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为何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刘备称汉中王?

三国时,为何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刘备称汉中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553 更新时间:2024/1/25 9:29:56

[var1]

曹丕称帝之后,孙权于公元222年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元年,史称“东吴”或者“孙吴”。与此相对应的是,刘备则在公元219年进位汉中王。到了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正式建立蜀汉。那么,问题来了,汉末三国时期,为何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刘备称汉中王?特别是对于刘备来说,一开始为何没有称蜀王或者汉王呢?

曹操为何称魏王

首先,对于曹操来说,之所以称魏王,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两点。一方面,曹操建立的封国,之所以要以“魏”作为国号,直接原因就是这个封国的都城在魏郡的邺城。魏郡,中国古代历史上西汉至唐初的一个郡。最大范围包括今河南安阳,河北邯郸市以南及山东冠县,莘县等地,治今河北省临漳县。西汉时期,设立魏郡,郡治在邺,属冀州。也即魏王、魏国中的“魏”字,和魏郡存在直接的关系。对于古代历史上的诸侯王号,有不少都和当地的郡县名称存在直接的关系。比如秦末汉初之际,项羽田安为济北王,田市为胶东王,张耳为恒山(汉避文帝讳,而改为常山王)王,都是当时的郡名。再比如英布被封为九江王,就和九江郡有关。

[var1]

另一方面,对于古代历史上的诸侯王号,还有一部分源自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名称,比如李世民被封为秦王,这里面的秦字,自然和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存在直接的关系。至于曹操的魏王,也和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有关。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周朝周王族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始祖为周文王之子毕公高。在战国时期,魏国的疆域包含了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也即地处中原之地。而就曹操的魏王来说,其获得的封国疆域,则和历史上的魏国比较相似,这促使曹操用“魏”作为自己的国号和王号。

[var1]

孙权为何称吴王

其次,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对于孙权来说,之所以称吴王,则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有关。吴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始祖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姬姓,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约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吴国国境位于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孙权势力的疆域,就包含了当初吴国的疆域,这成为孙权称吴王的重要原因。

[var1]

同时,从出生地上来看,孙坚(155年-192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对于孙坚、孙策、孙权来说,都是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建安三年(198年),朝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并封为吴侯。因此,在笔者看来,吴郡、吴侯,也可能是孙权称吴王的原因之一。

刘备为何称汉中王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击败了曹操,从而夺取了汉中之地。在此基础上,刘备正式进位汉中王。彼时,刘备拥有益州、汉中、荆州三郡等地,却选择称汉中王,而不是蜀王、汉王。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如果刘备称蜀王的话,那么会给人一种刘备想要割据一方的感觉,也即意味着刘备没有匡扶汉室,一统中原的志向了。

[var1]

而就汉中王来说,汉中郡不仅是刘备击败曹操,刚刚夺取的疆域,也体现出刘备以汉中郡作为基础,以此进攻中原的决心。汉中郡,战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设立,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因在汉水中游得名。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秦岭以南,留坝县、勉县以东,干佑河流域以西和湖北省郧县、保康县以西,粉青河、珍珠岭以北地。

从这一点来看,称汉中王显然要比称蜀王更加合适。另一方面,至于汉王这一称号,在当时是不合适使用的。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公元219年的时候,曹丕还没有篡汉自立,也即在名义上,刘备还是东汉王朝的臣子,而东汉王朝的国号就是“汉”,如果在公元219年刘备直接称汉王,显然会让汉献帝刘协非常尴尬,也会给别人攻击自己的口实。

[var1]

在此基础上,称呼汉中王的话,不仅免去了这一麻烦,还能体现出自己匡扶汉室的志向,可谓两全其美了。到了公元220年,曹丕正式篡汉自立,也即在公元220年时,东汉王朝走向灭亡,曹魏王朝取而代之。对此,刘备自然不会坐视不理。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登基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也即对于刘备来说,其建立的国家,国号是“汉”,只是因为地处巴蜀之地,为了和西汉、东汉相区别,所以被称之为蜀汉。

更多文章

  • 秦灭六国一门心思,六国死法花样百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灭六国和汉灭六国哪个难,秦灭六国的过程,秦灭六国真实案例

    编辑搜图来源于网络公元前238年,秦王这位赢姓赵氏叫做政的哥们,摆平了吕不韦和长信候嫪毐这两个刺儿头,没其他事儿,就开始部署灭掉六国的战争。因为战国七雄共有七个老大,灭掉其他六国,天下就只有我一个老大。李斯和尉缭为他制定了一个策略有两个具体的操作内容:一是“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从内部分化

