的是家天下政治制度

  • 揭秘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之谜:假想敌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羽鸿门宴为什么放走刘邦,项羽为什么没在鸿门宴杀了刘邦,项羽鸿门宴不杀刘邦原因

    当然,我们先来看下为何会有这场饭局。《史记》交待的很清楚:“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简单点讲,当时的情况就是项羽和刘邦兵分两路攻秦,楚怀王为了尽早取得战果,采取了激励机制,也就是“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当然,结果就是“沛公(刘邦)先破秦入咸阳”。可就是这个先入咸阳,刘邦的处境就变得尴尬

  • 老板是否重用,不看你的位置而是看是否信任你。赵云一生便是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老板重用之前的考验,老板不重用的三大征兆,如果老板不重用你表现在哪里

    我们常称赵云为常胜将军,我倒认为赵云称为“关键将军”更符合赵云的历史地位。长坂坡乱军之中救下阿斗,汉中之战独自断后杀穿曹营......我们可以从赵云的谥号中,看看蜀汉人对赵云的印象:“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一个温和、贤能,做事有条不紊,又能平定祸乱的人,这也是对

  • 土耳其为何认匈奴当祖先?还称其陆军前身是:冒顿单于“鸣镝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土耳其跟匈奴有什么关系,土耳其和匈奴,土耳其人与匈奴的关系

    然而这些游牧民族在中华文明发展的长河中,不是因为内部纷争自我败亡,就是被中原文明依靠强大的经济基础慢慢消灭,更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不知不觉间被“同化”。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这些曾经让人望而生畏的“马背政权”大多烟消云散,早已融入各个文明之中。匈奴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从春秋战国时起就与中原文明一路

  • 假如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三国历史将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夷陵之战赢了会怎样,三国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失败,夷陵之战刘备有可能获胜吗

    蜀汉出师不利,张飞在和刘备合兵前因打骂士卒被杀。夷陵之战的惨败让新生的蜀汉政权元气大伤,国内的叛乱也此起彼伏。三国鼎立的态势才算真正稳定下来,因为。那么假若刘备能够在夷陵之战中获胜的话三国的态势又是如何的呢?刘备作为蜀汉的帝王深知天下形势,无论是卧龙先生的隆中对还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荆州都是绕不过去或者

  • 匈奴写下战书:“天心取米”,汉朝小吏每字添一笔,匈奴被吓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匈奴,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汉武帝时期,毕竟汉武帝时期的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将军实在太过出名,尤其是霍去病的战绩,以现在的角度来看,简直就像一本爽文小说,年纪轻轻就征战匈奴,还屡战屡胜,甚至打到了匈奴的大本营中,只不过这样的天才人物却英年早逝。网友们都戏称霍去病就是上天派来拯救汉朝的,任务完成了他就回去

  • 三国时期,至死都没出山的两位顶级谋士,智谋不逊诸葛亮、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最顶级的十大谋士,三国中被人忽略的顶级谋士,三国最厉害的10位谋士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传达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无论是《红楼梦》,还是《水浒传》《西游记》,他们传达的都是直白的智慧,但《三国演义》不一样。这本书传达的是战争与争斗、逐鹿天下,但天下自古就只有一个王,所以势必需要谋略与智慧的彰显。诚如人们所见,三国里面的智慧代表就是诸葛亮。诸葛亮也因为在蜀国的谋划中,因为

  • 三国“猛人”孙坚的崛起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猛将孙坚,三国孙坚在长沙留下的足迹,三国孙坚是怎么崛起的

    孙坚不是世家出身,也不像刘备一个拥有一个皇族的姓,不过他从小就胆量惊人。才十几岁的他和父亲一起坐船在钱塘江附近遇到海盗胡玉等人在岸上分刚刚劫道商人的财物。此时孙坚坐的这艘船的司机就不敢开了。遇到海盗避之不及是正常人的思维。结果不知道孙坚是怎么劝说船家让自己上岸的,这点没有记载。孙坚一上岸就拿着刀作出

  • 赵云武力之谜:少年难斩文丑 中年苦战张郃 老年难胜姜维,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云大战文丑完整版,三国赵云真实历史,文丑vs赵云

    位列五虎上将的赵云,历来是众人最为推举的三国猛将,甚至因其完美无瑕,被列为三国众武将的形象代言人,以至于到最后,我们已经混淆了赵云到底是凭借武力为人所推崇,还是因为其深入人心的形象而被推崇。若以形象论,赵云确实比关张马黄长得英俊,然若在三国众武将中相比,赵云却并非唯一的帅哥,能与之相比的英俊名将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