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国学者为证明孔子是韩国人,亮出3大“铁证”,我方仅回应了2字

韩国学者为证明孔子是韩国人,亮出3大“铁证”,我方仅回应了2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04 更新时间:2024/2/5 5:18:27

韩国在整个国际社会当中,有这么一个外号,叫做“偷国”,这是因为韩国自身没有什么历史,因此会剽窃他国历史充实己身,而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中国。时至今日,韩国民众还一直坚称汉服、泡菜乃至筷子之类的我国文化遗产,都是韩国发明的,让无数国人听了之后都无不愤怒。

而更无耻的是,在韩国不仅仅只有民众如此认为,韩国的很多所谓的教授专家更是“历史发明家”,他们以所谓专业的方法,研究得出各种文化、历史起源于韩国的结论,甚至还声称,我国先贤圣人——孔子,也是韩国人!

[var1]

为了论证这个结论,这些韩国教授还亮出来了所谓的“三大铁证”:

①韩国所有人都认为,他们的人文先祖是一个叫做檀君的人。檀君出生于公元前2333年,是朝鲜半岛之上的第一个君主,他曾经向南征伐并且获得了大量的领土,其中就包括了我国中原地区以及孔子的故乡——山东。因此,他们认为孔子既然生于檀君领地,也就是韩国人了。

[var1]

②周武王剿灭商纣王之后,开始实行分封制,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因为才识过人,教授了周武王很多治国之道,因此被分封去了朝鲜半岛。檀君欣赏箕子的品德与能力,于是就让位给了箕子,由此建立了箕子朝鲜。而孔子跟箕子一样,都是商王族的后代,跟箕子同宗同源,所以他们认为,孔子应该是韩国人。

③时至今日,在韩国依然不断进行着祭孔典礼,可见孔子文化在韩国是有着悠久的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的。但是在中国境内,反而却缺乏祭孔行动,因此他们认为,孔子实际上是韩国人。

对于这所谓的三条“铁证”,我国历史学家听罢,完全是嗤之以鼻的态度,更是以两字回呛:“荒唐!”

[var1]

我国学者如此之言的原因,是基于他们深厚的历史知识的,他们对以上三条所谓的“铁证”,都进行了一一的反驳,并且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

首先,檀君这个人物,压根就是韩国人“发明”的,韩国所在的朝鲜半岛文明史,压根就没有如此久远。韩国人为了让自己的文化“变得悠久”,硬生生创造了“檀君”这个人物。

[var1]

在韩国的“历史”上,檀君出生于公元前2333年,去世于公元前425年,整整活了1908岁!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这绝对是杜撰的,即使存在,也只能存在于神话之中,压根就不是真正的历史人物。而且檀君也根本没有所谓征服中原的功绩,整个韩国历史中,朝鲜王朝的政权几乎都没有跨过长白山,又何来地征服中原呢?

其次,箕子朝鲜的确存在,箕子跟孔子一样,也的确都是商汤王的后裔。但后面的说法,就完全是强盗逻辑了。就好像,两兄弟都在中国长大,但是其中一个人出了国改成了外国籍,没出国的这个也就成为了外国人一样,这种逻辑简直是愚蠢至极。

[var1]

而且箕子进入朝鲜之后建立的朝鲜王朝,但其实此时的他还算不上朝鲜或者韩国人。因为箕子是被周武王分封去了朝鲜半岛的,也就是说,在周武王时期,朝鲜半岛就已经被视为是中原的势力范围,箕子的地位跟其他的诸侯王是一样的,这反而更加说明,所有韩国人压根就是中国人的后裔之一罢了,可惜这群人却变成了“逆子”,现在反倒跟“老子”抢东西了。

最后一个就更是无稽之谈了,首先,我国本身就有祭孔活动,而且不仅有,还比韩国的规模大得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每年都会有专门的祭孔大典,而且在2006年的时候就已经申请,将祭孔大典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var1]

在其他地界,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祭孔活动,孔子的神像也在我国各地林立,我国更是在海外各地专门建设孔子学院,用以宣扬孔子思想和我国传统文化。所谓我国没有祭孔活动,完全是功课没做够而已!

孔子是我国人文先贤,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他的儒家学说指引了我们中华民族2000多年,早已深深埋入了所有中国人的骨髓之中。我们不允许任何人抢走我们的文化,不容许任何人歪曲我国的历史。而韩国国内的这群跳梁小丑,终将被打上历史的耻辱柱,成为人类历史上万人唾骂的臭虫!

