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攻进南京之后,并没有立即称帝,而是先做了这件事

朱棣攻进南京之后,并没有立即称帝,而是先做了这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030 更新时间:2024/2/16 19:47:41

燕军进城后,皇宫中就燃起了大火,建文帝朱允炆不知道下落,朱棣派人搜寻,最终,在灰烬中,找到几具烧焦了的尸体,全部面目全非,根本无法分辨,有人说,那是皇后和太子的尸体,建文帝下落不明。

当时,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建文帝葬身火海,已经被烧死了,另一种说法是,建文帝从皇宫中的地道逃走,然后隐居当和尚了。

《明史 本纪第四》记载:乙丑,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

不管怎么说,这对朱棣来说,都是好消息,因为,皇帝没了,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即位当皇帝了,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目的不就是自己当皇帝吗?

然而,朱棣进入南京后,并没有急着当皇帝,眼看皇帝宝座就在眼前,换成一般人,早就急不可待地登基了,而朱棣为何迟迟不肯立即登基呢?

朱棣第一件事,不是登基,那他究竟做了什么呢?

朱棣做的第一件事,下令诸将守城和皇宫,同时,下令安抚城内的军民,紧接着,朱棣下令搜索建文帝手下的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五十多人,并将他们列为奸臣。

《明史本纪第五》记载:乙丑,至金川门,谷王橞、李景隆等开门纳王,都城遂陷。是日,王分命诸将守城及皇城,还驻龙江,下令抚安军民。大索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五十余人,榜其姓名曰奸臣。

在做了这件事之后,朱棣才在手下众人的劝进下,正式登基称帝。

朱棣之所以第一件没有称帝,他很聪明,他下令搜索建文帝手下的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将他们列为奸臣,就是要取得舆论的支持。因为,朱棣起兵的口号就是“清君侧”,如果此时,朱棣立即登基称帝,那就会让人觉得,他是专门奔着皇帝的宝座来的,会遭到天下人唾骂的。

朱棣搜寻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将他们列为奸臣,正好符合了他的口号,就是清君侧,告知天下人,自己并不是造反。

等杀掉了所谓的“奸臣”,加上,建文帝没了,天下不能无主啊,于是,朱棣自然而然就可以称帝了。

这时,朱棣手下的那帮人很聪明,立即搞劝进。

《明史本纪第五》记载:丙寅,诸王群臣上表劝进。己巳,王谒孝陵。群臣备法驾,奉宝玺,迎呼万岁。王升辇,诣奉天殿即皇帝位。

也就是说,朱棣不想登基,是手下人请求他登基,这个就由不得朱棣了,朱棣是“被迫”当皇帝的。

就这样,朱棣在道德层面上,站住了脚,坐稳了皇帝宝座。从而,摘掉了反贼的帽子。

更多文章

  • 正史和兵书证明,最早的坦克部队出现在明朝,他们是被谁消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军队重装甲步兵,假如明朝有坦克,明朝最强坦克部队

    之所以说明军这支部队是世界上最早的坦克部队,我们可以拿一本正史和两本兵书来做证据,被打得不敢南下牧马的蒙古骑兵也可以作证:这支名为“车营”的坦克部队是不可战胜的。咱们今天说的这本正史叫做《明史》,两本兵书都是戚继光写的,一本叫做《纪效新书》,另一本叫做《练兵纪实》,这两本兵书在清朝都曾被严格管控:如

  • 朱祁镇在瓦剌刀下镇定自若还是惊慌失措?文武官员为什么急着脱掉所有的衣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鸟:朱祁镇是舍不得大小老婆跟他一起死,跟是否仁德没有关系,他杀于谦并弄死亲弟弟的时候,可是一点都不含糊。至于为王振喊冤的,那就不值得一辩了,看那些人的发言记录就知道,他们不但喜欢王振,还喜欢魏忠贤和刘瑾,这没有什么奇怪,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零件儿齐全的。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 郑成功以明朝臣子自居,建立明郑后,为何不拥立明朝皇室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郑成功家族,郑成功是明朝的官吗,郑成功跟明朝有什么关系

