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们明明是失败者,老百姓很佩服,有一位让朱元璋嫉妒得直骂人

他们明明是失败者,老百姓很佩服,有一位让朱元璋嫉妒得直骂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775 更新时间:2024/3/6 14:33:17

第一位就是张士诚

张士诚原本是江浙一带的盐商,后来因为官府的剥削,张士诚忍无可忍,十八位同行一同起义,号称十八条扁担起义,而张士诚就是领袖。张士诚为人十分豪迈,邻里之间有困难的,张士诚都会帮一帮。所以说,他的个人魅力很强大,也是很适合做领袖的一个人。

起义之后,张士诚先攻占了高邮,在这称王。当时的江浙已经是天下非常富有的地区了,所以在元末的割据者中,据说张士诚是最富有的。

也因为张士诚太有钱了,所以他只想当财主,根本不想统一天下,所以才会被朱元璋灭了。这就是书中记载的:“士诚为人,外迟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实无远图。”

不过,虽然张士诚的起义失败了,但是当地的百姓们还是很喜欢他。据说,朱元璋有一年微服私访,回来后非常生气,下令把一个巷子的人都流放。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朱元璋听人墙根的时候,听到那里的人依然称张士诚为张王,叫朱元璋老头儿。可见,即便张士诚起义失败了,朱元璋胜利了,但是这里的老百姓还是喜欢张士诚。

但是朱元璋是当时的皇帝,听到这话气炸了。身为一国之主,怎么能容许自己的子民夸别人呢?还是已经被自己打败了的人,这也太丢脸了。

所以,朱元璋就下令,民间再也不准讲张士诚的事情。百姓们明面上不讲,但是私底下还是会偷偷讨论,时间一长,“讲张”就变成了聊闲天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这些百姓这么喜欢张士诚呢?

那还是因为张士诚对百姓们好啊,张士诚是盐商,虽然是商,但是他很厚道。在称王之后,张士诚对自己的子民很不错,不仅免除了当地的赋税,还建设了水利。

最重要的是,即便最后张士诚撑不下去了,也不做对百姓们不利的事,为了避免百姓们受到伤害,张士诚选择了投降。

书中对张士诚的好用四点总结了:“兵不嗜杀,一也;闻善言则拜,二也;俭于自奉,三也;厚给利禄而奸贪必诛,四也。”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乱世枭雄,真的是寥寥无几。

下面要说的这位是钱镠,大朝代的灭亡,必定有一个乱世。张士诚是元末乱世英雄,而钱镠是唐末的失败英雄。

钱镠是杭州临安人,他小时候家里很穷,而且他这个人长得很丑,丑的他爸都看不下去了,要把他扔到河里淹死,还好他祖母心疼他,把他留了下来。

钱镠长大之后也贩过私盐,但是天下乱了,他就去投军了。钱镠此人很有能力,靠着自己的本身渐渐成为了一方军阀,还在杭州称起了皇帝,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吴越国。

其实,钱镠并不算真的失败,他活了八十岁,只不过他建立的吴越国被灭了。赵匡胤登基之后,吴越国自知打不过,就选择了投降。所以说,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准确的,有些英雄并不一定要用白骨堆出胜利,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能力保一方净土。

钱镠称王的那段时间,吴越国的发展很稳定,百姓听他的话,也很爱戴他。钱镠也做了不少有利于吴越发展的措施,钱塘江的修建就有他的功劳,钱塘一带也渐渐成了富饶之地。

所以,江浙地区的百姓们也非常喜欢钱镠,还修建了钱王庙和钱王祠,杭州就有一座钱王庙。

到了近代,钱家还为了中华民族做出了很多贡献,比如说钱学森、钱永健、钱三强、钱钟书等等,都是钱家出来的人才。足以见得,钱家的文脉多么深厚,不要说是在现在,在历史上都是非常难得的,很少有哪个家族能够做到钱家这样。

最后要和大家说的这位,相信大多数朋友都很熟悉,这个人就是项羽。前面两位,老百姓们怀念他们,是因为他们对百姓好,而百姓们怀念项羽,完全是被项羽的英雄气概折服了。

就连李清照也为项羽写了一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更多文章

  • 为何明朝四分之一的皇帝被人害死?这背后藏有什么秘密?真相在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被太监害死的皇帝,明朝有多少位被严重忽略的皇帝,明朝皇帝为何要作死把自己灭亡

    ·八分之一的皇帝死于落水曾经看过一部古装剧,演的是李卫的故事。从最初的九子夺嫡,到后来的河道、盐道,以及后来涉及了三省七十二道的海上走私案,把整个大清官场的黑幕通过喜剧的方式演绎得淋漓尽致。作者为何要说这些呢?因为这些事情在明朝同样存在,而且比清代更严重。明朝有两位皇帝死于“因落水而感冒”,一个是天

