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春秋时期公认的霸主,拳打蛮夷脚踢楚国,为诸侯国们打抱不平

他是春秋时期公认的霸主,拳打蛮夷脚踢楚国,为诸侯国们打抱不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22 更新时间:2024/2/29 2:56:40

[var1]

这个时候的外患主要指的是北方的戎和南方的夷。北戎,活跃在黄河北岸,这些人以游牧为生,擅长奔走,战斗能力极强。而所谓的南夷,指的就是楚国,楚国发迹于江水和汉水的交汇处。楚国到了楚武王(春秋时期第一个僭越称王的诸侯国)的时候,楚国逐渐发达起来。

先后灭掉了周王室在汉水下游沿岸零星建立的一些小国,对中原列国虎视眈眈。春秋时期,诸侯混战,彼此侵吞兼并,但又标榜仁义。而楚国却自称蛮夷,赤裸裸地向北进犯,窥探周室。北方的戎狄和南方的楚国就如此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严重威胁着中原列国的安全。北方戎狄势力灭了邢、卫两国,横行于黄河以北。

[var1]

南方楚国兴起,灭申、息、邓等国,降服了蔡国,侵入郑国,锋芒也直指中原。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衰弱了的周王室无力加以抵御,于是,齐桓公管仲辅佐下奋然雄起创建霸业,承担了保卫华夏传统文化的重任。齐国是齐太公的封国,在当时诸侯中实力最强大。到齐桓公时,重用管仲等人,对管理体制和军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再加上齐国濒临大海,优越的地理条件,捕鱼养蚕,奠定了富强的基础。当时,北方的戎狄一再侵犯黄河北岸的诸侯国,而能对其进行遏制的只有齐国了。于是,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企图借用周王室的传统领导地位,组织诸侯团结起来抵御外族侵犯。齐桓公领导的这一事业,既能照顾传统秩序减少阻力,又可利用诸侯的力量打击外族。

[var1]

还能通过援助某些弱小诸侯国而提高齐国的威信。公元前662年,戎狄入侵邢国,次年,齐桓公挥师北上发兵来救。次年,戎狄攻占了卫国,卫国逃亡的遗民在曹邑拥立戴公。齐桓公马上派公子无亏带着三百辆战车、三千名兵士去保卫曹邑,帮助卫国抗拒狄人。公元前659年,齐桓公派兵帮助邢迁都至夷仪。

次年,齐桓公又帮助卫国在楚丘重新建立了国家。这便是春秋时传为美谈的“存亡国、继绝世”的大功业。《左传》中说,邢迁都的时候,就好像回自己家一样。卫国重建,好像忘记了自己曾经灭亡过一次。这些死里逃生的春秋小诸侯国,对爱打抱不平、义薄云天的齐国自然感恩戴德。这就使得齐桓公威信大增,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齐国霸业中的另一功绩是压制南方的楚国。

[var1]

公元前659年,当齐国正忙着援救邢、卫的时候,楚人已经向处于南方的郑国发动进攻了。郑国是楚国北上进入中原的南大门,只要把郑国降服,就等于铺开了进攻中原列国的光明大道。所以,楚国非要逼着郑和他“亲善”不可。郑人向齐国求助,齐桓公一听,火了。

公元前657年,齐国降服了在楚国东北部,而可以牵制齐兵的江、黄二国。次年齐桓公便统领齐、鲁、宋、陈、卫、郑、曹、许的八国联军,首先讨伐依附楚国的蔡国。这浩浩荡荡的大军,乘胜侵入楚境。楚成王竟不敢应战,派人向齐桓公请和。齐桓公见楚国无隙可乘,便答应了求和。

[var1]

双方在召陵会盟谈判,并订立了盟约。召陵之盟后,楚国心悦诚服,楚成王承认了齐国的霸权,承认了齐桓公霸主的地位,退兵南下。此后,楚国无法向中原列国扩张,就转而东向,灭掉了弦、黄等国,侵占了大面积的土地。而霸主齐国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召陵之盟是齐桓公霸业的顶峰,在之后十余年里,管仲和齐桓公相继去世,但他们的功业却青史留名。

一百多年后,喜欢发感慨的孔老夫子还在说:如果没有齐桓公攘夷抵制外患的功绩,我很可能就沦为戎狄了。有人说,齐桓公领导各诸侯国对抗外族入侵,完全是为了谋取自身之霸业,是拿大家的幸福做饵来谋取私利。这种观点不太公正,齐桓公做的不仅是“攘夷”,还在“尊王”的旗帜下捍卫了中原列国宗法文化。

[var1]

齐桓公在抵制北方游牧民族部落侵略的同时,也在极力保存中原文化,使各诸侯国不至于沦落为游牧之蛮族。而齐桓公抵制南方的蛮夷楚国,也是为了防止蛮夷的武力兼并,保持封建文化,不至于沦为郡县制国家。齐桓公称霸,不仅有其历史使命,还有其文化使命。同时这也是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第一个霸主同时也是最无可争议的霸主的原因所在。

参考资料:《春秋》、《左传》、《东周列国志》等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赵括遭白起围困近两个月,为何赵国和各国都不去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括白起长平之战,长平之战赵括的真正实力,长平之战赵括为什么惨败

