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起兵抗秦时力量微小, 却因一个女人几句话让其家族陡然做大

项羽起兵抗秦时力量微小, 却因一个女人几句话让其家族陡然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907 更新时间:2024/1/23 16:00:24

公元前209年的7月,著名的陈胜吴广起兵于大泽乡,点起灭亡大秦王朝的烽火。9月,豪杰纷起的燎原之势已经形成。刘邦起沛,项梁起吴中,也就是今天的苏州,田儋起齐。

在起兵之初,项梁的力量并不够壮大,所以他一方面稳定江东的局面,一方面冷静观察,等待恰当的时机。由于时局的变化极其迅速,4个月后,时机就来了。

陈胜自立为王,号张楚,并派兵四处出击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而他的领袖地位也得到了四方豪杰的承认和响应。他派出一个名叫召平的人去向南发展,进攻广陵,也就是今天的扬州,但是这个召平进攻扬州的努力没有成功,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却传来了陈王军败和章邯即将南进的消息。面对这种困境,召平想到了项梁,于是他渡江,假称陈王的诏命,任项梁为楚国的上柱国,也就是丞相。项梁虽然并不知道召平其实是撒谎,但是这个职位却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在江东,他只是地方官长,但是做了楚国的上柱国就完全不同。召平趁机向项梁建议,渡江而西,共同灭秦。项梁及其项氏家族素有大志,马上同意,项梁觉得他所等待的时机到了,渡江而西的项氏家族从此走到了灭秦革命和权争天下的历史舞台的正中。项梁带了八千子弟兵渡江,这八千人虽然有些单薄,却是项氏家族的核心力量,他们构成反秦和灭秦的主力,却没有人能够再度回到自己出发的地方,项羽自刎乌江之前拒绝了乌江亭长要他渡江的劝说,因为八千子弟兵没有一个人回去,他无颜见江东父老,当然这是后话。

文章写到这里您也许会说,题目不是“让项羽家族陡然做大的普通女人”吗,怎么尽扯别的。别急,马上就会扯到这一点,当然,还要扯一点别的。

项梁渡江而西,选择的路线也许是秦代通常的路线,如果看地图,与我们今天的路线会有不同,我们今天也许会从苏州向北,从江阴渡江北上。但在那时,他们从苏州向西,在安徽和县一带渡江,所以江南称江东。然后再转向北上的方向。

渡江之后,向西往北,当然还要往东一点,不远处就是一个地方,安徽省的天长县,在秦代,叫做东阳县。东阳县令有一个下属,叫做陈婴,他是一个诚实、谨慎而且本分的人,在东阳有很高的声望。在天下纷起反秦,各地都争杀秦吏自立起义的时候,东阳并不落后,他们也组织起人马,杀掉了县令,可是东阳却缺少真正的领袖人物,那么选择谁来当头领呢,于是大家就都推举陈婴。陈婴还在那里推辞,众人那里管那些,就强迫陈婴来做东阳的领袖。事情也是有趣,东阳之地,在秦代人口情况如何我不得而知,但在东阳,在陈婴做领导的地方,也许是他的确非常有亲和力吧,很快就聚集了两万多人,几乎成为当时各地义军中最大的反秦队伍之一。您想啊,那时候刘邦才三四千人,连个丰邑都拿不下,项梁才八千人渡过长江。

二万人的东阳,大概自己也晓得力量壮大这一点,于是大家商量说,我们不如自己拉起旗号,称王建制。大家要立陈婴为王,并组织起“猛虎突击队”,劝陈婴不要有顾虑。当然“猛虎突击队”这几个字是我说的,史书上说是:“异军苍头特起”,也不知我理解的对不对。

陈婴的态度如何呢,他也有些动心,他不动心才怪呢,但称王是大事情,以他的谨慎不会鲁莽的,于是就回家同自己的母亲商量。他也许有恋母情结,对母亲的话是很听的。陈婴的母亲,就是我文章题目中所指的那个普通女人,而且是一个有见识的老女人。

陈婴的母亲说:“从我嫁到你们家起,就没听说过你家出过什么大人物,称王这个事,风险是很大的,成功了当然好,但是首先你面对的可能就是杀身灭族的风险,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嘛,不如有所归属,投靠和追随一个人,成功了,可以封侯,不成功,由于不是领头的,还可以逃跑,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呢?”