    顾城老先生的《南明史》堪称历史著作的典范,书中对郑成功的评价我觉得很深刻度,“郑成功把以他为首的郑氏集团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这个怎么说呢,我觉得只能是一个中性略带贬义的评价吧,郑成功的地盘都是自己血拼下的,肯定要优先考虑自家势力的存亡兴衰。郑成功在隆武帝遇难后,一直不愿意奉永历帝朱由榔为正朔,在

  • 朱元璋法令严明,胡大海儿子违反军令,朱元璋毫不手软就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杀胡大海的儿子,胡大海也是被朱元璋杀死的吗,胡大海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

    朱元璋之所以能推翻元朝,在众多的割据势力中,脱颖而出,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这里面除了朱元璋过人的才能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元璋军纪严明。胡大海是朱元璋的好兄弟,打仗很厉害,是朱元璋的得力干将,可是,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违反了军令,朱元璋毫不手软地就把胡三舍杀了,而且,还是亲手杀的,根本没有手下留情

  • 司马光砸缸,老师可不会告诉你被救的那孩子是谁!说了你也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小孩是谁,司马光用什么砸的缸,儿童故事司马光砸水缸

    此时遇事镇定的司马光,将旁边的石头搬起来,砸向水缸。此时水从缸中流出,小孩也被救出!而此时,聪明机智的司马光还不足十岁。之后这件事就广为流传,而我们从这个故事中也学到了,当遇到事情是一定要冷静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世人也一直称赞司马光的勇敢!不过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可不会告诉你被救的那孩子是谁

  • 朱棣明明喜欢次子朱高煦,为何还是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因她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太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炽的关系,朱棣对朱高煦的态度

    在这三个儿子当中,朱棣不喜欢长子朱高炽,最喜欢次子朱高煦,因为朱高煦很像朱棣,在战场上作战勇猛,而且,屡立战功,多次在危急时刻救了朱棣的性命,朱棣肯定喜欢最像自己的那个儿子。长子朱高炽呢,体弱多病,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而且身体肥胖,走路都非常吃力,经常需要两个人扶着行走,朱棣一看到长子朱高炽就来气。这

  • 明朝自万历以后,贵盛的皇亲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公元1573~1620年)朝以来,可知的皇亲有近四十家(三十八家)。这些皇亲,主要是皇太后的娘家、皇后的娘家、妃嫔的娘家、公主的婆家。众多皇亲之中,明神宗生母慈宁宫孝定李太后的娘家是最为繁盛、也是繁盛最久的。李家而外,贵盛的皇亲还有:明神宗昭妃刘氏的娘家。明神宗皇贵妃郑氏的娘家

  • 朱元璋处死了历史上最后的丞相,加强皇权,却给明朝种下了恶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封左右丞相,朱元璋对明朝皇权有什么影响,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利和弊

    无论是朋友还是同事,哪怕是相濡以沫的夫妻,只有相互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才会彼此欣赏,才能长久的和谐相处。而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则会像“亲密无间”的刺猬一样,互相伤害。这条道理,用在古代的君臣关系上,往往也能屡试不爽。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与皇帝关系最为亲近的大臣,往往是丞相。作为“一人之下、万

  • 你们知道王阳明为啥那么厉害?他爹、他爷爷厉害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阳明厉害在哪,王阳明的真实地位,王阳明他爹

    三大学问,分别是:一是“致良知”;二是“亲民”思想;三是:“知行合一”。其中,王阳明的亲民思想的核心是他提倡大明朝官员的为政之道,这个“为政之道” 的核心,在于立德为民,要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这包括两大内涵,一是为政者要以德修身,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文明素质,做人民的表率,身教重于言教。这是“知

  • 朱祁镇让太监干预朝政,不让若微斩太监,昏君,他被俘是自作自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为什么说朱祁镇是昏君,大明王朝朱祁镇,朱祁镇与朱祁钰

    朱瞻基离世,朱祁镇登基。朱祁镇捅马蜂窝,被蛰,太监王振趴他身上救他,王振脸上被蛰了,他给王振擦药,之后朱祁镇开始宠信王振。王振干预朝政,朱祁镇没惩罚他,还包庇他。若微知道后,气冲冲地去找朱祁镇,王振跪求饶,若微让人打王振耳光。朱祁镇知道理亏,不敢为王振求情。若微说朱祁镇还没大婚,王振就开始收干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