    首先秦国出兵是师出有名,赵国自知理亏却还要派兵接受本该属于秦国的上党地,这纯属是自己找揍,因此各国并没有正当理由出兵救援赵国。其次秦国又设计孤立麻痹赵国,让各国误认为秦赵两国已经和解,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各国出兵救援赵国,为此直到长平之战结束,数十万赵军被白起坑杀,各国也没有出兵救援赵国。[var1]而

  • 假如历史上没有出现三家分晋的故事,统一天下会不会是晋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国是怎样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为什么韩赵魏三家可以瓜分晋国,如果三家不分晋国能统一吗

    [var1]虽然后来晋献公出逃的儿子晋文公成功称霸,可自此以后,晋国国君的儿子一般都不被留在国内,这种奇葩制度导致了公室的人员和力量极其单薄,各个大家卿大夫不断坐大。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造成了最后走向毁灭,三家分晋的结果。假如没有三家分晋,实际上也会有其他的分晋实践出现。退一万步说,六卿们不瓜分晋室,

  • 商鞅变法是得到秦王的支持的,为何最后是五牛分尸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商鞅变法的经过和结果,商鞅变法的历史资料,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最大影响

    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改革真正成功的只有商鞅变法,商鞅之后的变法和改革,最终都走向了失败。比如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在宋神宗的时候就被中止,虽然后来宋朝的改革派和保守派不断内斗争权,有时候是改革派主政,有时候是保守派主政,但改革始终没能落实到位,更没有实现宋朝的所谓富国强兵。张居正的改革虽然卓有成效,但也

  • 燕国周边的那些部族们:孤竹国的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燕国完整历史,燕国现在什么地方,历史上真实的燕国

    关于孤竹国的始封,现在最早的记载大概就是清朝光绪年间的《永平府志》,其中有“汤十有八祀,三月,王至东郊,立禹后及古圣贤有功者之后,封孤竹等国”,那么孤竹国的始封君,既有两种身份的可能,一种是大禹的后人,一种则是古圣贤有功者,不管哪一种都是能青史留名的。殷商时代的孤竹国,或许还不只是生活在东北幽州之地

  • 春秋有位美男子因长得太帅出名,其实人们忽略了他的真实本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十大美男子,古代春秋第一美男子,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美男

    春秋战国,是个封建分裂的时代,这个时代里英雄主义膨胀,列国诸侯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攻击。所谓乱世出英雄,在当时纷争不断的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猛将,有善于阵地战的,有善于偷袭战的,有善于闪电战的,这些猛将皆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中成名,皆赖其本领。可是在这些猛将中,也有不因其作战而成名的,有因其美貌

  • 《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们!青龙鲛人一起来看看大集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山海经上古神兽合集,山海经所有神兽总结,山海经鲛人图片原版

    《山海经》确是古代的巫书,是一代一代的巫师把所见所闻通过口耳相传,积累而成。很早以前,巫史不分,是具有世袭性和专业性身份的一群人。他们是那个时代学识广博的知 识分子,主持山川神灵的祭祀典札,接触各种人物,相互交往频繁,享有交流吸收各种文化知识的优越条件,负有传递保留各种文化知识的重大责任。他们的社会

  • 乞丐里的“祖师爷”,孔子找他借粮后,读书人留下一个2000年的传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孔子借米的故事,孔子与要饭祖师爷,古时候有孔子借粮的故事吗

    范丹老祖把家传。天下欠帐要不完,我不上门人不还。谈到乞丐的祖师爷,大部分的人都会想起这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所刻画出的人物:洪七公。但是,说到底,也是个虚构出来的人物。不过,在历史上,倒是真有这么一个人,被奉作是乞丐的“祖师爷”,而实际上,他却不是个乞丐。[var1]这人便是范丹,是东汉时期的一

  • 田氏代齐后,齐国历经八位君主,他们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田氏代齐的第一任国君,田氏代齐的历史影响,齐国田氏强盛吗

    [var1]一、齐太公(田和)齐太公,田和(?—前384年):妫姓,田氏,名和。田庄子之子。田氏齐国的建立者。前404年,继田悼子担任齐国正卿。前391年,自立为齐君,放逐齐康公,建立田氏齐国。前386年,被周安王册封为诸侯。前384年,田和卒,子田剡继位。由此,对于齐太公田和来说,在取代姜氏齐国后

  • 三星堆出土“逆天”文物,与《山海经》一致,专家:禁止考古挖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星堆出土文物考古全记录,三星堆出土文物列表,三星堆考古发现了哪些文物

    [var1]这些金乌一旦落下,将双翼收起来,就会变成普通的乌鸦,因此很难有人能够找到它们。我国有个著名的文化遗址,名为三星堆。三星堆是在1929年的时候被一个农民发现的,这个农民发现的是三星堆里的玉器坑,也是三星堆遗址中的一小部分。这农民一家发现了三星堆以后,并没有上报,他们将三星堆遗址中发现的玉器

  • 一座战国“凶墓”,“吃”了6名盗墓贼,考古家:他们已成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墓盗墓案,最凶的墓埋了80个盗墓贼,有哪些墓被盗墓贼已经发掘过了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一个大变革时期,经过了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后,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战国稳定在了七国鼎立的局面。公元前221年,嬴政灭齐国,统一六国之后,春秋战国时代就此结束。战国是中国古代农业、纺织业、军事、科技等等的黄金时期,而与此同时,各国为了生存,也纷纷开始了自己的变革,在国与国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