陈婴觉得母亲的话很有道理,恰恰在这时,项梁给陈婴来了一封信,要求合兵进击秦军,因为他的军队八千人,必竟有些单薄啊。陈婴觉得,项氏世世为楚将,不仅声名巨大,而且有所担承,也许项梁就是他的母亲所说的那个有所归属的人。于是他对自己的部将说,项氏很不简单,我们举事,就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领袖,领袖选对了,灭秦就一定能够成功,我们都追随项氏吧。部属一听,陈婴自己不当头的决心很大,别人又没有这个才德,那么追随项梁真的很不错。于是这支两万人的队伍真诚地加入项梁的队伍,使项氏的力量陡然做大,成为实力最大的一支革命力量。重要的是,陈婴的做法,还产生了连锁的影响,其它的力量也纷纷仿效,加入到项梁的队伍之中。当项氏渡过淮河的时候,已经聚众六七万人,成为事实上的反秦领袖。在渡江之后,很短的时间内,没有大的战事,八千人变成六七万,陈婴功不可没。

而这一切,一个重要的条件,源于陈婴母亲的一番见解,所以说,她是使项氏陡然做大的一个普通女人。试想,如果陈婴称王,那么在项梁渡江之后,首先面对的就是陈婴这支队伍,双方发生战事的可能性极大,因为项梁在名义上是陈胜的丞相啊,由此,历史也许就要改写了。

那么后来呢,陈婴对革命有功,虽然不是大功,却也没有大过。在楚汉战争期间,由于项氏的信任,陈婴做了楚丞相,项羽失败后,他归属了刘邦,封堂邑侯。后来,韩信倒台,刘邦封自己的弟弟为楚王,陈婴给这位楚王做了二十年的国相。一切都在他母亲的预料之中。顺便说一下,汉武帝“金屋藏娇”的那个陈皇后就是陈婴的后代,那已经是他的曾孙女了。

早就发现了这个影响历史进程的小人物,觉得她了不起,后来翻《世说新语》,《贤媛》中第一位讲的就是这个女人,只是说的话与《史记》中不同,但大意还是相同的。

不知各位朋友觉得陈婴和陈母的做法是否明智,我想,他们的智慧都不是呈现在强烈的领袖意识之中。

更多文章

  • 魏失郭嘉,蜀失庞统,吴失周瑜,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郭嘉庞统周瑜谁的死影响最大,郭嘉周瑜庞统哪个对三国影响最大,郭嘉庞统周瑜谁死的

    单就其对于各自阵营中起到的作用来讲,郭嘉和庞统跟周瑜没法儿比的!我知道这样讲会遭到郭吹庞吹们的口诛笔伐,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历史啊!历史上的郭嘉与庞统,就是两个二流谋士,他们出场时间短,作为有限,远上升不到诸葛亮、荀彧这些人的高度!咱们首先说说郭嘉郭奉孝!首先我不否认此人有才,毕竟史书“才策谋略,世之

  • 霍去病在众人面前杀李敢竟然没有人怪罪?汉武帝为啥视而不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霍去病杀李敢汉武帝为啥不追究,霍去病射杀李敢与他的死有关系吗,李敢和霍去病是什么关系

    (此图片来源自网络)都说虎父无犬子,将军的儿子自然不是废柴。可是李广的儿子李敢却被霍去病给杀了。为啥霍去病敢这么做?他就不怕汉武帝怪罪么?其实他的死和李广也是有关系的。因为之前一直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于是到了晚年就开始各种抓住可以立功的机会。在漠北战争要开打的时候,他也想去掺和一脚。结果不但自己迷失了

  • “借”字值千金,刘备向孙权借南郡,外交博弈影响三国历史的进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郡对孙权重要吗,刘备借荆州的史实,刘备取南郡视频

    赤壁之战后,刘备出兵占领了荆州位于长江以南的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有了自己的立脚点。他派诸葛亮、赵云对这些郡县进行治理,很快使自己的实力得到壮大。可是刘备还不满足,他多次对孙权提出要借南郡的要求。在鲁肃的斡旋下,孙权答应了刘备的要求。那么,刘备原本已经有了荆州的四郡安身,为何还要向孙权借南郡呢