  • 晋国(1): 综述——山西倗伯霸伯墓与河南淅川楚墓新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山西晋国大墓 晋国初封之地,后世说法不一。改革开放以后,山西曲沃一带盗墓猖獗,考古学家在这一区域发现了晋国墓群,与史籍完全相符。到目前为止,晋国故地共挖掘了几万座古墓,其中以下三处墓地最为突出:1 .山西曲沃县天马—北赵晋侯墓:西周九代晋侯,这在考古界无异议。专家对9男10女进行了排序,能肯定的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怀千古二千年的荆轲刺秦,可能是一次乌龙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如何评价荆轲刺秦事件,荆轲刺秦的真实历史,荆轲刺秦发生的历史背景

    此时,燕国都城内,焦急地盼望着消息的燕太子丹,已经煎熬地不成人形,听到这个消息后,他明白燕国完了,立即带领数个门客夺城门而去,以遁求命!不久即被燕王杀死献首级于秦![var1]荆轲刺秦,是战国末期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事件,也是六国抵御强秦的孤注一掷,荆轲以他的勇气持匕刺秦,谱写了一曲壮怀激烈的战国

  • 他是春秋时期公认的霸主,拳打蛮夷脚踢楚国,为诸侯国们打抱不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五大霸主排名,春秋争霸著名的霸主,春秋时期最有名的霸主有哪些

    [var1]这个时候的外患主要指的是北方的戎和南方的夷。北戎,活跃在黄河北岸,这些人以游牧为生,擅长奔走,战斗能力极强。而所谓的南夷,指的就是楚国,楚国发迹于江水和汉水的交汇处。楚国到了楚武王(春秋时期第一个僭越称王的诸侯国)的时候,楚国逐渐发达起来。先后灭掉了周王室在汉水下游沿岸零星建立的一些小国

  • 长平之战,赵括遭白起围困近两个月,为何赵国和各国都不去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括白起长平之战,长平之战赵括的真正实力,长平之战赵括为什么惨败

    首先秦国出兵是师出有名,赵国自知理亏却还要派兵接受本该属于秦国的上党地,这纯属是自己找揍,因此各国并没有正当理由出兵救援赵国。其次秦国又设计孤立麻痹赵国,让各国误认为秦赵两国已经和解,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各国出兵救援赵国,为此直到长平之战结束,数十万赵军被白起坑杀,各国也没有出兵救援赵国。[var1]而

  • 假如历史上没有出现三家分晋的故事,统一天下会不会是晋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国是怎样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为什么韩赵魏三家可以瓜分晋国,如果三家不分晋国能统一吗

    [var1]虽然后来晋献公出逃的儿子晋文公成功称霸,可自此以后,晋国国君的儿子一般都不被留在国内,这种奇葩制度导致了公室的人员和力量极其单薄,各个大家卿大夫不断坐大。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造成了最后走向毁灭,三家分晋的结果。假如没有三家分晋,实际上也会有其他的分晋实践出现。退一万步说,六卿们不瓜分晋室,

  • 商鞅变法是得到秦王的支持的,为何最后是五牛分尸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商鞅变法的经过和结果,商鞅变法的历史资料,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最大影响

    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改革真正成功的只有商鞅变法,商鞅之后的变法和改革,最终都走向了失败。比如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在宋神宗的时候就被中止,虽然后来宋朝的改革派和保守派不断内斗争权,有时候是改革派主政,有时候是保守派主政,但改革始终没能落实到位,更没有实现宋朝的所谓富国强兵。张居正的改革虽然卓有成效,但也

  • 燕国周边的那些部族们:孤竹国的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燕国完整历史,燕国现在什么地方,历史上真实的燕国

    关于孤竹国的始封,现在最早的记载大概就是清朝光绪年间的《永平府志》,其中有“汤十有八祀,三月,王至东郊,立禹后及古圣贤有功者之后,封孤竹等国”,那么孤竹国的始封君,既有两种身份的可能,一种是大禹的后人,一种则是古圣贤有功者,不管哪一种都是能青史留名的。殷商时代的孤竹国,或许还不只是生活在东北幽州之地

  • 春秋有位美男子因长得太帅出名,其实人们忽略了他的真实本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十大美男子,古代春秋第一美男子,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美男

    春秋战国,是个封建分裂的时代,这个时代里英雄主义膨胀,列国诸侯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攻击。所谓乱世出英雄,在当时纷争不断的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猛将,有善于阵地战的,有善于偷袭战的,有善于闪电战的,这些猛将皆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中成名,皆赖其本领。可是在这些猛将中,也有不因其作战而成名的,有因其美貌

  • 《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们!青龙鲛人一起来看看大集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山海经上古神兽合集,山海经所有神兽总结,山海经鲛人图片原版

    《山海经》确是古代的巫书,是一代一代的巫师把所见所闻通过口耳相传,积累而成。很早以前,巫史不分,是具有世袭性和专业性身份的一群人。他们是那个时代学识广博的知 识分子,主持山川神灵的祭祀典札,接触各种人物,相互交往频繁,享有交流吸收各种文化知识的优越条件,负有传递保留各种文化知识的重大责任。他们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