  • 从历史来看,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谁对文学贡献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安石苏轼司马光知乎,司马光苏轼王安石是哪个皇帝,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谁能当宰相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

  • 为什么从宋朝开始,百姓不再有尚武精神,都不想当兵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为什么不尚武了,尚武最后的下场,宋朝的兵很弱吗

    从中华文明诞生之初开始,百姓都比较崇尚武力。我们看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就知道了,他们都是佩剑的。而且孔子也是武文双全的,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这七十二贤者就是六艺都精通的,而六艺里就有驾车、射箭这两项。也就是说当时的文人都是崇尚武力的。宋朝之前的唐朝有边塞诗人,这些人就常年在外打仗。李白除了会

  • 为何宋代皇帝画像千篇一律,西夏帝王画像却如此逼真?答案很好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代皇帝画像坐姿,西夏各帝王画像,西夏皇帝的真实画像

    其实西夏是个很会经营的国家,只不过它所处的位置太偏僻,才鲜为人知。没有像同时期的辽国和金国那样让我们了如指掌,更没有像突厥和蒙古那样如雷贯耳。西夏国跟中国内地的渊源很深,早在唐代跟内地就扯上了关系。那时候西夏的根据地在青藏高原,党项人是他们的祖先,后来青藏高原上还有一个政权吐蕃日渐强大,一山不容二虎

  • 为了减少贪污腐败,朱元璋铸币时加一个字,解决了大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贪财是万恶之源”,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在试图解决贪官污吏的现象。虽然无论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根除贪官,但在有效的治理下,还是有一定的成效的。比如在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就对贪污腐败现象极度仇视,他对贪官的打击极其严苛,并为此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为减少贪污推行大写数字有次,朱元璋在核查地方账目时,发现

  • 他一生力主抗金,追封岳飞为鄂王,为何却入了《奸臣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鄂王,岳飞为什么封鄂王,历史上的岳飞抗金故事

    除了皇帝外,文武百官也很害怕史官记载他们不堪的一面,毕竟没有哪个人想遗臭万年。但史官是否能秉持公心记载呢?这就不一定了。因为一旦得罪握笔的他们,官员很有可能就是遗臭万年的下场。比如韩侂胄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韩侂胄成长经历韩侂胄出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祖父韩琦曾是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重臣,父亲韩诚官

  • 孝庄太后死后为何不入皇陵,是与多尔衮的牵扯,还是其他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孝庄太后下嫁给了多尔衮吗,孝庄太后与多尔衮怎么认识的,孝庄为什么没有和多尔衮在一起

    在孝庄病重时,玄烨亲自去天坛求神,并愿意少活数年以延长孝庄的寿命。然而在孝庄死后,更是给了自己的祖母最为尊崇的谥号,简称孝庄文皇后。但是孝庄在生前的懿旨,因为她害怕打扰皇太极的安息,不愿在与皇太极重葬在一起。孝庄文皇后的遗嘱给康熙皇帝带来了一个大问题:按遗嘱行事,这显然违反了祖先制度;按照祖先的制度

  • 满清太后和袁世凯谈退位条件:任何事情都同意,唯有一事绝不退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袁世凯逼太后退位,电影辛亥革命袁世凯逼清帝退位,袁世凯如何退位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纵然慈禧已经穷尽了对于朝堂和百姓的破坏,可仍然有人坚持不懈地在弥补她造下的过错。比如说隆裕太后,她就是那位默默奉献的女子。尽管拥有一段凄苦的人生,却用她的品德造就了一段佳话。隆裕太后原名叶赫那拉·静芬,出生于1868年的镶黄旗贵族家庭里。本身她应该过着属于千金的生活,可怎料论辈分她

  • 李鸿章混血孙子继承巨额家产,用一生悲剧证明:留财不如留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鸿章的子孙后代,李鸿章家族后人关系,梁启超评价李鸿章

    尤其是在面临巨额财富的时候,如何把控利益的影响也正是家教的体现。倘若迷失在了财富之中,那就是整个家族史里最大的败笔。比如说晚清大臣李鸿章的孙子,继承了传递下来的巨额遗产,却终究以悲剧证明了,留才不如留德。晚清时期,李鸿章绝对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人物。他出生于1823年,年轻时广泛学习博览群书,在18

  • 他出身云南讲武堂,干过清朝大官当过匪寇寨主,最终皈依我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邓允庭比朱老总大7岁,是贫农出身,本来他是上不起学的,但是有一个私塾先生觉得他是一个能成大事的可塑之才,就免费教他读书。邓允庭文采已经不差,武功更是万里挑一,于是他就想通过武科举进入军界。但不巧的是清政府在1904年废除了科举,邓允庭只能参加了黄兴成立的华兴会。在邓允庭30岁的时候,他来到了云南陆军