  • 诸葛亮病逝后,为何司马懿一直都没攻打蜀国?其实他并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死了为何司马懿不攻取蜀国,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没打蜀国吗,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不打蜀国

    按理说,诸葛亮去世,蜀国没有大将可用,这正是司马懿攻打蜀国的好时机。但是为何司马懿没有去攻打蜀国?很多人都猜测说是,司马懿这个人见好就收,不知道乘胜追击。其实能够当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怎么会不懂这个道理?而他之所以没有攻打蜀国,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则是和蜀国的地形有关,蜀国易守难攻,而且要求攻打

  • 诸葛亮死后到底安葬在何处?又有什么样的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是在哪安葬,诸葛亮什么病死了埋在何处,诸葛亮病死于何处

    神机妙算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生为了蜀汉事业,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死于建兴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34年,从诸葛亮对自己死后如何下葬的安排上,可以看出诸葛亮聪明在哪里?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也是他最后一次北伐,这一次,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因为积劳

  • 刘肥:汉高祖长子,为何没能成为太子,又为何认亲妹鲁元公主为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的长子刘肥,刘肥和汉武帝关系,汉鲁元

    汉惠帝二年 (前193年),齐王刘肥前去长安朝拜弟弟汉惠帝。但刘肥在长安不但差点丢掉性命,还被迫认了亲妹妹鲁元公主为干妈。为何刘肥要“认妹为母”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刘邦长子刘肥刘肥出身微寒,为泗水亭长刘邦与外妇曹氏之子,因此他一出生就是私生子,过着贫寒的生活。后来曹氏早逝,刘肥只得跟着父亲刘邦

  • 刘备错过的一位谋士,辅佐曹丕即位,在曹魏官至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的曹丕和刘备,正史刘备最重要的谋士,刘备一生的五大谋士

    再比如徐州牧陶谦手下的陈登,也曾辅佐过刘备。不过,对于徐庶、陈登等谋士,最终都投奔了曹操,成为曹魏的臣子。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陈群,同样属于这一情况。当然,唯一不同的是,陈群在曹魏的贡献更大,地位更大,甚至可以说在魏国官至宰相了。一首先,就陈登来说,在曹魏官至伏波将军、广陵太守,也即最高的官职只是一个

  • 诸葛亮比徐庶更厉害,为何关羽和张飞服徐庶,却对诸葛亮不屑一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徐庶跟诸葛亮是什么关系,三国徐庶和诸葛亮谁更厉害,历史上的徐庶和诸葛亮谁厉害

    大家可能觉得,也许是因为诸葛亮刚加入刘备军团,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才能,所以关羽、张飞才对诸葛亮很不顺眼的。其实不是这样的,诸葛亮不是唯一一个加入刘备阵营的谋士,徐庶也是其一。但是关、张二人却没有反感徐庶,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分析一下诸葛亮和徐庶的背景和气质。先说徐庶,他原本是一个江湖剑客,爱打抱不平,

  • 诸葛亮死后,蜀国靠这4人的尽忠,才得以延缓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死后蜀国走向,诸葛亮死后蜀国还能维持多少年,诸葛亮死后蜀国是怎样灭亡的

    蒋琬,作为诸葛亮的接替者,零陵湘乡人。有一次诸葛亮对刘禅说道:如果臣要是牺牲了的话,希望以后就由蒋琬代替我的位置!蒋琬当年跟着刘备进蜀地,一开始就在广都做着一个小小的县令。在一次刘备微服出巡视察的时候,发现蒋琬当时对于自己的工作非常不尽职。每天是一酒度日,每天都是醉醺醺。这就让当时的刘备非常的生气,

  • 诸葛亮的儿子和孙子都战死沙场,为何在城破之时,让士兵站在沟里把腿埋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儿子孙子战死,诸葛亮的后代都在哪,诸葛亮有的儿子是不是战死在沙场

    如果直译的话,“埋人脚步而战”可以理解成题目所说的那样“诸葛瞻命令士兵把脚埋起来作战”。不过细想想,这样理解明显是不对的。诸葛瞻即便再没有实战经验,也不会蠢到让士兵像木棍一样插在地上让魏军当活靶子砍杀。所以我认为“埋人脚步而战”这句话中“埋人脚步”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指的是蜀汉士兵在战场上坚守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