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何,也是功高震主,为什么他能善终?

萧何,也是功高震主,为什么他能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675 更新时间:2024/2/3 21:34:51

功高震主者,极大多数都未能善终。

刘邦也是一点都不手软。

萧何可谓是刘邦的首号功臣,但是为何能得以善终呢?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对日后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

再后来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

刘邦死后,他又辅佐汉惠帝。

可以说萧何是西汉开国功臣里唯一一个不但得以善终而且一生显赫的功臣,(张良虽然也得以善终但是张良后来辞官退隐)。

对于心狠手辣的刘邦,他能够全身而退的原因一共有三点!

其一就是他对刘邦有救命之恩。

早年萧何见刘邦器宇轩昂,风骨不凡,谈吐也有别于众人,是大贵之相,所以对刘邦格外佩服,并曾多次利用职权暗中袒护刘邦。

一次,刘邦奉命押送一批囚犯赴骊山修秦始皇陵,才出县境不远,便逃跑了许多人,刘邦既无法追赶,又禁压不住。

当行至丰乡大泽时,刘邦索性把所有囚犯都解了缚,叫他们逃生,自己则与10多个死心塌地愿与他生死相随的囚犯逃到芒、砀二山之间蛰居避难。

沛县县令得知后,拘拿刘邦妻子吕雉入狱,幸亏萧何与曹参二人保释出狱,刘邦对他十分感激。

但是仅仅个人的感情若刘邦想要杀他还是不会讲情面。

其二便是萧何此人做事低调。

萧何这个人很顾大局,先是推举韩信带兵,又在后方维护稳定,让刘邦后顾无忧。

后来在剪灭韩信时也是萧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萧何虽然有功却不自傲,这让刘邦对他十分的放心。

其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萧何善于揣摩。

刘备对异姓王和功臣痛下杀手时候,萧何就已经看透了刘邦这个人。

萧何计诛韩信后,刘邦对他更加恩宠,萧何的门客召平奉劝萧何小心韩信的下场。

萧何仔细一想大惊失色。

第二天早晨,萧何便急匆匆入朝面圣,力辞封邑,并拿出许多家财,拨入国库,移作军需。

汉帝刘邦十分高兴,奖励有加,于是萧何得以善终,并且显赫一生。

更多文章

  • 大汉王朝:赵飞燕被牵连出局,冯昭仪被诬陷自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冯昭仪真人图片,冯昭仪电视剧全集观看,冯昭仪有多厉害

    先是掖庭狱丞籍武见赵合德屡毙皇儿,很是不忍。尝与掖庭令吾丘遵密商,拟即告发。无奈官卑职小,反恐多言惹祸,因致迁延。吾丘遵又复病殁,籍武更孤掌难鸣,只得作罢。到了哀帝嗣位,合德自杀,籍武尚然生存,不妨稍露宫中秘情,辗转流传。被司隶校尉解光闻悉,正好扳倒赵家外戚,使傅太后独擅尊荣。当下拜本进去,追劾赵昭

  • 曹操不但不杀汉献帝,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他打的什么算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真的破坏了汉献帝的后代吗,曹操敢杀汉献帝吗,曹操为啥要杀汉献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黄巾军起,诸侯割据,百姓水深火热,可以说东汉末年是历史上最混乱的一个时代之一,汉灵帝是一个窝囊的皇帝,那个时候何皇后和他弟弟何进把持着朝政,什么事情何进都要参一腿。这不王美人也就是后来汉献帝刘协的母亲,非常惧怕何皇后,但是何皇后不会因为你害怕忍让而放过她,在王美人生了皇子刘协之后

  • 曹丕将“三国第一美女”甄宓赐死后,为何还在她嘴里塞满秽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甄宓死后曹丕性情大变,历史上曹丕赐死甄宓,三国历史甄宓

    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一双善于顾盼的闪亮的眼睛,两个面颊下甜甜的酒窝。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 ——《洛神赋》白话文甄宓是三国时期第一美女,被认为是曹植笔下《洛神赋》的原型。通过洛神赋中的描述我们不难想象甄宓的美貌。然