更多文章

  • 鸭绿江发现蔺相如戈,揭秦国灭赵缺失真相,专家:重大历史课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韩国覆灭后第二年,秦军在王翦统率下向赵国发起猛攻,最终邯郸城破,赵王迁被俘。但赵公子嘉却率其宗数百人逃亡代地,被立为代王。[var1]所以,赵国虽然是秦灭韩后第二个进攻目标,但直到公元前222年燕国灭亡,秦将王贲“还攻代,虏代王嘉”,赵国的残余军事力量才算彻底覆灭。因此,司马迁明确将“秦既虏迁,赵

  • 最终一统三国的司马懿,在三国前期谋略值能排多少,在魏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懿十大谋略,司马懿是怎么样统一三国的,司马懿谋略到底多厉害

    [var1] 司马懿是非常特殊的人,至少在曹魏阵营中他比较特殊。爱读三国的朋友能够发现,在鼎立的三国时代,魏蜀吴三方的风格迥异:曹魏出将才,经常涌现出那些即能冲锋陷阵,又能领兵攻守的人物,比如张辽、曹仁、张郃、夏侯渊这些人;东吴出帅才,阵前厮杀的不多,但运筹帷幄的不少,像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些人

  • 最终“灭六国”彻底实现华夏统一,是汉武帝完成的,而不是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灭六国的过程,秦始皇灭六国真实案例,秦始皇统治六国是哪几个国家

    很明显,所谓的“六国”根本没有被消灭。“六国”(齐楚燕韩赵魏)的复辟和分裂力量,生命力极为顽强,实际成为了华夏统一进程的对抗者和颠覆者。也就是说,只有从根源上消灭六国的复辟力量,才能谈得上华夏的真正统一。这不仅包括版图形式,也包括古代国民的国族认同。[var1] 秦始皇的统一,一度遭到破坏 从战国后

  • 魏国谋士献一条毒计,兵不血刃灭了蜀吴,如今却成美国“杀手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蜀吴谋士大比拼,魏国的谋士有多厉害,魏国的重要谋士

    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当今宜先文后武。”贾诩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位鬼才,人称“毒士”,以算无遗策著称,听贾诩话的人,无往不利;不听贾诩话的人,往往要吃大亏。贾诩谋略与诸葛亮不同,诸葛亮背着沉重的责任,做事免不了瞻前顾后;但贾诩始终冷眼旁观,以最清醒的姿态为主公献计。[va

  • 韩非为什么得不到秦王嬴政的重用?是谁害死了他 是不是李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非之死是李斯所害吗,韩非是什么时候进入秦国的,历史上的韩非和嬴政是什么关系

    [var1]郑国渠疲秦的计划,韩王派了一位水利专家郑国去秦国,然后劝说秦王嬴政兴修水利,让秦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渠,然后就无力东出了。秦王嬴政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阴谋,就把郑国给抓起来了,秦王大怒要杀死郑国。郑国却不慌不忙的对秦王嬴政说:“大王,兴修水利虽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水利工程修好后,会

  • 魏国李悝变法:真正意义上的法家文明肇始!战国首强的崛起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时期李悝变法主要内容,魏国李悝变法哪一年,李悝变法的原因和效果

    不论是文化作者还是历史作者,都会给出各自的答案。但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中华文明的变法文明和求变图强的潮流,四大文明古国当中绝无仅有。其实一提到新政变法,我们往往想到的是商鞅变法以及封建时代的正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等。但是若论过去,恐怕连夏商周时期的禹刑,汤刑,礼乐制度的构建,管仲改革,其实都

  • 雍正王朝:臣子们为何不愿臣服雍正?管仲的这句话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管仲对雍正的评价,雍正王朝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雍正王朝的成功之谜

    [var1]皇子时代,反对他的人已经不少胤禛一登场,就展现出铁面无私的个性,还被人冠以“冷面王”的称号。人都愿意与热情的人打成一片,就是像老八那种,但会对胤禛那种敬而远之。胤禛也不怕得罪人,黄河发大水,他跑到户部去清查账底。户部在胤禩的管理下,钱被百官给借走,账本就乱得一塌糊涂,你胤禛一查,不是揭了

  • 魏国人才培训基地-西河学派:承于儒家,如何助魏国成战国首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西河学派位置,战国时期魏国西河学堂,战国七雄魏国的人才

    魏文侯春秋战国乱悠悠,皇图霸业几时休,谈及春秋战国,人们的第一印象大多都是一个字“乱”。天下征战,生灵涂炭是诗句之乱,礼崩乐坏人心不古是秩序之乱,百家争鸣,学派纷纭是思想之乱。大乱世必有大霸业,无论是战国七雄亦或是春秋五霸,都是一时之赢家。今天谈一谈战国七雄当中魏国人才培训基地——西河学派,如何助魏

  • 韩国学者晒出3大证据,扬言孔子是韩国人,网友看后笑出了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国说孔子是韩国的是真的吗,韩国人对孔子有什么评价,韩国专家谈孔子

    孔子,山东曲阜人,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在生前曾熟读百家经史,后来又周游列国看遍天下风貌,将读万卷书跟行万里路相结合,最终创立了儒家学说。而儒家自汉代以后,就成为了我国最主要的思想,对我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极其深远。因此,孔子也被后人奉为“大成至圣先师”,得到了无数中国人的敬仰

  • 魏国昌:通晓中西医的潜伏者,32岁牺牲于苏联,牺牲46年公布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烈士遗孤晚年一身伤病,生活艰难。董洪泽告诉表哥,他现在正在争取让舅舅魏国昌烈士"魂归故里",在康平县烈士名录上写上"魏国昌"的名字。而魏宗久却摇了摇头,他觉得这件事他可能终其一生都看不到了。当年魏国昌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严格按照党组织的规定,没有告诉父母和妻儿,只有少数几位领导人知道。从事秘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