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文盲皇帝”,只写两首诗,比“诗帝”称号的乾隆更知名

一个“文盲皇帝”,只写两首诗,比“诗帝”称号的乾隆更知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090 更新时间:2024/2/7 9:13:31

乾隆堪称我国历史上最能写诗的皇帝,据统计,他一生共写了4万多首诗,是当之无愧的写诗“冠军”。就连被称之为“词帝”的南唐后主李煜在作品数量方面都甘拜下风。

然而,乾隆皇帝所作诗篇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大量借用典故,内容极其生僻,后世之人记住或者传诵的诗作少之又少。与一生只留下两首诗的“文盲皇帝”刘邦相比,乾隆皇帝的诗作似乎不值一提。

作为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是一步一步从农家走出,成就一位典型的草根皇帝。他于公元前256年出生时,原本在朝为官的祖父因战国末年的战争沦落为平民,成为一户普通农民家庭。

刘邦出生时家道中落,家庭条件变差,但丝毫不影响家族对教育的重视。世人皆知刘邦的文化水平不高,却不知他从小就被送到私塾读书,积累了许多文化知识。尽管不能和那些接受过大量熏陶的文人墨客相比,但刘邦经过私塾学习,养成了宏大的世界观,并坚定了他内心远大的志向。尤其他创作的两首诗,至今流传不休,远远将康熙皇帝甩在身后。

与那些要么从小受到宫廷培养,要么是氏族豪爵出生的皇帝相比,刘邦根本算不上文笔细腻、才华出众之人,他言谈举止之间甚至十分粗鄙,没有太多文化素养,虽然曾经上过私塾,接受过教育,但与从小便身居皇宫、接受东宫三师谆谆教导的乾隆皇帝文化基底相差甚远,但刘邦经历连年大战,打造的帝王气魄和心境是乾隆帝无法与之相比。

刘邦从小便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人,从小接触的都是特别接地气的农民,让他养成了豪爽豁达的性格,时常我行我素,甚至一副地痞流氓的形象。由于在喝酒时赊账,让他有机会结识樊哙

与大多数农家子弟一样,刘邦也不喜欢下地干活,总喜欢与伙伴一起偷懒玩耍,因此还多次被父母批评,他却对此不以为然。平时喜欢交友,性格极其豁达,年龄在一天天的增长,刘邦凭借豁达的性格不断积累名气,在众人支持之下,他成为当地一名亭长,至此也算是成了朝廷官员。在职期间,刘邦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由此也获得了众人的尊重,招揽了一大批仁人志士,愿意效忠于他,这也是他早期聚集起来的资本。

得知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刘邦内心的羡慕之情油然而生,他坚信身为大丈夫理应有怀揣天下之心,并因此明确了奋斗目标。

目标已定,刘邦缺少的便是一个契机,而这个契机很快便已到来。他在押送徭役服役的过程中却因为恶劣天气,耽误了行程。这件事情足以要了他的命,为了保命,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截了当落草为寇,组建了一支起义军。经过连年的艰苦奋战,不仅得到一大批拥护者,还接连打败楚霸王,为成立大汉王朝奠定基础。

《大风歌》这首诗作是他听从张良劝说将西汉王朝定都长安后,又想到曾经的艰难遭遇,尤其在被楚军追击时的一些荒唐经历产生的感慨所作。当时,正值他南下家乡之际,面对盛情难却的家乡父老,他写下了这部传世之作。

《鸿鹄歌》这部经典作品充分彰显出刘邦无可奈何的心境,那时他已人到晚年,眼看自己时日不多,却不知应该挑选谁为储君。后宫争斗让他感到万般无奈,为大汉王朝未来命运担忧,却不曾想这部无奈之际写下的诗歌能流传百世。

结语

从草根皇帝,一步步成长为一国君主,刘邦的经历堪称传奇。只是在缔造传奇的过程中,他不仅经历了许多坎坷,一次次面临战场屠杀,在功成名就后,还要面对身边最亲近之人小心思。他将自己的经历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通过真性情的描述,才有了传承后世的经典佳作。

更多文章

  • 慈禧面对八国联军,“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何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可这话也太卑微了,好歹人家是太后啊,于是很多朋友可能以为是臆造的,是想当然地给慈禧太后加一层罪。可事实上,慈禧的确这么说过,还冠冕堂皇地发布在上谕中。此话何意呢?很好理解,衡量中国的物力财力,能给就给,只要能讨得列强的开心就行。近来据某些历史学家考证,说慈禧的本意并不是穷尽一切可能去给帝国主义各方面