  • 汉武帝为何要行立子杀母的残忍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武帝立子杀母的影响,武帝为什么要立子杀母,汉武帝首开立子杀母先例

    立子杀母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出现有其必然性,最早出现在汉武帝身上,只是必然性之中的偶然性。孝道并非起源于孔子和儒教,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甚至更早。孝道遵从的是对父母的顺从,即便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不能例外,不仅不能例外,还要身体力行,作为天下表率。但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的郡县社会,执行的是家天下政治制度

  • 揭秘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之谜:假想敌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羽鸿门宴为什么放走刘邦,项羽为什么没在鸿门宴杀了刘邦,项羽鸿门宴不杀刘邦原因

    当然,我们先来看下为何会有这场饭局。《史记》交待的很清楚:“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简单点讲,当时的情况就是项羽和刘邦兵分两路攻秦,楚怀王为了尽早取得战果,采取了激励机制,也就是“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当然,结果就是“沛公(刘邦)先破秦入咸阳”。可就是这个先入咸阳,刘邦的处境就变得尴尬

  • 老板是否重用,不看你的位置而是看是否信任你。赵云一生便是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老板重用之前的考验,老板不重用的三大征兆,如果老板不重用你表现在哪里

    我们常称赵云为常胜将军,我倒认为赵云称为“关键将军”更符合赵云的历史地位。长坂坡乱军之中救下阿斗,汉中之战独自断后杀穿曹营......我们可以从赵云的谥号中,看看蜀汉人对赵云的印象:“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一个温和、贤能,做事有条不紊,又能平定祸乱的人,这也是对

  • 土耳其为何认匈奴当祖先?还称其陆军前身是:冒顿单于“鸣镝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土耳其跟匈奴有什么关系,土耳其和匈奴,土耳其人与匈奴的关系

    然而这些游牧民族在中华文明发展的长河中,不是因为内部纷争自我败亡,就是被中原文明依靠强大的经济基础慢慢消灭,更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不知不觉间被“同化”。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这些曾经让人望而生畏的“马背政权”大多烟消云散,早已融入各个文明之中。匈奴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从春秋战国时起就与中原文明一路

  • 假如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三国历史将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夷陵之战赢了会怎样,三国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失败,夷陵之战刘备有可能获胜吗

    蜀汉出师不利,张飞在和刘备合兵前因打骂士卒被杀。夷陵之战的惨败让新生的蜀汉政权元气大伤,国内的叛乱也此起彼伏。三国鼎立的态势才算真正稳定下来,因为。那么假若刘备能够在夷陵之战中获胜的话三国的态势又是如何的呢?刘备作为蜀汉的帝王深知天下形势,无论是卧龙先生的隆中对还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荆州都是绕不过去或者

  • 匈奴写下战书:“天心取米”,汉朝小吏每字添一笔,匈奴被吓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匈奴,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汉武帝时期,毕竟汉武帝时期的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将军实在太过出名,尤其是霍去病的战绩,以现在的角度来看,简直就像一本爽文小说,年纪轻轻就征战匈奴,还屡战屡胜,甚至打到了匈奴的大本营中,只不过这样的天才人物却英年早逝。网友们都戏称霍去病就是上天派来拯救汉朝的,任务完成了他就回去

  • 三国时期,至死都没出山的两位顶级谋士,智谋不逊诸葛亮、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最顶级的十大谋士,三国中被人忽略的顶级谋士,三国最厉害的10位谋士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传达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无论是《红楼梦》,还是《水浒传》《西游记》,他们传达的都是直白的智慧,但《三国演义》不一样。这本书传达的是战争与争斗、逐鹿天下,但天下自古就只有一个王,所以势必需要谋略与智慧的彰显。诚如人们所见,三国里面的智慧代表就是诸葛亮。诸葛亮也因为在蜀国的谋划中,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