  • 丁银制度的弊端在哪?雍正为何实行摊丁入亩?人口激涨与之相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为什么要求摊丁入粮,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政策,雍正摊丁入亩是正确的吗

    丁银做为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地方官员是非常看中的。可是明朝朝廷却把这一重要的收入,当成了一笔糊涂账,任意地划拨给了地方官。所谓丁银,也就是按照人口来收取的赋税。简单来说,谁家的人口多,那所要缴纳的丁银也就相对要多。01丁银到底有怎样的弊端?丁银制度的实行,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是按照人口来交税,

  • 一直是清朝属国的琉球王国,后来怎么消失了,只怪清朝太软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琉球,琉球与清朝的关系,琉球王国100张照片

    琉球国的统治范围在琉球群岛,这个地方距离我国和日本非常近。因为整个琉球群岛有一千多公里长,南边是我国的台湾岛,北边是日本的九州岛。看这个位置能发现,琉球岛位于我国和日本的中间。也正因为这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重要的货物转运中心。所以我国和日本对琉球国都非常重视,这也是琉球国消失的原因之一。琉球国出

  • 一丑人高中进士,乾隆出俩上联刁难,他对出下联后乾隆:探花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最奇葩的对联,乾隆奇葩对联100副,御殿点探花下联

    至于探花郎被固定成进士第三名,已经是北宋晚期的事了。所以,后来的探花郎不一定长得好看,还可能像我们今天说的这位一样,是个其貌不扬的人物。此人就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刘凤诰,他身上有一桩非常出名的轶事典故:金殿面试时,乾隆给他出了俩上联刁难他。乾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来,这刘凤诰样貌有些“丑”,他是个独眼。

  • 一个普通的村民居然是鳌拜后代?拿出重要证据后,专家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等到清朝的顺治皇帝撒手人寰以后,当时还年幼的康熙便理所应当的顺承了王位,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也才不过八岁大,虽说后来的康熙也确实有着很强的执政能力,但是对于这个时候才八岁的他来说,治理整个一个国家的朝政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正是出于现在这个情况的特殊性,所以朝廷当中也是有很多的骨干大臣来辅佐

  • 三代朝臣张延玉,备受康熙雍正重视,为何晚年不受待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乾隆与张延玉,张延玉和康熙关系,张延玉的后半生

    清朝的历史是从皇太极在少数民族地区壮大了自己的军队。并最终南下,夺取了明朝的天下。清朝的历史也是离现代生活最近的历史。可考证的地方比较多。并且清朝已经出现了与现代汉语相近的白话文。为窥探历史的真相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清朝开国的几位皇帝都是历史有名的贤君。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帝更是让清朝在这段时期

  • 与中国相同,日本也曾经闭关锁国,而且时间更长,更可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日本闭关锁国的时间,闭关锁国政策的启示,日本古代为什么要闭关锁国

    这样的闭关锁国政策给我们带来了惨痛教训:盲目的排外,不与外界沟通只会导致自身狂妄自大、坐井观天,从思想、军事和经济各方面都与世界脱节。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必须要将自己与世界紧密联系,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吸收先进思想更新自我,这样才能让我们中华民族雄峙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您可曾知道,咱们的邻

  • 一个被“遗弃”的民族,传言是清朝军队后裔,03年加入我国国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陇西行》:“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一句所描写的是唐朝文成公主同西藏吐蕃松赞干布的婚姻给西藏社会带去的巨大变化。文成公主从大唐带去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大地改变了西藏落后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条件,时至今日,西藏地区仍存有文成公主的佛像,在庙宇之中享受人们的香火和供奉。01在西藏地区生

  • 三朝元老张廷玉,因为一个小细节得罪乾隆,80岁高龄被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李鸿章牛不牛,曾国藩牛不牛,他们都没有得到这个待遇,唯有张廷玉,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啥叫“配享太庙”,就是去世后,把自己的牌位放到太庙里,陪着皇帝一起,接受后人的祭拜。在古代,这是为人臣子最高的荣誉。张廷玉是妥妥的大才子,29岁就中了进士,然后被康熙发掘,提拔到了礼部侍郎的位置。雍正登基后,张廷玉更

  • 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都不长久,为什么唯独清朝是个例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吗,清朝政权失败原因,清朝消灭了几个民族政权

    相比之下,同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大清长寿了不少,从十六世纪初努尔哈赤建立清朝前身大金开始,到十九世纪初大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走下皇位为终,清朝在中华历史上行进了296年之久。那么,同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大清朝为什么可以如此长寿?金朝和元朝却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历史拍成了散沙?究其原因,无非是大清在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